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素质检测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自行车速度约为 B. 成年人的人体表面积约为
C. 教室里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2.(3分)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天舟六号 B. 天和核心舱 C. 神舟十五号 D. 神舟十六号
3.(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太空中字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 用超“检查身体是利闻超声波传遥信息
D.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4.(3分)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长
C. 在相同的路程内,甲运动的时间长 D. 甲物体运动的时间短
5.(3分)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
A. B. C. D.
6.(3分)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
C. 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 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
7.(3分)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配戴眼镜对你微微一笑,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就可识别旅客身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眼镜是凹透镜
B. 眼镜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 识别旅客时,旅客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 眼镜“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8.(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在第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9.(3分)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 ,它的密度是( )
A. B.
C. D.
10.(3分)一个最多能装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的
A. 盐水 B. 酒精 C. 水银 D. 硫酸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1.(4分)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______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______。
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停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 ______,分度值为 ______。
12.(4分)小萌由南向北过斑马线时,她看到对面的交通灯上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当她到达斑马线另一端时,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小萌通过斑马线的时间是__________;如果斑马线的长度是,则小萌过斑马线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小萌过斑马线的同时看到一辆与自己同方向行驶的公交车超越自己,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萌是向______填“南”或“北”运动的。
13.(4分)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时,成倒立的______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______,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______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14.(4分)______ 、 ______ 、 ______ 是乐音的三个特性,也叫做乐音的三要素.
15.(4分)小明特别喜欢喝梧州六堡茶,泡茶时,他向壶中倒入沸水,看到壶口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要 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用沸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
16.(4分)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__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6分)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8.(6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图所示的实验。
让入射光沿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反射光,若将纸板向后折,将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应在 ______ 。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次数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
若在图中将一束光贴若纸板沿方向射到点,光会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______ 。
19.(6分)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估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薄底薄壁圆柱形杯子杯子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块的密度。下面是小明测出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 ______ 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桶中水面的高度记为;
用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记为;
把小石块投入杯内水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记为;
______ ;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 ______ 。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0.(6分)有一堆规格完全相同的大头针,如何利用一架天平和砝码较快、较准确地测出这堆大头针的数目?
六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21.(12分)小明乘出租车到博物馆参观展览,如图甲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具。试求:
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该车以图乙速度从地匀速行驶到相隔的地所需的时间。
22.(12分)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水严重结冰,体积会增大,从而造成了许多自来水管破裂,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知道这个情况后,喜欢动脑筋的小白同学取来一个玻璃瓶来做实验,用量筒量取了水倒入玻璃瓶并刚好装满了玻璃瓶。求:
这些水的质量为多少?
如果这些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少?
为了使水全部结成冰后,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事先应该至少倒掉多少的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人体表面积较大,在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教室里学生课桌的高度在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斤鸡蛋可称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该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神舟十六号飞船与景海鹏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故正确,错误。
故选:。
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反之,就是运动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参照物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进行对话,需要利用无线电交流,故B错误;
C、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
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改变弦的长度,从而改变振动频率,所以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不是改变响度,故D错误;
故选:。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该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声音传播的条件和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注意区分音调和响度,能够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利于分析和理解。
4.【答案】B;
【解析】解:、在没有明确时间的情况下,无法比较路程的长短,故错误。
、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公式可得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长,故正确;
、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公式可得可知:在相同的路程内甲运动的时间短,故错误;
、在没有明确路程的情况下,无法比较时间的长短,故错误
故选:。
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根据公式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5.【答案】D;
【解析】解: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处为筷子,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射向观察者处的一条光线。为过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和角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所以观察者在处看到的筷子的像的位置不是在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是图中的或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
故选:。
画图说明:处为筷子,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射向观察者处的一条光线。为过点沿半径方的直线,即在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则相当于在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光线,角和角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即可作出判断。
此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利用折射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此现象让学生回家亲自做一做,效果会更好,此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6.【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解:
、不管凸透镜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错误;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等大,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远近无关;因此,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也不会变小,故错误;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而不是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故错误;
、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正确。
故选:。
此题涉及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光的折射现象等,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7.【答案】C;
【解析】解:眼镜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当时,眼镜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眼镜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不相同,故正确,错误。
故选:。
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8.【答案】D;
【解析】解:、从图象上看,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表示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在第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象可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故该物质为晶体,而石蜡是非晶体,因此该曲线不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B;
【解析】解:瓶子容积一定,装满水,若要装下的其它液体,根据得,,,所以能装下的盐水、水银和硫酸;,,所以瓶子不能装下的酒精。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瓶子容积一定,最多能装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该液体的密度必须大于水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瓶子的容积不变即最多所装液体的体积相等。
11.【答案】乙 2.80 s 0.1;
【解析】甲刻度尺分度值为,乙刻度尺分度值为,使用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
物块左侧与乙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刻度线对齐,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块的长度为;
由“时间为”结合停表示意图知,停表内圈计分、外圈计秒,外圈示数的单位是;在之间平均分成等份,所以份是,即:停表外圈的分度值为。
故答案为:乙;;;。
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长度测量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根据步行时间,结合停表指针位置可知,停表内圈计分,外圈计秒。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注意长度测量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难度一般。
12.【答案】;;南 ;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和运动状态的确定,运动状态的确定时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根据交通灯上显示的时间求出通过斑马线的时间,即可根据求得平均速度;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通过斑马线的时间为:,
故平均速度为:;
小明过斑马线时与自己同方向行驶的公交车同向行驶,以公交车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之间位置发生了改变,小明是运动的,并且人在公交车的南面离汽车越来越远,因此以公交车为参照物人向南运动。
故答案为:;;南。
13.【答案】大于 ; 缩小 ; 大 ; 凸 ;
【解析】解:照相机成像,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能拍摄出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物距变大,应装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提前会聚。
故答案为:大于;缩小;大;凸。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原理;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该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原理,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音调;响度;音色;
【解析】解:乐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也叫做乐音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
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该题考查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属于基础题目.
15.【答案】放热 扩散;
【解析】解: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同时放出热量;
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故答案为:放热;扩散。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分子运动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此题主要考查了身边的液化和扩散现象,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
16.【答案】30;63;1.1×103.;
【解析】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要读取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取天平示数时要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利用ρ=m/V计算盐水的密度.
由图甲所示量筒可知,盐水的体积:V=30ml=30c;
由图乙所示天平可知,天平的示数为:50g+10g+3g=63g;
盐水的质量:m=63g﹣30g=33g;
盐水的密度ρ=m/V==1.1g/c=1.1×103kg/;
此实验考查了量筒、天平的读数,以及密度的计算,这是学习该实验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也是我们应掌握的重点.
17.【答案】解:过入射点O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90°-40°=50°,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解析】
反射与入射的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根据以上内容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与入射在同种介质中,折射与入射在两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8.【答案】;
【解析】解:实验中,把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已经不在纸板上了,而此时左右个纸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了,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由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先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法线右侧从开始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如果让光沿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不能;同一平面上;;见解答;光路是可逆的。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可做出解答;
根据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出结论;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中,反射规律的总结与归纳等,属基础实验题。
19.【答案】;
【解析】解:将装有适量水的长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知道杯底到桶中水面的高度记为,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记为;
把小石头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所示,小石头的重力等于杯子浮力的增加量;
由可知,需要测出杯底到桶中水面的高度,
由可知,利用排水法测小石头体积时需要测出杯底到杯内水面高度,
由可得,小石头的质量,
则小石头的密度:。
故答案为: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杯底到桶内水面高度;。
要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利用排水法,可测出石块的排水体积。根据漂浮的条件,可以间接求出石块的质量,用密度公式可最终求出石块的密度。
对本实验的分析依然要从实验的原理入手,重点把握质量与体积的求出过程,值得我们借鉴。
20.【答案】解:(1)先用天平测出这堆大头针的总质量M;
(2)再用天平测出100个大头针的质量m;
(3)每个大头针的质量=,大头针的个数n===。;
【解析】
每个大头针质量只有几十毫克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最小测量值,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应该应用积累法,即测出这堆大头针中部分大头针的质量,用所得数据除以所测大头针的个数就得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累积法测微小物理量的运用,并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累积法不仅可以准确测出微小物理量,同时也可以间接得到物体的数量。
21.【答案】解:(1)由车费发票可知,t=9:58-10:3=5min=h,
(2)由车费发票可知,s=6km,
出租车的速度:
v===72km/h;
(3)由图可知,该车速度为=80km/h,由v=可得,从A地匀速行驶到相隔64km的B地所需的时间:
===0.8h。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5min;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72km/h;
(3)该车以图乙速度从A地匀速行驶到相隔64km的B地所需的时间为0.8h。;
【解析】
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所用的时间;
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租车的速度;
读出图乙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从地匀速行驶到相隔的地所需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出租车车费发票上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22.【答案】;
【解析】
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体积,根据求出水的质量;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根据求出冰的体积;
水全部结冰后,刚好不至于把玻璃瓶胀破,此时冰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再根据求出冰的质量,求出了和这些冰质量相等的水的质量,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