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五) 常用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进行焰色试验时,用铜丝蘸取某碱金属盐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B.用标准盐酸来滴定氨水测定其浓度时,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C.蒸发结晶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至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pH试纸上,然后比色
2.(2021·浙江选考)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 )
3.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用甲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B.用乙盛装溴水
C.用丙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D.用丁配制150 g 10% CuSO4溶液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检验海带中有碘元素
B.用乙装置吸收少量氨气
C.实验室用丙装置制备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丁装置对比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
B.用装置乙配制银氨溶液
C.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
6.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某集气瓶中刺激性气体是NH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B 证明在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已变质 向试液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
C 证明在硫酸催化下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 取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
D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加入适量乙醇后加热
7.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
B.固体氯化钠溶解时热效应不大,配制溶液时可以在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C.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D.萃取操作中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选项中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满水,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a口进气干燥NH3
C.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瓶中装满水,b口进气,通过排水量可测量所制备H2的体积
9.仅用表中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水和食用油 分液漏斗、烧杯
B 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C 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
D 分离水与泥沙 分液漏斗、烧杯
10.(2022·辽宁等级考)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O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对比现象
C 判断反应后Ba2+是否沉淀完全 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Na2CO3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11.(2022·湖北等级考)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蚀 C.钠的燃烧 D.石蜡油的热分解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收集NO气体 检查装置气密性 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 蒸发结晶NaCl
13.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
二、非选择题
14.根据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填字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
15.下面是常用的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
(1)用装置A收集NH3气体,气体应从____(填“①”或“②”)处通入。
(2)若用装置B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起到防倒吸作用,指出装置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图C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C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为倾析法分离固体和液体,简述过程中洗涤沉淀的基本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五) 常用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进行焰色试验时,用铜丝蘸取某碱金属盐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B.用标准盐酸来滴定氨水测定其浓度时,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C.蒸发结晶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至大部分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测定溶液pH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pH试纸上,然后比色
解析:选A 因为铜丝灼烧火焰有颜色,所以不用铜丝做焰色试验,故A错误。
2.(2021·浙江选考)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 )
解析:选B 灼烧过程中应使用坩埚、酒精灯、铁架台等仪器。
3.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用甲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B.用乙盛装溴水
C.用丙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D.用丁配制150 g 10% CuSO4溶液
解析:选D 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A项错误;单质溴能腐蚀橡胶塞,B项错误;KMnO4溶液会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管,C项错误;用电子秤称取15 g CuSO4、量取135 mL H2O,在烧杯中溶解,D项正确。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检验海带中有碘元素
B.用乙装置吸收少量氨气
C.实验室用丙装置制备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丁装置对比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解析:选B 淀粉只能检验碘单质,无法检验海带灰浸取液中是否含有碘元素,A错误;可用水吸收氨气,且该装置能防倒吸,B正确;乙醇蒸气和副产物SO2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乙烯的检验,C错误;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需要保持单一变量,阴离子种类和浓度应保持一致,D错误。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
B.用装置乙配制银氨溶液
C.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用装置丁将FeCl3溶液蒸干制备FeCl3
解析:选A 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可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A项正确;银氨溶液的配制是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时即得到银氨溶液,B项错误;观察K+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项错误;加热蒸发可促进FeCl3水解,且生成的HCl易挥发,因此将FeCl3溶液蒸干不能得到FeCl3,D项错误。
6.下列实验目的能够实现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某集气瓶中刺激性气体是NH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
B 证明在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已变质 向试液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
C 证明在硫酸催化下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 取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
D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加入适量乙醇后加热
解析:选B 检验NH3使用的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A项正确;NaOH因易与CO2反应而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CO,CO与Ba2+作用可得到白色沉淀,B项正确;银镜反应实验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C项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的乙醇不可能将乙酸全部转化为酯,D项错误。
7.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
B.固体氯化钠溶解时热效应不大,配制溶液时可以在容量瓶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C.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D.萃取操作中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解析:选D 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应该垂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A项错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B项错误;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步骤是“蘸、点、比、读”,不能将试纸浸入溶液中,C项错误。
8.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选项中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满水,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a口进气干燥NH3
C.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瓶中装满水,b口进气,通过排水量可测量所制备H2的体积
解析:选D 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项错误;浓H2SO4与NH3反应,故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B项错误;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由a口进气收集CO2,C项错误。
9.仅用表中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水和食用油 分液漏斗、烧杯
B 配制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C 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
D 分离水与泥沙 分液漏斗、烧杯
解析:选A A项,要采用分液的方法,用到分液漏斗、烧杯;B项,缺胶头滴管;C项,不用表面皿,应用蒸发皿;D项,过滤要用到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10.(2022·辽宁等级考)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O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对比现象
C 判断反应后Ba2+是否沉淀完全 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Na2CO3溶液
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
解析:选C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NaClO和Na2SO3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将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Na2CO3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Ba2+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
11.(2022·湖北等级考)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 )
A.滴入酚酞溶液 B.吸氧腐蚀 C.钠的燃烧 D.石蜡油的热分解
解析:选C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现浅红色,A正确;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B正确;钠燃烧温度在400 ℃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载体为坩埚或者燃烧匙,C错误;石蜡油发生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试管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确。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收集NO气体 检查装置气密性 比较乙酸和碳酸的酸性 蒸发结晶NaCl
解析:选D 蒸发结晶应选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D错误。
13.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
解析:选D 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分液操作无法分离,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二、非选择题
14.根据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填字母),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
解析:(3)要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E、I,关闭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会被压入长颈漏斗,使固液分离;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4)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时,长颈漏斗要插到液面以下,气体要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
答案:(1)试管 (2)B A,先挤压出胶头中的空气,再插入吸取液体(或C,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3)①DEFG 2KMnO4K2MnO4+MnO2+O2↑ ②EI CaCO3+2HCl===CaCl2+H2O+CO2↑
(4)
15.下面是常用的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
(1)用装置A收集NH3气体,气体应从____(填“①”或“②”)处通入。
(2)若用装置B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起到防倒吸作用,指出装置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图C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C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为倾析法分离固体和液体,简述过程中洗涤沉淀的基本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收集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从②处通入;(2)广口瓶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所以广口瓶里应该短进长出;(3)由于橡皮管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形成一个连通装置,压强始终保持平衡,无论漏气与否,液体均能顺利流下,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漏气。
答案:(1)② (2)广口瓶里长短导管位置错误 (3)无法确定 由于橡皮管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形成一个连通装置,压强始终保持平衡,无论漏气与否,液体均能顺利流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向烧杯中注入洗涤剂(蒸馏水),充分搅拌后使沉淀沉降,用倾析法将清液倒出,重复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