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弘文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弘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文献记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
B.《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提取过程利用的是萃取原理,属于物理变化
C.《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D.《梦溪笔谈》中“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与化学反应无关
2.截止到2021年9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2亿,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我国的政治优势。防疫过程中,其中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双氧水等均能起到杀菌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是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C.“84”消毒液是纯净物 D.的球棍模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O、气体转化为,可实现氮的固定
B.常温下,可以用铝罐贮存浓硝酸,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在胆矾中加入浓硫酸后,胆矾由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铝放入氨水溶液中:
B.碳酸钡溶于硫酸中:
C.溶液中通入过量:
D.通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5.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及净水
B.氮化镓属于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作光导纤维
C.、、都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D.超级钢耐腐蚀、强度大,可实现轻薄化,用于航空航天
6.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
B.加入可以减少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
C.向滤液中通入过量、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
D.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分离出来
7.下列检验离子的方法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一定含有
B.先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C.滴加溶液变血红色,一定含有
D.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8.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大16,E是强酸,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都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有另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D和反应生成E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当X是强碱时,E是;当X是强酸时,E是
C.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D.A可能为硫化铵
9.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具有漂白性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萃取 层无色 的还原性强于
C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非金属性:Cl>Si
D 向某酸雨样品中加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雨样品中一定含
10.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含和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碱溶”时的反应为
B.加入溶液作用是将转化成沉淀
C.“电解Ⅰ”是电解熔融,电解过程可加入冰晶石降低熔点
D.“电解Ⅱ”是电解溶液,阴极得到溶液和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组别是( )。
A.碱性环境中:、、、
B.弱酸性溶液中:、、、
C.加金属铝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
D.室温下溶液中:、、、
12.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臭气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7,G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未列出)。
对图中有关物质及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D与水反应能生成酸,因此D是酸性氧化物
C.因为E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
D.图中涉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研究出以饱和食盐水、和(合成氨厂的氨气中常混有副产物)为原料制备纯碱,其生产流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应先通入,再通入
B.流程中的X为,Y为
C.沉淀池中发生反应:
D.操作Ⅰ为过滤,母液中的一种副产品为,可在农业上用作化肥
14.将足量缓缓通入含和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与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且不考虑与水反应)。
A.B.C.D.
15.利用锌灰(主要成分为,含有、、、、等杂质)制备高纯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1的成分只有
B.加入的试剂a可为Zn,目的是除去
C.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若取步骤3后的干燥滤饼煅烧,得到产品,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12分)某研究性小组为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最后发现试管中铜有剩余。请回答: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试管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该小组认为还应有一定的硫酸剩余,请说明铜丝未完全溶解并仍有一定量余酸的原因__________。
(5)为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中确实有余酸,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的______。
A.锌粒 B.溶液 C.银粉 D.溶液
(6)若想使铜继续反应可以向试管①中加入一种物质,该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17.(10分)铜银合金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从铜银合金切割废料(不含其它金属)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图。
(1)向熔炉中通入适量富氧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滤渣A溶于稀硝酸时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在混料池中,将三种原料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均匀,煮沸,过滤。将滤渣B在200℃下翻炒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固体C,C只含、,物质的量之比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C在煅烧釜中高温灼烧,得到,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若溶解所得溶液中含有,则混料时应加入__________。
(5)冷却银熔体得到的粗银可使用电解法精炼,精炼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6)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
18.(12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氯气并研究氯气的性质。装置如下:
已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
(1)装置B的功能是: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
(2)a,b均为红色布条,其中a布条为__________的(填“干燥”或“湿润”)。与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进行表达)。
(4)小组同学观察到D中红色褪去,并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__;
假设2:破坏了酚酞的结构。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实验方案为:取少许D中褪色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填“操作”),若__________(填“现象”),则假设1成立。
19(11分).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和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装置D中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和的混合物。
(1)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必须__________。
(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4)若和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反应完全后U形管的质量增加,则混合物中的质量为__________g。
(5)若装置中无干燥管F,则测得的质量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反应后得到的残留固体中还有少量,则测得的质量将__________。
20.(15分)《中国锰业》一文提出用废铁屑还原软锰矿,制取高纯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某公司提供的软锰矿,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其中还含有少量Fe、、、及重金属等。
软锰矿制备硫酸锰晶体的工艺流程
(1)Ⅰ中加铁屑而不加铁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写出Ⅰ中铁屑与软锰矿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加之前需要加双氧水的作用__________,结合下表说明,加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不同金属离子沉淀的pH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pH 1.5 6.5 7.7
沉淀完全pH 3.7 9.7 9.8
已知:,
(4)深度除杂中加入的作用是除去钙离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___。
(5)从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趁热过滤。
硫酸锰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50 80 90 100
溶解度l(/100g水) 58 48 42 34
(6)为探究稀硫酸介质中湿法还原软锰矿制备硫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如图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请结合图像分析约为__________最合适,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
弘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答案
1.B 2.C 3.D 4.C 5.B 6.A 7.A 8.C 9.B 10.D
11.B 12.AD 13.AB 14.A 15.AD
16.(12分)
(1)(浓) 氧化性
(2)品红褪色
(3)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氧化性变弱,不再与铜反应
(5)AD
(6)A
17.(10分)
(1)将Cu氧化为,与Ag分离
(2)
(3)
(4)5

(6)氧气
18.(12分)
(1)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杂质 浓硫酸
(2)干燥 a中红色布条不褪色,b中红色布条褪色
(3)
(4)消耗了 继续加入溶液 溶液变红
19.(11分)
(1)在b处收集氢气并验纯
(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干扰实验。
(3)关闭a,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下端有一段水柱高于试管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16
(5)偏大 偏小
20.(15分)
(1)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
(2)或
(3)充分氧化 大于等于3.7小于7.7
(4)加入增大溶液中F离子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使转化为固体沉淀除去
(5)蒸发浓缩或浓缩结晶
(6)0.76-0.8均可 锰浸出率达95%以后增大铁的比例,锰的浸出率基本保持不变或变化不大,增加铁粉会增加成本,并为后续净化增加负担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5章 电流和电路》巩固提升(含解析)

下一篇:陕西西安重点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 无听力音频 无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