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测试题 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25℃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Ksp(FeS)=6.3×10﹣18;Ksp(CuS)=1.3×10﹣36;Ksp(ZnS)=1.6×1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除去工业废水Fe2+中的Cu2+,可选用FeS作沉淀剂
C.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1/L
D.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ZnCl2溶液,则使Ksp(ZnS)变小
2.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t/0C 25 50 100
Kw/10-14 55.0 5.47 1.01
B.
弱 酸 CH3COOH H2CO3
K电离 1.76×10-5 2.95×10-3
C.
D.
3.稀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 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B.温度不变时,加浓氨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Kb 增大
C.温度不变时,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D.通入HCl ,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NH)和c(OH-)均减小
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可以混合施用 B.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可用于杀菌
C.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D.废水中的Cu2+、Hg2+等离子可用Na2S处理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的洗气瓶
B 验证是弱电解质 分别取相同体积、溶液和盐酸,测定两者pH,并比较大小
C 检验1-溴丁烷中含有溴元素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后加热,再滴加溶液
D 验证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几滴溶液
A.A B.B C.C D.D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发生了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B 向2mL0.1mol·L 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L 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 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
C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将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D 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X不一定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战袍”内层添加石墨烯片用于保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位素
B.为除去锅炉中的水垢,可用适量稀硫酸处理,快速且不挥发酸性气体
C.BaCO3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将草木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容易降低营养元素N的肥效
8.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装置制备大量 B.图2装置制备无水
C.图3装置制备胶体 D.图4装置可比较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氯水的pH值,测定值偏大
C.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混合,所测温度值偏高
D.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结果偏高
10.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具有导电性
B.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常温下,的醋酸溶液中,
D.10mL的醋酸溶液恰好能与10m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11.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
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C.对同一弱电解质来说,当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1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5.00mL盐酸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25.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配制浓度为0.1000mol·L-1的MgCl2溶液 称取MgCl2固体0.95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C 比较AgCl和AgI溶度积的大小 向试管中加入2mL0.1mol·L-1AgNO3溶液,滴加0.1mol·L-1NaCl溶液3mL,再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
D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3.测定粗锡中Sn的纯度:在强酸性环境中将粗锡样品溶解(此时全部转化成),迅速加入过量溶液,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消耗的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已知:,
(1)溶解粗锡时不宜选用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锡样品中Sn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体内尿酸(HUr)含量偏高,关节滑液中产生尿酸钠晶体(NaUr)会引发痛风和关节炎,有关平衡有:①HUr(尿酸,aq)(尿酸根,aq)、②。某课题组配制“模拟关节滑液”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37℃时,,,。
②37℃时,模拟关节滑液pH=7.4,。
(1)37℃时,HUr溶液的pH约为_______(已知)。
(2)下列事实可以证明尿酸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NaUr溶液显碱性
B.HUr溶液可使石蕊溶液变红
C.常温下,等浓度的尿酸溶液导电性比盐酸弱
D.10mL溶液与10mLNaOH溶液完全反应
(3)37℃时,向HUr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配制“模拟关节滑液”,溶液中_______(填“>”“<”或“=”)。
(4)37℃时,向模拟关节滑液中加入NaCl(s)至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NaUr晶体析出,请写出判断过程:_______。
(5)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反应②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6)对于尿酸偏高的人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多喝水,食用新鲜蔬果
B.饮食宜多盐、多脂
C.适度运动,注意关节保暖
D.减少摄入易代谢出尿酸的食物
15.根据所学化学反应原理解决以下问题: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
(2)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漂白粉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_______。
(3)难溶物可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写出侯氏制碱法中生成小苏打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用还原生成和,放热,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16.回答下列问题
(1)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_(已知:的;)。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溶于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___。
17.Ⅰ、重金属离子对河流及海洋造成严重污染。某化工厂废水(pH=2.0,ρ≈1g·mL-1)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1mol·L-1。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 AgI AgOH Ag2S PbI2 Pb(OH)2 PbS
Ksp 8.3×10-17 5.6×10-8 6.3×10-50 7.1×10-9 1.2×10-15 3.4×10-28
(1)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 NaOH B Na2S C KI D Ca(OH)2
(2)常温下,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_______ mol/L。
Ⅱ、为了研究难溶盐的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向2mL0.005 mol/LAgNO3溶液中加入2 mL0.005 mol/LKSCN溶液,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2:取1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 mol/LFe(NO3)3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滴3mol/LAgNO3溶液。 现象a,且溶液红色变浅。
步骤4: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mol/LK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已知:25℃,Ksp(AgI,黄色)=8.3×10 17,Ksp(AgSCN,白色)= 1.0×10 12 。
(3)步骤3中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
(4)向50mL0.005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50mL0.005 mol/L的KSCN溶液,若混合后溶液体积为200mL,则溶液中Ag+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mol/L。
18.化学需氧量(简称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1L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化剂的量,并换算成以氧气为氧化剂时,1L水样所消耗O2的质量(mg·L-1)。现有水样20.00mL测其COD.用1.176g K2Cr2O7 (摩尔质量为294g·mol-1)固体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并加入适量酸和催化剂,加入水样后充分反应。多余的K2Cr2O7用0.1000mol·L-1 Fe(NH4)2(SO4)2溶液进行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起始读数/mL 终点读数/mL
1 0.00 12.10
2 1.26 13.16
3 1.54 15.64
已知:Cr2O+6Fe2++14H+2Cr3++6Fe3++7H2O,K2Cr2O7和有机物反应时也被还原为Cr3+。
(1)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该湖水的COD为_______mg·L-1。
19.有X、Y、Z三种元素,已知:
①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KSCN溶液呈红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将ZY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5 mol Y的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
(4)室温时,pH=5的HY溶液和pH=5的ZY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分别是___mol·L-1和__mol·L-1。
20.X、Y、Z、W、R、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2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Z与R同主族,R的一种固体单质在空气中易自燃;Y、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的2倍,W有W2、W3两种常见单质;含Q的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紫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X、W、R、Q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请写出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YW(ZX2)2是一种中性肥料,请写出它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比较Z与R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
(4)X、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5)R的简单氢化物具有强还原性,将其通入硫酸铜溶液能生成两种最高价含氧酸和一种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Y的最高价氧化物与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21.工业用亚硝酸钠()通常含有,某工业杂志报道,对含量的测定可以先测量出样品中的含量,再计算出的纯度。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称取5.300 g工业用亚硝酸钠样品,配制成溶液。
第二步,用碱式滴定管取上述待测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试剂2~3滴,用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不变化,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重复滴定两次。
(1)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待测试样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用相应的字母回答)。
A. B. C. D.
(2)滴定到终点发生的反应为,滴定前后,标准溶液的液面如图,则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
据此,杂质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已知:时,。上述滴定过程中,的存在并不影响测量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25℃时,与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则溶液中_______(填准确数值)。
(5)下列操作会使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22.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第四周期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4 g L-1;碱性溶液焰色试验呈黄色。
请回答:
(1)X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两种沉淀中加入1mol/L的适量氨水,一种沉淀溶解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焰色试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A.ZnS与CuS的组成结构相同,由于Ksp(CuS)=1.3×10﹣36<Ksp(ZnS)=1.6×10﹣24,则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的溶解度,故A错误;
B.由于Ksp(CuS)=1.3×10﹣36<Ksp(FeS)=6.3×10﹣18,CuS的溶解度小于FeS的,所以除去工业废水Fe2+中的Cu2+,可选用FeS作沉淀剂,故B正确;
C.H2S是弱酸,硫离子的最大浓度为0.1mol/L,CuS的溶度积常数(Ksp)=1.3×10﹣36,所以溶液中Cu2+的最小浓度为1.3×10﹣35mol/L,故C错误;
D.溶度积受温度影响,与离子浓度无关,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ZnCl2溶液,Ksp(ZnS)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A.水的离子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大,表格中数据逐渐减小,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错误;
B.乙酸和碳酸的电离常数不同,为物质的本身性质,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B错误;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颜色加深,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正确;
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发生移动,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错误;
故选C。
3.A
解析:A.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A正确;
B.温度不变时,加浓氨水,NH3·H2O浓度变大导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Kb只受温度影响不会改变,B错误;
C.温度不变时,加水稀释,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根据Kw= c(OH-) ×c(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大,C错误;
D.通入HCl,HCl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导致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NH)变大,c(OH-)减小,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A.铵态氮肥中的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中的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受热分解生成NH3,氮肥流失,所以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可以混合施用,故A错误;
B.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后,Al3+发生水解反应形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能够净水,但明矾不能用于杀菌,故B错误;
C.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人体不能服用,不可用作胃酸中和剂,故C错误;
D.因为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和S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uS、HgS等沉淀,所以废水中的Cu2+、Hg2+等离子可用Na2S处理,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A.由于H2SO4能与NH3反应生成NH4HSO4或者(NH4)2SO4,故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A不合题意;
B.分别取相同体积0.1mol/L的CH3COOH溶液和盐酸,测定两者pH,测得前者pH大于1,后者等于1,即说明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
C.由于NaOH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黑色沉淀Ag2O,故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再滴加足量的HNO3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即可检验为溴代烃,C不合题意;
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几滴溶液,由于AgNO3溶液过量,生成黄色沉淀AgI,可能是Ag+与I-直接反应,也可能是AgCl转化为AgI,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D
解析:A.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与发生反应但不是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推出相应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向2mL0.1mol·L 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L 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硝酸银还有剩余,再加入几滴0.1mol·L 1的Na2S溶液,硝酸银和硫化钠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不能证明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由于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烯,故C不符合题意;
D.向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X可能是氨气,也可能是氯气,因此X不一定具有氧化性,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D
解析:A.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两种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不是两种核素,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
B.锅炉水垢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aSO4,水垢中的CaSO4不能用酸溶解除去,为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CaSO4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然后用酸除去,B项错误;
C.BaCO3可以和胃酸中的HCl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Ba2+,溶液造成重金属中毒,可以用BaSO4作为X射线造影剂,C错误;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由于CO的水解使K2CO3溶液呈碱性,NH的水解使NH4Cl溶液呈酸性,若将两者混合施用,由于水解的相互促进,使NH的水解程度增大,变成NH3逸出,降低N营养元素的肥效,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8.B
解析:A.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极易溶于水,所以要制备大量的,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形成碱性溶液,再通入,发生反应:,A错误;
B.易发生水解:,加热制备无水时,通入气体,抑制水解,B正确;
C.制备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C错误;
D.因为醋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醋酸,无法证明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若滴定时,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醋酸溶液不可能完全反应,会导致所测浓度偏低,故A错误;
B. 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所以用pH试纸无法测得氯水的pH,故B错误;
C.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混合时会有热量散失,导致所测温度值偏低,故C错误;
D.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终点读数时无气泡会使盐酸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高,故D正确;
故选D。
10.C
解析:A.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也不一定弱,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所带电荷数有关,A不选;
B.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就此判定其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HCl也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B不选;
C.常温下,的醋酸溶液中,,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其为弱电解质,C选;
D.酸碱中和反应不能作为判定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依据,D不选;
故选C。
11.B
解析: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A正确;
B.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有些弱电解质,若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也会强,所以导电能力强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B错误;
C.导电能力与温度、浓度有关,C正确;
D.液态的NaCl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液态的HCl存在分子,不导电,D正确;
故选B。
12.C
解析:A.酸式滴定管下方无刻度,充满液体,则调整初始读数为25.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溶液体积大于25.00 mL,故A项错误;
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项错误;
C.向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AgNO3溶液,滴加0.1 mol/L NaCl溶液3mL,根据Ag++Cl-= AgCl↓,由题中给出的量,可判断Cl-过量,再加入0.1mol/L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可证明沉淀由AgCl向AgI转化,说明AgI的溶解度更小,可比较AgCl和AgI溶度积的大小,故C项正确;
D. pH试纸不能湿润,应选干燥的pH试纸测定,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3.(1)酸性溶液可将浓盐酸氧化,使锡纯度的测定产生误差
(2)
解析:(1)由于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易将浓盐酸氧化,因此溶解粗锡时不宜选用浓盐酸;
(2)由已知方程式可知存在关系式:,则粗锡样品中的纯度为。
14.(1)3.7
(2)AC
(3)>
(4),故有尿酸钠晶体析出
(5)吸热
(6)ACD
解析:(1)由尿酸的电离平衡:HUr(尿酸,aq)(尿酸根,aq),,解得,pH约为3.7,故为:3.7;
(2)A.NaUr溶液显碱性,说明是强碱弱酸盐,A正确;
B.HUr溶液可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具有酸性,B错误;
C.常温下,等浓度的尿酸溶液导电性比盐酸弱,说明是弱酸,C正确;
D.10mL溶液与10mLNaOH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说明具有酸性,D错误;故选AC。
(3)37℃时,模拟关节滑液pH=7.4,,遵循电荷守恒,所以:>,故为:>;
(4)37℃时,模拟关节滑液,当时故有尿酸钠晶体析出,故为:,故有尿酸钠晶体析出;
(5)关节炎的原因归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夏天症状减轻,冬天症状加重,依据平衡温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故为:吸热;
(6)A.多喝水,食用新鲜蔬果,A正确;
B.饮食宜多盐、多脂,B错误;
C.适度运动,注意关节保暖,C正确;
D.减少摄入易代谢出尿酸的食物,D正确;
故选ACD。
15.(1)
(2)
(3)
(4)
(5)
解析:(1)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为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漂白粉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能与洁厕灵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有毒的氯气会污染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难溶物Z硫化锌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铜离子的反应为硫化锌与溶液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溶度积小的硫化铜和锌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侯氏制碱法中生成小苏打的总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由一氧化碳还原80g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放热12.4kJ可知,反应的焓变ΔH=—=—24.8kJ/mol,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16.(1)
(2)20
解析:(1)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则联氨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再根据已知:的及,故联氨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为;
联氨为二元弱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则联氨与硫酸形成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2)溶于溶液发生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则。
17. B 1.2×10-3mol·L-1 出现白色沉淀 4.0×10 10
【分析】I.溶度积越小越易转化为沉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判断最近试剂;先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根据Pb(OH)2的溶度积进行计算;
II.银离子会和硫氰酸根离子之间反应得到AgSCN白色沉淀,沉淀平衡向着溶度积更小的方向转化。
解析:I.(1)溶度积越小的越易转化为沉淀,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硫化物的溶度积小,则应选择硫化钠,故答案为:B;
(2)由Pb(OH)2的溶度积为1.2×10-15,pH=8.0,c(OH-)=10-6mol L-1,则c(Pb2+)==1.2×10-3mol L-1,故答案为:1.2×10-3mol L-1;
II.(3)加入硝酸银,银离子会和硫氰酸根离子之间反应得到AgSCN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出现白色沉淀;
(4)向50mL 0.005mol L 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50mL0.005mol L 1的 KSCN溶液,KSCN过量,溶液中剩余的c(SCN-)=,则c(Ag+)==4.0×10 10mol L 1,故答案为:4.0×10 10。
18.04000 mol·L-1 480
解析:(1)1.176g K2Cr2O7 的物质的量为=0.004000mol,溶液体积为100mL,即0.1L,所以浓度为=0.04000 mol·L-1;
(2)三次实验消耗Fe(NH4)2(SO4)2溶液体积分别为:12.10-0.00=12.10mL,13.16-1.26=11.90mL,14.64-1.54=13.1mL,第三组数据误差较大,舍弃,则平均消耗标准液体积为=12.00mL;10.00mLK2Cr2O7溶液中n(K2Cr2O7)=0.01L×0.04000mol/L=4×10-4mol,所用Fe(NH4)2(SO4)2溶液中n(Fe2+)=12×10-3L×0.1mol/L=1.2×10-3mol,根据Cr2O+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剩余的n(K2Cr2O7)=×1.2×10-3mol=2×10-4mol,所以水样消耗的n(K2Cr2O7)=4×10-4mol-2×10-4mol=2×10-4mol,根据电子电子转移可知,水样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10-4mol×(6-3)×2]=3×10-4mol,氧气的质量为3×10-4mol×32g/mol=96×10-4g=9.6mg,故该湖水的COD为=480mg·L-1。
19. HClO4 Fe3++3H2OFe(OH)3(胶体)+3H+ ABD ===H2SO4+2ClO2 10-9 10-5
【分析】X2-、Y-均与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这说明X与Y分别位于同一周期的第ⅥA族和ⅦA族; Z与Y可组成化合物ZY3,ZY3溶液遇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Z是铁元素;ZY3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Y是氯元素,则X是S,综上所诉,X是S,Y是Cl,Z是Fe;据此解答。
解析:(1)氯元素的最高价是+7价,则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4;
(2)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是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A正确;
B.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则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阴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B正确;C.该胶体是由FeCl3水解得到的,含有Cl-,则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氯化银沉淀产生,C错误;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铁生成,D正确;故答案为ABD;
(3)S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SO2;该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与含1.5 mol Cl的含氧酸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由于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该酸是氯酸;反应时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则强酸应该是硫酸,即S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则1分子Y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个数是1.5÷1.5=1,因此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电子转移为===H2SO4+2ClO2;
(4)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氯化铁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室温时,pH=5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分别是,pH=5的FeCl3溶液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为10-5 mol·L-1。
20. K>P>O>H 第二周期ⅤA族 配制等浓度的磷酸和硝酸溶液,分别测量其pH,磷酸溶液的pH大,说明硝酸的酸性强,即P的非金属性弱于N C2H2 4CuSO4+PH3+4H2O=4Cu↓+H3PO4+4H2SO4 c(K+)>c(CO32-)>c(OH-)>c(HCO3-)>c(H+)
【分析】X、Y、Z、W、R、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X2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说明X为H元素;Z与R同主族,R的一种固体单质在空气中易自燃,此单质为P4,则Z为N元素,R为P元素;Y、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的2倍,W有W2、W3两种常见单质,则W为O元素,Y为C元素;含Q的化合物焰色反应呈紫色,可知Q为K元素,据此分析并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题。
解析:由分析知:X、Y、Z、W、R、Q依次为H、C、N、O、P、K元素;
(1)H、O、P、K原子分属四个不同周期,结合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而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的规律可知原子半径K>Na>P>S>O>H,则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K>P>O>H;Z为N元素,核电荷数为7,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ⅤA族;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尿素(CO(NH2)2是一种中性肥料,说明其为共价化合物,则它的电子式为;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配制等浓度的磷酸和硝酸溶液,分别测量其pH,磷酸溶液的pH大,说明硝酸的酸性强,即P的非金属性弱于N;
(4)C、H元素可组成多种烃,其中含有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乙炔,其化学式为C2H2;
(5)PH3具有强还原性,通入硫酸铜溶液能生成两种最高价含氧酸和一种单质,应为磷酸、硫酸和Cu,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SO4+PH3+4H2O=4Cu↓+H3PO4+4H2SO4;
(6)CO2与KOH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生成K2CO3,所得溶液中CO32-分步水解,且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K+)>c(CO32-)>c(OH-)>c(HCO3-)>c(H+)。
21.(1)B
(2) 20.00mL 8.00%
(3)滴定过程至终点,待测液始终呈弱碱性环境,不会出现强酸性环境,故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
(4)
(5)AC
解析:(1)碱式滴定管管身与滴嘴之间是胶管连接,在滴定管排气泡时需将滴嘴扭转90°以上,滴嘴斜向上排气,B方法正确;故答案为:B。
(2)根据题目所给图像可知,,,所以溶液消耗的体积是;,的质量分数是;故答案为:20.00mL;8.00%。
(3)根据题意溶液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亚硝酸和盐酸反应,而盐酸滴入待测液先消耗,滴定到终点之前,溶液pH始终大于7,滴定至终点生成物也是和,溶液应呈弱碱性,所以“滴定过程至终点,待测液始终呈弱碱性环境,不会出现强酸性环境,故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滴定过程至终点,待测液始终呈弱碱性环境,不会出现强酸性环境,故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
(4)混合溶液中离子只有四种,分别是、、、,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
,当混合溶液,则有;故答案为:。
(5)含量测定中,如果测定结果偏高,则测定含量偏低;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待滴定的的量会增多(润洗液残留的溶质),消耗盐酸偏多,则实验测定质量偏高,则测定含量偏低,故A符合题意;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标准液润洗是标准操作,不影响实验测定结果,故B不符题意;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气泡所占体积会被记入标准液消耗体积,则标准液消耗体积偏大,测定的质量偏高,则测定含量偏低,故C符合题意;D.由于滴定管本身体积刻度的特殊顺序,俯视读数小于真实值,盐酸消耗体积,俯视读数,平视,数据小于真实值,则计算所得偏小,测定的质量偏低,则测定含量偏高,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C。
22.(1) 碳、溴、钠 Na5CBr
(2)
(3)(或)
(4)取一根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溶液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分析】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714 g L-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714 g L-1×22.4L/mol=16g/mol,A为CH4;碱性溶液焰色试验呈黄色,则X中含有Na元素;碱性溶液中加入0.04molHCl,所得溶液呈中性,则碱性溶液中含有0.04molNaOH;中性溶液与AgNO3反应生成0.04molAgCl,质量为5.74g,则另一银盐质量为7.62g-5.74g=1.88g,银盐中的另一元素为第四周期元素,则其应为溴,Ag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8,AgBr为0.01mol。由此得出,X与水反应生成0.04molNaOH、0.01molNaBr,2.07gX中含有0.05molNa、0.01molBr,含C原子的质量为2.07g-0.05mol×23g/mol-0.01mol×80g/mol=0.12g,则含C原子0.01mol,从而得出X中Na、C、Br的原子个数比为0.05:0.01:0.01=5:1:1,X的化学式为Na5CBr。
解析:(1)由分析可知,X的组成元素是碳、溴、钠,X的化学式为Na5CBr。答案为:碳、溴、钠;Na5CBr;
(2)X与水反应,生成NaOH、NaBr、CH4,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
(3)两种沉淀中加入1mol/L的适量氨水,AgCl沉淀溶解,AgBr沉淀不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答案为:(或);
(4)做焰色试验时,使用经过稀盐酸洗涤的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观察火焰的焰色。实验操作:取一根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溶液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答案为:取一根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待测溶液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4.5 光的色散 同步练习 (答案)2022-2023上学期贵州省各地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