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关中学八年级(上)竞赛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吸热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秋天早晨草丛中出现露水
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5.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6.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7.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
8.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都没结冰
C.都已结冰 D.有一半的水结成冰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0.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
A.40cm B.25cm C.17cm D.13cm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大题共8小题,计25分)
11.如图所示,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 。用相同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 (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内吹气,声音是由于 振动而产生的。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大;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 控制噪声;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宇航员在太空中作业时,面对面也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这是因为 。
13.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发生事故。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消防员赶到后,用湿棉纱堵塞漏口,这是因为棉纱中的水遇冷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 。
15.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丙感觉逆风,则甲、乙、丙三人的骑行速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v甲<v乙<v丙”“v甲>v乙>v丙”或“v甲=v乙=v丙”)这时的风向是 (选填“南风”或“北风”)。
16.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但刻度分布均匀。用此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摄氏度,插入沸水时,则此温度计的示数是 。
17.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18.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3分)
1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cm s﹣1)
s1=10.0 t1=3 v1=3.3
s2=5.0 t2=2 v2=2.5
s3=5.0 t3=1 v3=5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实验中必须熟练使用停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 (填长或短),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填大或小)。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5)下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情况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20.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实验中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你认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气压 1标准气压。水沸腾时需要 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90 92 94 96 98
时间/min 5 6 7 8 …
温度/℃ 99 99 99 99 …
(4)小明发现水在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 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离杯口 (“远”、“近”)的地方“白气”多;
(5)另一小组的小冬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冬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1.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小丽选择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此时应用了 (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替代法”);
(2)小丽在A侧观察到A的像是光的 现象,看到蜡烛B是光的 现象;
(3)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丽最好在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 (填“A”或“B”)侧观察;小丽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
(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处;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则应向 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与图乙相比,此时的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
(6)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7)将图乙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到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 (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四、综合题
23.在外工作的小明的爸爸乘坐火车回渭南过春节,他观察到所乘坐的火车共有16节车厢(包括火车头),小明的爸爸知道每节车厢长15m。在行驶途中(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的时间为15s。求:
(1)火车的速度;
(2)当火车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途中的一座大桥时,他又测出了自己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0s。则大桥的长度是多少?此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