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三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是京唐城际铁路的线路图.线路全线长149km,设计最高时速为350km/h.完成后唐山站至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仅需约30分钟.则( )
A. “149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
B. “30分钟”表示的是时刻
C. “350km/h”表示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D.研究列车从唐山站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所用的时间,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
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物体加速度分别为6m/s2和6m/s2(两物体所选正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B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B.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C.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比B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大12m/s2
D.A物体速度变化比B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3.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
B.汽车在AB段速度最大
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 4h末时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4.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此时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汽车的车头距离人行横道14m.若该车减速时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要使该车在到达人行横道前停止,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 )
A.0.4s B.0.5s C.0.6s D.0.7s
5.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1s初由于遇到紧急情况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s停下来.则汽车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5:7 B.11:4 C.5:2 D.11:15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一定做减速直线运动
C. 0~5s内与5s~17.5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 0~5s内与5s~17.5s内的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
7.如图所示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已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就是在这块场地获得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金牌.若将跳台的斜坡看成平直斜面,将运动员从斜坡下滑的过程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某运动员下滑的整个过程时间为t,现将t等分成8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测得第1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1,第4和第5个时间内的总位移为x2,则x1:x2等于( )
A.1:16 B.1:18 C.3:16 D.3:17
8.下列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加速度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都是矢量,且方向一致
B.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a一定很大
C.加速度a不为零时,速度v可以为零
D.在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a一定越大
9.如图所示,九个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8、9,一个子弹(可视为质点)从木块1左端以速度v射入,恰好没有从木块9穿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刚进入木块6和刚进入木块9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子弹穿过前三个木块的时间和穿过后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C.子弹刚进入木块9时的速度与初速度v的大小之比为1:3
D.子弹在木块5中点的速度大小为
10.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设计了一款能够与人协作、共同完成冰壶比赛的机器人,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测试过程中,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 0~0.5s内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为10m/s
B. 0.5s后机器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2m/s2
C.该段过程机器人运动的总时间为2.5s
D.该段过程机器人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17.5m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由静止释放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

(1)实验时纸带的 (填“左”或“右”)端是和小车相连的;
(2)根据图甲纸带上的数据,算出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并将值填入下表中,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B C D
速度v/() 0.260 0.300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将B、C、D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中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

12.(9分)某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主要步骤如下:
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后匀减速至静止,利用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一次小物块在不同时刻所处位置,最后得到如图所示(图中为部分位置)的图片,照片上标出相邻位置间的实际距离,已知频闪照相机的曝光频率为2.5Hz.完成下列问题:
(1)图片上小物块相邻位置间的时间间隔为T= s;
(2)小物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 m/s2,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 m/s;
(3)小物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B= m/s.
13.(10分)歼-10CE战斗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三代+战斗机,并首次出口国外.若某次战斗机训练任务完成返航,着陆后沿平直跑道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着陆瞬间战斗机的速度大小为v0=259.2km/h,未打开减速伞时(如图甲所示)加速度大小为a1=4m/s2,打开减速伞后(如图乙所示)加速度大小变为a2=8m/s2.
(1)若未打开减速伞,求飞机着陆后20s内的位移大小;
(2)若着陆瞬间飞行员发现正前方500m处有一障碍物,为了使飞机不撞上障碍物,飞行员打开减速伞使飞机减速,已知飞行员从发现障碍物到打开减速伞有2s的反应时间,试通过计算分析飞机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甲 乙
14.(14分)甲、乙两可视为质点的玩具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乙车在甲车前方s=17.5m,从t=0时刻两车同时出发向前运动,两车运动路程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甲是过原点的直线,乙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两车搭载有蓝牙装置,在间距达到某一范围内蓝牙才接通,发现在3s末开始蓝牙接通,求:
(1)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相遇前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
(3)蓝牙接通持续的时间.
15.(15分)如图所示,A、B两车在同一车道同向匀速直线行驶,A车在B车后方,已知A车速度大小为vA=30m/s,B车速度大小为vB=20m/s,当两车相距为L(大小未知)时,A车开始以大小为a=2m/s2的加速度刹车.求:
(1)为了避免与B车相撞,A开始刹车时与B相距L的最小值;
(2)若A车司机在相距L取最小值时,立即以大小为a1=0.4m/s2的加速度刹车,同时鸣笛提醒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经过t0=1.0s的反应时间后,立即以大小为a2=1.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通过计算说明A、B两车是否相撞?若不相撞,求两车间最近距离;若相撞,求B车司机做出反应后应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避免相撞.
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149公里”表示的是路程,“30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最高时速“350km/h”表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研究列车从唐山站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所用的时间,列车自身长度相对两地路程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综上可得A、B、C错误,D正确.
2.B 加速度为矢量,由于两物体所选正方向相同,故其正、负不代表大小,代表方向,但由于两物体的速度方向未知,故无法确定两物体是加速或减速,故仅有B正确,A、C、D错误.
3.C 因为x-t图线的斜率等于汽车的速度大小,故由图线可看出CD段汽车运动得最快,选项A错误;由题干信息以及图像可知AB段汽车静止,B错误;汽车在C点返回,到D点时位移为零,C正确、D错误.
4.A 36km/h=10m/s,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大小,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匀速运动的位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A项正确.
5.C 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和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同,均为汽车整个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设汽车最大速度为v,则加速阶段的位移,减速阶段的位移,可得汽车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位移之比,C项正确.
6.D 由于初速度情况未知,故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无法确定,则A、B均错误;由,可知图像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故C错误、D正确.
7.A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且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由于运动员的整个过程时间等分成了8个连续且相等的时间间隔,则第1个时间内的位移到第8个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也为,第1个时间内的位移为x1与第4和第5个时间内的总位移为x2之比,则A正确,B、C、D错误.
8.CD 三者都是矢量,速度变化量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则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则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例如汽车启动瞬间,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则说明速度变化得快,则加速度一定大,则D正确.
9.AC 把运动看成逆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则,A、C正确;子弹穿过前三个木块和穿过后三个木块的时间之比为,B错误;子弹在第五个木块中点的速度,D错误.
10.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由此可知0~0.5s内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为10m/s,0.5s后机器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为(负号表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错误;0.5s后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则该段过程总时间为,则C错误;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0~0.5s内匀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为,则该段过程总位移大小为,则D正确.
11.(1)左(1分)
(2)0.340(2分)
(3)0.40(2分) 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1分)
解析:(1)由于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故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
(2);
(3)图像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则有,由于A点为计时起点,则图线与纵轴交点为0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即A点瞬时速度大小.
12.(1)0.4(2分)
(2)4(2分) 3(2分)
(3)8.8(3分)
解析:(1)根据;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3)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到达“3”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在水平面上的“6”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设小物块从“4”到达B所用时间为t0,则在斜面上有,在水平地面上有,即,联立解得,.
13.解:(1)已知,设飞机着陆后经时间t减速到零

解得
则由
解得
(2)设在2s反应时间内飞机滑行的位移大小为x1

解得
设2s末飞机的速度为

解得
设打开减速伞后减速到0的位移大小为x2

则飞机停止时共滑行位移大小为,则不会撞上障碍物(1分)
14.解:(1)根据题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解得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
解得
甲、乙相距最近的距离
联立解得
(3)3s末开始蓝牙接通,4s末甲、乙相距最近,根据对称性可知,3s末与5s末甲、乙相距的距离相等(2分)
即5s末蓝牙断开,则连接上的时间
15.解:(1)设经过时间t,A车与B车共速,有
共速时,两车位移之差即为L的最小值,则有
联立解得
(2)设B车加速后经过t1两车共速,则有
解得
A车从刹车到共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B车从反应到共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由于,故两车会相撞(1分)
为避免相撞,设B车至少以a2的加速度行驶,加速t2时间两车共速,则有
A车从刹车到共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B车从反应到共速过程的位移大小为
至少应满足
联立解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无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南沙朝阳学校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英语10月月考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