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 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3分)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 在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是非晶体 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2.(3分)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A. 冰的熔点是 B.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D.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3.(3分)小丽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4.(4分)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规律”,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他观察发现,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 ______ 。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继续加热,温度 ______ 。
5.(4分)在超市的冰柜里出售的海鲜周围都要铺上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
6.(4分)小明将新买的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第二天拿出后发现水全部结冰将瓶子撑得鼓鼓的,这瓶水结冰后质量 ______ ,密度 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结冰时 ______ 热填“吸”或“放”。
7.(4分)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 ______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___ 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8.(4分)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 时完全熔化,低于 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种设计的原理是:当气温升高时,该材料会______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_______________热量,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该材料属于_______________。
9.(4分)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结冰。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 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冰的 ______。
10.(4分)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再_______________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_.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525 1083 962 1064 3410 660
沸点T沸/℃ 2750 2596 2212 2707 5627 2327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1.(6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比较图中和两段图线可知______选填字母:
A.两段吸收的热量相等,两段比热容相等
B.两段吸收的热量相等,段比热容较大
C.段吸收的热量较少,段比热容较大
D.段吸收的热量较多,段比热容较大
12.(6分)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待该物质开始熔化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
温度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
该物质是 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______。
该物质在第时,处于 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该物质在第时具有的内能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第时具有的内能。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3.(12分)以下现象中,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春天,河里的冰化成了水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冬天,湖水结冰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开始熔化,到结束,故在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错误;
、在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错误;
、由图象知,该物质段为凝固过程,凝固对应的温度是,故凝固点为,故正确。
故选:。
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2.【答案】A;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
A、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冰的熔点.则冰的熔点是,故A正确.
B、冰从第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的水了.从点到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则段该物质处于液态,故B错误.
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这过程中,温度不变,需要吸收热量.则段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
D、第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段是水的汽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冰为晶体,从熔化图象可看出,固态的冰升高温度,到第开始熔化,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从第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了.从点到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第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汽化成的水蒸气到空中,容器中只是正在沸腾的水.
该题考查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图象,通过图象得出物理信息:晶体的熔点、液体沸点、各段物质对应的状态等;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答案】D;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其中要知道冰是晶体,同时要掌握冰的熔点是。
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都是熔化图象,所以、不符合题意。
、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的凝固点是,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凝固点不是,故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
【解析】解: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知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所以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减小;
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小;不变。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温度、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判断体积的变化;
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运用以及晶体熔化的特点,难度不大。
5.【答案】熔化;吸;
【解析】略
6.【答案】不变; 变小; 放;
【解析】解:矿泉水结冰后,状态发生改变,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矿泉水结冰后,瓶子发生膨胀,所以体积增大,由公式知,密度变小;
水结冰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放。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
一定质量的物体,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特点及凝固放热,知道质量与物质多少有关,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7.【答案】凝固;放;
【解析】解: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故答案为:凝固;放.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该题考查的是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
8.【答案】熔化;吸收;非晶体;
【解析】略
9.【答案】降低 熔点;
【解析】解:
除去道路上的冰雪,因不便于加热,但可以在道路上撒盐,让冰在更低的温度下熔化,利用“冰上撒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来除冰。
故答案为:降低;熔点。
晶体物质内参入杂质可以降低熔点。
本题是根据所给材料和生活经验进行学习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题目,属于基础知识。
10.【答案】熔化;凝固;钨;
【解析】略
11.【答案】吸热 温度不变 增大 D ;
【解析】解:由图可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保持不变;
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的加热时间为;的加热时间为;故CD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根据公式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成正比,段吸收的热量大于段吸收的热量,则段比热容较大。
故答案为:吸热;温度不变;增大;。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运用公式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该题考查熔化实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水浴法”的好处、加热固体的状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并借助图象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晶体的熔点;同时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是一道中档题。
12.【答案】该物质开始熔化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固液共存 大于;
【解析】解:从中可知该物质开始熔化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表格可知,有一段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第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在第至第的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该物质要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加,因此该物质在第时具有的内能大于它在第时具有的内能。
故答案为:该物质开始熔化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固液共存;大于。
从表中分析物质开始熔化后温度变化特点;
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
在熔化过程中,所以状态是固液共存;
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本题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的特点,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有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答案】熔化水蒸气;液化;凝固;
【解析】解: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水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成雾;冬天,湖水结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熔化;水蒸气;液化;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