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中学及分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分)
1.下列“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失重条件下,细胞的生长发育 B. 水球中注入气泡,呈现一正一反两个像
C. 航天员太空浮力实验 D. 水球中放入泡腾片,产生大量气泡
2.“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回收金属 B. 焚烧垃圾 C. 单车出行 D. 植树造林
3.河南钧瓷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列有关钧瓷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造型设计 B. 注浆成型 C. 泥胚素烧 D. 素胎刷釉
4.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味 B. 沸点低 C. 能支持燃烧 D. 不易溶于水
5.小刚收到一个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玩具,他认为其制作材料可能是羊毛绒,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设计实验 C. 得出结论 D. 交流讨论
6.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 B. 氢气作高能燃料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高粱用于酿制白酒
7.养成规范的实验习惯对学习化学非常重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药品一般取
B. 为便于观察,可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C. 在实验室可通过尝味道的方法鉴别出食盐
D. 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8.如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块状固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闻药品气味 D. 塞紧橡胶塞
9.用试管加热某液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点燃酒精灯,加热
在试管中加入液体
将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处
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 B. C. D.
10.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称取氧化钠。在往托盘上的称量纸添加药品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移动游码 B. 增加砝码 C. 移走部分药品 D. 继续添加药品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 水和食醋 B. 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 铁粉和食盐
1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符合的是( )
选项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多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两个实验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
B. 通过“实验一”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实验二”所得曲线是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
D. “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5.年, ______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______ 、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6.关于酒精有如下叙述: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医疗上加碘后制成医用碘酒作消毒剂;易燃烧;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先在灯芯上汽化;然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均填序号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 ;用途有 ______ 。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______ 。
17.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的仪器是 ______ 。需要间接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 。均填字母
18.用量筒量取氯化钠溶液,实验室现有、、的量筒,应选取 ______ 的量筒量取溶液。除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请在图中画出所取氯化钠溶液的液面。
19.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 ,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办法,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气密性良好,现象是 ______ 。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固体,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 ______ 。若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______ 。该实验体现酒精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
21.寒冷的冬季,室内取暖的方法多种多样。过去一般通过燃烧煤炭取暖,现在人们多使用空调等电器取暖。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上述两种取暖方法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什么? ______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持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______
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______
23.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该实验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什么相同?______。
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
24.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物质性质时进行的连续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
指出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______ 。
若在进行步骤时试管炸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 。写一条
25.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
实验二: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甲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补全如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硫酸铜粉末变 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 ______ 生成
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______ 。该实验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 。
婷婷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婷婷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结论与反思】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如蜡烛的燃烧。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______ 。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请以上述蜡烛燃烧的现象举例说明: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失重条件下,细胞的生长发育,属于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内容,故选项错误。
B、水球中注入气泡,呈现一正一反两个像,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故选项错误。
C、航天员太空浮力实验,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故选项错误。
D、水球中放入泡腾片,产生大量气泡,属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故选:。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回收金属,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A错误;
B、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B正确;
C、单车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错误;
D、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错误。
故选:。
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进行分析,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型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绿色销毁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用科学的观念进行合理选择。
当学生面对这种新情境,新问题时,如果没有一种科学的观念,就会做出错误的抉择,因此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本题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3.【答案】
【解析】解:、造型设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注浆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泥胚素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素胎刷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
【解析】解:、无色无味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沸点低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不易溶于水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
【解析】解:小刚收到一个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玩具,他认为其制作材料可能是羊毛绒,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假设。
故选:。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利用了化学性质,故A错;
B、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氢气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正确;
D、高粱用于酿制白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7.【答案】
【解析】解:、取用药品要节约,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药品一般取,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该选项认识正确;
B、有些药品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C、不能品尝药品,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该选项认识不正确。
故选:。
A、根据节约原则进行分析;
B、根据“三不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三不原则”进行分析;
D、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基本要求。
8.【答案】
【解析】解:、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闻、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步骤包括先在试管中加入液体,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然后将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然后点燃酒精灯给试管,接着加热,故正确的顺序是。
故选:。
本题需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这个基本操作来排列顺序,先装好药品后加热,加热时须用试管夹。
本题是对基本实验操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这一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操作能力。
10.【答案】
【解析】解:称取一定量的药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添加过多,故只能将药品减少,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
根据天平往哪边偏转,哪边偏重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方法的掌握,难度系数低。
11.【答案】
【解析】【分析】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A、水和食醋可以通过味道的不同进行鉴别,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铜片是紫红色,铝片是银白色,所以通过颜色的不同进行鉴别,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
C、水和澄清石灰水都是无色无味,所以通过物理性质无法鉴别,可以通入二氧化碳进行鉴别,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铁粉是黑色的,食盐是白色的,所以通过颜色的不同进行鉴别,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
12.【答案】
【解析】解:、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
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C、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故选:。
A、根据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温度越高,木条越易碳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
【解析】解: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来回推拉注射器时,二氧化碳进入注射器,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一”中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可证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无法证明产生水,选项说法错误;
C.石蜡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密闭容器内氧气的浓度减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增大,因此“实验二”所得曲线是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会冷凝成小水珠,所以“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C.根据燃烧需要消耗氧气来分析;
D.根据石蜡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环节,以及蜡烛燃烧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另外,对石蜡的元素组成的推断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的方面来考虑、理解,会比较容易些.
1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
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毫升,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门捷列夫 性质
【解析】解: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故答案为:
门捷列夫;性质。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
【解析】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都属于物理性质;用途是:医疗上加碘后制成医用碘酒作消毒剂;酒精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答案】水槽
【解析】解:是水槽;
用作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时的仪器是试管。烧杯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则需要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故答案为:水槽;
;。
根据常用仪器的图形、名称分析回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图形。
18.【答案】 胶头滴管
【解析】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规格选与量取液体体积接近的,减小误差,倾倒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读取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则现用量筒量取氯化钠溶液应选取的量筒,还需要的仪器是胶头滴管,读数如图。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根据量筒的选择方法、量取液体所需仪器来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利用图示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9.【答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握住试管 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
【解析】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若观察到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用推拉注射器的办法,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体中,形成液封,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气密性良好,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会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握住试管;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
根据已有的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答案】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用湿抹布扑灭 可燃性
【解析】解:加热固体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若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用灯帽盖灭;该实验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
故答案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湿抹布盖灭;可燃性。
根据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及酒精灯的使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加热固体、酒精灯的使用等操作。
21.【答案】解:用燃烧煤炭取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而采用电器取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答:用燃烧煤炭取暖,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而采用电器取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答案】药匙 腐蚀胶帽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解: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进入胶帽中,腐蚀胶帽;
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的标准为: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故答案为:药匙;
腐蚀胶帽;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
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
根据玻璃仪器的洗净标准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基本要求。
23.【答案】温度相同,加入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和体积相同 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解析】解:实验中唯一变量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所以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因此控制温度相同,同时加入澄清石灰水的量也要相同;
故答案为:温度相同,加入澄清石灰水的浓度和体积相同。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所以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含有二氧化碳量少,不会出现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考查对比实验唯一变量的原则;
根据澄清石灰水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4.【答案】中瓶塞没有倒放;中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 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或试管没有预热或试管外壁有水珠等
【解析】解: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中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若在进行步骤时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试管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珠等。
故答案为:中瓶塞没有倒放;中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接触试管内壁;
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或试管没有预热或试管外壁有水珠等。
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以及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常见加热试管内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密度比水小合理即可 蓝色 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检验生成的水 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合理即可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前首先熔化成液态石蜡是物理变化
【解析】解: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质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等;故答案为:密度比水小合理即可;
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说法正确;
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就是石蜡蒸气,而不是液态石蜡,说法错误;
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能从导管末端导出,试验不会成功。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进行实验】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若石蜡燃烧有水生成,则硫酸铜粉末变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三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水。而图乙实验只能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该实验与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对比,其优点是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反复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故答案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蓝色;浑浊;水和二氧化碳;检验生成的水;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结论与反思】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后也会发光、放热,但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合理即可;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前首先熔化成液态石蜡是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生着物理变化,故答案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前首先熔化成液态石蜡是物理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根据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来分析;
【进行实验】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及其检验方法、实验装置来分析;
【结论与反思】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知识来分析。
本题考查蜡烛燃烧中“子火焰”燃烧的原因,需要同学们知道“子火焰”燃烧的原因。看似简单的问题,但要细心方可作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