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3.2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响度 音调 音色》同步练习(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3.2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响度 音调 音色》同步练习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4分)(3分)两个女高音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_______________不同。
2.(4分)无锡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______ ;我们身边的滨湖新城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假如你是新城建设的设计者,请你对控制噪声提一条合理措施: ______ .
3.(4分)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2min内振动了1200次,频率是 _______________Hz,人类_______________听到。
4.(4分)人听到声音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发声体要____,二是要有传声的____,三是要有正常的接收声音的____,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4分)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认识音乐简谱:“”,某钢琴的中音调“的频率是,““的频率,这就是说““比““的______低。用钢琴和小提琴同时演奏调“,它们发出的声音______不同。选填乐音的三要素
6.(4分)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波形图可以知道:三种乐器具有相同的______,不同的______。选填“音色”、“音调”
7.(4分)(莱芜中考)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4分)(1)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同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2)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___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相同。
9.(4分)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 ______ 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
10.(4分)(2021-2022 洪山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己制作的“水瓶琴”,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的声源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______。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的声源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得越_______________,频率越___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______。
二 、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1.(3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 )
A. 传播速度 B. 音调 C. 音色 D. 响度
12.(3分)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A. “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 “请勿高声谈笑”
C. “请勿高声喧哗” D. “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13.(3分)如图,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A. 声音传播的条件 B.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C. 声音产生的原因 D. 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14.(3分)如图,先后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了两次声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音调不同 B. 甲、乙音色不同
C. 甲、乙响度不同 D. 甲、乙响度、音调、音色都不同
1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B. 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
C.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使用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6.(3分)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7.(12分)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______ ,频率越 ______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 有关.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8.(6分)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 ______发出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 ______;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 ______,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 ______大致相同,则听到声音的音调 ______。
若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分别将钢尺下压、、,是为了探究 ______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略
2.【答案】分贝;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
【解析】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措施: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等.
故答案为:分贝;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要知道在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能超过分贝,夜间应低于分贝.世界上一些城市颁布了对交通运输所产生噪声的限制.
3.【答案】10;不能;
【解析】略
4.【答案】振动;介质;耳朵;
【解析】解: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三个:一要有声源,也就是发声体振动发声;二要有声音的传播介质;三要有正常的人耳,耳膜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并且其频率必须在20~20000Hz的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
故答案为:振动;介质;耳朵.
5.【答案】音调 ; 音色 ;
【解析】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音乐中,中音调“”的频率是,调“”的频率是,故C调“的音调低;
用钢琴和小提琴同时演奏调“,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
该题考查了对音调、音色、频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频率有关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答案】音调 ; 音色 ;
【解析】解: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观察图示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各自的乐器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
7.【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略
8.【答案】音调;空气;响度;音调;
【解析】略
9.【答案】频率;
【解析】解:转动此装置时,纸筒内的空气柱发生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变大,所以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故答案为:频率。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此题主要考查了影响音调的因素及其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
10.【答案】瓶和水;低;空气柱;快;高;高;
【解析】略
11.【答案】D;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解:、“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这儿的高,意思是声音大一些,指的是响度;
B、“请勿高声谈笑”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响度;
C、“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也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响度;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即音调。
故选:。
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根据我们对音调的理解来作答。
该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音调的理解,我们生活中很多的“高”指的是响度,而不是音调。
13.【答案】B;
【解析】解: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声的响度不同,振幅不同。所以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故选:。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
14.【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个波峰和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
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
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综上所述,只有正确。
故选:。
频率是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15.【答案】C;
【解析】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米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米秒,故错误.
、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错误.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正确.
、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错误.
故选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响度、音调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易错题目.
16.【答案】B;
【解析】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
故选:。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7.【答案】慢;慢;低;频率;
【解析】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慢;慢;低;频率.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
18.【答案】振动 振幅 长度 幅度 不同 相同 响度;
【解析】解: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音调,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则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使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分别将钢尺下压、、,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故答案为:振动;振幅;长度;幅度;不同;相同;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物体振幅的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以及音调由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难度不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校本作业(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无答案)

下一篇: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4.3 光的折射》同步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