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阳名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卷
化 学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1 .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 .抗氧化剂 B .着色剂 C .调味剂 D .营养强化剂
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反应物浓度增大,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C .在相同温度下,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相同物质的量的 F2 和 Cl2 ,让它们与等量的氢气
反应,反应速率相同
D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 .若某反应的ΔH<0 、ΔS<0 ,则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C .v(SO2) =0.1 mol·L-1·min-1 表示在 1 min 时, SO2 的浓度为 0.1 mol·L- 1
D .H2(g)+O2(g)===H2O(g) ΔH=-241.8 kJ ·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 kJ ·mol-1
4 .已知 4NH3(g)+5O2(g)===4NO(g)+6H2O(g)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v(NH3) =v(O2) B . v(O2) =v(H2O)
C . v(NH3) =v(H2O) D . v(O2) =v(NO)
5 .在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3H22NH3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3v 逆(NH3) =2v 正(H2) B .N2 和 NH3 的浓度的比值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体系温度不变
6 .我国科学家在碳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 CO2 高稳定性加氢合成 CH3OH,
其反应为 CO2(g)+3H2(g) —CH3OH(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控反应条件不能改变反应限度
B .投入 1 mol CO2 和 3 mol H2 能得到 1 mol CH3OH
C .当 CO2 的消耗速率等于其生成速率时,该反应已停止
D .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则ΔH<0
7 .已知:2NO(g)+O2(g)—2NO2 (g) 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 1 步:2NO(g)—N2O2(g)(快) ΔH1<0
第 2 步:N2O2(g)+O2(g)—2NO2(g)(慢) ΔH2<0
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NO 和 O2 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体系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n)
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 1 步、第 2 步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E1 、E2 ,则 E1
C .b 点后,n (N2O2)增加的原因是第 2 步平衡逆向移动的程度比第 1 步的大
D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变为恒压状态,则体系建立平衡的时间不变
8 .在体积为 2 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 2.0 mol PCl3 和 1.0 mol Cl2 ,发生反应: PCl3 (g) +
Cl2(g)—PCl5(g) ,10 min 后达到平衡,PCl5 为 0.4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 min 内,用 PCl3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4 mol ·L-1 ·min- 1
2
B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可以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平衡后,如果移走 1.0 mol PCl3 和 0.5 mol Cl2 ,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PCl5 的物质的量小
于 0.2 mol
9 . 2 000 K 时 , 反应 CO(g) + O2(g) CO2(g) 的平衡 常数 为 K , 则相 同 温度 下反应
2CO2(g)—2CO(g)+O2(g)的平衡常数 K ′为( )
1
A . B .K2 C . D . 1
K2
10.反应 2SO3(g)—2SO2(g)+O2(g) ΔH>0。实验测得:v 正 =k 正 c2(SO3),v 逆 =k 逆 c2(SO2) ·c(O2), k 正 、k 逆为速率常数。下列根据以上内容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反应物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
B .生成物浓度越大,逆反应速率越大
C .速率常数的大小与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
k
逆
k
正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1.如图所示,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 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 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
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按曲线 b 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大 x 的投入量
C.增大压强
D.增大体积
(
Δ
H
=-
1 025
kJ
·
mol
-
1
。若反应物起始的物
)
)12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3 .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 X+Y—2Z 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 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 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 Z 的产率提高
14. 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 ·mol- 1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 和 1 mol O2 ,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在 t2 和 t4 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或压强) ,反应
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t1~t2 、t3 ~t4 、t5 之后各时间段表示达到平衡状态①、②、③。
A .t2~t3 时间段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
B .平衡状态①和②的平衡常数 K 相同
C .平衡状态①和②时 SO2 转化率相同
D .t4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15 .已知反应:2A(l)B(l) ΔH=-Q kJ ·mol- 1(Q>0),取等量 A 分别在 0 ℃和 20 ℃下反应,
测得其转化率 Y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 a 代表 20 ℃下 A 的 Y-t 曲线
B .反应到 66 min 时,0 ℃和 20 ℃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C .0 ℃和 20 ℃下达到平衡时,反应都放出 Q kJ 热量
D .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b
16 . 一定条件下 , 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和足量 B , 发生反应: 2A(g) +
B(s)—2D(g) ΔH<0 。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800 800 850
c 起始(A)/(mol ·L- 1) 1 2 1
c 平衡(A)/(mol ·L- 1) 0.5 1 0.85
放出的热量/kJ a b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850 ℃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1
B .反应放出的热量:b>2a
C .实验Ⅲ中反应在 30 min 时达到平衡,v(A)为 0.005 mol ·L-1 ·min- 1
D .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52 分)
17.(12 分,每空 3 分)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 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 2 min ,气体 Z 的平均反应速率 v(Z) = 。
(3)若 X 、Y 、Z 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
①压强是开始时的 倍。
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
外界进行热交换) ,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放热 ”或“吸热 ”)反应。
18.(接第 17 题,每空 2 分,共 8 分)(1)上述反应在 t1 ~t6 内反应速率与时间图像如 图所示 ,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在 t1 时增大了压强
B .在 t3 时加入催化剂
C .在 t4 时降低了温度
D .t2 ~t3 时 X 的转化率最高
(2)高温下,CO2 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 。向
4
容积为 1 L 的恒容容器中加入 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CO2 的物质的 量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 (填“放热 ”或“吸 热 ”)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 mol CO2 ,平衡 (填 “ 正 向 ”“ 逆 向 ”或 “ 不 ”) 移动 ,达 到新平衡后 ,体系 中 CO 的 百分含量 (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
19.(9 分)工业上合成氨选择的适宜条件有:(1)压强为 ;
(2)温度为 ;选择该温度范围的理由是
20.(9 分)工业上合成氨选择条件还有:(1)用 作催化剂;
(2)采取 的方法,使气态氨变成液氨后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
以促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将 NH3 分离后的原料气进行 ;
21 .(6 分)将 SO2 转化为 SO3 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发生的反应为 2SO2(g) +O2(g)—2SO3(g) ΔH=-196 kJ ·mol-1,某小组计划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 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获得如
下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容器①的容积变为原来的 2 倍,则 SO2 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 ”“减 小 ”或“不变 ”)。
(2)容器①②中均达到平衡时:t1 (填“> ”“< ”或“ = ”,下同)t2 ;放出热 量 2Q1 Q2。
22.(8 分)(1)SO2(g)与 O2(g)在 V2O5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 ①SO2+V2O5===SO3+2VO2;
② (写出第 2 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V2O5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 根本原因是 。
(2)在450 ℃、100 kPa 的恒温恒压条件下,平衡时 SO3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时投料
的变化如图所示,用平衡压强(平衡压强=该物质的体积分数×总压强)代替平衡浓 度,则 450 ℃时,该反应的 Kp = 。
容器编号 容器体 积/L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mol 达到平衡 的时间 /min 平衡时反应 热量变化/kJ
SO2 O2 SO3
① 1 0.050 0.030 0 t1 放出热量:Q1
② 1 0.100 0.060 0 t2 放出热量:Q2化学答案 会导致容器体积变化,进而导致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则体系建立平衡的
1.答案 A 时间改变,D错误。
2.答案 B 8.答案 D
解析 升高温度使分子的内能增加,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降 解析 由已知条件,2 L容器中发生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依此列三段式:
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不正确;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 PCl3(g)+Cl2(g) PCl5(g)
几率增加,故反应速率增大,B 正确;由于 F2和 Cl2的氧化性不同,氧化性强的化学反应速率 起始/mol 2.0 1.0 0
快,C不正确;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单位体积 转化/mol 0.4 0.4 0.4
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 D不正确。 平衡/mol 1.6 0.6 0.4
3.答案 B 0.4
c PCl5 2 5
解析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A错误;ΔH-TΔS<0的反应可以自发,若某反 K= = = ,c PCl3 ·c Cl2 0.6 1.6 6
×
应的ΔH<0、ΔS<0,则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B正确;v(SO2)=0.1 mol·L-1·min-1表示二 2 2
氧化硫的反应速率,不能说明 SO2的浓度数值,C错误;燃烧热是在 101 kPa 时,1 mol纯物质 0.4mol·L-1
D 0~10 min内,用 PCl
2 0.02 mol·L- -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1·min 1,A错误;反应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错误。 10 min
4.答案 D
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所以气体总质量不变,恒容体系,所以总体积也不变,密度是一个常量,
5.答案 C
无论是否平衡,密度都不变,无法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降低,反
6.答案 D
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至 T2平衡会逆向移动,PCl3物质的量会增加,所以Δn(PCl3)变小,因
解析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调控反应条件能改变反应限度,故 A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可 Δn T1
此 比值大于 1,C错误;平衡后,如果移走 1.0 mol PCl3和 0.5 mol Cl2,则当时间为 t min
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 1 mol二氧化碳和 3 mol氢气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 1 mol甲醇,故 Δn T2
B错误;当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等于其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平衡,但反应没有停止,故 C错 时,PCl5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可得到新的三段式:
误;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的ΔS<0,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低温下,反应ΔH- PCl3(g)+Cl2(g) PCl5(g)
TΔS<0,能自发进行,故 D正确。 起始/mol 1.6-1.0 0.6-0.5 0.4
7.答案 D 转化/mol 0.2 0.2 0.2
解析 第 2步是慢反应,由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可知,第 2步正反应活化能较大,则 E1
1 Q
c PCl5 5 5 5
= = 2 = ,在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 K不变,Q= >K= ,反应继续逆向
加快,且第 步平衡逆向移动,B正确;b 点后,n (N2O2)增加,说明第 2步平衡逆向移动,生 c PCl3 ·c Cl2 0.3 0.8 3 3 6
×
成的 n (N2O2)比第 1步平衡逆向移动消耗的速率快,即第 2步平衡逆向移动的程度比第 1步的大, 2 2
C正确;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变为恒压状态,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恒压下 进行,所以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 0.2 mol,D正确。
{#{QQABYQYAggiAQBJAAQgCUQESCgOQkBCAAIoOhBAEsAAAQQFABCA=}#}
9.答案 C 20℃下 A的 Y-t曲线,A错误;反应到 66 min时,0℃和 20℃下 A的转化率相同,因二者的
10.答案 D 起始量相同,故参与反应的 A的量相等,此时放出的热量相等,B正确;0℃和 20℃下达到平
解析 根据 v 正=k 2正 c (SO3)可知,反应物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A 正确;根据 v 逆=k 逆 衡时,A的转化率不同,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C错误;曲线 b代表 20℃下的 Y-t曲线,曲线
c2(SO2)·c(O2)可知,生成物浓度越大,逆反应速率越大,B正确;由两个速率常数公式分析可知, a代表 0℃下的 Y-t曲线,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
速率常数受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C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 v 正=v 逆,即 k 2正c (HI)=k 逆c(I2)·c(H2), ak 正 c I2 ·c H2 16.答案 B
= =K,D错误。
k 逆 c2 HI 2A(g)+B(s) 2D(g)
11.答案 C 起始浓度/(mol·L-1) 1 0
12.答案 C 转化浓度/(mol·L-1) 0.15 0.15
解析 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减少,但是平衡 平衡浓度/(mol·L-1) 0.85 0.15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含量减小,A正确、C错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 2
850 K c D 0.15
2
则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 = <1,A项正确;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实验
2 2
用时间减少,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含量减 c A 0.85
小,B正确;催化剂对平衡没有影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D正确。 Ⅱ相对实验Ⅰ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有 b=2a,B项错误;实验Ⅲ中反应在 30 min
-
13. 1答案 B [由题图可知,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Z 的体积分数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时达到平衡,v(A) 0.15 mol·L= =0.005 mol·L-1·min-1,C项正确;容器内气体密度是混合气体
30 min
X、Y 中至多有一种是气体,A 错误;因反应物中有非气体物质存在,所以恒容时只要平衡发
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而容器容积是不变的,因此当容
生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则密度必然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
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D项正确。
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B 正确;升高温度,v 正、v 逆都增大,C 错误;催化剂对平
衡移动无影响,不能提高 Z 的产率,D 错误。]
17.答案 (1)3X+Y 2Z
14.答案 B
(2)0.05 mol·L-1·min-1
解析 t2时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随后又逐渐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A错误;该反应为放热
(3)①0.9 ②放热
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 t2~t3时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状态①和②温度相同,平衡
18.(1)B (2)吸热 正向 变小
常数 K相同,B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1)反应中 X、Y的物质的量减少,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 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
因此 t2时刻为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C错误;t4时刻,正反应速率突然
且Δn(X)∶Δn(Y)∶Δn(Z)=0.3 mol∶0.1 mol∶0.2 mol=3∶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
减小,随后又逐渐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如果是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只能是降低
+Y 2Z。
温度,D错误。
0.2 mol
15.答案 B (2)反应开始至 2 min,用气体 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Z)= 2 L =0.05 mol·L-1·min-1。
解析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先达到平衡,即曲线先出现拐点,故曲线 b 代表 2 min
{#{QQABYQYAggiAQBJAAQgCUQESCgOQkBCAAIoOhBAEsAAAQQFABCA=}#}
(3)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开始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0+1.0) mol=2.0 mol,达到平衡状态
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9+0.7+0.2)mol=1.8 mol,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1.8 mol
等于其压强之比,所以平衡状态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 =0.9倍。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
2.0 mol
1
积缩小为原来的 ,则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升高,说明正反应为
2
放热反应。(4)A项,在 t1时,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说明 t1时增大了生成物浓度,
错误;B项,X、Y、Z均为气体,3X+Y 2Z为不等体的可逆反应,在 t3时,正、逆反应速
率增大相同的倍数,说明在 t3时加入催化剂,正确;C项,在 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
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应该是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错误;D 项,由图像可知,在 t1
时改变条件平衡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在 t3时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
在 t4时改变条件平衡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所以在 t0~t1时 X的转化率最高,错误。
19. 10—30MPa
400—500℃ 温度较低时化学反应速率较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变长,不经济的;
温度过高时氨气的体积分数较小;催化剂在 500 ℃左右时的活性最大。
20. 铁触媒 迅速冷却 循环使用
21.答案 (1)减小 (2)> <
22.(1)O2+4VO2===2V2O5
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0.05 kPa-1
{#{QQABYQYAggiAQBJAAQgCUQESCgOQkBCAAIoOhBAEsAAAQQ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