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r 52 Fe 56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邮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下列文物的材料成分不能与其它三种归为一类的是( )
A.乳丁纹青铜铙 B.蚕纹青玉璧 C.唐素三彩陶马 D.高邮军城砖
2.反应可用于除去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电子式:
C.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中子数为18的原子:
3.俗名光气,熔点为-118℃,沸点为8.2℃,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光气可由氯仿()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制备 B.干燥 C.制备 D.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
4.碳化硼()是自然界中超硬材料之一,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B.碳化硼、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晶体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 C.酸性强弱: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
VIA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应用。可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约为8时,可与反应生成、和。是绿色氧化剂,也是一种弱酸,可由和制得。H* 。可作漂白剂,用等碱性溶液吸收多余的,可得到、等化工产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分子是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中S原子杂化类型为 D.的键角小于的键角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
A.处理含废水的反应:
B.制备双氧水:
C.双氧水一级电离方程式:
D.
7.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是极性分子,比更易溶于水
B.分子中含氮氮叁键,的沸点比的低
C.具有还原性,可以除水中余氯()
D.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吸收少量
8.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含的尾气:
B.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C.侯氏制碱法:
D.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9.丹参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X最多能与2发生加成反应
B.Y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X和Y可用鉴别
D.X→Y过程中反应类型:先加成后取代
10.工业上采取合理的方法可以将转化为硫酸钾等有用的物质,其一种转化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搅拌
B.过程中发生的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D.滤液B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将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水中,观察溶液颜色 验证是否生成
B 用计测量,浓度相同的和溶液的值 非金属性:
C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氯水中含有
D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观察现象 验证结合质子能力:
12.室温下的、,实验室模拟以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边搅拌边向溶液中通入至溶液为4,停止通,得溶液
②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溶液为10时,停止滴加溶液
③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得无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水溶液中、、随的分布图
A.原溶液中:
B.步骤①通入至溶液为9时,溶液中:
C.所得溶液中:
D.步骤②所得溶液:
13.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超过1400万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环境保护做出较大贡献。燃油汽车尾气中除大量外,还含有和气体。某研究小组用新型催化剂对、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一段时间内,条件下,的转化率、剩余的百分率以及无时直接分解为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曲线c表示:无时,直接分解为的转化率
C.775K,时,不考虑其他反应,该时刻
D.温度在775K~875K时,催化剂活性较强
14.(15分)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和)。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14题图-1 14题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2)用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两种晶胞A、B,其结构如题14图-2所示。晶胞A中与晶胞B中原子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_。
(3)“氧化”中,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已知可以看作是过氧化氢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磺酸基()取代的产物。请画出的结构式________。
(4)“氧化”中,用石灰乳调节,被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的电离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
(5)“氧化”中保持空气通入速率不变,不同体积分数时,氧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4图-3。体积分数达到9.0%后,继续增大体积分数时,氧化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题14图-3
(6)“沉钴镍”中得到的氢氧化镍(II)不能被空气氧化。而氢氧化镍(III)是强氧化剂,能将浓盐酸中的氧化成,氢氧化镍(III)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5.(15分)以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浸锰”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其平衡常数K与、、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浸银”时,使用过量、和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
①“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
①“沉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t分钟后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浸锰”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于“浸银”,生产中需要测定的浓度来确定其用量。测定方法:准确量取20.00浸取液置于250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加稍过量的溶液(将还原为),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反应生成和),消耗溶液12.00。计算浸取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6.(14分)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含及少量、等)为原料回收和。
(1)废电池预处理。钴酸锂电池工作时发生反应:。将废旧钴酸锂电池在盐水中浸泡,使电池充分放电。该处理过程既可以保障后续操作的安全性,还可以达到__________的目的。
(2)浸取。在如题16图-1的装置中,先加入一定量粉碎后的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搅拌下与溶液、1溶液充分反应。溶液和1溶液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__,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题16图-1
(3)沉钴。向0.100溶液中滴加溶液调节,时开始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溶液至____________时,沉淀完全[]。
(4)可由热分解制备。已知:、均难溶于水,难溶于酸,能溶于酸中。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的所得和的百分含量与温度关系如题16图-2所示。请补充完整由制备较纯净的实验方案,取一定质量的于热解装置中,___________,干燥。(须使用的试剂和仪器有:1.0,蒸馏水,溶液)
题16图-2
17.(17分)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
(1)合成氨反应常使用铁触媒提高反应速率。题17图-1为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题17图-1
__________。
从能量角度分析,铁触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电解法治理亚硝酸盐对水体的污染,模拟工艺如题17图-2所示,在电解过程中,铁电极附近有无色气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题17图-2
(3)可与、、等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如、、。某同学按如题17图-3步骤完成实验:
题17图-3
①为浅紫色,但溶液Ⅰ却呈黄色,其原因是_________,为了能观察到溶液Ⅰ中的浅紫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已知+与、的反应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红色);(无色),向溶液Ⅱ中加入后,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硫酸盐还原菌()常存在于水体中,会腐蚀许多金属及合金。一种合金在硫酸盐还原菌存在条件下腐蚀的机理如题17图-4所示。已知溶液中的会完全转化为,则腐蚀后生成和的过程可以描述为_________。
题17图-4
10月学情调研测试化学答案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D B D D B B D C AD AC C
14.(15分)(1)(2分)
(2)2:3(2分) (3)(2分,写成直线型也给分)
(4)(3分)
(5)氧化速率降低(1分),是因为有还原性,过多将会降低的浓度(2分)。
(6)(3分)
15.(15分)(1)(2分)
(2)①(3分)
②是为了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的浸出率;是为了抑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2分)
(3)①(3分)
②被氧气氧化为,把氧化为(2分)
(4)0.18(3分)
16.(14分)(1)使电池中的锂和钴充分转化为。(2分)
(2)用滴液漏斗将1溶液缓慢滴入装有溶液的三颈烧瓶中(2分)
(3分)
(3)9(2分)
(4)控制温度900~1000℃(1分)在空气中加热固体(加热时鼓入氧气)一段时间(1分),冷却(1分),边搅拌边向足量1.0中加入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1分),用蒸馏水洗涤滤渣至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溶液无明显现象(1分)
17.(17分)(1)b-a(2分) 降低反应活化能(2分)
(2)(3分)
(3)①由水解产物的颜色所致(2分) 向该溶液中加(2分)
②(3分)
③水分子在合金表面得到电子生成氢原子和,失去电子生成(1分);和结合成氢氧化亚铁(1分);氢原子在生物膜表面将还原为,再与结合成(1分)
关于方程式评分标准:
1)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扣一半或酌情扣分,不配平或产物、反应物的化学式有一处写错不得分,“”和“=”错用不得分,“↑”或“↓”符号该标漏标酌情扣分;
2)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或焓变数值不注明、计算错误、不带单位、该注明“-”号而漏写均判为不得分;
3)将化学式写成名称、将有机物结构简式写成分子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均不得分。
(说明:近年高考未发布官方评分标准,本评分标准只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