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化学反应的方向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1化学反应的方向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的过程
C.当ΔH<0、ΔS<0时,该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水凝结成冰的过程:ΔH<0,ΔS<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在铁棒上镀铜时,阳极不一定要用Cu做电极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可以采用加入CuCO3固体的方法将溶液复原
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3.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能自发进行
D.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4.SO2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的燃烧,用石灰石脱硫的总反应为 。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案产生的废渣可用作建筑材料 B.总反应能发自进行的原因为
C. D.
5.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B.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凡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D.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无关
7.将盛有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的电离方程式为:
D.该反应为熵增的反应
8.化工生产中常利用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一定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g)+3H2(g) (g)△H=—208kJ 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温有利于上述反应自发进行
B.上述反应中消耗 (g),释放的热量为
C.上述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由上述反应可推知,反应 (g)+H2(g) (g)的△H约为—69.4kJ mol-1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B.使用合适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焓变
C.常温常压下,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2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862kJ的能量,故和反应释放能量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0.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反应H2(g)+O2(g)=H2O2(l)的ΔH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无法判断
11.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kJ·mol-1
B.Ag(s)+Cl2(g)=AgCl(s) ΔH=-127kJ·mol-1
C.HgO(s)=Hg(l)+O2(g) ΔH=91kJ·mol-1
D.H2O2(l)=O2(g)+H2O(l) ΔH=-98kJ·mol-1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D.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迅速发生
13.橡皮筋在拉伸和收缩状态时结构如图。在其拉伸过程中有放热现象。25℃、时,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和自发性与橡皮筋从收缩状态到拉伸状态一致的是

A.
B.
C.的溶解
D.
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则
B.已知:500℃、30MPa下, 将和过量的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C.甲烷的燃烧热,则
D.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15.氧元素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元素,氧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 mol O2随温度升高时的熵(S)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1 mol O2(g)的熵值不是定值
B.物质的熵值与物质的组成、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
C.熵值由的过程:O2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D.相同温度和压强下,O4(g)、O3(g)、O2(g)的熵值依次减小
二、实验题
16.可用于环境消毒。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溶液,已知通入溶液存在如下反应:
Ⅰ.
Ⅱ.
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很快,反应Ⅱ在室温下较慢。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备,必要时可进行加热,则装置甲中试剂X为 (填化学式),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乙中蒸馏水的作用是 。
(4)为了提高产率,对装置丙进行改进,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5)实验过程中仍有少量进入装置丁的原因是 (写一种原因)。
(6)有效氯指的是每升含氯消毒液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的氧化能力。实验测得装置丙中的有效氯为,假设有效氯都来自,则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实验制得的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又有部分转化成,则有效氯含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原理综合题
17.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A.氢气燃烧 B.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反应
C.浓硫酸稀释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的反应
(2)已知充分燃烧1 mol乙炔气体(分子式为C2H2)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3)分别取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仪器A是金属搅拌棒
B.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C.酸碱混合时,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
D.用氢氧化钡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结果也是正确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B.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C.、的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
D.两种物质反应,无论方程式的书写形式如何,均不变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

①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在图中标注出该反应的活化能。
(6)298K,100KPa时,把和放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 kJ/mol,其原因是 。
18.“碳中和”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利用生产甲醇是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涉及的反应如下:
I.
Ⅱ.
Ⅲ.
Ⅳ.
(1)已知反应I和Ⅳ的焓变和熵变如下表所示
反应
I

你认为哪个反应更适宜于甲醇的工业生产 (填“反应I”或“反应Ⅳ”);请应用“化学反应的方向”相关知识说明选择的理由 。
(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和气体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CO(g)为,此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不考虑反应Ⅳ)。
(3)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实验测定的平衡转化率和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的平衡转化率 的平衡产率)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不考虑反应Ⅳ)。
A.纵坐标表示平衡转化率的是图乙
B.压强大小:
C.为同时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和的平衡产率,应选择低温低压的反应条件
②图乙中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 。
(4)一定条件下,若只按反应Ⅰ进行,温度和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曲线如下图所示。若图中曲线对应的温度为523K,请在下图中作出温度为583K的影响曲线 。
(5)反应I中,催化剂对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催化效果最好的是催化剂Ⅲ
B.b点一定没有达到平衡
C.c点处的反应速率为:
D.a点后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19.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可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

温度/ 400 500
平衡常数K 9 5.3
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该反应的 0(填“>”、“<”、或“=”),其正反应在 (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若达到平衡时,液化分离出,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工业上也可以利用和合成甲醇:。某1 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和3 mol 发生反应,测得和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0 3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单位可忽略)。若达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和各0.25 mol,则此时Q K,v正 v逆(填“>”、“<”、或“=”)。
②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的消耗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和的浓度相等时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 8H2O+2NH4Cl=BaCl2+2NH3↑+10H2O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生,A不正确;
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熵减的过程,如合成氨反应,B不正确;
C.当ΔH<0、ΔS<0时,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但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C不正确;
D.水凝结成冰的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水分子的排列有序,所以ΔH<0,ΔS<0,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HCl的形成过程:,A错误;
B.在铁棒上镀铜时,硫酸铜溶液做电解质溶液,Cu在铁棒表面析出,只要不断补充CuSO4即可,阳极不一定要用Cu做电极,B正确;
C.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生成Cu、O2和硫酸,需要在溶液中补充Cu和O元素,因此可以加入CuO或CuCO3以恢复溶液浓度,C正确;
D.由反应式可知,该反应的,若要反应自发进行,需成立,因此,D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判断依据是△H-T△S<0,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当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S>0,反应是吸热反应,△H>0,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因此低温下碳酸盐分解是非自发进行的,故C错误;
D.依据反应的特征分析,反应是熵变增大的反应,△S>0;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0,△H>0;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可用作建筑材料,A正确;
B.因总反应的,故总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为,B正确;
C.是典型的吸热反应,,属放热反应,,,C正确;
D.根据盖斯定律,,D错误;
故答案为:D。
5.C
【详解】A.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A错误;
B.由A可知,ΔH>0,B错误;
C.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ΔS>0,C正确;
D.由C可知,ΔS>0;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值不同,,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A项错误;
B.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高温下,所以该反应的,B项正确;
C.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与是否需要加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D.,由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题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醋酸凝固说明碳酸氢铵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吸热醋酸温度降低凝固,A错误;
B.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标注物质的状态,B错误;
C.NH4HCO3为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是熵增反应,否则无法自发进行,D正确;
故答案选D。
8.D
【详解】A.该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低温条件下反应ΔH—TΔS<0,能自发进行,则低温有利于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自发进行,故A正确;
B.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1mol (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08.2 kJ,故B正确;
C.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是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加成反应,故C正确;
D.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殊的键,能量低于环己烯,则环己烯催化加氢生成环己烷反应的焓变不可能为—208kJ mol-1×=—69.4kJ mol-1,故D错误;
故选D。
9.C
【详解】A.反应3C(s)+CaO(s)=CaC2(s)+CO(g)中ΔS>0,因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ΔG=ΔH-TΔS>0,那么ΔH必大于0,故A错误;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但不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反应H2(g)+Cl2(g)=2HCl(g)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36+243-862)kJ mol-1=-183kJ mol-1<0,故H2和Cl2反应释放能量,故C正确;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反应H2(g)+A(l)=B(l)和O2(g)+B(l)=A(l)+H2O2(l)均为熵减反应,即ΔS<0,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根据ΔH-TΔS<0可知,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则有ΔH1<0,ΔH2<0。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O2(g)=H2O2(l) ΔH,则有ΔH=ΔH1+ΔH2<0;
故选B。
11.D
【详解】A.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TΔS<0,即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
C.ΔH>0,ΔS>0,若使反应自发进行,即ΔH-TΔS<0,必须升高温度,即反应只有在较高温度时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
D.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混乱度依次增大,熵值依次增大,故A错误;
B.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ΔH—TΔS<0,熵增大的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但是熵增大的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故B错误;
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ΔH—TΔS<0,所以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13.A
【分析】橡皮筋从收缩状态到拉伸过程中放热,混乱度增加,即熵减过程,且在25℃,时不自发进行,据此分析。
【详解】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且熵减,按ΔG=ΔH-T·ΔS <0,说明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够自发进行,但在25℃,时不自发进行,故A正确;
B.为熵增,故B错误;
C.的溶解吸热,但混乱度增加,熵增,故B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熵变大于0,在25℃,101kPa时能自发发生,故D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A.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发生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57.3kJ的热量,但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BaSO4放热,所以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J,故A错误;
B.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所以和过量的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B错误;
C.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kJ mol-1,则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 mol-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吸热,所以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 1,故C正确;
D.反应熵减,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5.D
【详解】A.由图可知,1 mol O2(g)的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见1 mol O2(g)不是定值,A正确;
B.其他条件相同时,混合物的熵值大于纯净物;当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量相同时,熵值大小关系为:气态>液态>固体,当物质的组成、物质的量和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熵值越大,即物质的熵值与物质的组成、状态、温度等因素有关,B正确;
C.同一种物质,其熵值大小关系为:气态>液态>固体,图像中出现的熵值由59 J/(K·mol)mol→6759 J/(K·mol)mol、94J/(K·mol)mol→170J/(K·mol)的两个突变,是氧气状态的改变导致的,其中熵值由59 94J/(K·mol)mol→170J/(K·mol)是氧气由液态变为气态,C正确;
D.在同温同压下,物质的熵值的大小和其物质的量成正比,而由于三者的物质的量大小关系未知,故其熵值大小无法比较,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6.(1)圆底烧瓶
(2) MnO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除去氯气中的HCl
(4)将装置丙置于冰水浴中
(5)产生Cl2过快,Cl2在装置丙中没有充分反应而少部分Cl2进入装置丁
(6) 0.8mol/L 不变
【分析】装置甲中反应产生Cl2,Cl2进入装置乙,除去携带的HCl,再进入装置丙中和NaOH反应制得NaClO。
【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可使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Cl2,则试剂X为MnO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Cl2中携带未参与反应的HCl,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防止HCl与装置丙中的NaOH反应。
(4)Cl2和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可提高产率,可采取的改装方式是将装置丙置于冰水浴中。
(5)可能是由于产生Cl2过快,导致Cl2在装置丙中没有充分反应而少部分Cl2进入装置丁。
(6)1个Cl2得到2个电子变成2个Cl-,1个NaClO得到2个电子也变成2个Cl-,说明Cl2和NaClO的氧化能力相同,则装置丙中的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个转化为1个,而中Cl元素为+5价,1个得到6个电子变成1个Cl-,其氧化能力和3个是相同的,因此实验制得的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又有部分转化成,其有效氯含量不变。
17.(1)D
(2)C
(3)B
(4)C
(5) 放热
(6)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详解】(1)A.氢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错误;
B.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
C.浓硫酸稀释,会放出热量,但不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
D.Ba(OH)2·8H2O和NH4Cl固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A.没有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A错误;
B.没有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B错误;
C.充分燃烧l mol乙炔气体(分子式为C2H2 )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C2H2(g) +O2(g)=2CO2(g)+H2O(1) △H=-b kJ/mol,C正确;
D.△H表示的是吸收热量,而乙炔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3)A.金属搅拌棒具有导热性,会造成热量散失,仪器A不能是金属搅拌棒,A错误;
B.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B正确;
C.酸碱混合时,为了防止热量散失,NaOH溶液应迅速倒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结合形成化学键会释放热量;若用氢氧化钡和硫酸用代替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结果不同,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4)A.根据△H- T△S<0的判断依据,焓变或熵变均不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A错误;
B.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能迅速发生,B错误;
C.根据△H-T△S<0的判断依据,△H<0、△S<0的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C正确;
D.物质变化决定能量变化,方程式的书写形式发生改变,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随之改变,因此,△H也随之改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5)①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图示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反应的活化能是指反应发生时所需要的最小能量,故该反应的反应热用图示可表示为 ;
(6)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H2(g)和1 mol I2(g)完全反应转化生成2 mol HI(g)时会放出9 kJ的热量,但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的1 mol H2和1 mol I2不可能完全反应转化生成2 mol HI(g),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 kJ/mol。
18.(1) 反应I 理由:由自发可知,反应Ⅳ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自发,而反应I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2)
(3) A 时以反应Ⅲ为主,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
(4)
(5)BD
【分析】(3)由(1)表格数据知,反应I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Ⅲ=I-Ⅱ,,反应Ⅲ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反应要能自发进行,,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Ⅳ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自发,而反应I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故答案为:反应I;理由:由自发可知,反应Ⅳ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自发,而反应I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CO(g)为,根据C元素守恒,,,根据O元素守恒,,,根据H元素守恒,,,则反应Ⅲ的平衡常数。
(3)①A.反应I为放热反应,故低温阶段,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低,而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Ⅲ,则温度越高,C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即图乙的纵坐标表示的是CO2的平衡转化率,A选项正确;
B.反应I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反应Ⅲ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因此低温阶段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选项错误;
C.由A和B选项分析知,图甲、图乙的纵坐标分别表示的平衡产率、的平衡转化率,且,由图像可知,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低温、高压,C选项错误;
故选A。
②反应Ⅲ为吸热反应,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Ⅲ,且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故CO2的平衡转化率几乎不再受压强影响。
(4)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状态所需时间缩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温度为583K的影响曲线为。
(5)A.由图可知,温度低于T4时,相同时间内,催化剂I作用下CO2的转化率最大,则催化剂I的催化效果最好,A错误;
B.由图可知,a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b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a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点之后属于平衡的移动,则c点为平衡点,,C错误;
D.反应I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D正确;
故选BD。
19.(1) < 低温 减小
(2) < > AC
【详解】(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S<0,反应要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则其正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分离出,生成物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将减小;
(2)①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则;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列三段式:,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向容器中再充入、、和各,此时,平衡正向移动,则>;
②A.的消耗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即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平衡,A正确;
B.恒容下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不能说明平衡,B错误;
C.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即物质的量变化,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说明平衡,C正确;
D.由于起始浓度未知,和的浓度相等时可能是反应进行中实现,不能说明平衡,D错误;
故选:A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测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2023年单元测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