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八十九中八年级(上)质检物理试卷(9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米秒 B. 厘米 C. 分米 D. 米
2.关于误差和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用足够精密的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不能减小误差的
C. 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可以避免错误 D. 误差就是错误
3.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描述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青山 B. 大地 C. 乘坐的船 D. 岸边的树
4.通常情况下,在下列物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铁轨 B. 水 C. 空气 D. 真空
5.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诗人能辨别出是蝉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6.图象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7.下列运动形式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猎豹奔跑 B. 树木生长 C. 车流滚滚 D. 飞船翱翔
8.下列数据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教师课桌的高度约为 B. 一节课的时间是
C.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9.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是流传下来的活化石。下列古诗词与所蕴含的声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空气能传声
B.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根据响度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的音调高
D. 绕梁三日有余音,流水千山无限事余音不需要振动
10.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 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水的多少
B. 夏天人们买西瓜,要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生熟
C.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 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11.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12.如图是同一示波器相同参数下的声音波形图,其中一个与其它图形表示音调不同的是( )
A. B. C. D.
13.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里为,“一日还”指大约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A. B. C. D.
1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次测量,结果如下:、、、,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B. C. D.
15.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通过的路程之比是:,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 B. : C. : D.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6.0分)
16.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______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 。
17.如图是文艺中国年新春特别节目交响乐春节序曲的演奏情景,它将人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 产生的;通过______ 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上课的时候,有些老师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地震易造成重大损失,原因之一是地震前产生的______ 波,其______ 选填“响度”或“频率”较低,人们无法直接感知。
19.填合适的单位符号:
李主任的身高大约是 ______ ;
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______ 。
20.单位换算: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甲在处于______ 状态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乙在处于______ 状态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减小______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判断结果可能不同,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 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23.小明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 。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若在月球上进行甲图中的实验,小球 填“会”或“不会”被弹起, 填“会”或“不会”听到声音。
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 。进一步推理:若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说明 。
24.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和______。
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若停表每格,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小林对着高墙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求:声音传播的路程?
26.小涵骑自行车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用时,求:
小涵骑车的平均速度?
若按这个速度骑行,通过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
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
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2.【答案】
【解析】解:
A、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测量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结论型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故B错误;
C、错误是测量不当造成的,所以严格按照实验规范,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C正确。
D、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D错误。
故选:。
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
此题对错误和误差进行考查,而区分两者可从产生原因下手,让学生知道错误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因此可以避免;而误差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故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减小。
3.【答案】
【解析】解:“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青山是运动的,故C正确。
故选:。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
4.【答案】
【解析】解: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的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小。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的规律。
5.【答案】
【解析】解:诗人能辨别出是蝉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D符合题意,ABC错误。
故选:。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相当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色,关键是会区分音调、音色和响度。
6.【答案】
【解析】解:
A、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7.【答案】
【解析】解:、因为树木生长是一个生长过程,没有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猎豹奔跑、车流滚滚、飞船翱翔中都存在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此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属基础题目。
8.【答案】
【解析】解:、课桌的高度约为,即,故A不合题意;
B、一节课的时间为,故B不合题意;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故C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D不合题意。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9.【答案】
【解析】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听到的笛声是通过空气到我们的耳朵,故A正确;
B、能分辨胡琴琵琶与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余音也需要振动,故D错误。
故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以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本题借古诗句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特性等知识点,属于声学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解:、往水瓶中倒水时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倒的水越多,音调就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装水的多少,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生西瓜和熟西瓜的结构不同,所以敲击时发声的音色不同,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符合题意;
D、蜜蜂带着花蜜和不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所以根据“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1.【答案】
【解析】解: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D、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故选:。
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属声学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解:对比三个图可知,图的频率与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
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
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通过波形反映出来,要能读懂波形。
13.【答案】
【解析】解:已知:千里,日,那么,故C符合题意、不合题意。
故选:。
已知总路程为一千里,换算成公里,即;一日指大约,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估算出诗人所乘小船的平均速度。
解答此题用到了速度的变形公式,找到相应的路程和时间是本题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选:。
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1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已知两物体的速度关系与路程关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
【解答】
由得,
则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
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
【解析】解:图甲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
图乙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停表读数为,即:。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停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7.【答案】振动 空气 响度
【解析】解: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关键是知道影响响度的因素。
18.【答案】次声 频率
【解析】解:当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爆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产生,次声波频率低,是人耳听不到的。
故答案为:次声;频率。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其中低于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的声波是超声波。
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19.【答案】
【解析】解:李主任的身高大约是;
教室内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在物理上大部分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20.【答案】
【解析】解:;
;
。
故答案为:;;。
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时间的单位换算关系:。
此题考查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21.【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解析】解:根据图象可知,在内,甲图象是一条斜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图象可知,在内,乙图象是一水平直线,说明随时间增加运动路程大小不变,则乙处于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在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图象中,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解题时,应先读懂图,由图象获取必要的信息。
22.【答案】误差 相对性
【解析】解: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误差;相对性。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在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本题考查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题。
23.【答案】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会 不会 逐渐减小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D正确、ABC错误。
若在月球上进行甲图中的实验,小球会被弹开,但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不会听到声音。
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进一步推理:若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会;不会;逐渐减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转换法可以将声音的振动放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4.【答案】 刻度尺 小 长 小于 变速 大
【解析】解: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钟表,而实验中已经有了测量时间的工具,故还缺少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
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
根据图示可知,全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图示可知,小车在上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下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而小车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小车在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在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因为小车在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在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让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刻度尺;小;长;;小于;变速;大。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对应的测量工具;
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根据图象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知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的关系;
根据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关系可知小车的运动状态;
让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平均速度会偏大。
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求出平均速度。
25.【答案】解:
声音传播的时间:,
由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
答: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解析】人发出的声音经高墙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声音传播的路程。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题目要求,是求声音传播的路程。
26.【答案】解:小涵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由可得,通过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答:小涵骑车的平均速度为;
若按这个速度骑行,通过的路程,需要时间。
【解析】已知路程与时间,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
直接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所用的时间。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