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一中高二化学10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Q
B
D
A
二、
非选择题:
每空2分,共60分
11.(16分)
(1)Si02和S
(2)将辉铋矿粉碎研磨(或适当提高盐酸浓度或搅拌等)
高于40℃时,盐酸挥发、双氧水分解
(3)
是×1020
(4)Na*+CIO+Bi++40H=NaBio,+CI+2H,O
(5)①MnSO4,
②Bi0+2e+6H=B++3H,0,③1.204×1023或0.2NA
12.(16分)
(1)acd
(2)75%
(3)①=
9.8
②<
(4)①>
温度高于503K后以副反应为主,该副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
动,C02的转化率增大.
②bc
13.(12分)
(1)①高温
②3S02(g)+2H20(g)=2HS04)+S(s)△五=-254 kJ-mol-
(2)S02S042-4H
(3)①0.4
②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
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反应ⅱ比i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
14.(16分)》
(1)①阳·②2H20+2e=H2↑+20H
32CuCl+20H-=Cu20+2Cl+H2O
阳极附近溶液中C一浓度大,易生成CuCl,降低C浓度,氧化反应易发生
(2)
①取少量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
液,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常温时,xCu(OH2'yCuSO4的溶解度比Cu(OD2的大
(3)碱式硫酸铜[xCu(OH)2'yCuSO4]可溶于氨水
(4)电解质溶液的成分选择和溶液pH的控制
8宁德一 中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学科素养训练
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Ag 108 Bi 209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
B. 可逆反应的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 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C. 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D. 同温同压下, 反应 H2( g)+Cl2( g )═ 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相同
2. 下列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为了准确测定 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 应尽量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测定 B.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加入浓硫酸作为吸水剂
C. 实验室制备氯气, 选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
D. Zn 与稀硫酸反应, 加入适量硫酸铜晶体可以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 3. 用 NA 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0.3mol H2 和 0. 1mol N2 充分反应生成 NH3 的分子数为 0.2NA B. 1.6g CH4 含有的质子数为 NA
C. 1L 0. 1mol/L HF 溶液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 0. 1NA
D. 标况下, 11.2L SO3 中含分子的数目为 0.5NA
4. “氯化反应”通常指将氯元素引入化合物中的反应 。计算机模拟单个乙炔分子 和氯化氢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B. M1 为 C2H2 与 HgCl2 形成的中间体
C. 生产中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提高乙炔的平衡转化率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C = CH(g) + HCl(g)=H2 C = CHCl(g) ΔH = 一2.24x 10一24 eV / mol
5. 向体积均为 IL 的两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 3molX 和2molY 发生反应:
3X(g) + 2Y(g) 2Z(g) , 其中甲为绝热过程, 乙为恒温过程, 两反应体系的压 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降低温度可以促进该反应正向进行
B. 反应速率: va正 >vc逆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a < Mc
D. a 点平衡常数: K>200
6.某高性能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Cx(PF6)+NaSn Cx+Sn+NaPF6。工作原理如
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 b 为正极
B. 放电时, 负极材料 Sn在很大程度上被腐蚀
C. 充电时, PF6 -向右迁移并嵌入石墨烯中
D. 充电时, 阴极反应为 Sn+Na++e -=NaSn
7. 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 CoCl2, 根据颜色可判断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 。 已知 [Co(H2O)6]2+呈粉红色, [CoCl4]2-呈蓝色, [ZnCl4]2-为无色 。现将 CoCl2 溶于水, 加入浓盐酸后, 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存在以下平衡: [Co(H2O)6]2++4Cl -
[CoCl4]2-+6H2OΔH, 用该溶液做实验, 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 变色硅胶干燥剂中 CoCl2 主要起干燥作用
B. 由实验①可推知ΔH<0
C. 变色硅胶干燥剂若呈蓝色时, 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D. 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 [ZnCl4]2->[CoCl4]2-
8.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测定中和热 制作简单燃料电池 验证钢铁的吸 氧腐蚀 铁制镀件上镀铜
A B C D
9. 一定条件下,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通过测量电压求算 AgCl 的溶解度, 初始 时两个电极质量相同后均增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池 Ag 电极为正极
B. 电池总反应为: Ag++Cl-=AgCl
C. 盐桥中的 NO3 -向左池方向移动
D. 当转移 0. 1mole -时, 两电极质量差 7.25g
10. 在温度T1 和T2 时, 分别将 0.5 mol CH4 和 1.2 mol NO2 充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 容器中, 发生反应: CH4 (g ) + 2NO2 (g) N2 (g) + CO2 ( g) + 2H2 O( g), 测得有关 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0 20 40 50
(
T
)1 n (CH4 ) /mol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 (CH4 ) /mol 0.50 0.30 0.18 a 0.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度: T1 < T2
B. T1 时 0~ 10 min 内 NO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5 mol. L一 1 . min一 1 C. a = 0.15, 且该反应 ΔH < 0
D. T1 达到平衡后,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再充入 0. 1 mol CH4(g)和 0.2 mol H2 O (g ), 平衡逆向移动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11. ( 16 分)铋(Bi )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 、医药等领域 。 由辉铋碎(主要成 分为Bi2S3 , 含FeS2 、 CuO 、 SiO2 等杂质)制备NaBiO3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 NaBiO3 难溶于冷水。
ⅱ.“氧化浸取” 时, 有单质生成, Bi2S3 被氧化, 铋元素转化为 Bi3+ 。
ⅲ. Cu (OH)2 (s ) + 4NH3 (g ) Cu (NH3 )4 2+ (aq )+ 2OH - (aq ) K=4.4 根10-7 回答下列问题:
( 1)滤渣 1 的主要成份是 。
(2)为提高“氧化浸取”速率, 采取的措施有: 升高温度、
(写出一条)。辉铋矿浸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高于 40℃时浸取率快速下降, 其可能的原因是 。
(3)“ 除铜”时发生反应:
Cu2+ (aq) + 4NH3 (g ) Cu (NH3 )4 2+ (aq) K=2 根1013 ,
则 Cu2+ (aq) + 2OH- (aq) = Cu(OH)2 (s) 的平衡常数 K= 。 (4)“转化”时, 生成NaBiO3 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已知酸性环境下, NaBiO3 可以将 Mn2+ 氧化成 MnO( BiO被还原成 Bi3+ )。可
通过一个原电池装置来证明。
①图中乙池的方框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③若隔膜为质子交换膜, 电路中转移 0.2mol 电子时质子交换膜中通过的 H+ 的个数为 。
12. ( 16 分)煤的气化和间接液化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 C(S) + H2O(g) CO(g) + H2(g) ΔH = +131.3kJ / mol
反应Ⅱ: 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0kJ / mol
反应Ⅲ: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 = -49.0kJ / mol
( 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 下列能表明反应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填序号)。 a.CO 的浓度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H2O 就生成1molCO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2)在 500℃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K=9 ,若此温度下密闭容器中 CO 和H2O 的起始 浓度都是1.0mol / L , 计算达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
(3)一定温度下在两个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Ⅲ,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甲 乙
反应物投入量 2molCO2 (g) 和6molH2 (g) 2molCH3OH(g) 和2molH2O(g)
平衡时 c (CH3OH) C1 C2
平衡时能量变化 放出 88.2kJ 吸收 akJ
①C1 C2 (填“>” 、“<”或“=”); a = 。
②若充入1molCO2 和3molH2 , 其他条件与甲相同,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放出热量 44. 1kJ (填“>” 、“<”或“=”);
(4)反应Ⅲ可实现CO2 的能源化利用, 工业上用CO2 制备CH3OH 的过程中存在副 反应(反应Ⅱ的逆反应): CO2 (g ) + H2 (g ) CO(g ) + H2 O (g ) , 将反应物混合 气按进料比 n (CO2 ) :n (H2 )=1:3 通入反应装置,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发生反应。 ①不同温度和压强下, CH3OH 平衡产率和CO2 平衡转化率分别如图 1 、 图 2。
ⅰ. 图 1 中, 压强 p1 p2 (填“>” 、“=”或“<”)。
ⅱ. 图 2 中,压强为 p2 ,温度高于 503K 后, CO2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 原因是 。
②实际生产中, 测得压强为 p3 时, 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CH3OH 产率如图 3。 图 3 中 523K 时的CH3OH 产率最大, 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 此条件下主反应限度最大 b. 此条件下主反应速率最快
c. 523K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强
13.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
(1)反应I:
反应Ⅲ:
①反应I在(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条件下易自发进行。
②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2)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i.ⅱ.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探究i、ⅱ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饱和溶液加入到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溶液中)
A B C D
试剂组成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 D>A,结合 i、
ii 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
14.某小组欲用电解的方法获得Cu(OH)2,实验装置如下图(电源装置略去)
(1)分别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备Cu(OH)2.
实验 电解质溶液 现象
铜电极附近 石墨电极
I NaOH溶液 出现浑浊,浑浊的颜色由黄色很快变为砖红色 产生无色气泡
Ⅱ NaCl溶液 出现白色浑浊,浑浊向下扩散,一段时间后,下端部分白色沉淀变为砖红色 产生无色气泡
资料:i.CuOH是黄色的难溶固体、易分解为砖红色的Cu2O;CuCl是白色的难溶固体。
ii.氧化反应中,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氧化反应越易发生
①I和Ⅱ中Cu作 极(填“阳”或“阴”)。
②Ⅱ中石墨电极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Ⅱ中白色沉淀在下端遇到OH-变为砖红色的离子方程式是 。根据 II 中现象,甲认
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 Cl—,有利于 Cu 被氧化为一价铜化合物,理由是
(2)探究I和II中未生成Cu(OH)2的原因,继续实验。
实验 电解质溶液 现象
III Na2SO4溶液 铜电极附近溶液呈蓝色,一段时间后,U型管下端出现蓝绿色沉淀
资料:碱式硫酸铜[xCu(OH)2·yCuSO4]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氨水。常温时碱式硫酸铜[xCu(OH)2·yCuSO4]的溶解度比Cu(OH)2的大
①经检验,蓝绿色沉淀中含有碱式硫酸铜,检验方案是 。
②小组认为适当增大c(OH-)可以减少碱式硫酸铜的生成,理由是 。
(3)进一步改进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电解质溶液 现象
IV Na2SO4和NH3·H2O的混合液(pH=9) 铜电极附近溶液呈深蓝色
V Na2SO4和NaOH的混合液(pH=9) 铜电极附近出现蓝色浑浊,一段时间后,U型管底部出现蓝色沉淀
IV 中没有得到碱式硫酸铜的原因是______,经检验,V 中最终生成了 Cu(OH)2。
(4)综合上述实验,电解法制备Cu(OH)2要考虑的因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