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1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2.(1分)空气和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的学习,我知道空气中的氮气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氧化物
3.(1分)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印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含量如下:Ca﹣20,K﹣3,Mg﹣3(单位为mg/L)。这里的Ca、K、Mg、Fe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化合物
4.(1分)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单质,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N2 B.H C.O D.Fe
5.(1分)在玫瑰园能闻到玫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6.(1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
7.(1分)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某市将主干道上的垃圾箱全部更换为分类回收垃圾箱.此次摆放的垃圾箱分类标志明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再利用垃圾.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 )
A.废旧报纸 B.果皮 C.铝质易拉罐 D.废旧电池
8.(1分)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氧化镁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9.(1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0.(1分)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器材是( )
A.药匙 B.小纸槽 C.玻璃棒 D.镊子
11.(1分)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带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
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
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12.(1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二、解答题化学部分(共38分)
13.(4分)用元素符号表示。
(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5个铁原子 。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4.(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4)过氧化钠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
上述反应中,属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分解反应的是 。
15.(4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加碘食盐 ③空气 ④氯酸钾 ⑤冰水混合物 ⑥氧化镁 ⑦铁粉。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6.(4分)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置露在空气中,瓶壁上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
(4)“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
17.(5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许多性质和用途。
(1)汉江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常用的方法是 。
(3)用水可除去某些混合气体中的 性杂质(选填“难溶”或“易溶”)。
(4)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8.(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X和Y处于同一周期
(3)在化学反应中Z元素的原子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19.(3分)将紫黑色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气体B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
(1)写出物质的名称:A ;D 。
(2)写出淡黄色粉末C在气体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0.(4分)如图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字母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
(2)请写出图中任意一处明显错误 。
(3)某同学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②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④加热试管收集氧气。
⑤结束时,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中缺少的关键步骤是 ;还有一步明显的错误操作是 。
21.(4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②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③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不够 。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1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答案】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破釜沉舟、聚沙成塔、买椟还珠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钻木取火;故选项正确;
B、破釜沉舟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D、买椟还珠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1分)空气和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的学习,我知道空气中的氮气是(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氧化物
【答案】C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来判断.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稀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空气中含有的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C。
3.(1分)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印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含量如下:Ca﹣20,K﹣3,Mg﹣3(单位为mg/L)。这里的Ca、K、Mg、Fe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化合物
【答案】A
【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宏观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食品、营养品、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原子形式存在。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故选:A。
4.(1分)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单质,还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N2 B.H C.O D.Fe
【答案】D
【分析】A、根据N2表示氮气、一个氮分子,进行分析;
B、根据H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进行分析;
C、根据O表示1个氧原子、氧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Fe属于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N2表示氮气、一个氮分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
B、H属于非金属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故B错误;
C、O表示1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单质;
D、Fe属于金属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5.(1分)在玫瑰园能闻到玫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我们在远处就能闻到玫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选:C。
6.(1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
【答案】A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而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很小,使用不方便,使计算和应用更为方便;
B.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而是一个比值,故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的比值,其单位为“7”,故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故错误;
故选:A。
7.(1分)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某市将主干道上的垃圾箱全部更换为分类回收垃圾箱.此次摆放的垃圾箱分类标志明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再利用垃圾.以下物质应扔进黄色垃圾箱的是( )
A.废旧报纸 B.果皮 C.铝质易拉罐 D.废旧电池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黄色垃圾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绿色垃圾箱用来装可回收垃圾,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故选项错误。
B、果皮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C、铝质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故选项错误。
D、废旧电池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不能放入黄色箱中。
故选:B。
8.(1分)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白烟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氧化镁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烟是指固体小颗粒,结合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物状态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氧化镁是白色固体,故错误;
C.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D.二氧化碳是气体,故错误;
故选:C。
9.(1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9,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9,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1分)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器材是( )
A.药匙 B.小纸槽 C.玻璃棒 D.镊子
【答案】C
【分析】根据向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的方法、所需的仪器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若固体药品是粉末状药品,可将试管横放;若固体药品是块状药品,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
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可能会用到药匙、镊子。
故选:C。
11.(1分)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带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
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
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答案】C
【分析】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以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
【解答】解: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不能倒入下水道中。
故选:C。
12.(1分)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答案】D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属于金属元素。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克”。
C、铷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故选:D。
二、解答题化学部分(共38分)
13.(4分)用元素符号表示。
(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
(2)5个铁原子 5Fe 。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H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
【答案】(1)O;
(2)5Fe;
(3)H;
(4)Al。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
(2)5个铁原子表示为5Fe;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符号为H;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
故答案为:(1)O;
(2)3Fe;
(3)H;
(4)Al。
14.(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4)过氧化钠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
上述反应中,属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1) ,属分解反应的是 (2)(3) 。
【答案】(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1);(2)(3)。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过氧化钠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1)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2)(3)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1);(2)(3)。
15.(4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 ②加碘食盐 ③空气 ④氯酸钾 ⑤冰水混合物 ⑥氧化镁 ⑦铁粉。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②③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 ④⑤⑥ ;属于单质的是 ①⑦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⑤⑥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加碘食盐是由氯化钠及含碘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③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及其它不同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④氯酸钾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
⑤冰水混合物是由水的两种状态组成,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⑥氧化镁是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⑦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②③;④⑤⑥;⑤⑥。
16.(4分)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氧气 .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置露在空气中,瓶壁上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 .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水蒸气 .
(4)“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氮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性质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生存一段时间,说明小白鼠能呼吸,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温度很低,所以出现一层水珠.
(4)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价格便宜.
故答案为:(1)氧气;(2)二氧化碳.(4)氮气.
17.(5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许多性质和用途。
(1)汉江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常用的方法是 过滤 。
(3)用水可除去某些混合气体中的 易溶 性杂质(选填“难溶”或“易溶”)。
(4)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验。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可以采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混合物;
(2)过滤;;
(3)易溶;
(4)肥皂水;煮沸。
【分析】(1)根据物质的类别解答;
(2)根据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解答;
(3)根据用水除去杂质的方法解答;
(4)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汉江水属于混合物;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常用过滤的方法;
(3)用水可除去某些混合气体中的易溶性杂质;
(4)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多,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多,可加入 肥皂水进行检验。
故答案为:(1)混合物;
(2)过滤;;
(3)易溶;
(4)肥皂水;煮沸。
18.(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5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A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X和Y处于同一周期
(3)在化学反应中Z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答案】(1)金属;55;
(2)A;
(3)得到。
【分析】(1)根据元素名称分析,根据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据以上分析解答;
(3)根据氯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解:(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即电子数不相等;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X和Y属于同族元素;
故选:A;
(3)根据周期表中信息分析可知Z为氯元素,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故答案为:
(1)金属;55;
(2)A;
(3)得到。
19.(3分)将紫黑色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气体B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
(1)写出物质的名称:A 高锰酸钾 ;D 二氧化硫 。
(2)写出淡黄色粉末C在气体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
【答案】(1)高锰酸钾;二氧化硫;
(2)硫+氧气二氧化硫。
【分析】将紫黑色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则A是高锰酸钾,B是氧气;取淡黄色粉末C点燃放入氧气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则C是硫,D是二氧化硫;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是高锰酸钾。
(2)淡黄色粉末C在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
故答案为:
(1)高锰酸钾;二氧化硫;
(2)硫+氧气二氧化硫。
20.(4分)如图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字母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请写出图中任意一处明显错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合理即可) 。
(3)某同学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了实验:
①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②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④加热试管收集氧气。
⑤结束时,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请分析,该同学的实验中缺少的关键步骤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还有一步明显的错误操作是 结束时,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
【答案】(1)酒精灯;
(2)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合理即可);
(3)检查装置气密性;结束时,先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字母a所示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
(2)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图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导管只需露出橡皮塞少许即可,图中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
(3)连接好仪器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该同学的实验中缺少的关键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
故答案为:
(1)酒精灯;
(2)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合理即可);
(3)检查装置气密性;结束时,待试管冷却后将导管移出水槽。
21.(4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②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③ 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不够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3)试验一: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实验二:根据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
(5)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需要验证的因素;
(6)根据催化剂满足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3)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是木条不复燃,说明了是用木条在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可以得出实验一的操作
实验二:根据实验现象:木条复燃,说明了氧气的存在,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5)研究是否是催化剂不但要从能够改变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还要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方面进行分析,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还要研究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5)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6)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