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综合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第1-3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综合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明明看东东在北偏东方向上,那么东东看明明的方向是( )。
A.南偏西 B.南偏西 C.北偏西
2.如果A的等于B的,那么( )。
A.A<B B.A=B C.A>B
3.甲数的是6,乙数是6的,甲数与乙数比较,结果是( )。
A.甲数大 B.乙数大 C.不能确定
4.维修一条6000m的公路,单独修,甲队要10天完成,乙队要12天完成,两队合修要多少天完成?列式是(  )。
A.6000÷(10+12) B.6000÷(+) C.1÷(+)
5.文文小时走了2km,丽丽小时走了km.她们的速度( )快.
A.文文 B.丽丽 C.一样
6.一根电线长120m,截去后,还剩( )。
A.360m B.80m C.40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7.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8.一件衬衣降价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 )元。
9.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8小时,乙单独做要12小时,两人合作( )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10.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点距甲、乙两地中点的距离占全程的,已知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6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
11.如果a×=b÷=c×0.5(a、b、c均大于0),那么a、b、c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2.有3t货物,甲车每次运走t,乙车每次运走这批货物的,甲车需要( )次,乙车需要( )次。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3.体育馆在学校的南偏西38°,也可以说体育馆在学校的西偏南52°。( )
14.如果甲数的倒数小于乙数的倒数(甲、乙≠0),那么甲数大于乙数。( )
15.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他们在同一地方。( )
16.两个真分数的积大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 )
17.一台冰箱原价8000元,先提价,再降价,现价和原价一样。( )
四、计算题(共32分)
18.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19.怎么简便怎么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0.75÷
(--)×24 ×21×18
20.解方程。(每题3分,共9分)

21.看图列式计算。(每题7分,共7分)

五、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22.粮店的面粉占粮食总量的,卖出24吨面粉后所剩面粉恰好是所剩粮食总量的。这个站原来共有粮食多少吨?
23.一块地,甲拖拉机单独耕需6小时,乙拖拉机的效率是甲拖拉机的,现两台拖拉机合耕几小时可耕这块地的?
24.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推出了“地摊经济”。黄阿姨摆地推卖儿童套装,一套童装的价格是8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上衣的价格是多少元?
25.乐乐看一本书第一天看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1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6.一家医院储备了一批N95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其中普通医用口罩占这批口罩总数的。N95口罩比普通医用口罩少1500只,这批口罩中N95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各有多少只?
27.操作。
(1)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 )米处。
(2)图书馆在学校的南偏西45°方向300米处,请在图中标出图书馆的位置。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北偏东对南偏西,角度不变,进行选择。南和西之间的夹角是90°,南偏西也可以说成西偏南,角度=90°-南偏西的角度。
【详解】90°-45°=45°
如果明明看东东在北偏东方向上,那么东东看明明的方向是南偏西或西偏南45°。
故答案为:B
【点睛】将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位置时,要注意三个要素:一是观测点,二是方向,三是距离。
2.C
【分析】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的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A×=B×
因为<
所以A>B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的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是解题的关键。
3.A
【分析】将甲数看成单位“1”,未知,6对应甲数的,求甲数用6÷计算;将6看成单位“1”,已知,乙数是6的,求乙数用6×计算;据此求出甲、乙两数,最后比较即可。
【详解】甲数:6÷=6×3=18
乙数:6×=2
18>2,甲数大于乙数。
故答案为:A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C
【解析】已知这条路的总长,但并没有直接给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只是给出了两队单独完成的时间,则是把这条路的总长看做单位“1”;并且需要将时间转化成效率,再用分数运算解决问题。
【详解】由分析得:1÷(+)
=1÷
=(天)
故答案为:C。
【点睛】若求工作时间,可以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仅可以带入具体的数量计算;也可以将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用分数除法来计算。
5.A
【解析】略
6.B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截去后剩下(),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
(m)
因此还剩80m。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7. > < =
【分析】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这个数大。
【详解】>
=,则<
,则=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被除数与商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8.125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件衬衣的原价是单位“1”,求这件衬衣的原价,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100元所对应的分率是(1-),用100÷(1-)可求出这件衬衣的原价。
【详解】100÷(1-)
=100÷
=100×
=125(元)
所以这件衬衣原价是125元。
【点睛】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用除法解答。
9.
【分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将这件工作看成“1”,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再用工作总量“1”除以他们的效率和即可求出合作的时间。
【详解】1÷8=
1÷12=
1÷(+)
=1÷
=1×
=(小时)
两人合作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630
【分析】由题意,快车、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3小时后相遇的地点,距甲、乙两地中点的距离占全程的,则快车走了全程的一半多,慢车走了全程的一半少,快车比慢车多的路程占全程的[(+)-(-)]=;又知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60千米,3小时就多行了60×3=180(千米),180千米对应的分率就是,根据: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则可求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详解】1÷2=
60×3=180(千米)
180÷[(+)-(-)]
=180÷
=180×
=630(千米)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30千米。
【点睛】本题稍显复杂,需要熟悉速度、时间及路程的数量关系;也要合理确定单位“1”,准确找出对应量及对应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1. c b
【分析】令a×=b÷=c×0.5=1,求出a、b、c,从而比较出大小。
【详解】假设a×=b÷=c×0.5=1
那么a=1÷=1×=
b=1×=
c=1÷0.5=2
2>>,所以,a、b、c中最大的数是c,最小的数是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有一定计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12. 15 5
【分析】用货物的总数除以甲车每次运的数量,可以计算出甲车单独运,需要几次运完;把货物总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除以乙车每次运走这批货物的分率,可以计算出乙车单独运,需要几次运完。
【详解】甲车:3÷
=3×5
=15(次)
乙车:1÷
=1×5
=5(次)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根据货物的总数÷甲车每次运的数量=甲车单独运的次数,单位“1”÷乙车每次运走这批货物的分率=乙车单独运的次数,列式计算。
13.√
【分析】根据相邻两个方向之间的度数为90度,据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90°-38°=52°
则体育馆在学校的南偏西38°,也可以说体育馆在学校的西偏南52°。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方向和位置,明确相邻两个方向之间的度数为90度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两个数的乘积为1,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可结合题意适当举例子讨论,再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假设甲数为6,甲数的倒数是,乙数为5,乙数的倒数是,<;此时6>5,即甲数大于乙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需要理解倒数的含义,知道如何求得一个数的倒数。
15.×
【分析】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不代表他们一定在同一地方,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得:
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两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此时不代表甲乙一定在同一地方,比如,甲在学校正北方向200米,乙在学校正南方向200米,他们到学校的距离都是200米,但是不在同一地方。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可以借助画图解答。
16.×
【分析】两个真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任何一个数,由于真分数小于1,所以在分数除法中,如果除数是真分数,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据此举例判断即可。
【详解】如:,
<,此时两个真分数的积小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商。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明确商与被除数,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把冰箱的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为8000×(1+);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再降价后的价格为8000×(1+)×(1-),然后把现价和原价对比即可。
【详解】8000×(1+)×(1-)
=8000××
=8800×
=7920(元)
7920<8000
则现价比原价便宜。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明确单位“1”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8.;;;
24;;;
【详解】略
19.;
5;60
【分析】(1)把原式化为+×,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2)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0.75÷
=+×
=×(+)
=×




(--)×24
=×24-×24-×24
=20-9-6
=11-6
=5
×21×18


=15×4
=60
20.;;128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解出方程;
(3)先计算方程左边的乘法,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2,再同时除以,解出方程。
【详解】
解:
解:
解:
21.216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白菜有168吨,把白菜看作单位“1”,土豆的重量是白菜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68×(1+)即可求出土豆的重量。
【详解】168×(1+)
=168×
=216(吨)
土豆有216吨。
22.64吨
【分析】设粮店原有粮食x吨,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根据原有粮食质量×-24=(原有粮食质量-24)×,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粮店原有粮食x吨。
x-24=(x-24)
x-24=x-×24
x-24=x-14.4
x-24-x+24=x-14.4-x+24
x=9.6
x÷=9.6÷
x×=9.6×
x=64
答:这个站原来共有粮食64吨。
【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23.小时
【分析】把这块地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
已知乙拖拉机的效率是甲拖拉机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甲拖拉机的工作效率乘,即是乙拖拉机的工作效率;
求两台拖拉机合耕几小时可耕这块地的,根据“合作工时=合作工作量÷合作工效”,即可求解。
【详解】甲拖拉机的工作效率:1÷6=
甲拖拉机的工作效率:×=
÷(+)
=÷(+)
=÷
=×
=(小时)
答:现两台拖拉机合耕小时可耕这块地的。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4.50元
【分析】将上衣价格看作单位“1”,一套童装的价格是上衣的(1+),一套童装的价格÷对应分率=上衣的价格,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80÷(1+)
=80÷
=80×
=50(元)
答:上衣的价格是50元。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5.168页
【分析】由题意可知,第一天看的页数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即14页,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4除以(-)即可。
【详解】14÷(-)
=14÷
=14×12
=168(页)
答:这本书共有168页。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26.N95口罩1000只;普通医用口罩2500只
【分析】把这批口罩总数看作单位“1”,普通医用口罩占这批口罩总数的,则N95口罩占这批口罩总数的1-=;
已知N95口罩比普通医用口罩少1500只,占这批口罩总数的(-),单位“1”未知,用少的只数除以(-),即可求出这批口罩的总数;
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批口罩的总数乘,即可求出普通医用口罩的数量;再用总数减去普通医用口罩的数量,即是N95口罩的数量。
【详解】N95口罩占这批口罩总数的:1-=
口罩总数:
1500÷(-)
=1500÷
=1500×
=3500(只)
普通医用口罩:3500×=2500(只)
N95口罩:3500-2500=1000(只)
答:这批口罩中N95口罩有1000只,普通医用口罩有2500只。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分析出1500只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批口罩的总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普通医用口罩的数量。
27.(1)东偏北30°;200
(2)见详解
【分析】以学校为观测点,以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准,图例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100米。
(1)从图中可知,学校与医院相距2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100)米,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得出医院的位置。
(2)在学校的南偏西45°方向上画300÷100=3厘米长的线段,即是图书馆。
【详解】(1)2×100=200(米)
医院在学校的东偏北30°方向200米处。
(2)300÷100=3(厘米)
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箕城镇箕城小学2023-2024三年级上学期月考英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全16.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