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 运动与静止》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 运动与静止》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下列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南辕北辙 B. 夸父追日 C. 顺水推舟 D. 心潮澎湃
2.(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运动
B. 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
C. 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
D. 某同学站着感到没风,他快跑时,感到有风迎面吹来,是以他做参照物的
3.(3分)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战斗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 此时战斗机相对加油机是运动的
C. 此时战斗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 此时加油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4.(3分)《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的树 B. 舟 C. 舟上的标记 D. 水流
5.(3分)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小明旁边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沿途的路灯 D. 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6.(3分)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马上的人 B. 身后的房屋 C. 路面 D. 路边的花
7.(3分)年月日,大国重器“歼”伴飞护航“运”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若认为“歼”中的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歼” B. 机场塔台
C. 地面 D. 机场矗立的五星红旗
8.(3分)如图是卫星发射的某一瞬间,小哀和爸爸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过程,小袁认为画面中的树是运动的,你认为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火箭 B. 地面 C. 小袁自己 D. 地面固定的发射塔
9.(3分)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上。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过了一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的参照物是( )
A. 小杭 B. 和谐号列车 C. 复兴号列车 D. 站台柱子
10.(3分)年月日,国产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若认为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驾驶舱内的机长 C. 窗外的云朵 D. 太阳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1.(4分)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______,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12.(4分)年月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 ______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 ______的。
13.(4分)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___。

14.(4分)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______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而我们平时划旱冰,旱冰鞋与水泥路面的摩擦是______摩擦。
15.(4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宇宙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______。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6.(6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中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一把抓过来,竟然是一颗飞行的子弹!什么情况下飞行员能轻易地抓住飞行的子弹呢?
17.(6分)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的跨海大桥,汽车过桥的时间约需______结果保留整数;汽车的司机看见桥中的路灯在往后退,是______以为参照物。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8.(12分)如图所示,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的;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司机和小学生谁说得对?为什么?
19.(12分)近年来,我国多处出现雾霾天气,给人民群众生活、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雾霾天气是指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微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是____.(选填“机械运动”或“热运动”)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三个选项中,都存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只有选项不存在此情况,因此、、不符合题意,正确。
故选:。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可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2.【答案】C;
【解析】解:、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时,不能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某同学站着感到没风,他快跑时,风相对于该同学位置不断变化,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他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物体发生运动;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不能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本体考查了物体运动的判断及参照物的选择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略
4.【答案】A;
【解析】解: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剑落水后,它与岸边的树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与舟、舟上的标记和水流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岸边的树。
故选:。
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参照物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略
6.【答案】A;
【解析】解:以马上的人为参照物,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马是静止的;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边的花为参照物,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马是运动的。
故选:。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7.【答案】A;
【解析】解:、若以“歼”为参照物,“歼”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符合题意;
、若以塔台为参照物,“歼”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不合题意;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歼”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不合题意;
、若以机场矗立的五星红旗为参照物,“歼”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不合题意;
故选:。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此题要求学生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C;
【解析】略
10.【答案】B;
【解析】解:以地面为参照物,客机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B.以驾驶舱内的机长为参照物,客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符合题意;
C.以窗外的云朵为参照物,客机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D.以太阳为参照物,客机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判断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是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物体静止还是运动关键是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1.【答案】机械运动 ; 参照物 ; 相对性 ;
【解析】解: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本题答案为:机械运动;参照物;相对性。
平时所说的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平时所说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本题直接考查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对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12.【答案】运动 静止;
【解析】解: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应用,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3.【答案】西;;
【解析】解:
由图象可知,,,
甲乙均向西运动,由于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做直线运动;



经过甲乙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西;
由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乙相对于甲的运动方向;
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甲乙的路程,然后求出他们间的距离.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基础性题目.
14.【答案】运动 ; 滑动 ; 滚动 ;
【解析】解:冰面相对于李坚柔向后运动,则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运动的;
李坚柔鞋底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相对运动,所以它们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旱冰鞋的轮子在地面上滚动,是滚动摩擦。
故答案为:运动;滑动;滚动。
看冰面相对于李坚柔位置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冰面是静止还是运动。
动摩擦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两种,两物体直接接触的是滑动摩擦,两物体之间有轮子、圆木、滚珠等物体的是滚动摩擦。
该题考查了参照物、摩擦力的分类,以现实中的实例考查所学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道好题。
15.【答案】位置 ; 匀速直线运动 ;
【解析】解: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位置、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选择参照物;
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宇宙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该题考查的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形式,属于识记性内容,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答:法国飞行员之所以能够抓到子弹,是因为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所以在飞行员与子弹保持相对静止时就能轻易地抓住飞行的子弹。;
【解析】
根据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来分析此题。
该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注意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
17.【答案】16 汽车;
【解析】解:由得:汽车过桥的时间:

以汽车为参照物,桥中的路灯与汽车的位置在改变,故汽车上的司机看见桥中的路灯在往后退。
故答案为:;汽车。
已知跨海大桥长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求出汽车过桥的时间;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该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的简单。
18.【答案】答:司机和小学生说的都对;
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乘客相对与司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说乘客静止的,是以车为参照物的;
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行走的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这是以路边的人(或树、建筑物)为参照物的;
由此可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19.【答案】解:(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2)在日常生活中,绿色出行、减小汽车尾气排放,禁止焚烧秸秆,都可以改善雾霾天气.
故答案为:(1)机械运动;(2)绿色出行,减小汽车尾气排放;禁止焚烧秸秆.;
【解析】(1)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这种运动又叫做分子热运动;
(2)根据题干中雾霾天气的形成提出改善的措施.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 物态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2024新高考数学第一轮章节复习--1.1 集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