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周测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2022牡丹江)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法改变内能。打气筒外壁的下部也会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法改变内能。
2.(2023·云南模拟)冰在熔化过程中(或者水在沸腾时), 吸收 ,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中考·沈阳)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6分)
1.(2022菏泽)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落叶在风中飞舞表明空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没有间隙
C. 鲜花香气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
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少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2.(2022益阳)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老师王亚平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了一座液体桥,如图所示。水在两板之间连接成为桥,这说明( )
A.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分子之间有斥力
C. 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D.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2022青海)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飞船在减速着陆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与大气摩擦,内能增加
4.(2022吉林)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 钻木取火 D. 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
5.(2022湖南常德)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端午节蒸粽子时,满屋子都弥漫着粽香
B. 将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
C.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 腌制腊肉时,将盐涂抹在猪肉表面,几天后整块肉都变咸了
6.(2022沈阳)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中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杯中饮料含有的热量减少
C. 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2022广元)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
C. 冬天跑步,身体就感觉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内能
D. 端午期间,粽香四溢,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2023·凉山模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 )
A.液体A的比热容大
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C.液体B的比热容大
D.无法比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10min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该示数为______oC;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______的热量;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 升高的温度更大;
结论: 的比热容大。
升高的温度/oC 5 10 15 20 25
加热水的时间/min 2.5 5 7.5 10 12.5
加热沙子的时间/min 1 2 3 4 5
(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______。
综合计算题(1,2,3每题5分第4题11分)
1.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g,加热后,温度从20℃到 1020℃,求铁钉吸收的热量。
2.一瓶温度为38℃、质量为350g的液体温度降到18 ℃时,共放出了 1.47×10 J的热量,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瓶中是什么液体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水 4.2×10 酒精 2.4×10
煤油 2.1×10 色拉油 1.97×10
3.现有9.45×105J的热量,可使标准大气压下初温为30℃、质量为 2.5 kg 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
4.吃早饭时,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 450 g 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 10 ℃升高到40℃,妈妈至少要用80℃的热水多少kg 2.5×10 J/(kg·℃), 不计热量损失,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