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61中学 2024高考复习 高中数学 必修一模拟练习卷(含解析)

乌鲁木齐市第61中学 2024高考复习
高中数学 必修一模拟练习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B. C. D.
2.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中国传统折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由从一个圆面中剪下的扇形制作而成.设制作扇子的扇形面积为,圆面中剩下部分的面积为,当时,扇面看上去形状较为美观.那么,此时制作扇子的扇形圆心角约为( )
A. B. C. D.
4.全集,, 则( )
A. B. C. D.
5.已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则( )
A. B. C. D.
6.已知函数,则( )
A.0 B.1 C. D.2
7.二次函数y=-x2-4x(x>-2)与指数函数y=的交点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8.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 ,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A. B. C. D.
二、多选题
9.已知,,,,且,,则( )
A.,使得 B.,都有
C.,且,使得 D.,,,中至少有两个大于1
10.已知大于1的三个实数a,b,c满足,则a,b,c的大小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11.下列四个不等式中,解集为的是( )
A. B.
C. D.
12.(多选)若集合,,则集合或( )
A. B.
C. D.
三、填空题
13.函数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为偶函数,则 .
15.若,则 .
16.已知,且,则 .
17.直线和函数的图象公共点的个数为 .
四、解答题
18.已知函数.
(1)若点在角的终边上,求的值;
(2)若,求的最小值.
19.已知函数.
(1)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求a,b的值;
(2)当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
20.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21.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与轴的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
(1)求的解析式;
(2)当时,求的最大值及相应的的值.
22.已知函数对任意,总有,且当时,,.
(1)求证:是上的减函数;
(2)求是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3.写出下列函数的关系式:有一个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与斜边x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解析
1.B
【解析】根据偶函数的定义,
A选项为奇函数;B选项为偶函数;
C选项定义域为不具有奇偶性;
D选项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故选:B.
2.D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A、B选项,运用作差比较法可判断C、D选项.
【解析】因为 ,所以,所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 ,,故A选项不正确,B选项不正确;
又 ,而的符号不能确定,所以C选项不正确;
又,所以一定成立,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C
【分析】设扇子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圆面中剩下部分的圆心角为,半径为,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再由,求出,即可得解.
【解析】解:设扇子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圆面中剩下部分的圆心角为,半径为
则,即,
又,

故,
所以,;
故选:C.
4.C
【分析】根据补集与交集的运算可直接求解.
【解析】由题,故.
故选:C
5.C
【分析】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即可.
【解析】设,则为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因为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所以由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得,解得,
所以,
所以,
故选:C
6.C
【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定义计算.
【解析】∵,∴.
故选:C.
7.C
【解析】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图象,即可数形结合得到结论.
【解析】因为二次函数y=-x2-4x=-(x+2)2+4(x>-2),
且x=-1时,y=-x2-4x=3,y==2,
当x=-2时,y=-x2-4x=4,y==4,
在坐标系中画出y=-x2-4x(x>-2)与y=的大致图象,
由图可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是1,
故选:C.
8.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规定每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的余数大于时增加一名代表,即余数分别为时可以增选一名代表,也就是要进一位,所以最小应该加,因此利用取整函数可表示为,也可以用特殊取值法,若,排除C,D,若,排除A,故选B.
考点:函数的解析式及常用方法.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解析式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取整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等知识点的考查,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此类问题的解答中主要是读懂题意,在根据数学知识即可得到答案,对于选择题要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试题.
9.BD
【分析】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再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各选项,进而可得正确选项.
【解析】因为,,,,且,,
则,,
,,
则,都有,故选项B正确,A不正确,
若,则,即即,当时,,则,,所以,且,使得,
若,则,即,即,又,当时,且,所以不存在 ,且,使,故选项C错误;
因为,当时,,,
当时,,,同理可得,所以,,,中至少有两个大于1,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
10.ABC
【分析】由三个实数,,都大于1,可得,,,又原等式可化为,故逐一分析各选项的,,的大小关系即可得答案.
【解析】解:三个实数,,都大于1,
,,,
,即,

对于A选项:若,则,,能满足题意;
对于B选项:若,则,,,,能满足题意;
对于C选项:若,则,,,,能满足题意;
对于D选项:若,则,,,,,不满足题意;
故选:ABC.
11.BCD
【分析】根据不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逐项判断各不等式的解即可.
【解析】对于A,对应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显然不等式解集不为;
对于B,,对应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所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对于C,,对应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所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对于D,,对应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上, ,所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选:BCD
12.BC
【分析】根据选项分别求解,再判断.
【解析】因为集合,,所以,,
或, 所以或,.
故选 :BC
13.1
【分析】根据整体法求解,即可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求解.
【解析】当时,,所以,
故最大值为1,
故答案为:1
14.
【分析】根据偶函数定义可推导得到,结合已知等式可得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由此可得;采用赋值法可求得,由此可得结果.
【解析】为偶函数,,
令,则,,;
又,,即,

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由得:,即,
又,,.
故答案为:.
15.
【分析】逆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得的值,再利用二倍角余弦公式求解
【解析】由题得

故答案为:
16.0
【分析】先用换元,再用诱导公式,将所求转化为换元后的三角函数,计算结果即可.
【解析】解:由题知,令所以,
故答案为:0
17.1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的定义域为R,∴根据函数的概念可得:直线和函数的图象公共点的个数为1个,故答案为1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概念
18.(1);(2).
【分析】(1)首先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的值,然后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2)首先利用倍角公式与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解.
【解析】(1)由题意,,,

(2)

又,.,


19.(1),
(2)当时,解集为或,当时,解集为,
当时,解集为或.
【分析】(1)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结合韦达定理解方程组即可;
(2)当时,,即,分类讨论、和三种情况下,即可求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1)因为不等式的解集为,
所以,3是的两根,
所以,解得;
(2)当时,,即,
当时,解得或,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或
综上可得,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20.(1)且
(2)且
【分析】由对数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解析】(1)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解得且,
故函数的定义域是且.
(2)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解得且.
故函数的定义域是且.
21.(1) (2)的最大值为2,此时
【分析】(1)由题意,求得,,得到,将代入求得,即可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2)由,得到,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
【解析】(1)由题意,函数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可得,
又由函数图象与轴的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即,可得,
此时函数,
将代入上式,得,即,
因为,可得,所以.
(2)因为,则,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则,
即时,函数的最大值为2.
22.(1)证明见解析;(2)最大值2和最小值.
【分析】(1)设是任意的两个实数,且,由已知条件得出,再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得证;
(2)由(1)得出的函数的单调性知,在上也是减函数,可求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1)证明:任取且,则,
时,,且,
,则,即,
所以是上的减函数.
(2)由(1)知,且,
中令得,
令得,即,

,.
即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23.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算出答案.
【解析】
如图,∵∠B=60°,∠C=90°,
∴∠A=30°,
∴,
由勾股定理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原卷版+答案版)

下一篇: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一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