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初中教育集团 2023 年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
研判
九年级物理试卷答题纸
一、选择题(2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24 分)
13. , , .
14.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三.解答题(6 分)
21. (1) (2) (3)
{#{QQABSAQS6QAogAgABABAAQgCUAwWGQgCEACMQkkBACCCACACooOORRBAAAEMsAoAAAgRwFBANBAABA=A}=#}#}
22.(6分)
23.(9分)
24.(7 分)(1) ,
(2) ; ;
(3) ; ; ;
25.(6 分)(1) ; ;
(2) , ;
(3) ;(2分)
26. (8 分)(1) , , ,
(2) ;
(3) ; ;
27. (10 分)(1) ,
(2)
(3)
(4)
(5)
{#{QQABASQS6QAogAgABABAAQgCUAwWGQgCEACMQkkBACCCACACooOORRBAAAEMsAoAAAgRwFBANBAABA=A}=#}#}
滨淮初中教育集团 2023 年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
研判
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A B B D C C B A A D
13、刻度尺 (尺) 300 125
14、100 费力 右
15、100 50 2
4
16、500 50000(5×10 ) 0
17、距离 木块的起始位置不同 增大
18、80 75% 15
19、B C 一定
20、大于 大于 5:3
21、略
5 3
22、(1)50s (2)2.4×10 J (3)4.8×10 W
23、(1)800J (2)100W (3)80%
24、(1)左 水平 (2) 变大 变小 (3)1 20 F1L1=F2L2
25、(1)不能 不变 (2)竖直向上 动滑轮自重、绳重等 (3)C
26、(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 距离 质量 控制变量法
(2)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球下陷的深度 质量 高度
(1)动 电 (2)省力 (3) B (4) 水平位置 (5)7:9
{#{QQABASQS6QAogAgABABAAQgCUAwWGQgCEACMQkkBACCCACACooOORRBAAAEMsAoAAAgRwFBANBAABA=A}=#}#}滨淮初中教育集团 2023 年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研判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分值:100 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筷子 羊角锤 钓鱼竿 天平
学校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这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3.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静止的小车在拉力
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搬而未起
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运动员将杠铃举
起后停留了 3 秒
小梁同学从一楼走上 10m 高的四楼教室,请估计他克服重力所做功为( ) A.500J B.5000J C.500W D.5000W
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 150 kg 的杠铃在 3 s 内举过 3 m 高的
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 3 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 错误的是 ( )
A.他在第一阶段内做功为 4500 J B.他在第二阶段内做功为 4500 J
C.他在第一阶段内做功功率为 1500 W D.他在第二阶段内做功功率为 0 W
第 6 题 第 8 题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1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0.1m,拉力 F=6N,在这一过程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做的有用功为 1J B.所做的额外功为 0.2J
C.所做的总功为 1.2J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0%
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使用机器一定能省功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相同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 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则( )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如图是无人机,在滨海上空喷洒农药的场景。在无人 机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它的( )
A.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则 ( )
A.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B.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C.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第 9 题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B.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 100%
(
第
12
题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 b 点离手,c 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 a 到 d 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在 a 到 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 b 到 c 的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减少
C、在 c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在 b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3、小刚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的运动时的功率,如图所示。
需要的测量工具:体重计、秒表、 ▲ 。
小云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记录数据,请帮他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g=10N/kg)
第 13 题
第 14 题
第 15 题
14、轻质木杆 AB 可以绕 O 点转动,OA:OB=3:1,A 端细线下挂 300N 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木杆保持水平位置,且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零,在 B 点要用 N 的力竖直向下拉。此木杆为 (选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为了省力 F的作用点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如图所示,分别使用 A、B 两种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物体所受重力 G=100N,不计绳重、
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拉力 FA= N,FB= N。若使用滑轮 A 时,物体上升 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当马拉着载有 8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 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 N;若马拉雪橇前进了 100m,则马的拉力做的功是 J,重力做的功是 J。
第 17 题 第 18 题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 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 5kg 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处,如图所示。若此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 40N,斜面长 2m、高 1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g 取 10N/kg)
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来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 A、B 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 锤的高度要高一些。如果 B、C 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 锤的质量要小一些。打桩时,B 锤把地桩打的最深,B 锤具有的重力势能 (一定/不一定)大
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 (大于/小于/等于)乙车的动能,甲车的功率 (大于/小于/等于)乙车的功率,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
三、解答题(本题 7 小题,共 52 分。解答 22,23 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1.(6 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如图甲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阻力 F2 的示意图(F2 的方向竖直)。
画出乙图中拉力的力臂。
请画出人拉重物上升,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2.(6 分)一辆重为 6×104N 的载重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驶上一个长为 500m 的斜坡, 已知汽车的牵引力为 4.8×103N,求:
汽车从斜坡底端开到顶端所需的时间.
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汽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23.(9 分)如图工人用 250N 的力 F 将重为 4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提升 2m。求:(1)工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7 分)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时,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
如图乙,为了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由 A
位置缓慢旋转到 C位置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将先
后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下表是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5 ① 10
2 3 10 2 15
3 2 30 3 ②
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① ,②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字母表示) .
25.(6 分)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时,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按图甲、乙进行,后两次按图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 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cm
1 1.0 20.0 1.0 20.0
2 2.0 20.0 2.0 20.0
3 1.0 20.0 0.7 40.0
4 2.0 20.0 1.2 40.0
分析第 1、2 次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 (选填“能”或“不能”) 省距离;用图乙进行实验时,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拉力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用图丙进行实验时,最好 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第 3、4 次数据时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这主要是因为 ;
在本实验中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 。(2 分)
A.从多次实验中选取最准确的数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从特殊现象中得到普遍规律 D.利用控制变量法
26.(8 分)(1)小明做“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小球从同一斜面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推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回答下列问题: (1) (2)
图甲实验中,让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 的大小来说明小球动能的大小,探究的是物体动能与 的 关 系 ;
由图乙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小球的动能越大; 小明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 .
(2)如图所示,小华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景,实验中将半径相同的 小球从某个高度自由落下到花泥上。(已知
该实验中用 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
实验 a、b 得出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 有关; 实验 a、c 得出的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 有关。
27(10 分)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整体外形时尚,没有了链条,外观变得与普通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不同,如图所示。无链条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没有
链条的混合动力电动自行车”。它结合了电子动力和人 体动力,此车既可以通过给锂电池充电获得能量;也可以通过骑行者踩脚踏板获得能量。骑行者踩脚踏板的动能,可通过车上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自行车框架中的锂电池内,之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转化成动能,以此驱动自行车前进。因此使骑行者骑得更省力,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图中所示这款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若骑行者不踩脚踏板,仅靠锂电池驱动,这种“电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 1.8×104m;若骑行者踩脚踏板辅助锂电池给车提供能量, 这种“混合动力驱动”可使车连续行驶 3.2×104m。
与链条车相比,这种新型自行车具备许多优点。比如:省力、耐用、安全、灵便、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修理方便,骑行 12000km 也无须大修。因此,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城市中一种理想的交通工具。
请回答下列问题:
骑行者踩脚踏板的目的是把踩脚踏板的 ▲ 能转化为 ▲ 能
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车把龙头是 ▲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
关于无链条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无链条电动自行车是直接通过电池释放的电能驱动车子前进B.由于无链条,电动自行车不充电就不能行驶
使用时,无链条电动自行车不踩脚踏板也能行驶
骑行时,自行车坐垫下面的弹簧会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骑行者踩脚踏板时,连接脚踏板的曲柄在 ▲ (水平位置/竖直位置/在与水平方向成 45°)最省力
这款车“混合动力驱动”正常行驶时人所提供的能量与“电力驱动”时锂电池提供的能量之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