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4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2(含解析)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4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 液体的体积越小,蒸发越快
2.(3分)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3.(3分)在的环境中,把一块的冰投入到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4.(3分)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A. 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 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 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 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5.(3分)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
A. 密度比水小 B. 沸点比水高 C. 比热容比水小 D. 内能比水大
6.(3分)雪天路面的雪越积越厚,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常在路面的积雪上喷洒盐水,这种做法( )
A. 降低积雪的凝固点,有利于积雪的熔化
B. 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开始熔化
C. 提升积雪的熔凝固点,有利于积雪的熔化
D. 将积雪与盐水混合成温度是0℃盐水
7.(3分)关于液体的沸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沸腾现象只在液面发生 B. 液体的沸点是固定不变的
C. 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D. 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会升高
8.(3分)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9.(3分)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升华现象。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3分)高淳国际慢城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吸热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雾绕群峰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11.(3分)今年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多次被雾霾笼罩,无锡市也几次出现了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雾霾”的成分之一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减少尾气排放不能有效减少PM2.5对空气的污染
C.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D. PM2.5的空间尺寸与空气分子相近
12.(3分)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分)
13.(2分)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14.(2分)用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当针筒中的乙醚液体消失时,再推压活塞.观察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通过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水蒸气很难液化.
15.(3分)饺子在水中怎么者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______高。气体打火机里面的液体主要是丁烷,它在常温下是气体,是通过压缩气体的方法使其变为液体的,据某市报报道:天津一小男孩睡觉时,臀部将压在下面的劣质打火机焐炸,液态丁烷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在此过程中要______热,从而致使其臀部局部速冻成伤
16.(3分)云、雨、雹、雪、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其中露的形成属于____,霜的形成属于____,这两种物态变化形成时都要____.
17.(1分)炎热的夏天,吹电风扇感觉凉爽的原因是:____.
18.(5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李梅分别测得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到完全熔化的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物质甲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温度时,物质乙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10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______ 。
纠正错误后,当水温升到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未记录,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写缺失的温度 ______ 。
时间
温度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______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______ 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______ 。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0.(10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同学用的是如图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选填“高”或“低”).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甲、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不同.
21.(10分)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____的熔点最低,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种物质中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的质量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液体的体积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解: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并且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保持0℃不变.
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因此不符合题意;
A、B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0℃,所以A错误.
B的熔点是0℃,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把一块的冰投入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
故选:。
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放在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4.【答案】B;
【解析】解:夏天,自来水管中的水温一定比外界空气温度要低得多,导致管壁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它温度低的水管外壁会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自来水管外壁“出汗”现象.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主要是因为油的沸点大于水的沸点,且油沸腾后,会保持沸点温度远大于水的沸点不变,饺子内的水分会很快蒸发掉,而变黄变焦。
故选:。
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若放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温度高了,才会发黄、变焦。
该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液体的沸点知识;油的沸点大于水的沸点,且油和水沸腾后会保持各自的沸点温度不变;结合这些知识可解答此题。
6.【答案】A;
【解析】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
故选A.
7.【答案】C;
【解析】解:、沸腾不仅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还可以发生在液体内部,故A错误;
B、液体的沸点与液面气压和液体的种类有关。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升高而增大,随液面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故B错误;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沸腾时还需要吸收热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不同的液体,沸点一般不同,沸点还与气压有关;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这道题主要考查沸腾的特点,以及沸点的变化,是一道基础题目。
8.【答案】D;
【解析】小水珠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了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或靠近冰箱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是熔化,是凝华;故A错误;
B、是液化,是凝华;故B正确;
C、是液化,是熔化;故C错误;
D、是液化,是凝华;故D错误;
故选:。
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现象;
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是固态的冰棒熔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是水蒸气遇冷在杯子外壁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在包装纸上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分析物态变化的关键是搞清现象发生前后的状态。
10.【答案】A;
【解析】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符合题意;
B、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
C、秋天,树上蒙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不符合题意;
D、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答案】A;
【解析】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并且与空气中的浮沉混合在一起,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能有效减少PM2.5对空气的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PM2.5在空气中受重力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空气分子的直径约10-10m=10-4um,要比2.5um小的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
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
为了避免水蒸气的液化,防雾镜在背面装有电热丝,浴后的化妆、剃须、整发和装扮自己的仪容时,只要接通其电路,提高镜面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不能放热液化,所以能避免发生结雾现象,故B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放热的;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该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使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3.【答案】熔化;放出;
【解析】解: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
14.【答案】压缩体积;高;
【解析】解:(1)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2)烧水时,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高温的水蒸气在遇冷时才发生液化现象,而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会液化.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高.
15.【答案】沸点 ; 汽化 ; 吸 ;
【解析】解: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在高温下饺子会变黄变焦;
打火机焐炸是因为打火机内丁烷液体吸收热量发生汽化,体积增加、压强增大而爆炸。
故答案为:沸点; 汽化; 吸。
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主要是因为油的沸点大于水的沸点,且油沸腾后,会保持沸点温度远大于水的沸点不变,饺子内的水分会很快蒸发掉,而变黄变焦。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该题考查了液体沸点的理解、和汽化特点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液化;凝华;放热;
【解析】解:
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放热.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需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放热.
17.【答案】风扇加快人体汗液蒸发,带走更多热量使人凉快;
【解析】解:电风扇打开只能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
故答案是:风扇加快人体汗液蒸发,带走更多热量使人凉快.
18.【答案】非晶体 固态 ;
【解析】解:由表格中数据知,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是非晶体;
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是晶体,且熔点为;
温度时,还未达到乙的熔点,所以乙未开始熔化,是固态。
故答案为:非晶体;固态。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进行判断;
判断时是否达到熔点,从而可以判断乙的状态。
此题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熔点概念的理解。
19.【答案】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杯底 96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小水滴 低于 减少杯中水的质量;
【解析】解: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实验需要测量的是水的温度,因此,图中温度计使用出现了错误;
由图中可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
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连线即可,如下图:

水沸腾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由表中数据及水沸腾的特点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因此,此时的大气压应该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此实验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为了让水尽快沸腾,可以减少杯中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杯底;;如上图;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小水滴;低于;减少杯中水的质量。
实验操作正确与否,仔细查看仪器的摆放,仪器的使用方式正确与否;
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连线即可;
水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后,温度不变;
利用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即可判断;
水沸腾要吸收热量,提升温度达到沸点,只要快速达到沸点的方式均可。
此题较为详细考查了有关水的沸腾实验的相关知识,内容虽不是太复杂,但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较多,平时学习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应用。
20.【答案】解: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根据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情况可知测出的水温将偏高;
(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此时液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读图象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乙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甲的缘故.
故答案为:(1)高;(2)自下而上;(3)<;质量.;
【解析】(1)温度计使用时,液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2)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升温会越慢;
21.【答案】解:晶体熔化图象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图象随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都是晶体;
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甲乙熔点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丙的熔点最低;
因为乙熔化的时间比甲长,所以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丙;甲乙;乙;甲.;
【解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01讲 比例线段同步讲练(含解析)

下一篇:专题02 定义与命题(四大类型)同步讲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