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实验高中(市直属)2023-2024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枣庄市实验高中(市直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时间2023年9月27日04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关于遥感三十三号04星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4时15分”表示时间
B.研究卫星在轨飞行的轨迹时,可以将卫星看成质点
C.研究卫星与火箭分离的姿态时,可以将火箭看成质点
D.火箭点火后上升时,以火箭为参考系发射塔架是静止的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瞬时速率、加速度 B.速度的变化、位移、路程
C.瞬时速度、加速度、位移 D.平均速度、平均速率、路程
3.据中央气象台报道:今年的第11号台风“海葵”于2023年8月28日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9月3日上午10时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其中心位于台湾省台东市以东120km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52m/s。预计,“海葵”将以18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报道中的两个速度值分别是指( )
A.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C.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4.测速仪是检测车辆是否超速的重要工具,它的核心部件是可以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的位移传感器。如图所示,跟计算机连接的固定测速仪发射超声波信号的周期为T,测速仪某次向沿平直公路驶来车辆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差为t1,下一次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差为t2,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0,那么车辆运动的速度为( )
A. B. C. D.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均匀增加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
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总是相同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变化率恒定且不为零
6.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4s内质点的加速度为3m/s2 B.4s~8s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C.0~16s内质点的位移为48m D.0~4s和12s—16s内质点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7.甲、乙两辆轿车在一条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驶,以时刻甲车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甲车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乙车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则甲车追上乙车所用的时间为( )
A.6s B.8s C.5s D.7s
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出发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前2s内的位移与最后1s内的位移之比为2:3,依据题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可以确定该段时间的多少
C.可以求得该段时间的末速度 D.可以求得该段时间内的位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关于路程与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位移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某段时间内物体的路程为零,则位移的大小一定为零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时间关系(x—t图像),如图1所示:丙、丁两物体同时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关系(x—t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物体甲的速度小于物体乙的速度 B.在t0时刻物体乙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在2t0时刻物体丙、丁的速度相同 D.在t0时刻物体丁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1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该物体第1s末的速度为5m/s,第4s初的速度为11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为3m/s B.物体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6.5m/s
C.任意相邻1s内位移差值的均为2m D.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3m/s
12.一辆汽车自O点以6m/s的初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P、Q点处的两根电线杆,已知汽车从P到Q所用的时间为8s,P、Q两处的电线杆相距120m,汽车经过Q时的速度为21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 B.汽车经过P点时的速度为9m/s
C.O点到P点的距离为15m D.汽车从O点运动到点过程中平均速度为15m/s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选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它是测量______(选填“速度”、“时间”或“位移”)的一种仪器,其电源采用的是______(选填“交流约8V”、“交流220V”或“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时,操作有误的是______。
A.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8V的交流电源上 B.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C.先让纸带运动起来再去打开电源 D.实验结束时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14.(8分)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若干条纸带,并从中选出几条比较理想的纸带,选择好计时0点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选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计数点依打点顺序,编号依次为0、1、2、3、4、5、6、7、8、9,由于不小心,大部分纸带被撕断了,如图甲所示,图中标注的长度是指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s;
(2)纸带A上打下计数点1时纸带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
(3)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是______。
(4)其中一条纸带只剩下连续的7段长度,如图乙所示,那么拖动该条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8分)“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的情景,如图所示。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歼15”
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8m/s2,需要达到60m/s的速度才可安全起飞,求:
(1)“歼15”舰载机由静止开始加速,滑行5s后,舰载机的速度大小;
(2)从静止启动到安全起飞,“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滑行的距离;
(3)若“歼15”舰载机能够借助弹射器获得初速度,只需滑行150m便可安全起飞,则“歼15”舰载机至少需要获得多大的初速度。
16.(8分)如图所示,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物块向前滑行的距离为6m,前3s内向前滑行的距离为12m,已知3s末物块仍在运动,求:
(1)物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2)物块运动过程中最后2s内的位移的大小。
17.(14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复兴号动车组运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以达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某次复兴号动车组从其最前端处在O点时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站,途中动车组最前端依次经过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OA间的距离为306.25m,BC距离是AB的两倍,AB段的平均速度是126km/h,BC段的平均速度是252km/h,求:
(1)动车组最前端经过C点时的速度。
(2)动车组最前端通过OA、AB两段所用时间之比。
18.(16分)我国的交通规则规定:交通路口当绿灯熄灭、黄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前行超越停车线则属于交通违法行为。某一平直公路路口绿灯熄灭,黄灯变亮之前,绿灯有3s的闪烁时间。一辆轿车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车头距离停车线54m处时看到绿灯开始闪烁,经过的反应时间后才能做出让车匀加速通过或匀减速停下的操作,已知该轿车加速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
(1)若轿车司机采用匀加速通过的方式通过该路口,判断该司机是否违章。
(2)若轿车司机采取匀减速停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才能保证车头不越线。
(3)在满足第(2)问的条件下。若轿车后方有一货车以18m/s的速度同向行驶,货车司机看到轿车刹车时立即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m/s2。不考虑货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保证两车不相撞,两车刹车前的最小距离s0为多大。
枣庄市实验高中(市直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物理详解详析
1.答案B
解析 “04时15分”为火箭点火发射的时刻,A错误:研究卫星在轨飞行的轨迹时,卫星的形状和大小能够忽略不计,可以将卫星看成质点,B正确;研究卫星与火箭分离的姿态时,火箭的形状和大小不可以忽略不计,不能将火箭看成质点,C错误:火箭点火后上升时,以火箭为参考系发射塔架是向下运动的,不是静止的,D错误。
2.答案C 解析 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路程、平均速率、瞬时速率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ABD错误,C正确。
3.答案A 解析 台风“葵花”中心附近最大风力52m/s是瞬时速度,而以18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指的是这一过程中的速度,即为平均速度,A正确,BCD错误。
4.答案B解析 车辆对超声波的第一次反射点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同理第二次反射点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两次反射点之间的距离为,由题意可知车辆与测速仪的距离在靠近。在两个反射点之间车辆运动的时间,那么车辆行驶的速度为,即,B正确。
5.答案C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即不变,AD错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B错误;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总是相同的直线运动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C正确。
6.答案C解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内质点的加速度为,A错误:时间内的前两秒质点做负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后两秒做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该段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不是一直在增加,B错误;由于图像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内位移,内位移,可知内质点的位移为,C正确;内质点的加速度,可见和内质点的加速度相同,D错误。
7.答案D解析 根据甲车的图像可知其匀速运动的速度为,由乙车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知时刻乙车在位置处,初速度,加速度,乙车减速至0的时间为,前进的位移为,而甲车该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那么还没有追上乙车,设甲车独自继续前行的时间为,则,那么甲车追上乙车的时间为,ABC错误,D正确。
8.答案B解析 物体做由静止开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只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该段时间的长度为,那么最初内的位移,最后内的位移,结合,解得,由于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具体值,故该段时间的末速度和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均无法确定,ACD错误,B正确。
9.答案AD解析 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A正确,B错误: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错误;某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零,即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位移的大小一定为零,D正确。
10.答案AC解析 图1为图像,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物体甲的速度小于物体乙的速度,A正确:时刻,物体乙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不存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B错误;图2为图像,在时刻,丙、丁的速度是相同的,C正确;时刻,物体丁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但图线的斜率没有变化,即加速度不变,D错误。
11.答案BD解析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得,A错误;第末的速度为,那么第内的平均速度为,B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即,可知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相邻内位移差值的均为,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到任意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D正确。
12.答案BC解析 设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对段进行逆向思考,根据,解得,A错误;设汽车经过点时的速度为,在段,解得,B正确;根据可以解得点到点的距离为,C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汽车从点运动到点过程中平均速度为,D错误。
13.答案(1)电火花计时器(2分)时间(1分)交流(1分)(2)C(2分)
解析(1)有振针与复写纸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有墨粉纸盒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图乙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的作用就是计时,是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其工作的电源是的交流电源。
(2)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将其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先打开电源,后用手或重物拖动纸带运动,在实验结束时关闭电源,去下纸带。操作有误的是C。
14.答案
(1)0.1(2分) (2)0.243(2分) (3)D(2分) (4)0.80(或0.81)(2分)
解析(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就是有5个时间间隔,那么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2)纸带A上打下计数点1时纸带运动的速度为
(3)根据与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的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定值,纸带运动的,那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4、5点间的距离为,6、7点间的距离为,8、9点间的距离为,显然D选项符合条件。
(4)纸带上出现7段长度,舍弃3、4点间的距离为的最中央一段,根据逐差法可以解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15.答案
(1)(2)(3)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一时间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
(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代入数据解得
(3)设航载机获得的初速度为,根据速度-位移关系
代入数据解得
16.答案
(1) 方向水平向左(2)
解析解法1(1)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设物块匀减速运动的初速为,加速度为根据与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则第1s内:
前内:
联立解得,
即物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解法2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与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规律,可知物块在末的速度为
在物块在末的速度为
结合加速度的定义
即物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2)由于物块最终会停下来,对最后的运动逆向来看就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内位移的大小,解得
17.答案
(1)(或)
(2)1:2
解析(1)由于BC距离是的两倍,投的平均速度也是的两倍,根据可以知道动车组通过AB、BC段所用的时间相同,点就是A、C点中间时刻的位置.
那么
由于
带入数据解得(或)
(2)根据
带入数据解得
在段,设加速度为,由,解得
设、投所用的时间分别为、,由,解得
由,解得
动车组最前端通过、两段所用时间之比为
18.答案
(1)该司机违章(2)(3)
解析(1)若轿车司机采用与加速通过的方式通过该路口,则内通过的最大位移为
带入数据解得
说明黄灯亮起时,车头没有越过停车线,该司机违章。
(2)设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车头恰好不越过停车线,有反应时间内前行距离
刹车前行的最大距离
根据,联立解得,可知至少以的加速度刹车才能保证车头不越线。
(3)设两车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以开始刹车时为时刻,则有
解得,轿车的位移
货车的位移,带入数据解得,
根据两车的位移关系,那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时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2023-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高效复习 课时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