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浈江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敲听到的声音比轻敲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B.轻敲听到的声音比重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高
C.两次敲击听到的声音音色不同
D.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一样大
2.(3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者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地面
3.(3分)声音能传递信息,下列事例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雪山里大声喊叫会引起雪崩
4.(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于了
B.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C.早晨太阳出来后大雾散尽
D.深秋降温前河面上出现的白雾
5.(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B.该物质的沸点为80.5℃
C.该物质熔化经历了12分钟
D.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6.(3分)如图所示,模拟自然界雨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的水因为吸热汽化逐渐减少
B.金属盘底部有水滴落下,是水蒸气液化过程,该过程需要吸热
C.该实验说明液化的一种方式是降低温度
D.若想实验现象更明显要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
7.(3分)生活中有很多白气,虽然它们看上去一样,但其成因不同,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白气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热水壶上方的白气是热水壶中水汽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B.热水壶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热液化形成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
D.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形成的
8.(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9.(3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
B.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
10.(3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C.运动1.2米,甲车比乙车多用1秒
D.运动3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0.9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3分)1.7cm= nm= m= km。
12.(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图 音调高;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
13.(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 ,也说明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14.(2分)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15.(3分)自然界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三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这些物态变化发生过程中都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3分)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17.(3分)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 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在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期间,路政部门加强了城区噪声的监测与防治,如图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 减弱噪声。
18.(2分)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选填“小明”“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三、实验题(共2题,每空2分,共24分)
19.(12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应较 (“大”或“小”);小车从A处到C处用的时间是 s,平均速度是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填“变大”“不变”“变小”)
20.(12分)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 或试管壁。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图乙和图丙,是小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 是冰的熔化图像;冰熔化过程用了 min,它的熔点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21.(6分)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米?
22.(7分)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1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50 09:50 240km
G1482 09:00 10:05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3.(8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1)实验装置中的纸盖作用除了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外,还可以起到防止上升的水蒸气遇冷 (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附着在温度计上,从而看不清读数。
(2)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 。
(3)从表所示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面的操作应该是: ,再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24.(4分)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出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浈江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敲听到的声音比轻敲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B.轻敲听到的声音比重敲听到的声音的音调高
C.两次敲击听到的声音音色不同
D.两次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一样大
【解答】解:
同一个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频率是不变的,故音调不变;同一个音叉的材料和结构不变,发出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变的;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导致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重敲时,音叉振幅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3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者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地面
【解答】解:以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演员与布景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演员是运动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故选:B。
3.(3分)声音能传递信息,下列事例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 )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雪山里大声喊叫会引起雪崩
【解答】解: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雪山里大声喊叫会引起雪崩都是因为声波传递能量;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故选:C。
4.(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于了
B.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C.早晨太阳出来后大雾散尽
D.深秋降温前河面上出现的白雾
【解答】解: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于了,这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升华现象,故A正确;
B、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故B错误;
C、早晨太阳出来后大雾散尽,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属汽化现象,故C错误;
D、深秋降温前河面上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5.(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
B.该物质的沸点为80.5℃
C.该物质熔化经历了12分钟
D.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解答】解:A、由图象知,AB段该物质还没有熔化,为固态,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为80.5℃,故其熔点为80.5℃.而不是沸点,故B错误。
C、由图知,物质从6min时开始熔化,12min熔化结束,熔化时间为6min,故C错误;
D、由于物体在从6分钟到12分钟这个过程中,物体吸热,但温度并没有升高,结合晶体熔化的特点,可知这种物质是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6.(3分)如图所示,模拟自然界雨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的水因为吸热汽化逐渐减少
B.金属盘底部有水滴落下,是水蒸气液化过程,该过程需要吸热
C.该实验说明液化的一种方式是降低温度
D.若想实验现象更明显要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
【解答】解:
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故A正确;
B、金属盘底部有水滴落下,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
C、水蒸气遇冷液化,这表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
D、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B。
7.(3分)生活中有很多白气,虽然它们看上去一样,但其成因不同,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白气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热水壶上方的白气是热水壶中水汽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B.热水壶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热液化形成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
D.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形成的
【解答】解:
AB、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上升时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会产生“白气”现象,故A正确,B错误;
CD、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是周围的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现象,故CD错误。
故选:A。
8.(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解答】解:吹哨子时,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所以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音调;
故选:A。
9.(3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
B.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
【解答】解:A、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50×m/s≈14m/s;
B、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v===12m/s;
C、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10m/s;
D、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
比较可知,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
故选:A。
10.(3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C.运动1.2米,甲车比乙车多用1秒
D.运动3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0.9米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0.3m/s,乙车的速度v乙===0.6m/s,v甲<v乙,故A错误;
B、因为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v甲<v乙,所以,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故B错误;
C、由图知运动1.2米,甲车所用时间为4s,乙车所用时间为2s,故甲车比乙车多用2s。故C错误;
D、由图知运动3秒,甲车通过的路程为0.9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8m,故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0.9m。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1.(3分)1.7cm= 1.7×107 nm= 0.017 m= 1.7×10﹣5 km。
【解答】解:1.7cm=1.7×107nm=1.7×107×10﹣9m=0.017m=0.017×10﹣3km=1.7×10﹣5km。
故答案为:1.7×107;0.017;1.7×10﹣5。
12.(3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图 丙 音调高;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乙 ,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 .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其中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所以丙的音调高;同时,甲和丙的波形图形状非常相近,因此,其音色也应该是相同的。
甲、乙、丙中,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所以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最多,频率最多,音调最高;
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
故答案为:丙;乙;甲、乙。
13.(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也说明水的沸点 低于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解答】解: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纸的着火点约18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因此纸锅不会燃烧。
故答案为:不变;低于。
14.(2分)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减小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解答】解:对于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一定的水,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所以气温的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而加剧旱情;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减小水分的暴露表面积,使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增加、减小。
15.(3分)自然界的水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三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C ,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AB ,这些物态变化发生过程中都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答】解:雪、霜冻都是固体,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同时要放出热量;
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C;AB;放出。
16.(3分)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吸收 大量的热,使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解答】解:(1)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
(2)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
(3)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液态的氯乙烷汽化吸收热量后,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吸收。
17.(3分)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 振动 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 次声波 (超声波/次声波).在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期间,路政部门加强了城区噪声的监测与防治,如图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解答】解:人们在道别时,挥动的手臂由于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但我们却听不到挥手声,其原因是挥手声属于次声波。在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期间,路政部门加强了城区噪声的监测与防治,如图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次声波、声源处。
18.(2分)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小明 (选填“小明”“小华”)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是 运动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明运动时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小华运动时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曲线,因此,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小华与小明运动的速度不同,因此,以小华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小明;运动。
三、实验题(共2题,每空2分,共24分)
19.(12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应较 小 (“大”或“小”);小车从A处到C处用的时间是 5 s,平均速度是 0.24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填“大”或“小”)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大 。(填“变大”“不变”“变小”)
【解答】解:(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小车从A处到C处用的时间是5s,速度为v=;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小,由公式v=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4)由图知,上半程的路程为s2=s1=×1.2m=0.6m,小车通过上半程用的时间t2=3s,
下半程的路程为s3=s1=×1.2m=0.6m,小车通过下半程用的时间t3=2s,
上半程的速度:vAB===0.2m/s;
下半程的速度:vBC===0.3m/s;
计算可知,vBC>vAB,
所以,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
故答案为:(1)v=;(2)小;5;0.24;(3)大;(4)变大。
20.(12分)在“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 秒表 ;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 底部 或试管壁。
(2)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48 ℃。
(3)图乙和图丙,是小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 乙 是冰的熔化图像;冰熔化过程用了 3 min,它的熔点是 0 ℃。
【解答】解:(1)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秒表计时;用温度计测量固体粉末的温度,则温度汁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固体粉末中;
(2)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8℃;
(3)图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冰的熔化过程用了4min﹣1min=3min;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为0℃;
故答案为:(1)秒表;底部;(2)48;(3)乙;3;0。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3分)
21.(6分)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米?
【解答】解:因声呐发出超声波后2s接到回波,
所以,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t=×2s=1s,
由v=可得,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
s=vt=1500m/s×1s=1500m。
答: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1500m。
22.(7分)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15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50 09:50 240km
G1482 09:00 10:05 240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
由v=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t===0.5h=30min,
他们8:15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45,
由于到站时火车G1346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能赶上G169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
t′=9:50﹣8:50=1h,
总路程s′=24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240km/h。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G1692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
五、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3.(8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1)实验装置中的纸盖作用除了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外,还可以起到防止上升的水蒸气遇冷 液化 (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附着在温度计上,从而看不清读数。
(2)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 B 。
(3)从表所示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99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面的操作应该是: 撤去酒精灯 ,再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解答】解:
(1)实验时,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会液化为小水滴,因此还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影响读数;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所以正确的是B;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温度达到99℃后,吸热温度不再升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即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此时水的沸腾停止。
故答案为:(1)液化;(2)B;(3)99;撤去酒精灯。
24.(4分)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出人体内结石。以上事例,表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①②④ ;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③⑤ 。
【解答】解:①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即通过声音我们判断是不是破裂,即是声音传递了信息;
②医生给病人做B超诊断病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③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④中医通过“闻”来诊病,即通过声音判断人体是否发生病变,故是声音传递信息;
⑤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