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5氧化还原反应(1)
一、单选题
1.(2023秋·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将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氧化性,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B.发生了还原反应,每生成转移个电子
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减弱
D.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
2.(2023秋·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 B. C. D.
3.(2023秋·浙江台州·高一统考期末)化学品卡车上要贴有运输用标识,下列化学品名称与标志对应的是
A.双氧水 B.汽油
C.酒精 D.烧碱
4.(2023春·浙江嘉兴·高一统考期末)反应中,氧化剂是
A. B.C C. D.CO
5.(2023春·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向酸化的溶液中同时加入溶液、维生素C和淀粉溶液,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色。已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
①
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①<②
B.还原性强弱:
C.溶液的始终保持不变
D.当有完全反应时,反应①转移电子
6.(2023春·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A.S B. C. D.
7.(2023春·浙江绍兴·高一绍兴一中校考期末)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7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168LN2(标准状况) B.有1 mol 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D.被还原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8.(2023春·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反应中,还原剂是
A.S B.KNO3 C.S和KNO3 D.C
9.(2023春·浙江杭州·高一统考期末)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氧化剂是
A. B. C. D.
10.(2022秋·浙江温州·高一统考期末)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C B. C. D.S
11.(2022秋·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熔点为-59.5℃,沸点为11.0℃,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引起爆炸,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2是新型净水剂,它的净水原理和氢氧化铁胶体相同
B.实验中氮气的作用就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
C.装置B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D.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减慢氮气的通入速率
12.(2022秋·浙江宁波·高一校联考期末)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①2I-+Cl2=I2+2Cl-;②2Fe3++2I-=2Fe2++I2;③2Fe2++Cl2=2Fe3++2Cl-;④2MnO+10Cl-+16H+=2Mn2++5Cl2↑+8H2O,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要除去含有Fe2+、Cl-和I-的混合溶液中的杂质离子I-,应通入过量的氯气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Cl2>Fe3+>I2
C.Mn2+是MnO的氧化产物,I2是I-的还原产物
D.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
13.(2022秋·浙江·高一统考期末)HClO2易发生分解生成ClO2,化学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2属于有机物
B.上述反应中,ClO2是氧化产物
C.上述反应中,1mol HClO2分解转移2mol电子
D.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2
14.(2022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工业上在水溶液中制备过氧化氢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反应②可以发生的原因可能是K2S2O8水溶性较小
B.反应③不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C.以上有两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以上过程中KHSO4和NH4HSO4可循环使用
15.(2022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反应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中,氧化剂是
A.ClO- B.Fe3+ C.FeO D.Cl-
16.(2022春·浙江杭州·高一校联考期末)在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2H2O中,氧化产物是
A.HNO3(浓) B.Cu(NO3)2 C.NO2 D.H2O
17.(2021秋·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1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aH是氧化剂 D.H2O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18.(2021秋·浙江宁波·高一镇海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
A.
B.
C.
D.
19.(2021春·浙江湖州·高一统考期末)反应中,还原剂是
A.NH3 B.Cl2 C.NH4Cl D.N2
20.(2021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某电镀厂有两种废水,分别含有CN-和Cr2O等有毒离子,拟用NaClO和Na2S2O3按照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流程图中,NaClO作氧化剂,Na2S2O3作还原剂
B.可以用ClO2代替NaClO除去CN-
C.Cr3+的进一步处理方法可以是调节pH值使其生成Cr(OH)3沉淀,过滤而除去。
D.反应②中每消耗1mol Cr2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1.(2021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2.(2021春·浙江宁波·高一校联考期末)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Mg3N2 +6H2O=3Mg(OH)2+2NH3。在一定条件下,BrCl、CuCl2、Mg2C3和K3P均可以发生水解。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rCl的水解产物是HBrO和HCl B.K3P的水解产物KOH和H3PO4
C.Mg2C3水解产物是Mg(OH)2和C3H4 D.CuCl2的水解产物是Cu(OH)2和HCl
23.(2021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反应6Fe2++Cr2O+14H+=6Fe3++2Cr3++7H2O中,氧化剂是
A.Cr2O B.Fe2+ C.Cr3+ D.Fe3+
24.(2021春·浙江宁波·高一统考期末)关于反应2NH3+3CuO3Cu+N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是氧化剂 B.CuO中的Cu元素被氧化
C.还原产物是N2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5.(2021春·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高铁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下列关于高铁酸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B.中加入盐酸,可得到氯气,说明氧化性:
C.可以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是碱性氧化物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6.(2023春·浙江衢州·高一统考期末)为了探究某不溶性固体化合物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A、B、D、E均为纯净物。无色液体A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1)液体A的化学式是 。
(2)化合物X中的3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化合物X隔绝空气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固体B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7.(2022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固体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请回答:
(1)化合物X的组成元素有 ;化合物X的电子式为 ;
(2)化合物X的应用有 (写两条)
(3)实验Ⅰ中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判断化合物X与氨气()反应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5)请用流程图形式表示合成化合物X的过程。(试剂任选)
三、有机推断题
28.(2022春·浙江·高一期末)化合物X是种常见的脱叶剂,某兴趣小组对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是一种盐,由3种常见元素组成;混合气体B只含有两种成分。
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
(2)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在潮湿环境中X与水(物质的量1:1)反应,产物中含有一种酸式盐和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气体C通入足量(NH3)氨化BaCl2溶液能得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
四、填空题
29.(2022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回答下列问题
(1)①纯碱的化学式 ;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
(2)固体硝酸盐加热分解产物较复杂。某兴趣小组对的热分解产物提出如下5种猜想:甲:、、;乙:、、;丙:、、;丁:、、;戊:、、。你认为猜想不正确的是 。
(3)乙烯通入溴水中的实验现象是 。
五、计算题
30.(2021春·浙江绍兴·高一统考期末)在标准状况下将3.84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1.12L (标况)。
(1)Cu的物质的量是 mol。
(2)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 mol。
(3)NO2和NO的体积比为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作氧化剂,在反应中生成锰离子,变为氧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
B.变为锰离子,化合价降低5个价态,发生了还原反应,则每生成转移个电子,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氢离子不段消耗,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减弱,故C正确;
D.根据C选项分子和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B
【详解】A.Cl2 与水的反应、Cl2 与碱溶液的反应都能够实现Cl2 →Cl-,但反应中没有加入还原剂,而是自身发生歧化反应而实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时铁化合价降低,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符合题意;
C.,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D.中,铝、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需加入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双氧水是氧化剂,故A错误;
B.汽油易燃烧,汽油是易燃液体,故B正确;
C.酒精易燃烧,酒精是易燃液体,故B错误;
D.烧碱具有强腐蚀性,烧碱是腐蚀品,故D错误;
选B。
4.C
【详解】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3价,N2被还原,氮气是反应的氧化剂,故选C。
5.C
【详解】A.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色,表明反应①生成的I2立即与维生素C反应,直到维生素C被消耗完,再生成的I2才能使淀粉变蓝,所以反应速率:①<②,故A正确;
B.根据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规律,结合反应②和①,可得,故B正确;
C.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反应①,从反应①可知是个消耗氢离子的过程,氢离子的浓度会减少,所以pH会增大,故C错误;
D.根据反应①可知,当有完全反应时,反应①转移电子,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部分S单质→K2SO3,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K2SO3为氧化产物,部分S单质→K2S,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K2S为还原产物,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7.C
【分析】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NaN3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根据原子守恒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0:2=15:1,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7mol,则生成N2为7mol×=8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mol×=5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7mol×=15mol
【详解】A.标况下N2的体积为8mol×22.4L/mol=179.2L,故A错误;
B.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错误;
C.转移的电子数为5mol,故C正确;
D.被还原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7mol×=1mol,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8.D
【详解】该反应中C→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单质C作还原剂,故选D。
9.A
【详解】反应中KNO3中N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故KNO3为氧化剂,NaN3中N的化合价由负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NaN3为还原剂,故答案为:A。
10.A
【详解】在反应中,S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N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C元素由0价升高到+4价,则S、KNO3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故选A。
11.C
【分析】A中酸性条件下,NaClO3与H2O2反应生成C1O2,过氧化氢被氧化生成氧气,二氧化氯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引起爆炸,通入氮气可以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同时可以起到搅拌作用,有利于反应进行;二氧化氯易溶于水,C装置可以溶解二氧化氯,B装置为安全瓶,D装置吸收尾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ClO2是新型净水剂,它的净水原理是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水中细菌、病毒的蛋白质氧化,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因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而氢氧化铁胶体的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具有强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而析出,故ClO2的净水原理和氢氧化铁胶体不相同,A错误;
B.实验中氮气的作用就是可以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同时可以起到搅拌作用,有利于反应进行,B错误;
C.装置B是安全瓶,其作用是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C正确;
D.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了,此时应加快氮气的通入量,避免压强较小而倒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2.B
【详解】A.已知还原性>> ,在含有、、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除去和,A错误;
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性>,由②可知:氧化性 >,由③可知:氧化性:>,由④可知:氧化性: >。故:>>>,B正确;
C.生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还原产物,C错误;
D.因为的氧化性强于,所以 可以发生,D错误;
故选B。
13.B
【分析】反应5HClO2=4ClO2↑+HCl+2H2O中,HClO2发生歧化反应,5mol HClO2分解,有1mol作氧化剂,得到HCl,4mol作还原剂,得到Cl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有机物分子中含C原子,HClO2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
B.上述反应中,HClO2转化为ClO2,Cl元素从+3价升高到+4价,被氧化,得到的ClO2是氧化产物,B正确;
C.上述反应中,5mol HClO2分解转移4mol电子,所以1mol HClO2分解转移0.8mol电子,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4,D错误;
答案选B。
14.C
【分析】NH4HSO4电解生成H2和(NH4)2S2O8,(NH4)2S2O8与KH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2S2O8和NH4HSO4;K2S2O8与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HSO4和H2O2。
【详解】A.反应②中,(NH4)2S2O8与KHSO4发生复分解反应,KHSO4易溶于水,则K2S2O8水溶性应该较小,否则反应难以发生,A合理;
B.反应③中,产物H2O2受热易分解,所以不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B合理;
C.以上三步反应中,有两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一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合理;
D.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KHSO4和NH4HSO4,而在反应后期,又生成KHSO4和NH4HSO4,所以KHSO4和NH4HSO4可循环使用,D合理;
故选C。
15.A
【详解】反应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中,Fe3+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ClO-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做氧化剂,故选A。
16.B
【详解】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2H2O反应,铜元素化合价升高生发生氧化反应成Cu(NO3)2,Cu(NO3)2是氧化产物;
故选B。
17.D
【分析】NaH中H元素显-1价,H2O中H元素显+1价,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归中规律分析。
【详解】A.置换反应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根据该反应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不属复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aH中H元素显-1价,在反应中转化成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H为还原剂,故C错误;
D.H2O中部分H元素由+1价→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H2O中部分H被还原,故D正确;
故选D。
18.D
【详解】A.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化氢做氧化剂,所以HCl不是还原剂,选项A错误;
B.反应中,氢、氯元素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HCl不是还原剂,选项B错误;
C.反应中,氢、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HCl不是还原剂,选项C错误;
D.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HCl是还原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9.A
【详解】在反应中,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气是氧化剂,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氨气是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A。
20.D
【详解】A.根据流程加入NaClO后,CN-转化为CNO-,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所以NaClO作氧化剂;加入Na2S2O3后Cr2O转化为Cr3+,Cr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Na2S2O3作还原剂,A正确;
B.NaClO是作为氧化剂将CN-氧化,ClO2同样具有氧化性,可以将CN-氧化,B正确;
C.流程的目的之一是将Cr元素溶水溶液中除去,所以Cr3+的进一步处理方法可以是调节pH值使其生成Cr(OH)3沉淀,过滤而除去,C正确;
D.Cr2O转化为Cr3+,Cr元素化合价降低3价,所以每消耗1mol Cr2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1.A
【详解】A.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A选;
B.Cu→Cu(NO3)2过程中Cu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B不选;
C.SO2→H2SO4过程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不选;
D.CO→CO2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D不选;
故选A。
22.B
【详解】A.BrCl中Br为+1价,Cl为-1价,根据水解反应特点可知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所以BrCl的水解产物是HBrO和HCl,A正确;
B.K3P中P为-3价,水解产物应为KOH和PH3,B错误;
C.Mg2C3中Mg为+2价,所以水解产物是Mg(OH)2和C3H4(丙炔),C正确;
D.CuCl2中Cu为+2价,Cl为-1价,所以水解产物是Cu(OH)2和HCl,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3.A
【详解】6Fe2++Cr2O+14H+=6Fe3++2Cr3++7H2O反应,Cr2O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所以Cr2O在该反应中是氧化剂,故选A。
24.D
【详解】A.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氨气做还原剂,A错误;
B.氧化铜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铜做氧化剂,被还原,氧化B错误;
C.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氮气为氧化产物,C错误;
D.氨气为还原剂,氧化铜为氧化剂,二者比例为2:3,D正确;
故选D。
25.D
【详解】A.中K元素化合价为+1价,O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元素化合价为,A正确;
B.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得氧化性:,B正确;
C.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细菌,可以用作自来水消毒剂,C正确;
D.是盐,不是氧化物,D错误;
故选D。
26.(1)H2O
(2)Cu、H、O
(3)2CuOHH2O+Cu2O
(4)Cu2O+2H+=Cu2++Cu+H2O
【分析】流程中1.62gX隔绝空气加热再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无色液体A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则A为H2O,物质的量为n(H2O)= ,说明X中含有0.02molH元素;固体B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C,说明含Cu2+,同时生成紫红色固体D为Cu,物质的量为,C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0.98gCu(OH)2蓝色沉淀,n[Cu(OH)2]= ,说明X中含有0.02molCu元素;X共含有三种元素,可以推知X中还含有O元素,物质的量为;综上所述,X中含有Cu、H、O三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X为CuOH。
【详解】(1)由分析可知,液体A的化学式是H2O。
(2)由分析可知,化合物X中的3种元素是Cu、H、O。
(3)由分析可知,化合物X为CuOH,加热分解生成H2O和Cu2O,化学方程式为:2CuOHH2O+Cu2O。
(4)由分析可知,固体B为Cu2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Cu单质,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H2O。
27.(1) Na、Al、H
(2)储氢材料、作还原剂
(3)
(4)中的为价,中的为价,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5)
【分析】化合物X焰色实验为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可溶于氢氧化钠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则Y为氢氧化铝,其中Al的质量为2.7g,则X中Na与另一种元素的质量为2.7g,则可知剩下的元素的质量为0.4g,X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则两一种元素为H元素,其化学式为,反应①受热分解为H2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与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据此分析解题。
(1)
化合物X的组成元素有Na、Al、H,化学式为:,其电子式为:;
(2)
化合物的为价,应用有储氢材料、作还原剂;
(3)
Ⅰ中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中的为价,中的为价,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
(5)
流程图形式表示合成化合物X的过程,首先钠与氢气反应生成,与氯化铝生成:。
28.(1) Ca、C、N CaCN2
(2)
(3)
(4)CO2通入足量NH3氨化的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钡白色沉淀。
【分析】固体A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A中含有Ca元素,则固体A应为CaO;所以固体X中;强酸性D溶液可以和铜片反应得到蓝色的铜盐溶液,则D溶液中应含有,则混合气体B中应含有氮氧化物,而B只含两种成分,当NO2存在时,N2O4也一定存在,所以B中的氮氧化物应为NO,因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混合气体B通过足量双氧水得到的气体C不能被双氧水氧化,气体C可以和碱性的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则气体C应为CO2,所以固体X中,混合气体B中n(CO2)=0.01mol,则,则固体X中n(N)=0.02mol,综上所述,X中n(Ca):n(C):n(N)=1:1:2,X应为CaCN2,据此分析解题。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组成X的3种元素为Ca、C、N,X的化学式为CaCN2,
故答案为Ca、C、N,CaCN2;
(2)根据分析可知步骤Ⅰ中为双氧水氧化NO得到硝酸的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CaCN2与水1:1水解得到一种酸式盐,根据题干可知CaCN2为一种盐,则其对应的酸式盐为Ca(HCN2)2,根据元素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4)足量NH3氨化的BaCl2溶液中含有大量NH3 H2O,CO2与足量NH3 H2O反应可以得到碳酸根,碳酸根与钡离子结合得到碳酸钡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CO2通入足量NH3氨化的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得到碳酸钡白色沉淀。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转化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
29.(1)
(2)乙、丙
(3)溴水褪色,溶液分层
【解析】(1)
①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2)
甲: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有-3和+5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消耗-3价N和+5价N的比为5:3,所以+5价N有剩余,有硝酸生成,不可能有氨气生成,故甲有可能、丙不可能;若发生归中反应,2NH→N2O、2NO→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价N和+5价N的比为3:4,所以-3价N有剩余,应有氨气生成,故乙不可能;若发生归中反应,2NH→N2、2NO→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3价N和+5价N的比为1:1,可能不生成其他含N的产物,故丁有可能;故不正确的为乙、丙。
(3)
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故现象为溴水褪色,溶液分层。
30. 0.06 0.17 3∶7
【详解】(1)Cu的物质的量是,故答案为:0.06;
(2)根据原子守恒法可知: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即为气体NO2与NO物质的量的总和,,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Cu(NO3)2中NO3-的物质的量,,所以n[Cu(NO3)2]=0.06mol,故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故答案为:0.17;
(3)在标准状况下NO2和NO组成的混和气体1.12L,设NO2、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x+y=0.05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x+3y=0.06mol×2,x=0.15,y=0.35,x:y=0.15:0.35=3:7,故答案为3∶7。
试卷第1页,共3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