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一、选择题。(16题)
1、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最多有2种溶质
B.若滤渣质量跟反应前固体质量相等,则滤液中最多只有2种溶质
C.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最少有1种溶质
D.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最少有1种金属
2、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C.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D.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C.必须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D.必须用酒精灯加热
4、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5、空气中含①N2 ②O2 ③稀有气体 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6、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 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7、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铁锅 B.羽绒服 C.塑料盆 D.书本
8、图Ⅰ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图Ⅱ是此过程中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质量与通入一氧化碳质量的关系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b点表示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c点表示红棕色粉末已完全参加反应
C.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一氧化碳
D.可根据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红棕色粉末的质量
9、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10、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纯铜耐腐蚀 B.加热不与空气反应
C.硬度小于纯铜 D.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分别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和锌片、CuSO4溶液、电流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 1 实验锌片表面变红,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
B.图 2 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C.两个实验中都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两个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都存在电子得失
12、下列矿石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赤铁矿 B.磁铁矿 C.菱铁矿 D.铝土矿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C. 某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应施用适量的氮肥
D. 铁生锈的条件是只与氧气接触
14、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 )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变为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5、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16、炼铁的原料是( )
A、铁矿石、一氧化碳、空气
B、铁矿石、烟煤、生石灰
C、铁矿石、焦炭、空气
D、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二、填空题。
17、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某品牌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钠元素,该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生活中可用______来鉴别其是否是硬水。净化水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______作用。
(2)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
(3)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①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
(4)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都保持不变。
(5)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B(OH)3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补齐下列金属制品与其性质的连线。
(2)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19、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喷出的原因是: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开盖后,瓶内压强①________,气体溶解度②________,二氧化碳逸出,带着液体喷出。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试管内铁钉会生锈原因是________。
20、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活中用铁锅烹饪食物,主要利用铁具有___________性。
(2)用铝箔包装药物,主要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性;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3)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
①武德合金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可用于作保险丝,
②生铁和钢是铁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23、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______(填“A”或“B”)。当观察到______ 现象,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2)方案B中,写出试管中③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释试管①②中无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
四、计算类题。
24、向133.4 g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9所示。求:
(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 。
(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分层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一、选择题。(16题)
1、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最多有2种溶质
B.若滤渣质量跟反应前固体质量相等,则滤液中最多只有2种溶质
C.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最少有1种溶质
D.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最少有1种金属
【答案】B
2、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铝制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C.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D.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答案】D
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选择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B.必须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C.必须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D.必须用酒精灯加热
【答案】A
4、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答案】D
5、空气中含①N2 ②O2 ③稀有气体 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6、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 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7、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铁锅 B.羽绒服 C.塑料盆 D.书本
【答案】A
8、图Ⅰ是实验室炼铁的过程,图Ⅱ是此过程中玻璃管内红棕色粉末质量与通入一氧化碳质量的关系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b点表示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开始发生
B.c点表示红棕色粉末已完全参加反应
C.d点表示反应结束后仍需继续通入一氧化碳
D.可根据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红棕色粉末的质量
【答案】D
9、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 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 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 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答案】A
10、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纯铜耐腐蚀 B.加热不与空气反应
C.硬度小于纯铜 D.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
【答案】A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分别用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和锌片、CuSO4溶液、电流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 1 实验锌片表面变红,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
B.图 2 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C.两个实验中都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两个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都存在电子得失
【答案】C
12、下列矿石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赤铁矿 B.磁铁矿 C.菱铁矿 D.铝土矿
【答案】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C. 某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应施用适量的氮肥
D. 铁生锈的条件是只与氧气接触
【答案】B
14、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 )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变为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B
15、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答案】C。
16、炼铁的原料是( )
A、铁矿石、一氧化碳、空气
B、铁矿石、烟煤、生石灰
C、铁矿石、焦炭、空气
D、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某品牌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钠元素,该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生活中可用______来鉴别其是否是硬水。净化水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______作用。
(2)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
(3)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①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
(4)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都保持不变。
(5)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B(OH)3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1)常量 肥皂水 吸附 (2)清除可燃物
(3)
(4) 化学性质 (5)H2O +3价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补齐下列金属制品与其性质的连线。
(2)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答案】
铁锅连导热性 铜导线连导电性 Fe + CuSO4 = FeSO4 + Cu
3CO + Fe2O33CO2 + 2Fe
19、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喷出的原因是: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开盖后,瓶内压强①________,气体溶解度②________,二氧化碳逸出,带着液体喷出。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试管内铁钉会生锈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减小;减小 (2)C2H5OH
(3)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20、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O Co2O3
(2)CoCl2·6H2O ====CoCl2 + 6H2O;
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2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活中用铁锅烹饪食物,主要利用铁具有___________性。
(2)用铝箔包装药物,主要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性;铝具有“自我保护”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3)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
①武德合金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可用于作保险丝,
②生铁和钢是铁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导热
(2)延展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3)熔点低 含碳量不同
三、实验题。
22、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流 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没有与氧气接触
23、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______(填“A”或“B”)。当观察到______ 现象,验证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2)方案B中,写出试管中③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释试管①②中无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
【答案】(1)A ①中无明显现象,②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银排在氢后,铜、银与稀盐酸均不反应。
四、计算类题。
24、向133.4 g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9所示。求:
(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 。
(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0.4 g
(2)设15 g锌粉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4 g
解得x =13 g
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3g/15g×100%=86.7%。
答: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