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高 2022 级高二(上)十月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D A A D B D C
8 9 10 11 12 13 14
C C B C A D B
二、非选择题
15. (16 分,每空两分)
﹣1
Ⅰ(1)2Al(s)+Fe2O3(s)=2Fe(s)+Al203(s) ΔH=-851.1kJ mol
3NA
﹣1
(2)+13.8kJ mol
3+ 2+ 2+
Ⅱ(1)2Fe +Cu=2Fe +Cu
﹣
(2)[FeCl4]
3+ ﹣ ﹣
(3)逆 加入 KCl 溶液,氯离子浓度增大,Fe +4Cl [FeCl4]
3+ 3+ ﹣
平衡正向移动,Fe 浓度减小,Fe +3SCN Fe(SCN)3平衡逆向移动,
溶液逆颜色变浅。
(4)a>b>c
16. (14 分,除标注外 1分,其余每空两分)
(1)小于;小于
+
(2)S2 +2H =SO2↑+S↓+H2O;
﹣1 ﹣1
(3)① >(1分); ② 0.01mol L s ;
(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 5mL 水;
(5)>(1分);
(6)CD
17.(14 分,每空两分)
I.CD;
Ⅱ.(1)﹣58;
(2)① > ② 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或温度升
高,更有利于反应 b 速率增大,或温度升高,反应 a 为放热反应,逆
行移动,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3
(3)① B; ② 16.7%; 5×10 。
18.(14 分,除标注外 1分,其余均为两分)
﹣ ﹣ +
(1)NO3 +3e +4H =NO↑+2H2O;
﹣ +
(2)2A1﹣6e +3H2O=Al2O3+6H ;
﹣ ﹣
(3)负(1分);N2H4﹣4e +4OH =N2↑+4H2O;
(4)铁(1分);
﹣ ﹣
(5)2H2O+2e =H2↑+2OH ;
﹣ ﹣
(6)pH 偏高,可能会有 OH 在阳极参与放电,降低 CNO 离子的氧
﹣
化效率;pH偏低,可能会有 CN 转化为 HCN 气体挥发; ×100%。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高 2022 级高二(上)十月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陶春节 审题:冉贞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天宫课堂”授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及“C919”飞机
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 H2为氧化性气体
B.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学变化
C.载人飞船采用了太阳能刚性电池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
D.“C919”飞机机身使用的材料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适量硝酸银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B.由 H2、I2(g)、HI 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H=﹣92.4kJ/mol,高温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
D.汽车尾气处理时需要加入催化剂,提高氮氧化物的平衡转化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B.可以直接测量任一反应的反应热
C.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D.测定中和热,为保证反应充分,可将 NaOH 溶液分批加入盐酸中
高二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 页
4.T℃时,在容积为 V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 PCl5固体,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PCl5(s) PCl3(g)+Cl2(g)。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v(PCl3)=v(Cl2)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⑤密闭容器中 PCl3(g)的体积分数不变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钢闸门连在外接电源正极上,可以对其进行保护 B. ②可以判断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C. ③可以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④可以准确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
6.液流式铅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CH3SO3)2 Pb]代替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该电池充
2+ +
放电的总反应为 2Pb +2H2O Pb+PbO2+4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2+
A.放电时,电极质量均减少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 PbO2+4H +2e ═Pb +2H2O
2+
C.充电时,溶液中 Pb 向阴极移动 D.充电时,阳极周围溶液的 pH 增大
7.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
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O3 O2+[O] △H>0 平衡常数为 K1;反应②:[O]+O3 2O2 △H<0平衡常数为 K2;
总反应:2O3 3O2 △H<0 平衡常数为 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温,K减小 B.K=K1+K2 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压强增大,K2减小
8.碳酸二甲酯 DMC(CH3OCOOCH3)是一种低毒、性能优良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科学家提出了新
的合成方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高二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 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 2步的基元反应方程式为:CH3O *+CO2*→CH3OCOO *
4
B.反应进程中最大能垒为 1.257×10 eV
C.升高温度,第 1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加,第 3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减小
D.适当的提高温度,可以增加碳酸二甲酯的产率
9.镍镉电池是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L 为小灯泡,K1、K2为开关,a、b为直流电
源的两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断开 K2、合上 K1,镍镉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
B.断开 K1、合上 K2,电极 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 B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中 KOH 浓度不变
D.镍镉二次电池的总反应式: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10.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 pH=2 和 pH=4 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图。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 pH=2 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析氢腐蚀的速率比吸氧腐蚀快
﹣ 2+
C.在酸性溶液中生铁有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
1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
闭容器中充入 2mol CO 和 2molH2S 发生反应:CO(g)+H2S(g) COS(g)+H2(g) △H,平衡后 COS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0
B.T1℃,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70%
C.a 点正反应速率小于 b点逆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可使 COS 的体积分数由 c点增加到 b 点
高二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 页
12.以下图像和叙述错误的是( )
1.6
A.图甲:该图像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 2A=3B+C,0-2s 内 v(A)=0.4mol/(L s)
B.图乙:某温度下发生反应:H2(g) I2(g) 2HI(g),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加催化剂
C.图丙:对图中反应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D.图丁:对于反应:mA(g) nB(g) pC(g), H 0 m n p
+
13.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膜复合层间的 H2O 解离成 H和
﹣ + ﹣
OH ,作为 H和 OH 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电解食盐水可获得淡水、NaOH 和 HCl,其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N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阴极室发生的反应为 2H +2e =H2↑
B.若去掉双极膜(BP),阳极室会有 Cl2生成
C.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D.电路中每转移 1mol 电子,两极共得到 0.5mol 气体
14.利用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压强对 2NO2(g) N2O4(g)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室温、100kPa
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 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 t1、t2时刻
迅速移动活塞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B 点处 NO2的转化率为 3%
B.B、H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 MB=MH
C.E、H 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 vH=vE
D.E 点到 H点的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
高二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 页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
15. (16 分)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Ⅰ.一定条件下,Al 可以将 Fe 置换出来,其转化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温度下当有
56gFe(s)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在 1538℃时,反应 Fe(s)==Fe(l)的ΔH值为
﹣1 ﹣1
Ⅱ.将等体积、低浓度的 0.005mol·L FeCl3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 0.01mol·L KSCN 溶液
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 a。各取 3mL 溶液 a 放入 3 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
0.1mL 不同浓度的 KCl 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3+ ﹣
②FeCl3溶液中存在 Fe +4Cl
﹣
[FeCl4] (黄色)。
(1)工业上通常以 FeCl3为腐蚀液,与覆铜板上的 Cu 反应完成蚀刻。写出蚀刻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
3+ ﹣
(2)采用浓度较低的 FeCl3溶液制备 Fe 和 SCN 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 (填离子符号)
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3+ ﹣
(3)从实验结果来看,加入 KCl 溶液使得 Fe +3SCN Fe(SCN)3平衡向 (填“正”
3+ ﹣
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加入 KCl 溶液对 Fe 和 SCN
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
(4)加入 KCl 溶液的浓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用 a、b、c表示)
高二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 页
16.(14 分)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为了更好的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
化,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程度。
Ⅰ.化学变化过程中均存在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 1所示实验,以验
证此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 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填“大
于”或“小于”下同);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Ⅱ.某小组利用 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通过比较反应完全所用时间长短验证不同因素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 Na2S2O3溶液 稀 H2SO4溶液 反应完全所用时间/秒
T/K
编号 ﹣1 ﹣1c/(mol L )V/mL c/(mol L ) V/mL s
a 298 0.1 10 0.2 10 ta
b 323 0.1 10 0.2 10 5
c 298 0.1 10 0.2 5 tc
(2)Na2S2O3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①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判断平均用时 ta 5(填“>”“=”或“<”)。
②用 Na2S2O3溶液的浓度变化表示实验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4)通过对比实验 a和 c,验证稀 H2SO4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发现实验 c存在
不科学性,请提出对实验 c的改进方案 。
﹣1
Ⅲ.某同学用等质量的锌粉分别与相同体积的 1mol L 盐酸、未知浓度的盐酸反应,记录相关
数据,绘制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 2所示,见上)。
﹣1
(5)c(未知浓度的盐酸) 1mol L (填“>”“=”或“<”)。
(6)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因反应过快而难以测量 H2体积,且不改变生成 H2的量,事先在
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下列试剂中,不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KCl 溶液 C.KNO3溶液 D.CuSO4溶液
高二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 页
17.(14 分)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首创使用零碳甲醇,展示了中国特色。用工业废
气 H2和 CO2循环再利用制备甲烷、甲醇等有机燃料,变废为宝历来是化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Ⅰ.Pd﹣MgO/SiO2界面上甲烷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整个循环过程中镁的价态不断发生改变
B.循环中 Pd、MgO、SiO2均未参与反应
C.氢分子在 Pd 表面被吸附并解离为氢原子
D.总反应为:4H2+CO2═CH4+2H2O
Ⅱ.利用 CO2与 H2合成甲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a.CO2(g)+3H2(g) CH3OH(g)+H2O(g)ΔH1
﹣1
b.CO2(g)+H2(g) CO(g)+H2O(g) ΔH2=+41kJ mo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1)已知 CO(g)+2H2(g) CH3OH(g) ΔH3=﹣99kJ mol ,则ΔH1= kJ mol
(2)向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2和 H2,在不同催化剂(Cat.1,Cat.2)下经反应相同
时间,CO2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甲醇的选择性= ×100%]随
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催化效果 Cat.1 Cat.2(填“>”“<”或“=”)。
②在 210~270℃间,CH3OH 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请写出一条可能原
因 。
(3)一定条件下,向刚性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 1:3的 CO2和 H2发生上述反应。
①有利于提高甲醇平衡产率的条件是 (填标号)。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低压
②达到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为 20%,CH3OH 的选择性为 75%,则 H2的转化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反应 b的压强平衡常数 Kp= 。
高二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 页
18.(14 分)电化学原理在能量转化,物质制备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请按要求回
答下列问题:
Ⅰ.(1)1977 年,伏打电堆的发明为电化学的创建开辟了道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阅读了相
关材料后,想把反应 3Cu+8HNO3=3Cu(NO3)2+2NO↑+4H2O 设计成原电池,正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 。
(2)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法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一般采用硫
酸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Ⅱ.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电池用 KOH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以该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电解足量的饱和 CuSO4溶液以实现向铁棒上镀铜,装置如图乙所示。
(3)a 电极为燃料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方程式
为 。
(4)d电极应选用的电极材料为 。(填“铁”或“铜”)
Ⅲ.氰化物在工业中广泛存在于电镀、油漆、染料、橡胶等行业中,但是氰化物有剧毒,很多
氰化物在加热或与酸作用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氰化氢。因此在含氰工业废水排
﹣
放前,需要对其进行治理。在碱性条件下利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氯化物(以 CN 代表),
装置如图丙,已知石墨电极区依次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 ﹣ - -
a.CN +2OH -2e =CNO +H2O
﹣ -
b.2Cl -2e =Cl2↑
- ﹣ - 2﹣
c.3Cl2+2CNO +8OH =N2↑+6Cl +2CO3 +4H2O
(5)铁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6)该电解过程一般控制 pH 在 9~10 之间,pH 偏高或偏低均会引起除氰效果降低,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是 。忽略铁电极上的其他反应,电解一段
时间后,相同条件下在石墨电极处测得产生N2 x mol,同时在铁电极处产生气体y mol,
则氰去除率为 。(氰去除率= 100%)
高二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