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片区联考2023-20249月月考九年级物理试题(无答案)(70分制)

月考试题(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桂花飘香
C.秋天,落叶归根 D.冬天,雪花飘飘
2.如图所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庆——火锅,火锅里冒出的“热气”是汽化现象
B.天津——麻花,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熔点高
C.北京——烤鸭,香嫩酥脆的烤鸭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D.上海——汤包,露出馅的汤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3.小明同学总结了很多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生活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鸭蛋变咸主要是因为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炒菜时能远远地闻到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十分微弱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5.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kg煤的热值大于1kg煤的热值 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燃料燃烧不完全时热值变小 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
6.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高的热机燃料的利用率低 B.效率高的热机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热机功率一定小 D.在做了相同的功时,效率高的热机消耗燃料少
7.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8.如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9.下列物品具有导电属性的是(  )
A.塑料学生尺 B.擦字橡皮 C.食用油 D.铜钥匙
10.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对各元件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不亮 B.灯L2不亮
C.电流表无示数 D.电池也被烧坏
11.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
B.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12、图中的电加热眼罩,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它有两个发热电阻。当开关S1闭合时,R1工作,为低温状态;再闭合S2,R1、R2同时工作,为高温状态;若断开S1,眼罩停止发热。下面电路图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 某中学教学楼毗邻餐饮楼,每每中午时分在教学楼都能闻到中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断地做________;并且有同学发现夏天香味比冬天时要浓烈些,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14、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表示 .
一瓶酒精倒去1/3,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已知1kg无烟煤的热值是,则2kg无烟煤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是______。
16、如图所示,给试管内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试管口木塞会被推出。木塞被推出后水蒸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蒸气将木塞推出的过程与内燃机______程的原理相同。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S1、S3,断开S2时,灯L1、L2 ______联;当闭合S2、S3,断开S1时,有电流通过的灯是______。
18、如图所示,要使灯L1、L2组成并联电路,则只闭合开关_________,当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路中灯泡_________被短路。
19、现有一台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600r/min,这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了__________次功。
20、小明同学家中有一台电冰箱、一台彩色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都是______连接。如果多开一盏照明灯,那么干路上的电流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每图2分,每空1分,24题第3问2分,共20分。)
21、请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各电路元件连接成对应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且导线不能相交)。
22、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如图甲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相等的a、b两种液体(选填“体积”或“质量”);
(2)实验时只要控制______相同就可以确定a液体、b液体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3)a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a液体的吸热能力______b液体的吸热能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对初温均为20℃的c、d两种液体加热(mc24、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明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时,发现灯都亮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指出下面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 灯泡的灯丝断了 B. 灯丝的短路 C. 小灯泡靠近负极
25、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除了图中相同的器材,还要用到的相同器材是________。
(3)秒表是用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实验中。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四、应用与创新(每问2分,共10分。)
26、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下,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80L水,[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水的密度ρ=1.0×103kg/m3,干木柴热值q=1.2×107J/kg]
(1)当太阳照射5h时,水的温度升高25℃,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2)这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总有效面积为2m2,1m2面积上1h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为2.52×106J,这架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多少?
(3)这些水吸收的能量如果由干木柴完全燃烧来提供,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干木柴?
27、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是多少,通过灯L1的电流是多少?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1.3几种常见的函数(分层作业)(含解析)

下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一加与减(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