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英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英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时比较合适的热水的温度约为68℃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13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2.(3分)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但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求出
3.(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4.(3分)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5.(3分)关于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6.(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的原理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会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这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的原理
7.(3分)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8.(3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取决于所选的    ,如图所示,“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则航天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9.(3分)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    ;光在    中传播得最快。运动会短跑200米比赛中,终点的计时员    时开始计时(选填“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或“听到发令枪的声”)。
10.(3分)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音调跟物体振动的快慢的关系时,要改变钢尺    ,从而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但不能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这种方法叫    ,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结论,物体振动    ,音调越高。
11.(3分)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过来的。演员弹吉他时,用手按住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2.(3分)如图甲所示,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该实验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发出声音,说明    ;这两个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13.(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如表列出了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数据   (选填“水银”,“酒精”或“甲苯”);在﹣50℃,水银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灯泡的灯丝需要耐高温,所以宜选用    来做材料。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金 钢 钨
熔点(℃) ﹣39 ﹣117 ﹣95 1064 1515 3410
沸点(℃) 357 78 111 2500 2750 5900
14.(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显示5℃   ℃;插入沸水中,示数稳定时显示95℃   ℃,把该温度计放入40℃的水中,则温度计显示的示数为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5.(2分)一物体先以2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前运动了3秒钟,然后停了下来,停了2秒后再以3m/s的速度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了2秒
16.(2分)课室的温度是27℃,老师拿出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在玻璃泡上涂一次酒精,扇风的时间足够长,请在图中画出这支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17.(2分)请在图中作出发光体AB通过小孔在MN上所成的像(画出两条光线和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3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选填“A”或“B”)尺精密(精确度更高)些,此时读数为    cm;就使用方法而言,   (选填“A”或“B”)尺使用不正确。
19.(1分)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s。
20.(3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根据图乙所示利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进行测量,请指出错误的两个地方:
①   ;
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1.(6分)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
(1)组装器材时,应根据“自下而上”顺序,所以是根据    (填器材名称)来调整铁圈(石棉网)的高度。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它的好处是    。
(2)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固体熔化时吸热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其熔点是    ℃,BC段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者“固液共存”)。
(3)若将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倒掉,装入一种液体,按图甲原样装好,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从这可以判断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
22.(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如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98℃,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请根据表格改正后的正确数据在题图乙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选填“A”或“B”)图所示,此时“气泡”中的“气”主要成份是    (选填“小水珠”,“水蒸气”或“空气”)。
(5)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除了在杯子上方盖纸板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6分)如图所示是北京南到邯郸的列车时刻表。
4407次北京南→邯郸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
北京南 — 22:50 0
丰台 23:04 23:07 10
涿州 23:45 23:47 63
高碑店 0:06 0:10 83
保定 0:54 1:00 145
定州 1:40 1:43 205
新乐 2:07 2:10 238
石家庄 2:42 2:54 276
邢台 4:10 4:13 389
邯郸 4:53 — 441
(1)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保持20m/s的速度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一节车厢长25m,相对于列车小明以1m/s的速度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时
24.(7分)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如图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
(1)请问小明骑车7~12s这段时间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25.(7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液态,并在此过程要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把冰箱内的热“搬”到冰箱外。
(2)冰箱冷冻室的猪肉变得硬梆梆,是由于猪肉内的水分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冷冻室里刚拿出来的猪肉比之前要重了,是由于    。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空气中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3)小才同学在水中加些盐,然后放到﹣5℃的冷冻室中急冻,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    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6.(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频率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7.(6分)一般来说,由静止开始往下滚的小球是做加速度运动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慢,因为有阻力的作用,然后往上滚时能够上升的最高高度比开始往下滚时的高度要低,在水平面往前滚动时会越来越慢。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一次实验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   高度(选填“不同”,“相同”或“随机”)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   vCD(选填“>”,“<”或“=”),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    点的速度最小,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 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1.75 0.67
DE 100.00 0.93 1.07
2020-2021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英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时比较合适的热水的温度约为68℃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130cm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答案】B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故A错误;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1.65m左右,在2.8m左右;
D、脉搏跳动70次通常所需时间为1min=60s,故D错误。
故选:B。
2.(3分)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但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求出
【答案】D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快慢不变,同时运动方向也不变的运动。
【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与s,故ABC错误。
故选:D。
3.(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A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
A、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音色是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解答】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上课可以听见老师讲课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知其人”;
故选:A。
4.(3分)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答案】C
【分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即音量大。
故选:C。
5.(3分)关于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A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草叶上的露,此过程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此过程放出热量;
C、树枝上的霜,此过程放出热量;
D、冰冻的衣服晾干。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的原理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会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这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的原理
【答案】C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故A错误;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
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凝固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C。
7.(3分)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D
【分析】物质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液化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
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
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故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8.(3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 ,如图所示,“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则航天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神舟九号”或航天员自己 。
【答案】相对;参照物;“神舟九号”或航天员自己。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解: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以“神舟九号”或航天员自己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相对;参照物。
9.(3分)雷雨天,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  快 ;光在  真空 中传播得最快。运动会短跑200米比赛中,终点的计时员  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 时开始计时(选填“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或“听到发令枪的声”)。
【答案】快;真空;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
【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为3×108m/s;看到发令枪计时比听到枪声计时更准确。
【解答】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后听到雷声;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枪声传到终点时运动员已经开始跑了;
故答案为:快;真空。
10.(3分)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音调跟物体振动的快慢的关系时,要改变钢尺  伸长桌面的长度 ,从而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但不能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这种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结论,物体振动  越快 ,音调越高。
【答案】伸长桌面的长度;控制变量法;越快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解: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频率就会不同,只改变振动快慢;
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会越高。
故答案为:伸长桌面的长度;控制变量法。
11.(3分)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音色 ,台下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播过来的。演员弹吉他时,用手按住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
【答案】音色;空气;音调。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解答】解:口技表演者主要是通过模仿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色接近或相同时;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由振动频率决定,控制琴弦长度,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12.(3分)如图甲所示,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该实验说明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发出声音,说明  空气可以传声 ;这两个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通过乒乓球跳动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 。
【答案】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通过乒乓球跳动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
【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解答】解: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
这两个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通过乒乓球跳动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
故答案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
13.(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如表列出了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数据 酒精 (选填“水银”,“酒精”或“甲苯”);在﹣50℃,水银是  固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灯泡的灯丝需要耐高温,所以宜选用  钨 来做材料。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金 钢 钨
熔点(℃) ﹣39 ﹣117 ﹣95 1064 1515 3410
沸点(℃) 357 78 111 2500 2750 5900
【答案】酒精;固态;钨。
【分析】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内测温物质的沸点应大于被测物质的沸点。
灯泡的灯丝需要耐高温,所以宜选用熔点最高的金属丝。
【解答】解: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由表可知,水银的熔点为﹣39℃,水银处于固态,所以宜选用熔点最高的金属钨来做材料。
故答案为:酒精;固态;钨。
14.(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显示5℃ 0 ℃;插入沸水中,示数稳定时显示95℃ 100 ℃,把该温度计放入40℃的水中,则温度计显示的示数为  41 ℃。
【答案】0;100;41。
【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凝固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而题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90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水温的温度为40℃时,水银柱上升的刻度:,对应的刻度为5℃+36℃=41℃.。
【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则刻度为5℃时的温度是5℃,水的沸点为100℃,则1个刻度表示的温度:=,
当水温的温度为40℃时,水银柱上升的刻度:,对应的刻度:3℃+36℃=41℃。
故答案为:0;100。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5.(2分)一物体先以2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前运动了3秒钟,然后停了下来,停了2秒后再以3m/s的速度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了2秒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首先确定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然后利用描点法,根据数据作图即可。
【解答】解:物体先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3s,运动路程:s=vt=2m/s×3s=6m,5)和(3;
车辆在3~4s内静止,路程不增加,6)和(5;
车辆在5~7s内以3m/s的速度运行2s,因此5~7s内路程增加了s′=v′t′=6m/s×2s=6m总=s+s′=3m+6m=12m,因此连接(5,12)
16.(2分)课室的温度是27℃,老师拿出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在玻璃泡上涂一次酒精,扇风的时间足够长,请在图中画出这支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答案】
【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温度计初始温度与室温相同,为27℃,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受空气温度的影响,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据此可得图象。
17.(2分)请在图中作出发光体AB通过小孔在MN上所成的像(画出两条光线和所成的像)。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作出图。
【解答】解:发光物体AB的每一个点都可看作为点光源,发出的光都会通过小孔照到屏幕的某个区域,到达光屏下部,到达光屏的上部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3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A (选填“A”或“B”)尺精密(精确度更高)些,此时读数为  2.20 cm;就使用方法而言, B (选填“A”或“B”)尺使用不正确。
【答案】A;2.20;B。
【分析】(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
(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3.2cm;读数为2.20cm;
(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5.20;B。
19.(1分)如图,停表的读数是  337.5 s。
【答案】337.5。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分成了2个小格,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s之间有10个小格,指针在37.5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8s=337.5s。
故答案为:337.5。
20.(3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根据图乙所示利用实验室用的温度计进行测量,请指出错误的两个地方:
① 温度计触碰到了容器底 ;
②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相平 。
【答案】﹣18;温度计触碰到了容器底;相平。
【分析】结合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在浸没在液体中,既不能接触杯底也不能接触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此时刻度越向下越大,故温度计时数为﹣18℃;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此外,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故答案为:﹣18;温度计触碰到了容器底。
21.(6分)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
(1)组装器材时,应根据“自下而上”顺序,所以是根据  酒精灯 (填器材名称)来调整铁圈(石棉网)的高度。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它的好处是  可以使加热物质受热均匀,而且温度升高的较缓慢,便于记录温度和时间 。
(2)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固体熔化时吸热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其熔点是  50 ℃,BC段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选填“固”,“液”或者“固液共存”)。
(3)若将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倒掉,装入一种液体,按图甲原样装好,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从这可以判断水的沸点  高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
【答案】(1)酒精灯;可以使加热物质受热均匀,而且温度升高的较缓慢,便于记录温度和时间;(2)不变;50;固液共存;(3)高于。
【分析】(1)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据此分析即可。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物质熔化过程为7min~15min,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说明该固体是晶体;
(3)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1)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为了节省燃料和实验时间,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放置烧杯的铁圈的位置,所以应按“自下而上”顺序安装;
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加热物质受热均匀,便于记录温度和时间。
(2)由图乙可知,该固体在BC段,不断吸收热量;此时的熔化温度为50℃;该物质是晶体。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试管中的物质能够沸腾,试管中的液体与沸腾的水之间存在热传递,可知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1)酒精灯;可以使加热物质受热均匀,便于记录温度和时间;50;(3)高于。
22.(7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
(1)如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  95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不变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
(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98℃,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请根据表格改正后的正确数据在题图乙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A (选填“A”或“B”)图所示,此时“气泡”中的“气”主要成份是  水蒸气 (选填“小水珠”,“水蒸气”或“空气”)。
(5)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除了在杯子上方盖纸板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提高水的初温 。
【答案】(1)95;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不变;(2)低于;(3)见解析;(4)A;水蒸气;(4)提高水的初温。
【分析】(1)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3)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水沸腾前烧杯内部的水底部的温度较高,上部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发生液化,体积变小;水沸腾时,烧杯内部的水温度都达到沸点,烧杯内部水到处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加入,气泡的体积不断变大;
(5)采取的措施有:①减少水的质量;②提高水的初温;③加大酒精灯的灯焰。
【解答】解:(1)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从第4min温度达到98℃,可知水的沸点为98℃,低于水的沸点98℃。
(2)由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气压越低;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3)将图表中的数据作为点的坐标在坐标系中一一描出,并用光滑的线段连接即可
(4)水沸腾前烧杯内部的水底部的温度较高,上部的温度较低,不断发生液化;水沸腾时,烧杯内部水到处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气泡的体积不断变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此时“气泡”中的“气”主要成份是水蒸气。
(5)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除了在杯子上方盖纸板外;②提高水的初温。
故答案为:(1)95;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不变;(3)见解析;水蒸气。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6分)如图所示是北京南到邯郸的列车时刻表。
4407次北京南→邯郸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
北京南 — 22:50 0
丰台 23:04 23:07 10
涿州 23:45 23:47 63
高碑店 0:06 0:10 83
保定 0:54 1:00 145
定州 1:40 1:43 205
新乐 2:07 2:10 238
石家庄 2:42 2:54 276
邢台 4:10 4:13 389
邯郸 4:53 — 441
(1)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列车保持20m/s的速度向前匀速直线运动,一节车厢长25m,相对于列车小明以1m/s的速度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时
【答案】(1)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76km/h;
(2)列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500m。
【分析】(1)根据时刻表计算时间和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计算;
(3)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人走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列车向前运动的距离。
【解答】解:(1)列出运行时间:t=2:07+24h﹣23:07=3h,
路程s=238km﹣10km=228km,
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
(2)小明以1m/s的速度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列车向前运动的距离s车=v车t1=20m/s×25s=500m。
答:(1)列车从丰台到新乐的平均速度76km/h;
(2)列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500m。
24.(7分)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如图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
(1)请问小明骑车7~12s这段时间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小明在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为30m;
(2)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为4.29m/s。
【分析】(1)在v﹣t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利用s=vt可求出小明在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
(2)已知小明全程共计用时12s,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则0~7s内通过的路程等于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再利用v=可求出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第7s以后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为v1=4m/s,
则小明在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为:s1=v4t1=6m/s×(12s﹣4s)=30m;
(2)已知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程的中点,共计用时12s,即0~6s内通过的路程为s2=s1=30m,
则自行车在7~7s内的平均速度为:v2==≈6.29m/s。
答:(1)小明在7~12s内所通过的路程为30m;
(2)自行车在0~8s内的平均速度为4.29m/s。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
25.(7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吸热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液态,并在此过程要  放热 (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把冰箱内的热“搬”到冰箱外。
(2)冰箱冷冻室的猪肉变得硬梆梆,是由于猪肉内的水分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冷冻室里刚拿出来的猪肉比之前要重了,是由于  B 。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空气中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3)小才同学在水中加些盐,然后放到﹣5℃的冷冻室中急冻,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  降低 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凝固;B;(3)降低。
【分析】冰箱的原理即是利用氟利昂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冰箱内部的热量搬运到冰箱的外部,起到制冷的目的。
①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③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
④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
⑤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是放热过程。
⑥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
当水中含有杂质时,其凝固点会降低。
【解答】解:(1)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迅速汽化,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电动压缩机将生成的蒸气抽走,再压入冷凝器,把冰箱内的热“搬”到冰箱外;
(2)猪肉内水分凝固因此会变硬,从冷冻室里刚拿出来的猪肉比之前要重了,故选:B;
(3)水中加盐会降低水的凝固点。
故答案为:(1)汽化;吸热;放热;B;(3)降低。
26.(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频率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0.02 kHz到  20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7500m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8800m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1)0.02;20;
(2)①7500m;②8800m;
(3)不能,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2)①先算出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两者的距离;
②注意:1分钟后,潜艇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解答】解:(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即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0.02kHz到20kHz;
(2)①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t=×10s=5s,
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s=vt=1500m/s×5s=7500m;
②发现潜艇B频率变低时已经过了8秒,这5秒潜艇B是在运动的,
1分钟=60s。
故t=60s+5s=65s
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0m/s×65s=1300m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2=s1+sB=7500m+1300m=8800m;
(3)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7.02;20;
(2)①7500m;②8800m;
(3)不能,月球上是真空。
27.(6分)一般来说,由静止开始往下滚的小球是做加速度运动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慢,因为有阻力的作用,然后往上滚时能够上升的最高高度比开始往下滚时的高度要低,在水平面往前滚动时会越来越慢。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一次实验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 相同 高度(选填“不同”,“相同”或“随机”)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  高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 > vCD(选填“>”,“<”或“=”),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  D 点的速度最小,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43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 s﹣1)
AB 50.00 0.45 1.11
BC 50.00 0.60 0.83
CD 50.00 1.75 0.67
DE 100.00 0.93 1.07
【答案】(1);(2)相同;高于;(3)>;D;0.43。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2)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时,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滑下的位置越高,小球具有的速度越大。
(3)根据表中平均速度一栏可比较小球在BC和CD段速度的大小;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越多,小球的速度越小;根据BD段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球在BD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测量小球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2)因为记录不同路段所用的时间时存在较大误差,因此需要多次测量,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vBC大于vCD,由于BC在同一水平面,导致速度变小的原因是摩擦力的作用;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将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而从B点到D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又逐渐变小,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D点的速度最小;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sBD=50cm+50cm=100cm=1m;tBD=0.8s+1.75s=2.35s;
则vBD=≈0.43m/s。
故答案为:(1);(2)相同;(3)>;D。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无答案)

下一篇:【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下)】06 质量和密度(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