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ADCBD
BBDBD
BCBB
15、答案:(1)(1分);<(1分)
(2)(每空2分)①0.025;②66.7;③BC④
16、(每空2分)
(1)答案:-58
(2)答案:;a;反应①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
(3)答案:减小;
17、(每空2分)答案:(1)EF
(2)该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3)AD
(4)Y+2Z 3X
(5)0.1mol/(L·min)
(6)1:1
(7)0.125mol/L
(8)0.0518、(每空2分)答案:(1)B;
H3BO3+H2O B(OH)4 +H+ 一 弱
(2);; b ac d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42分)
1、2021年5月9日,我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成立。下列科学研究对实现“碳中和”没有帮助的是( )
A.燃煤中添加石灰石以消除环境污染
B.化学反应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研究新型化学反应实现原子利用率达到100%
C.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进而制造氢能汽车
D.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图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图3: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图4: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3、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D.反应的
4、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 CO2(g)+N2(g),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
B.由图2可知
C.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和
D.由图2可知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5、已知2NO2(g) N2O4(g),用分压p(某组分的分压等于总压与其物质的量分数的积)表示的平衡常数。298 K时,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平衡时的分压为100 kPa。已知,则的转化率为( )
A.70% B.55% C.46% D.35%
6、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 (g) 2NH (g),图1表示在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平衡逆向移动
B.由图2可知满足反应2A(g)+B(g) 2C(g)ΔH
D.对于反应2X(g)+3Y(g) 3Z(g)ΔH<0,图4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7、T℃时,向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CH4(g)+CO (g) 2CO(g)+2H (g),测得体系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B的坐标为(5,)
B.反应进行到5min时,
C.的平衡转化率约为33.3%
D.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8、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e中,c最稳定
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反应物能量减生成物能量
C.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反应的产物有a、b、d,溶液中a、b、d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2
9、已知Ⅰ容器恒压,Ⅱ容器恒容,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 Z,起始时容积相同,发生反应2X(g)+2Y(s) 3Z(g)并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B.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2mol 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C.平衡时Z的转化率:ⅠⅡ
D.平衡后若在Ⅰ中再加入0.1mol Y,则X的物质的量将减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
B.由实验可知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所以是电解质
C.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不是电解质
11、已知:25 ℃时,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甲酸有气泡产生
B.25 ℃时,向甲酸中加入NaOH溶液,HCOOH的电离程度和K均增大
C.向甲酸中加入蒸馏水,减小
D.向碳酸溶液中加入固体,减小
12、某温度下,等体积、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中的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I表示稀释时醋酸中的变化
B.a点酸的总浓度小于b点酸的总浓度
C.b点溶液和c点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
D.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中减小
13、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溶液) H+(溶液)+In-(溶液)
红色 黄色
浓度为的下列各溶液
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溶液 ⑤通氯气 ⑥溶液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
14、向10mL氨水中加入蒸馏水,将其稀释到1L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的电离程度增大 B.增大
C.的数目增多 D.增大
二、填空题(58分)
15、(12分)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氢气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的燃烧热为
________;该反应的____填“>”、“<”、“=”)。
(2)时,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发生反应,测得初始压强为,经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为。
①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②NO的去除率为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的去除率。
③为提高NO的平衡去除率,可采取的措施 __(填选项字母)。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增大的比值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④时,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气体的分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强)
16、(12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 (g) CH3OH(g) ΔH1
②CO (g)+ 3H (g) CH3OH(g) +H2O(g) ΔH2
③CO (g)+H (g) 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则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图甲中能正确反映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填序号),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3)若开始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时,体系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若只考虑反应①,图乙中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17、(16分)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中学化学原理中很重要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纯净的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判断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选填“OE”“EF”“FG”)。
(2)将锌粒投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产生的速率逐渐加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少许,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
A.蒸馏水
B.几滴硫酸铜溶液
C.浓盐酸
D.固体
Ⅱ.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体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6)反应前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
Ⅲ.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 (g)+2Y (g) Z(g)的反应,、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2mol/L、0.3mol/L、0.3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浓度分别是a、b、c (mol/L),回答:
(7)若a=_______时,b=0.15mol/L。
(8)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8、(18分)(1)已知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ClO
—— ——
1.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能力最强的是______。
A. B. C. D.
②请写出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H3B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属于______元_____(强/弱)酸
(2)有c(H+)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用>、<、=表示)
1.设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则其关系是___________。
2.取同体积的酸的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则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 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有以下几种
A 弱-强-弱
B强-弱-强
C基本不变
下列各项中与A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填字母,下同),与B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与C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
a.向Ba(OH)2溶液中滴人 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CH3COOH溶液中滴人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CO2至过量
d.向NHCl 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