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分层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消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炉用鼓风机鼓风的目的是使燃烧放出的热量尽快扩散
B.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由于肺内的氧气浓度变小使人体缺氧而中毒
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钻木取火——提供充足的O2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5.0 3.0 4.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待测值 3.4 5.4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M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中X、M的质量比为5:3
D.Z、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1:4
5、“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 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 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 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6、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试管的洗涤
7、某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改为天然气,为此要进行灶具的调整,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减小空气的进气量
C.减小天然气的进气量 D.增加空气的进气量
8、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9、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O、F、H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B. 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过程体现了分子可以拆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分子
D. 丁的单质可以用来做燃料
10、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11、在“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同时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冷水和热水中的品红都发生扩散
B.热水中的品红分子小,冷水中的品红分子大
C.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取等量冷水和热水是便于对照观察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12、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13、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加
B. 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变
D. 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14、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
C.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D.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1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的氧化物,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温度达到着火点
B.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气球先变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Fe+O2Fe2O3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CO2+H2O═H2CO3 ②NH4HCO3===H2O+CO2↑+NH3↑
③2H2S+O2===2S+2H2O ④2NaOH+CuCl2═Cu(OH)2↓+2NaCl.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7、煤做成蜂窝状有利于燃烧是因为: ;木块比煤容易被引燃,说明燃烧与 有关;可燃物燃烧 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例如: .
18、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
(1)反应后D的质量是______克;
(2)C物质可能是(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__________;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19、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
20、燃烧与生活关系密切,请回答关于燃烧的问题.
(1)俗话说“水火不容”,但如图的一个实验中却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该实验的序号为②。说明可燃物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即可燃烧。
。
(2)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 。
三、实验题。
21、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C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小明认为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锥形瓶中细沙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他否定B、C装置的理由分别是 ; 。
(2)小明将C装置改进成D装置。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D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四、计算类题。
2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x= 。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用A、B、D表示)。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分层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16题)
1、风吹灭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消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炉用鼓风机鼓风的目的是使燃烧放出的热量尽快扩散
B.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由于肺内的氧气浓度变小使人体缺氧而中毒
【答案】B
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B.钻木取火——提供充足的O2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5.0 3.0 4.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待测值 3.4 5.4
A.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M一定是化合物
C.该反应中X、M的质量比为5:3
D.Z、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1:4
【答案】B
5、“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 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 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 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答案】C
6、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试管的洗涤
【答案】C
7、某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改为天然气,为此要进行灶具的调整,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减小空气的进气量
C.减小天然气的进气量 D.增加空气的进气量
【答案】B
8、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C
9、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O、F、H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B. 生成物中丙和丁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过程体现了分子可以拆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分子
D. 丁的单质可以用来做燃料
【答案】C
10、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答案】C
11、在“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同时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冷水和热水中的品红都发生扩散
B.热水中的品红分子小,冷水中的品红分子大
C.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取等量冷水和热水是便于对照观察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答案】B
12、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答案】A
13、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加
B. 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变
D. 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答案】D
14、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
C.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D.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答案】C
1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的氧化物,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温度达到着火点
B.锥形瓶中放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气球先变大,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为Fe+O2Fe2O3
【答案】D
16、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CO2+H2O═H2CO3 ②NH4HCO3===H2O+CO2↑+NH3↑
③2H2S+O2===2S+2H2O ④2NaOH+CuCl2═Cu(OH)2↓+2NaCl.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二、填空题。
17、煤做成蜂窝状有利于燃烧是因为: ;木块比煤容易被引燃,说明燃烧与 有关;可燃物燃烧 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例如: .
【答案】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物质种类(着火点);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等)。
18、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
(1)反应后D的质量是______克;
(2)C物质可能是(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__________;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答案】(1)10.6 (2)催化剂 (3)分解反应
19、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2H2+O22H2O;2CO+O2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 。
【答案】(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化合反应等
(2)Mg与O2反应是固体与气体反应,另外两个是气体与气体间的反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20、燃烧与生活关系密切,请回答关于燃烧的问题.
(1)俗话说“水火不容”,但如图的一个实验中却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该实验的序号为②。说明可燃物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即可燃烧。
。
(2)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 。
【答案】(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
三、实验题。
21、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实验2,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 。
【答案】(1)①中白磷不燃烧, ②中白磷燃烧
(2)水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至纸的着火点以下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C所示的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小明认为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锥形瓶中细沙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 ;他否定B、C装置的理由分别是 ; 。
(2)小明将C装置改进成D装置。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D装置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答案】 (1)防止锥形瓶炸裂 先变大后变小
B装置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气球膨胀后会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上
四、计算类题。
2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x= 。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用A、B、D表示)。
【答案】(1)3 (2)14:3 (3)2A+B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