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0.1 机械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0.1 机械能》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A. 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头 B. 被拉开的弓
C. 举重运动员举起后静止在空中的杠铃 D. 百米跑道上正在比赛的运动员
2.(3分)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 弹性势能 B. 重力势能 C. 体积 D. 阻力
3.(3分)兵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三个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水平桌面时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B. C. D.
4.(3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由轻绳系住,乙球由橡皮条系住,都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到达悬点正下方点时,此时橡皮条长度恰好与绳子长相等,则在点时两球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B. C. D. 无法确定
5.(3分)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山上的石头,稳稳地静止在那里,它具有动能
B. 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不一定大
C. 一根弹簧被拉长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小
D. 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
6.(3分)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球匀速上升时,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C. 两辆汽车运动速度相同,具有的动能一定相等
D. 匀速前进的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它的动能减小
7.(3分)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
B. 铅球在b时,动能为0
C. 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点的机械能
8.(3分)跳高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快速助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惯性 B. 减小惯性 C. 增大动能 D. 减小动能
9.(3分)下列过程中,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是( )
A. 流星在进入大气层后快速下落被烧毁 B. 用煤气取暖器取暖
C. 用太阳灶加热水至沸腾 D. 用电饭锅煮饭
10.(3分)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皮球落地后又弹起,在此过程中只发生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 如图乙所示,能反映皮球在空中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 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上、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D. 皮球经过同一高度、两点时,动能相等
11.(3分)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C.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D.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12.(3分)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用力推,使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观察到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则其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 向下滚动时,罐子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B. 向上滚动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C. 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机械能的损耗,所以罐子最终会停止运动
D. 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这说明罐子能量守恒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3.(4分)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
(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丝绸,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______有关.
(2)旋转图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______能.
14.(4分)下列物体中一定具有动能的是_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下落的雨滴 被拉开的弓 刚射出的箭 弹簧 压弯的跳板在水平公路上静止的汽车
15.(4分)如图所示,把小球放在A处,然后让它沿轨道滚下,小球依次经过B和C,最后到达D处静止,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球在C处时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小球在D处时机械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B处时的机械能.
16.(4分)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是为了研究______。
17.(4分)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分别如图(1).(2)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______(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8.(4分)小明观看了中国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的全过程。比赛中运动员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她的____能转化为动能。小明查阅资料,还发现滑雪速度快的另一个原因: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压挤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了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
19.(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位置已知,释放小球,请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释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动能最大的点在 ______。
20.(4分)如图所示,用细线系住小球悬挂在点,将小球拉至点释放,从点经过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______,动能先______后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4分)如图所示,摆球从点静止释放,在、两点间来回摆动,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到点时速度为 ______ ,处于 ______ 平衡非平衡状态。
22.(4分)如图记录了小球从点摆动到点的过程,、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处。小球从点到点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______,动能______;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总量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3.(6分)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物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物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③释放小物块,当物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物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的平方和小物块上升的距离;
实验次数
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______,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 ______来间接反映的;
A.
B.
C.
D.
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做出图甲和图乙图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______。
A.与形变量成正比
B.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C.与形变量无关
若次实验均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则表内空白处应填数据为______,______。
24.(6分)如图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 ______ 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
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 ______ 的关系,操作时应该让木块从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静止在高山上的石头由于不在运动,故没有动能,但由于在高处则具有重力势能;故错误;
、被拉开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但不具有动能;故错误;
、举重运动员举起后静止在空中的杠铃,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故不具有动能;故错误;
、百米跑道上正在比赛的运动员正在高速运动,故具有动能;故正确;
2.【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高空抛物现象只所以会造成危害,是因为物体被举高后具有了重力势能,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因此高空抛物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兵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分别发出、、三个球,由于高度和速度都相同,则机械能是相同的;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三个小球到达桌面时的机械能相同,由于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则动能相同,速度相同。
故选:。
首先判定开始时三球机械能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据此判定速度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和机械能的守恒,难度不大,要熟记。
4.【答案】C;
【解析】解:由题知,两球的质量相同;最初两球处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则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下摆过程中,绳子不会伸长,而橡皮条会伸长,
所以,可知小球达到正下方点时,甲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乙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条的弹性势能;
这样,在最低点时,甲球的动能大,其速度较大,即。
故选:。
两小球初始状态时,处于同一高度,质量相等,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下摆过程中,甲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而乙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绳的弹性势能,这样,在最低点时,甲球的动能大,从而就能比较两球速度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能守恒的掌握,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有一定的难度。
5.【答案】B;
【解析】解:A、高山上的石头,稳稳地静止在那里,即速度为零,位置较高,故它具有重力势能;故A错误;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其动能大,但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不一定大;故B正确;
C、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一根弹簧被拉长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不一定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不一定小,故C错误;
D、高山上静止的石头,没有做功,但具有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解:、气球匀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它的机械能增大。故错误。
、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卫星和地球的相对距离最大,速度最小,故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但不为零。故错误;
、两辆汽车运动速度相同时,但不知道两辆汽车质量的关系,故不能判断动能的大小。故错误;
、匀速前进的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速度不变,但质量变小,故它的动能逐渐减小。故正确。
故选:。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卫星和地球的相对距离很远,已经脱离的地球引力范围,不再受重力,具有的不是重力势能,而是势能。此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7.【答案】A;
【解析】A.铅球在c点时,高度为零,重力势能最小为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此时的动能是最大的,故A正确.
B.铅球在b点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动能不为零,故B错误.
C.不计空气阻力,铅球的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大小不变,故C错误.
D.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a.b.c三点的机械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解:
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改变的只是速度,而没改变运动员的质量,所以运动员的惯性没变;
从而增加了运动员的动能,这样才可以转化为更多的重力势能,使运动员跳得更高.
所以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解:A、流星在进入大气层后快速下落被烧毁,即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该选项正确;
B、用煤气取暖器取暖,即燃烧煤气取暖,在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太阳灶加热水至沸腾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电饭锅煮饭,即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故该选项也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解:
A、由图可知,皮球在弹起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机械能越来越小,这说明皮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皮球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皮球落地后又弹起,在此过程中只发生动能和势能、内能的相互转化,故A错误;
B、皮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越大,弹起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动能先变大后变小,由于皮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小,则皮球在最低点时的动能会变小,所以该图能反映皮球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故B正确;
C、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圆斑的大小能反应皮球弹性形变程度,圆斑越大,形变越大。在点与在点皮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为零,又因为皮球在点机械能大于点机械能,故皮球在点的弹性势能大于在点的弹性势能,故在点的圆斑要大于在点的圆斑,故C错误;
D、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点的机械能大于在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点的动能大于在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
根据频闪照片分析机械能的变化;
根据皮球速度的大小判定动能的大小变化;
在皮球撞击地面时,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根据动能的大小判定圆斑的大小;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根据机械能的变化判定动能的大小。
本题综合考查了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等多个知识点,难度不大,要掌握。
11.【答案】C;
【解析】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弹性形变越大,发生弹性形变越难,弹性势能越大。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不变,弹簧的形变越来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
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项错误,选项正确。
故选:。
12.【答案】D;
【解析】解:
、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罐子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故正确。
、铁罐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故正确。
、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越来越小,所以罐子最终会停止运动,故正确。
、罐子在斜面上来回滚动,直到停止运动的过程中,从整个系统来说能量是守恒的,但在此过程中罐子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是不守恒的,故错误。
故选:。
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各因素的变化;如本题对于同一个罐子,其质量一定,只通过比较罐子的速度、所处的高度和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来判断罐子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
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分析解答: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只发生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能量既不会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别的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铁罐的机械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包含了动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转化,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有两种说法:一种从功的角度,另一种从能的角度,两种说法都要记牢。
13.【答案】(1)速度(2)弹性势;
【解析】(1)“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弩在运动到最后时没有穿透薄薄的丝绸的能量,就是因为飞行时速度几乎为零引起的,这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它的速度有关;
(2)旋转后的吸管,因物体形状的改变,具有了弹性势能,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吸管的弹性势能就转化成可乐罐的动能,使可乐罐就会运动起来,这表明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弹性势能.
14.【答案】AC ; BE ; AC ;
【解析】解:
A.下落的雨滴,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
B.被拉开的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C.刚射出的箭因为运动而具有动能,因为有高度而具有重力势能;
D.弹簧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没有高度、不具有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
E.压弯的跳板因为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F.在水平公路上静止的汽车没有运动、不具有动;没有高度、不具有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
综上所述,一定具有动能的是;只具有势能的是;一定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故答案为:;:。
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
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
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5.【答案】减小;具有;小于;
【解析】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小球运动到C处,由于惯性继续保持运动状态,向前滚动,所以具有动能;因为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存在,整个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故小球在D处时机械能小于D处的机械能.
16.【答案】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解析】解:
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故答案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要探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需保持质量相同,要探究动能和质量的关系,需保持速度相等。
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典型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17.【答案】大于;5:3;
【解析】(1)图象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
已知两车完全相同,所以质量相同;因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
(2)速直线行驶过程中,,
因为,
所以,相同时间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18.【答案】重力势;减小;
【解析】(1)滑雪者从雪山顶峰向下运动过程中,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少,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增加,这一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滑雪板可以轻易在雪地上滑行,是因为滑雪板与雪地之间形成气垫,相当于采用了使接触面相分离的方法,减小了滑雪板与雪地的摩擦。
故答案为:重力势;减小。
19.【答案】O点;
【解析】解:由于水平台面是光滑的,不存在摩擦;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速度最大点在点,动能最大点在点。
故答案为:点。
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小球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物体运动中受力的分析和理解,明确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0.【答案】变大 变大 变小 ;
【解析】解:小球从点经过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小球从点经过点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变大;变大;变小。
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该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1.【答案】;
【解析】解: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到最高位置点,速度为零,此时小球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此时小球所受的力是非平衡力,其处于非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零;非平衡。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分析小球到达点的受力情况,结合平衡力的条件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点的运动状态。
22.【答案】减少 ; 增加 ; 不变 ;
【解析】解:小球从点到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动过程中,它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故答案为:减少;增加;不变。
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和势能之和就是机械能。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注意抛出去或扔出去的物体,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23.【答案】A D B 2.40 2.50;
【解析】解:
根据题意可知,弹簧的形变量等于弹簧的原长减去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即,故选;
根据题意可知,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物块被弹起的高度来反映的,即小物块到达的最大高度减去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即,故选。
由图甲的图象可知,与不成正比,即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不成正比;
由图乙的图象可知,与成正比,由此得到的结论为: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故选;
分析表格前次实验数据可得;
第次实验中,,则;
又,且,所以。
故答案为:;;;;。
弹簧的形变量等于弹簧的原长减去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根据转换法,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物块被弹起的高度来间接反映的;
由图像分析可知:与的关系以及与的关系。
分析数据找出与的关系式,结合表格数据求第次实验中的,再由求。
此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有一定难度。
24.【答案】;
【解析】解:
①由题意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在沙子中下陷的深度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②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落下。
故答案为:①小桌在沙子中下陷的深度;②质量;相同。
掌握转换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此实验通过小桌陷入沙子中的深度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有关,在探究重力势能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时,另一个量保持不变,改变要探究的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两个实验中的应用。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0.6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