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综合训练二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综合训练二
一、单选题
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清洗是物理过程,A错误;
B、捣碎是物理变化,B错误;
C、发酵有化学变化,C正确;
D、过滤是物理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在于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一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B.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C.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D.肆意开采矿物资源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增加植被面积可以保护环境,A正确;
B、垃圾要分类,B错误;
C、不能露天焚烧,C错误;
D、要保护矿物资源,不能肆意开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进行回答。
3.垃圾分类从你我开始。下列废弃物要放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
A.旧报纸 B.果皮
C.废电池 D.可乐瓶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果皮属于厨余垃圾,B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符合题意;
D、可乐瓶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垃圾的分类回答
4.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着陆地球,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铁”指的是(  )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A、此处不是指离子,A错误;
B、这类不属于分子,B错误;
C、此处不指代原子,C错误;
D、月壤富含多种元素,该处是指代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由各种元素所组成,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铁”指的是元素。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混合物 B.表示单质
C.表示化合物 D.可能是氧化物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A错误;
B、只含有一种元素和物质,是单质,B正确;
C、含有两种不同分子,是混合物,C错误;
D、属于单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纯净物是只含有一种物质;
B、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
C、化合物是纯净物;
D、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O。
6.下列实验操作与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加入块状固体容易砸破试管
B.倾倒液体,污染药液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易使试管脱落或溅出液体
D.熄灭酒精灯,不易熄灭酒精灯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竖直加入固体,试管会破裂,A正确;
B、瓶塞不能正放,且要将试管倾斜,B正确;
C、体积不宜超过1/3,易飞溅,C正确;
D、不能吹灭酒精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添加操作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规则判断;
C、加热液体不宜超过试管体积的1/3;
D、不能吹灭酒精灯,只能用盖帽扣住。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钠原子:2Na B.两个氢分子:H2
C.两个镁离子:2Mg+2 D.构成水的最小微粒:H和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两个钠原子为2Na,A正确;
B、两个氢分子为 2H2 ,B错误;
C、两个镁离子为 2Mg2+ ,C错误;
D、构成水最小微粒是水分子,不是原子,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钠原子为Na,故两个是2Na;
B、H2 可表示氢气和一个氢分子;
C、离子符号是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子最小微粒,不是原子。
8.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A错误;
B、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比如过氧化氢分解,B正确;
C、原子质量不变,C错误;
D、数目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发生变化。
9.(2019九上·江油期末)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分子间隔不同,相同体积的水和冰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不同,B符合题意的;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因为都是氧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C不符合题意;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B、物质的三态中分子的间隔不一样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D、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10.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放出白烟,A错误;
B、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现象,也不是倒入石灰水中,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物质,C错误;
D、S燃烧有淡蓝色火焰放出,且有刺激性气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红磷燃烧放出白烟,不是白雾;
B、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现象;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会有此现象,空气中无该现象;
D、根据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食品防腐剂,是因为便宜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物理变化
D.二氧化碳能使气候变暖,属于空气污染物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氮气做防腐剂,是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A错误;
B、氧气是助燃,B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物理变化,C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防腐剂;
B、氧气是助燃;
C、稀有气体通电放出光是物理过程;
D、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B.②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③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量筒中的水会进入,A正确;
B、硫燃烧会放出刺激性气味,放水是吸收该种气体,B错误;
C、铁丝燃烧生成高熔物,放水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C正确;
D、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为纯净,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通过水进入的量计算氧气体积;
B、水在此处是吸收刺激性气体;
C、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
D、根据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为纯净分析。
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B.实验室连接仪器时,先把玻璃导管口沾水后再旋进乳胶管
C.加热固体组装仪器时,先放铁架台后固定试管最后放酒精灯
D.制备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在未插入液体内就应先挤胶头,A错误;
B、沾水后更容易旋进乳胶管,B正确;
C、应先放置酒精灯,C错误;
D、先检查装置气密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进行分析;
B、沾水后,具有润滑作用,更容易旋进胶管;
C、酒精灯应先放置,否则位置不易调整;
D、任何实验都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14.(2016九上·黄山期中)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则“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则“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说法错误,故C错误;
D、O4和O2为不同的两种物质,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
D、O4和O2混合是不同的分子相互混合,所以为混合物.
15.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制氧气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电解水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固体质量一开始就会减少,最后不变,A错误;
B、二氧化锰质量全过程不变,B正确;
C、生成氧气量不会变化,C错误;
D、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高锰酸钾一开始就会分解,直至分解完全,最后剩余二氧化锰;
B、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发生变化;
C、催化剂的加入会加快反应速率,但产物的量不会变化;
D、体积比是2:1,注意区分质量比与体积比。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D中的x=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是因为这两种粒子的   相同。
③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④硒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3所示。
①已知丁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丁分子是由   (填元素符号)原子构成的。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以再分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1)8;BC;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
(2)N;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①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为8,故填“8”;
②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填“BC”、“质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④硒是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丁含有氮元素,故填“N”;
②由示意图可知,分子发生了重组,故填“A”。
【分析】(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三、推断题
17.如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名称:A   ;D   。
(2)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
(4)从微观角度解释A、C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氢气
(2)
(3);化合反应
(4)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根据 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 得B为氧气,由A→B+C得,A为过氧化氢,C为水,根据后续④,D为氢气,E为二氧化碳。
(1)填“过氧化氢溶液”、“氢气”;
(2)①是过氧化氢分解,故填“ ”;
(3)④是C的燃烧,是化合反应,故填“ ”、“化合反应”;
(4)A为过氧化氢,C为水,二者因为分子构成不同导致性质差异,故填“ 分子构成不同 ”。
【分析】由B为突破口,B易得出为氧气,②是通电反应,初中阶段通电反应只有水的电解,故C为水,则A为过氧化氢,根据⑤浑浊,E为二氧化碳,则④是碳的燃烧。至此,推理结束。
四、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2)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   ,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反应物中混入了二氧化锰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马龙同学认为B装置和C装置都可以,如果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认为应该选   装置,红婵同学想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该从   (填“c”或“d”)入。
(4)G和H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此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最好是   (从上图中选填序号),G实验中木条快燃尽时才把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的原因是   。
【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或试管炸裂);;②④
(3)C;c
(4)F;防止木条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填“酒精灯”、“锥形瓶”;
(2) 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 试管炸裂,A为高锰酸钾分解,纯度偏低是集气瓶未充满水或者是装置内空气未排净,故填“ 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或试管炸裂) ”、“ ”、“ ②④ ”;
(3)C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进而控制反应,氧气是长进短出,故填“C”、“c”;
(4)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木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故填“F”、“ 防止木条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合理即可) ”。
【分析】(1)仪器名称需掌握;
(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操作注意分析,固固反应加热装置管口均应斜向下;
(3)根据装置是否能控制反应发生进行分析,收集氧气是长进短出;
(4)根据排水法收集得到气体较为纯净分析,木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故此反应不能让氧气被木条过多消耗。
五、科学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   。
(3)【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
(4)【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大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答案】(1)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A中变红色,B中不变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对比
(3)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4)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1)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滴加氨水后变红,可知,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故填“ 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 由无色变为红色 ”、“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
(2)可以观察到A变红,B不变色,说明氨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起对比作用,故填“ A中变红色,B中不变色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对比 ”;
(3) 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故填“ 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
(4)液面会降低,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断运动因发了溶解,故填“ 低 ”、“ 分子间有间隔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分析】(1)(2)根据氨水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分析;
(3)根据氨水具有挥发性分析;
(4)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六、填空题
2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华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
(4)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1)吸附沉降;过滤;ac
(2)Ⅱ;物理
(3)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煮沸
(4)A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明矾具有吸附作用,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步骤,仍浑浊可能是滤纸破碎或者滤纸内液体过多,故填“吸附沉降”、“过滤”、“ac”;
(2) 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装置Ⅱ,发生物理变化,故填“Ⅱ”、“物理”;
(3)有浮渣说明是硬水,操作③是蒸馏,装置是Ⅰ,经过Ⅰ后得到的是软水,有较多泡沫,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故填“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煮沸”;
(4)填“AB”。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明矾和活性炭均具有吸附作用;
(2)蒸馏得到是纯净水,Ⅲ不能去除异味和色素,Ⅱ可以去除色素和异味;
(3)根据硬水和软水进行分析;
(4)根据水资源保护进行分析。
七、计算题
21.如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由   种元素组成,1个葡萄糖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3)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①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   。
④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1)三/3;24
(2)1:2:1
(3)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16×6=180;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17×3=78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由三种元素组成, ,1个葡萄糖分子中有 6+12+6=24个原子,故填“ 三/3 ”、“24”;
(2) 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6:12:6= 1:2:1 ,故填“ 1:2:1 ”;
(3)①填“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 ”;
②填“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16×6=180 ”;
③填“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 ”;
④填“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 ”;
【分析】(1)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个数比进行计算;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计算。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综合训练二
一、单选题
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
2.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一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B.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C.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D.肆意开采矿物资源
3.垃圾分类从你我开始。下列废弃物要放入有如图标识的垃圾桶的是(  )
A.旧报纸 B.果皮
C.废电池 D.可乐瓶
4.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着陆地球,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成果。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铁”指的是(  )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混合物 B.表示单质
C.表示化合物 D.可能是氧化物
6.下列实验操作与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加入块状固体容易砸破试管
B.倾倒液体,污染药液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易使试管脱落或溅出液体
D.熄灭酒精灯,不易熄灭酒精灯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钠原子:2Na B.两个氢分子:H2
C.两个镁离子:2Mg+2 D.构成水的最小微粒:H和O
8.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9.(2019九上·江油期末)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0.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食品防腐剂,是因为便宜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物理变化
D.二氧化碳能使气候变暖,属于空气污染物
12.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B.②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C.③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D.④集气瓶中的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呼出的气体何时收集满
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后挤压胶头吸入液体
B.实验室连接仪器时,先把玻璃导管口沾水后再旋进乳胶管
C.加热固体组装仪器时,先放铁架台后固定试管最后放酒精灯
D.制备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4.(2016九上·黄山期中)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15.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制氧气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电解水
二、填空题
1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D中的x=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是因为这两种粒子的   相同。
③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④硒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3所示。
①已知丁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丁分子是由   (填元素符号)原子构成的。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以再分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三、推断题
17.如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名称:A   ;D   。
(2)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
(4)从微观角度解释A、C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四、实验题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2)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   ,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反应物中混入了二氧化锰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马龙同学认为B装置和C装置都可以,如果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认为应该选   装置,红婵同学想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该从   (填“c”或“d”)入。
(4)G和H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此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最好是   (从上图中选填序号),G实验中木条快燃尽时才把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的原因是   。
五、科学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得出的结论是   。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   。
(3)【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
(4)【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大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六、填空题
2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华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最简便的方法为   。
(4)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七、计算题
21.如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由   种元素组成,1个葡萄糖分子中有   个原子。
(2)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3)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①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②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   。
④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清洗是物理过程,A错误;
B、捣碎是物理变化,B错误;
C、发酵有化学变化,C正确;
D、过滤是物理过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在于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增加植被面积可以保护环境,A正确;
B、垃圾要分类,B错误;
C、不能露天焚烧,C错误;
D、要保护矿物资源,不能肆意开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进行回答。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A不符合题意;
B、果皮属于厨余垃圾,B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C符合题意;
D、可乐瓶属于可回收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垃圾的分类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A、此处不是指离子,A错误;
B、这类不属于分子,B错误;
C、此处不指代原子,C错误;
D、月壤富含多种元素,该处是指代元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由各种元素所组成,月壤中富含硅、铝、铁等,这里的“硅”“铝”“铁”指的是元素。
5.【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A错误;
B、只含有一种元素和物质,是单质,B正确;
C、含有两种不同分子,是混合物,C错误;
D、属于单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纯净物是只含有一种物质;
B、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
C、化合物是纯净物;
D、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O。
6.【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竖直加入固体,试管会破裂,A正确;
B、瓶塞不能正放,且要将试管倾斜,B正确;
C、体积不宜超过1/3,易飞溅,C正确;
D、不能吹灭酒精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添加操作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规则判断;
C、加热液体不宜超过试管体积的1/3;
D、不能吹灭酒精灯,只能用盖帽扣住。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两个钠原子为2Na,A正确;
B、两个氢分子为 2H2 ,B错误;
C、两个镁离子为 2Mg2+ ,C错误;
D、构成水最小微粒是水分子,不是原子,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钠原子为Na,故两个是2Na;
B、H2 可表示氢气和一个氢分子;
C、离子符号是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子最小微粒,不是原子。
8.【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A错误;
B、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比如过氧化氢分解,B正确;
C、原子质量不变,C错误;
D、数目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发生变化。
9.【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分子间隔不同,相同体积的水和冰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不同,B符合题意的;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因为都是氧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C不符合题意;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B、物质的三态中分子的间隔不一样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D、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10.【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放出白烟,A错误;
B、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现象,也不是倒入石灰水中,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物质,C错误;
D、S燃烧有淡蓝色火焰放出,且有刺激性气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红磷燃烧放出白烟,不是白雾;
B、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现象;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会有此现象,空气中无该现象;
D、根据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氮气做防腐剂,是因为化学性质不活泼,A错误;
B、氧气是助燃,B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物理变化,C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防腐剂;
B、氧气是助燃;
C、稀有气体通电放出光是物理过程;
D、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
12.【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量筒中的水会进入,A正确;
B、硫燃烧会放出刺激性气味,放水是吸收该种气体,B错误;
C、铁丝燃烧生成高熔物,放水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C正确;
D、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为纯净,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通过水进入的量计算氧气体积;
B、水在此处是吸收刺激性气体;
C、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
D、根据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较为纯净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在未插入液体内就应先挤胶头,A错误;
B、沾水后更容易旋进乳胶管,B正确;
C、应先放置酒精灯,C错误;
D、先检查装置气密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进行分析;
B、沾水后,具有润滑作用,更容易旋进胶管;
C、酒精灯应先放置,否则位置不易调整;
D、任何实验都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14.【答案】D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解: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则“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则“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说法错误,故C错误;
D、O4和O2为不同的两种物质,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不是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是不可能还含有其它分子的;
C、O4和O2为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
D、O4和O2混合是不同的分子相互混合,所以为混合物.
15.【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固体质量一开始就会减少,最后不变,A错误;
B、二氧化锰质量全过程不变,B正确;
C、生成氧气量不会变化,C错误;
D、体积比是2:1,不是质量比,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高锰酸钾一开始就会分解,直至分解完全,最后剩余二氧化锰;
B、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发生变化;
C、催化剂的加入会加快反应速率,但产物的量不会变化;
D、体积比是2:1,注意区分质量比与体积比。
16.【答案】(1)8;BC;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
(2)N;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①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为8,故填“8”;
②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填“BC”、“质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④硒是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丁含有氮元素,故填“N”;
②由示意图可知,分子发生了重组,故填“A”。
【分析】(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17.【答案】(1)过氧化氢溶液;氢气
(2)
(3);化合反应
(4)分子构成不同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根据 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 得B为氧气,由A→B+C得,A为过氧化氢,C为水,根据后续④,D为氢气,E为二氧化碳。
(1)填“过氧化氢溶液”、“氢气”;
(2)①是过氧化氢分解,故填“ ”;
(3)④是C的燃烧,是化合反应,故填“ ”、“化合反应”;
(4)A为过氧化氢,C为水,二者因为分子构成不同导致性质差异,故填“ 分子构成不同 ”。
【分析】由B为突破口,B易得出为氧气,②是通电反应,初中阶段通电反应只有水的电解,故C为水,则A为过氧化氢,根据⑤浑浊,E为二氧化碳,则④是碳的燃烧。至此,推理结束。
18.【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或试管炸裂);;②④
(3)C;c
(4)F;防止木条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填“酒精灯”、“锥形瓶”;
(2) 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 试管炸裂,A为高锰酸钾分解,纯度偏低是集气瓶未充满水或者是装置内空气未排净,故填“ 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或试管炸裂) ”、“ ”、“ ②④ ”;
(3)C可以控制反应物的量进而控制反应,氧气是长进短出,故填“C”、“c”;
(4)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木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故填“F”、“ 防止木条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合理即可) ”。
【分析】(1)仪器名称需掌握;
(2)根据高锰酸钾分解操作注意分析,固固反应加热装置管口均应斜向下;
(3)根据装置是否能控制反应发生进行分析,收集氧气是长进短出;
(4)根据排水法收集得到气体较为纯净分析,木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故此反应不能让氧气被木条过多消耗。
19.【答案】(1)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A中变红色,B中不变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对比
(3)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4)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1)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滴加氨水后变红,可知,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故填“ 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 由无色变为红色 ”、“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
(2)可以观察到A变红,B不变色,说明氨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起对比作用,故填“ A中变红色,B中不变色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对比 ”;
(3) 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故填“ 滤纸条由试管口向试管底依次变红 ”;
(4)液面会降低,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断运动因发了溶解,故填“ 低 ”、“ 分子间有间隔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分析】(1)(2)根据氨水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分析;
(3)根据氨水具有挥发性分析;
(4)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20.【答案】(1)吸附沉降;过滤;ac
(2)Ⅱ;物理
(3)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煮沸
(4)A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明矾具有吸附作用,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步骤,仍浑浊可能是滤纸破碎或者滤纸内液体过多,故填“吸附沉降”、“过滤”、“ac”;
(2) 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装置Ⅱ,发生物理变化,故填“Ⅱ”、“物理”;
(3)有浮渣说明是硬水,操作③是蒸馏,装置是Ⅰ,经过Ⅰ后得到的是软水,有较多泡沫,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故填“硬”、“Ⅰ”、“有较多泡沫产生”、“煮沸”;
(4)填“AB”。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明矾和活性炭均具有吸附作用;
(2)蒸馏得到是纯净水,Ⅲ不能去除异味和色素,Ⅱ可以去除色素和异味;
(3)根据硬水和软水进行分析;
(4)根据水资源保护进行分析。
21.【答案】(1)三/3;24
(2)1:2:1
(3)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16×6=180;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Al(O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17×3=78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由三种元素组成, ,1个葡萄糖分子中有 6+12+6=24个原子,故填“ 三/3 ”、“24”;
(2) 葡萄糖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6:12:6= 1:2:1 ,故填“ 1:2:1 ”;
(3)①填“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 ”;
②填“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2+16×6=180 ”;
③填“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 ”;
④填“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为:5×(2+16)=90 ”;
【分析】(1)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个数比进行计算;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下一篇:湖北省二十一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