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能与热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秋 河北省顺平县期末)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2.(2022秋 河北省大城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3.(2021秋 河北省曲周县期末)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识.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4.(2021秋 河北省期末)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也就越多
B.1kg、0℃的水的内能和1kg、0℃的冰的内能一样大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5.(2022秋 河北省威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6.(2022秋 河北省期末)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揭开锅盖远远就能闻到粽叶的清香,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能剥开,是因为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7.(2022秋 河北省新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
A.搓手取暖 B.烧煮食物
C.屁股感觉发热 D.瓶塞冲出
8.(2022秋 河北省赞皇县期末)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
A.一样大 B.水蒸气的内能最大
C.冰的内能最大 D.水的内能最大
9.(2022秋 河北省沧州期末)下列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图乙中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图丙中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D.图丁中的现象表明热的物体一定比冷的物体内能大
10.(2022秋 河北省新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板面是传统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煮面时面条放入锅中,面条吸收热量是由于水的内能更大
B.煮面时面汤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C.煮面时需要用筷子对面条适当搅动,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面条的内能
D.吃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022秋 河北省雄县期末)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这个现象说明 (选填“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有引力”或“分子在做热运动”);“炙手可热”表示的内能的转变方式是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2.(2022秋 河北省顺平县期末)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越高,内能 ;,正在熔化的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2022秋 河北省丰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玩甩炮,他只要稍用力将甩炮摔向地面,甩炮就可以爆响。甩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火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后,自身的内能 ,温度 。
14.(2022秋 河北省张家口期末)如图所示,试管内装有水,用塞子塞紧试管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塞子从试管口被管内气体推出,试管口附近伴随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试管内的气体对塞子 时,将管内气体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导致气体温度降低所致。
15.(2017春 河北省隆化县期末)当火灾、地震等灾害出现时,总有消防战士的身影。如图所示为一名消防队员进行模拟演习训练时,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匀速下滑,以地面为参照物消防队员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他的机械能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他与竹竿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选填“滚动”或“滑动”).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16.(2021秋 河北省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通过 的方式损失内能,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 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7.(2019秋 河北省路北区期末)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图所示在两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
18.(2021秋 河北省桥西区期末)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瓶子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小明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个瓶子里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此现象表明: 。小红在实验时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你认为小红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如图乙所示,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用弹簧测力计提起玻璃板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塞子冲出去,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 冲程相同。
19.(2018 河北省河北模拟)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填“A”或“B”)
(2)水的初温是 ℃;末温是 ℃。
(3)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4)根据图乙中A,B图像 (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比热容比热奶的比热容大;其原因是: 。
1.2 内能与热量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秋 河北省顺平县期末)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锯木头锯条发热 B. 划火柴点火
C. 烧水时水温升高D. 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答案】C
2.(2022秋 河北省大城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
3.(2021秋 河北省曲周县期末)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识.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答案】B
4.(2021秋 河北省南京期末)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也就越多
B.1kg、0℃的水的内能和1kg、0℃的冰的内能一样大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答案】C
5.(2022秋 河北省威县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6.(2022秋 河北省峰峰矿区期末)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揭开锅盖远远就能闻到粽叶的清香,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能剥开,是因为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答案】B
7.(2022秋 河北省新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
A.搓手取暖 B.烧煮食物
C.屁股感觉发热 D.瓶塞冲出
【答案】B
8.(2022秋 河北省赞皇县期末)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
A.一样大 B.水蒸气的内能最大
C.冰的内能最大 D.水的内能最大
【答案】B
9.(2022秋 河北省沧州期末)下列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图乙中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图丙中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D.图丁中的现象表明热的物体一定比冷的物体内能大
【答案】C
10.(2022秋 河北省新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板面是传统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煮面时面条放入锅中,面条吸收热量是由于水的内能更大
B.煮面时面汤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升高
C.煮面时需要用筷子对面条适当搅动,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面条的内能
D.吃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2022秋 河北省雄县期末)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这个现象说明 分子在做热运动 (选填“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有引力”或“分子在做热运动”);“炙手可热”表示的内能的转变方式是 热传递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答案】分子在做热运动;热传递
12.(2022秋 河北省顺平县期末)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动能 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越高,内能 越大 ;对晶体而言,正在熔化的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动能;势能;越大;增大。
13.(2022秋 河北省丰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在玩甩炮,他只要稍用力将甩炮摔向地面,甩炮就可以爆响。甩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做功 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火药爆炸时产生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后,自身的内能 减小 ,温度 降低 。
【答案】做功;减小;降低。
14.(2022秋 河北省张家口期末)如图所示,试管内装有水,用塞子塞紧试管口,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塞子从试管口被管内气体推出,试管口附近伴随有白雾出现,这是因为试管内的气体对塞子 做功 时,将管内气体的 内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导致气体温度降低所致。
【答案】做功;内。
15.(2017春 河北省隆化县期末)当火灾、地震等灾害出现时,总有消防战士的身影。如图所示为一名消防队员进行模拟演习训练时,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竹竿匀速下滑,以地面为参照物消防队员是 运动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他的机械能 减小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他与竹竿之间的摩擦是 滑动 摩擦(选填“滚动”或“滑动”).在下滑过程中,他感到手心发烫,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16.(2021秋 河北省石家庄期末)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损失内能,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 内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答案】热传递;内;做功。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7.(2019秋 河北省路北区期末)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图所示在两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水升高的温度 ,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18.(2021秋 河北省桥西区期末)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瓶子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小明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个瓶子里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此现象表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小红在实验时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你认为小红的做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如图乙所示,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用弹簧测力计提起玻璃板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
(3)如图丙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塞子冲出去,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 做功 冲程相同。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正确;(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3)做功。
19.(2018 河北省河北模拟)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A ;(填“A”或“B”)
(2)水的初温是 20 ℃;末温是 40 ℃。
(3)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温度 。
(4)根据图乙中A,B图像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比热容比热奶的比热容大;其原因是: 牛奶与水的质量不一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