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苹果是营养、健康的水果之一,切削过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逐渐变成棕色。出现这种现象与空气中哪种成分有关 (A)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22·湘潭中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环境
3.有关工业制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利用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B.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C.工业制得的氧气是纯净物
D.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2022·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D)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5.(2022·枣庄中考)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B)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二氧化碳、硫酸钠(Na2SO4)
D.铁矿石、二氧化锰
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D)
A.动植物的呼吸 B. 醋的酿造
C.牛奶变酸 D. 水的蒸发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B.使用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随反应进行,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
D.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分解反应
10.(2022·长沙中考)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11.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来干燥气体) (C)
12.(2022·鄂州中考改编)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实验完毕后,应冷却到室温再读数
B.实验完毕后,容器内剩余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
C.若实验结果不准确,可能是装置漏气所致
D.用红磷、木炭等代替铜粉均可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2023·烟台招远期末)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动物与人的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15.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先加固体二氧化锰,再加液体双氧水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氧气,待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的气泡时,再将导管伸入瓶口收集气体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
16.(4分)(2023·烟台期末)航天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
(1)“人造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如下:①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低;②氮气没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③改成纯氧气更有益于航天员呼吸;④没有污染物。其中正确的是 ①④ (填序号)。
(3)氮气还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大量填充,主要原因是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
(4)向装有“人造空气”的集气瓶中通入一些稀有气体及其他气体来接近真正空气的组成,该过程属于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7.(4分)如图是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①②④⑤ ,产生氧气的途径有 ③⑥ 。
(2)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森林的减少对氧气的循环有影响
c.氧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18.(4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并完成下列问题
(1)分类角度。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地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角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 (填字母序号)。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应用角度。
①氢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其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
②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A.O2 B.N2 C.空气
19.(6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B.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消耗氧气的是 C 。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3)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和虚线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是 C (填字母)
A.氦气 B.水 C.蜡烛
②除①举例的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 碳(或C) 。
③“氧气”在迷宫中,除了甲,还碰到了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P+O2P2O5(或Fe+O2Fe3O4) 。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20.(4分)A~E是五种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H2O2 ,C的化学式为 O2 。
(2)B转化为D的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氢(或H) 。
(3)写出C→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Fe+O2Fe3O4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21.(7分)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50 mL,反应前在注射器中留有15 mL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增强空气流动性,使氧气充分反应 ,气球的作用是 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橡皮塞飞出 。
(2)该实验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红色固体变黑色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Cu+O2CuO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
(3)某个小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15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5 mL。由此数据可以计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4% (精确到0.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没有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粉量太少
22.(11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氧气的制取。请回答:
【探究一】实验原理的探究。
(1)探究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如图一所示)。
①通过对比 ac (填标号)中现象的不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②若要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有关实验来验证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都没有发生改变。
③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探究二】发生装置的探究(如图二所示)。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理由是 所用药品的状态为固态和液态,而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
【探究三】收集装置的探究(如图三所示)。
(3)若要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 (填字母)。若用装置F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b (填“a”或“b”)端通入集气瓶。
【探究四】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当观察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时开始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至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 单元质量评价(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苹果是营养、健康的水果之一,切削过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逐渐变成棕色。出现这种现象与空气中哪种成分有关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22·湘潭中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环境
3.有关工业制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B.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C.工业制得的氧气是纯净物
D.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2022·河北中考)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为“十三五”以来最高。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5.(2022·枣庄中考)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二氧化碳、硫酸钠(Na2SO4)
D.铁矿石、二氧化锰
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
A.动植物的呼吸 B. 醋的酿造
C.牛奶变酸 D. 水的蒸发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B.使用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随反应进行,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
D.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
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分解反应
10.(2022·长沙中考)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11.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来干燥气体) ( )
12.(2022·鄂州中考改编)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完毕后,应冷却到室温再读数
B.实验完毕后,容器内剩余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
C.若实验结果不准确,可能是装置漏气所致
D.用红磷、木炭等代替铜粉均可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2023·烟台招远期末)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是氧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动物与人的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15.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先加固体二氧化锰,再加液体双氧水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氧气,待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的气泡时,再将导管伸入瓶口收集气体
D.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
16.(4分)(2023·烟台期末)航天员太空行走时,需要“人造空气”供给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
(1)“人造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如下:①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低;②氮气没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③改成纯氧气更有益于航天员呼吸;④没有污染物。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3)氮气还可以在食品包装袋中大量填充,主要原因是 。
(4)向装有“人造空气”的集气瓶中通入一些稀有气体及其他气体来接近真正空气的组成,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7.(4分)如图是自然界中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产生氧气的途径有 。
(2)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b.森林的减少对氧气的循环有影响
c.氧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
18.(4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并完成下列问题
(1)分类角度。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地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变化角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应用角度。
①氢气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其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②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填字母序号)。
A.O2 B.N2 C.空气
19.(6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B.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消耗氧气的是 。
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3)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和虚线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是 (填字母)
A.氦气 B.水 C.蜡烛
②除①举例的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 。
③“氧气”在迷宫中,除了甲,还碰到了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
20.(4分)A~E是五种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已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液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B转化为D的过程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
(3)写出C→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8分)
21.(7分)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50 mL,反应前在注射器中留有15 mL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气球的作用是 。
(2)该实验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某个小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15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5 mL。由此数据可以计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粉量太少
22.(11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氧气的制取。请回答:
【探究一】实验原理的探究。
(1)探究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如图一所示)。
①通过对比 (填标号)中现象的不同,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②若要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有关实验来验证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和 都没有发生改变。
③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探究二】发生装置的探究(如图二所示)。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理由是 。
【探究三】收集装置的探究(如图三所示)。
(3)若要收集一瓶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装置F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集气瓶。
【探究四】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
(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当观察 时开始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验满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