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协作体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题(答案)

23-24(上)九年级化学学科
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2023年10月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栗 D.绳锯木断
2.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一定现象的发生。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红磷 B.硫 C.铁丝 D.木炭
3.分类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 B.酸奶 C.白酒 D.食醋
4.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量取液体
C.取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识和全民共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A.私挖滥采 B.降低能耗
C.低碳出行 D.保护生态
7.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
8.太空舱内通过铁酸镍作催化剂可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
B.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9.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硫粉燃烧
D.将水换为细沙也能达到吸收二氧化硫的目的
10.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或方法
A 鉴别白酒和白醋 观察颜色
B 鉴别氧气和空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6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十六号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见证中国航天高光时刻。
(1)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2)太空舱内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该气体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3)航天员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采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
(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态氢气和液态氧气,氢气是清洁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2.(6分)学习化学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知识。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性。
(2)衍水大桥上的霓虹灯使辽阳的夜色变得绚丽多彩,用稀有气体可制成霓虹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食品包装常填充氮气做保护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小强给妈妈倒热水时,暖水瓶的瓶塞取下后应该_____________放在桌面上。
(5)小强冲咖啡时使用筷子搅拌,筷子可以代替哪一种化学仪器?_____________。
(6)辽阳近几年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列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B.提倡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等出行
C.使用太阳能发电 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的肥力
13.(6分)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的一端_____________,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_____________,后用手握住试管,若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3)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_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14.(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一)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组成。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为了保证氧气能完全被消耗掉,红磷的用量为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放出热量。
(3)该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
(二)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
如图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AB
(5)如图A,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6)如图B,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
(三)实验帮助我们比较物质的含量。
图A图B
(7)图A实验中,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的多少,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8)图B实验中,为了比较二氧化碳的多少,分别向集气瓶中滴入_____________的澄清石灰水,由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
15.(11分)综合运用化学、技术、工程知识,能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热的试管炸裂,试管口要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试管口处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的性质。
(3)下列反应物状态和条件的组合,适合于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需要加热
B.反应物为固体和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C.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4)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________(填“m”或“n”)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填“m”或“n”)口通入。
(5)小新发现爷爷使用的化学制氧机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做药包制取氧气的。于是根据说明书上的“内桶模型图”自己做了一个微型模拟制氧机。
制氧机内桶模型图模拟制氧机
在实践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过滤加湿仓的作用。请分析他的推断所依据的现象:
过滤加湿仓的作用 依据的现象
降温 A瓶:_____________。
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瓶:_____________。
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
化学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A 4.D 5.C 6.A 7.B 8.A 9.D 10.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电 (2)氧气;化学 (3)隔绝氧气
(4);减轻重量(或防止发生爆炸)
12.(1)导电 (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倒
(5)玻璃棒 (6)BC
13.(1)用水润湿;
(2)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气泡冒出
(3)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倒吸,热的试管炸裂
(4)均匀受热
14.(1)过量(或足量) (2)产生大量白烟
(3)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几乎不变
(4)1/5 (5)白烟燃烧
(6)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二氧化碳
(7)燃着的木条;高
(8)相同滴数(或相同体积);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无明显变化
15.(1)酒精灯
(2)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E;不易溶于水
(3)C
(4)m;n
(5)A瓶:外壁发热 B瓶:瓶内气泡产生的快慢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重庆市开州区云枫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下一篇: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新高考一卷精选数学试题(适用广东等采用新高考一卷的省份)(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