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2023 年 10 月
绵阳南山中学2023 级秋季高一 10 月月考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绵阳南山中学高 2023 级楼层管理细则规定:教室物品应摆放整齐,桌椅摆放 整齐有序,桌面不得摆放水杯、水壶、餐盒、饭碗等物品。某同学不按规定将自己的 玻璃水杯摆放在桌子上,结果一不小心打落,摔碎在地,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水杯 从桌面下落过程中
A .位移均匀增大
B .速度保持不变
C .加速度均匀增大
D .杯子落地前的瞬间,速度最大
2 .绵阳南山中学新南校门到新高三校门的直线距离为 600 m ,某同学从南校门走 到新高三校门用时 10 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该同学的运动轨迹时,不能将该同学看成质点
B .该同学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 600 m
C .该同学到达高三校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 2 m/s
D .该同学平均速度的方向为由新高三校门指向新南校门
3 .关于质点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为 1 m/s2 ,表示质点的速度大小一定越来越大
B .质点的加速度为- 1 m/s2 ,质点的速度有可能越来越大
C .质点的加速度由 2 m/s2 减小为 1 m/s2 ,质点的速度变化有可能越来越快 D .质点的速度为 1 m/s ,质点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4 .国庆节放假时,南山中学学生公寓兰园五楼,一女生推着行李箱在水平地板上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她撤去推力接电话,行李箱在地 板摩擦力的作用下匀减速到静止。已知行李箱运动的全过程位移为 x ,运动的时间是 t, 则可以计算行李箱
A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B .加速阶段的时间
C .加速阶段的末速度
D .减速阶段的位移
5 .高空跳水是一项惊险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 自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在 t2 时刻运动员以速度 v2 落水,选向上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运动员在 0~t2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加速度的方向不变
B .该运动员在 t2 ~t3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方向
竖直向下
第 1 页 共 6 页
C .在 0~t2 时间内,平均速度v1 =
第 2 页 共 6 页
D .在 t2 ~t3 时间内,平均速度v2 <
(
v
) 2
2
6 .如图所示,一个质点从 a 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 b、 c 、d 点,已知经过 ab 、bc 和 c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 1:2:3 ,则通过 bc 段和 cd 段的位
移大小之比为
A .2:3
(
B

4:9
) (
C

4:21
)D .8:27
7 .以 30 km/h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能在 8 m 内停下来,这个距离 8 m 叫做 制动距离,若已知汽车制动时加速度保持不变,当它以 60 km/h 的速度行驶时,制动距 离为
A . 10 m B . 16 m C . 32 m D . 64 m
8 .南山中学新校门建好并投入使用后,南山中学原南校门位置修建成了围墙,简 称“南墙 ”。某物理老师骑电动车做测试实验,以某一速度正对“南墙 ”驶去,在距 “南墙 ”8.5 m 处开始刹车,并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软件画出了电动车此后运动的部分 x-t 图像,电动车刹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
A .t=0 s 时电动车的速度大小为 6 m/s ,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B . t=4 s 时电动车的速度大小为 2 m/s
C . 0~4 s 内,电动车的位移大小为 8 m
D .此电动车不会撞“南墙 ”
二.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 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南山中学物理实验小组做了一个相关实验,在 20 m高的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一颗小石子, 不计空气阻力,g= 10m/s2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下落时间为 2 s
B .落地速度为 20 m/s
C .下落过程的速度变化量为 10 m/s
D .下落过程的速度变化率为 5 m/s2
10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2 v和 10 v, 经历的时间为 t ,则
A .物体的加速度为
8v
t
B .在 A 、B 间的平均速度为 6 v
C .前 t/2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4 vt
D .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6 v
11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t=0 时乙在甲前,甲、乙运动的 v-t 图像
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乙沿相反方向运动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12
(
t
=
7
) (
s
时间内时,甲、乙位移不相等
)C .从 t=0 到
D .当t = s 时,甲、乙速度相同
12 .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从底端匀减速上滑,如图甲,上滑的位移为 x 甲 ,平均速度为v甲 ,加速度为 a 甲 ,经过斜面的中点 A 时速度为 v1 。到达最高点 B 后 匀加速返回到底端,如图乙,下滑返回的位移为 x 乙 ,平均速度为v乙 ,加速度为 a 乙, 经过斜面的中点 A 时速度为 v2 ,利用频闪仪分别对上滑和下滑过程进行拍摄,均刚好 拍到了滑块在最高点 B 点和滑块在最低点的照片,示意图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图中滑 块运动情况相比较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6 页
A .
B .
C .
x 甲=x 乙
B .a 甲 :a 乙= 16:(-9)
v1 :v2=4:(-3)
D .v甲:v乙 = 3:(-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三.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3 .(6 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做直线运动的特点.
(1)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 O、A 、B 、C、D 、E、F 若 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 4 个点未画,某同学测量了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OA =7.05 cm,AB =7.68 cm ,BC =8.31 cm ,CD =8.95 cm ,DE =9.57 cm ,EF=10.20 cm ,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打点 C 时小车的速度 v =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请标在该坐标系中,并画出 v -t 图像.
(2)观察 v -t 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 ”、“匀速 ”、 “匀减速 ”)
14 .(10 分)
下面是做“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V(填“交流 6 ”或“交流
220 ”).若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 50 Hz ,则是每隔 s 打一个点.
(2)下面两个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每 5 个计时点 选一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依次确定出 A 、B 、C、D 、E 五个计数点.各点到 A 点距离
分别为 2.88 cm 、7.20 cm 、12.96 cm 、20. 16 cm .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物体运动
第 4 页 共 6 页
加速度大小是 m/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选用电源电压略高于额定值,所测加速度的值 (选填“偏大 ”、
“偏小 ”、“不变 ”)
四.本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解答过程中,要求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 和明确的答案。
15 .(8 分)
如图所示,“运-20 ”从奥地利回国,起飞只用了 20 秒。假设“运-20 ”起飞前
从静止开始沿水平跑道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 800 m起飞,求:
(1)飞机起飞过程的加速度;
(2)飞机起飞前最后 1 s 内的平均速度。
16 .(12 分)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斜 面以速度 v0=7 m/s 自 A 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 4 s速度大小变为 1 m/s ,求小
滑块这 4 s 内的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
第 5 页 共 6 页
17 .(16 分)
一到周末,绵阳城区就会比较堵。如图为南山中学某摄影爱好者在博雅门前拍摄 的一张堵车照片,正前方是南河大桥的红绿灯路口。若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 与路口停车线靠齐,前后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 L=5 m 。观察发现绿灯每次 持续时间均为 t=30 s ,启动时每辆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均为 a= 1 m/s2 。则从绿灯亮起时:
(1)若每辆车都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绿灯结束时第一辆车的速
度大小和位移大小;
(2)若此时段所有车辆允许的最大速度均为 36 km/h ,则一次绿灯持续时间内最 多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绿灯结束时刻, 车头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3)事实上由于司机都需要反应时间,绿灯亮起时汽车不可能立即启动。假设绿 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经 t0= 1 s 才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个司机晚 t0= 1 s 启动汽车。 求这种情况下,一次绿灯持续时间最多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第 6 页 共 6 页绵阳南山中学 2023 级高一 10 月月考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B C D D C A CD AB BD BC
三、实验题(13 题每空 3 分,14 题每空 2 分)
13.(1) 0.86 如图
(2) 匀加速
14.(1) 交流 220 0.02
(2) A
(3) 1.44
(4) 不变
四、解答题
15 1.解:(1) = a 2 ·················································································(1分)
2
得 a=4m/s2 ··············································································(1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2)t1=19 s时,
v1=at1=76 m/s ···········································································(1分)
t2=20 s时,
v2=at2=80 m/s ········································································· (1分)

故最后 1 s内 = 1+ 22 ································································(1分)
= 78m/s(其他解法正确同样给分) ········································· (1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16.解:(1)当末速度为 v1=1 m/s时
= 1 01 =-1.5 m/s
2 ······························································· (2分)
1+ 01 = 2 =16 m ···································································· (2分)
即所求大小分别为 1.5 m/s2和 16 m ··············································· (2分)
(2)当末速度为 v2= -1 m/s时
= 2 02 =-2 m/s2 ·································································(2分)
= 2+ 02 2 =12 m ······································································ (2分)
即所求大小分别为 2 m/s2和 12 m ················································· (2分)
17.解:(1)对第一辆车
v1=at=30 m/s ·········································································(2分)
0 =
1 2=450 m········································································ (2分)
2
(2)绿灯刚亮时,所有汽车均立即加速启动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运动,通过的汽车
数量最多
由 vm=at1 得加速时间 t1=10 s ······················································ (2分)
= 1加速位移 1 21 =50 m ····························································(2分)2
以最大速度匀速的位移 x2= vm( t -t1) =200 m ···································(2分)
30 s + 最多通过的汽车数 = 1 2 =50 辆 ··········································(2分)
(3)设最多有 k 辆车通过路口,反应时间 t kt0 ····································(1分)
根据距离关系(k 1)L x1 v(m t t t1) (2分)
解得 k<17
k 取整数,故最多有 16辆车通过路口················································ (1分)
- 1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博雅公学2022-2023高一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下一篇:2023年秋季九上化学期中测试卷2(适用陕西)(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