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高效复习 课时练(含解析)

第六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易错点1 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理解错误
【典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
2.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
3.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
4.CO2可以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
5.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
6.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CO中毒。 (×)
【错因分析】
1.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主要是利用了其还原性。
2.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3.CO2本身不具有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
4.CO不溶于水。
易错点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把握不准
【典例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你能圈出下列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改吗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填字母,下同),收集二氧化碳选用E装置,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C。
(4)现有仪器条件下实验室可用E装置收集气体h,说明h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装置C中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或C,若需要控制该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C,因为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F;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3)实验室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4)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气体h,说明气体h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答案:(1)“长颈”改为“分液”
(2)“B”改为“C” “E”改为“F” “伸入集气瓶内”改为“放在集气瓶口” (3)“C”改为“A”
(4)“大”改为“小”
【错因分析】
1.验满≠验证
验满CO2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证CO2气体时应用澄清的石灰水。
2.控制反应速率≠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控制反应速率是指可以控制滴加速度,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可以实现;
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指的是可以通过控制止水夹,使装置气压发生变化,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实现。
考点1 碳和碳的氧化物
1(2022·成都中考)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解析:本题考查碳循环,了解碳循环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A错误;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因此化石燃料燃烧不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B错误;化石燃料的燃烧、呼吸作用等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光合作用不会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C错误;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D正确。
2(2022·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解析:本题考查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熟记碳单质及CO和CO2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B、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不正确;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正确;D、CO具有可燃性,CO2不具有可燃性,不正确。
3(2022·滨州中考)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A)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解析:本题考查低碳知识,能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均符合低碳理念。A、火力发电的原理为利用煤炭的燃烧发电,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与“低碳”理念不相符。B、多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与“低碳”理念相符。C、限制烟花的燃放能防止空气污染,与“低碳”理念相符。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低碳”理念相符。
4(2022·湘潭中考节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氢能源汽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交通工具。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 (答一条即可)。
(2)本届冬奥会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①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 A (填字母序号)。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空气污染
②碳“捕捉”与封存:捕捉并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请写出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合理即可) 。
解析:(1)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2)①二氧化碳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碳酸饮料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2022·扬州中考)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及二氧化碳的性质。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用图示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管通入,正确。D、将二氧化碳气体倾倒入烧杯中时,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正确。
6(2022·昆明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4)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 m (填标号)端通入。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才能正确答题。(1)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2)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4)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比空气的密度大,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m端通入。
7(2022·陕西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
(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催化作用(或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4)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 小 。
(5)用E装置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 H2CO3 (填化学式)。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都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或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4)D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成分反应;(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第六单元 单元高效复习
易错点1 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理解错误
【典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 )
2.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 )
3.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 )
4.CO2可以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 )
5.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 )
6.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CO中毒。 ( )
【错因分析】
1.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主要是利用了其还原性。
2.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3.CO2本身不具有酸性,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
4.CO不溶于水。
易错点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把握不准
【典例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你能圈出下列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改吗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下同),收集二氧化碳选用 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
(4)现有仪器条件下实验室可用E装置收集气体h,说明h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错因分析】
1.验满≠验证
验满CO2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证CO2气体时应用澄清的石灰水。
2.控制反应速率≠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控制反应速率是指可以控制滴加速度,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可以实现;
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指的是可以通过控制止水夹,使装置气压发生变化,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实现。
考点1 碳和碳的氧化物
1(2022·成都中考)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2(2022·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3(2022·滨州中考)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此“低碳”理念不相符的是 (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庆贺节日
D.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
4(2022·湘潭中考节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1)氢能源汽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交通工具。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答一条即可)。
(2)本届冬奥会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①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 (填字母序号)。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空气污染
②碳“捕捉”与封存:捕捉并回收二氧化碳再利用,请写出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 。
考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2022·扬州中考)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6(2022·昆明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 (填标号)端通入。
7(2022·陕西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 。
(4)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 。
(5)用E装置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实验高中(市直属)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课时练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