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铁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2.下图所示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入高锰酸钾
C.加热高锰酸钾
D.氧气的验满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航标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作燃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等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氖气:
B.2个氧原子:
C.氯化钾:K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草酸()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酸属于有机物
B.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草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B 除去碳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A.A B.B C.C D.D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8.化学与环保息息相关。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大量使用塑料袋 D.发展燃煤发电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成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破斧沉舟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夜间行车需要打开车内的照明灯
B.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是为了增大摩擦
C.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原因
1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蒸馏水、干冰、汽水
B.合成材料:塑料、涤纶、羊毛
C.省力杠杆: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
D.绝缘体:陶瓷、石墨、玻璃
12.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13.下列宏观实事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实事 微观解释
A 固体很难被压缩 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4.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将NaOH溶液挤入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1)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取少许烧瓶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三、填空题
15.我区农村大力发展大棚草莓种植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2)大棚所用塑料布属于   (“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大棚所用的铁架采用的防锈措施是   。
(3)为促进草莓的生长常常向大棚中补充一种气体肥料,它是   。(填化学式)。
(4)为节约用水,常采用的灌溉方式是   。(答一种即可)
16.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一项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   ;该操作有一处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2)乙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实验①中的现象是   。实验②得出的结论是   ;为达到实验目的,补做实验③,X、Y分别是   。
四、推断题
17.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F俗称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物质H的一种用途是   。
五、科学探究题
18.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变为可能,也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某兴趣小组对淀粉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1)连接装置的接口顺序是a→   (填字母编号)。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催化剂种类及质量 收集10mL气体所需时间/s
① 40 淀粉0.5g
② 40 二氧化锰0.5g
③ 40 淀粉2g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则得到此结论的实验证据应该是   。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的目的是   。
(5)【实验2】
取少量淀粉在硬质玻璃管中隔绝空气加强热,观察到玻璃管内出现水雾,说明淀粉中含有   (填元素名称)。
(6)实验结束后观察到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碳单质,于是进行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燃烧匙内,加热至红热, 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②向集气瓶中倒入 适量澄清石灰水 ①黑色固体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②    该黑色固体 是碳单质
(7)【实验拓展】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生产淀粉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谨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飞扬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六、计算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废弃的铜锌合金测量某盐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③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四次称量,记录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s 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85.4 85.3 85.2 85.2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缺乏铁元素引起的疾病是贫血。A答案正确;
B、缺乏氟元素引起的疾病是龋齿。B答案错误;
C、老年人缺钙元素易患骨质疏松。C答案错误;
D、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答案正确;
B、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B答案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C答案错误;
D、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分析;
B、根据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分析;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D、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A答案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航标灯。B答案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可燃物燃烧,不能做燃料。C答案错误;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SO2、NO2、CO;
故答案为:B。
【分析】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B、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D、目前进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SO2、NO2、CO。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氖气的化学式为Ne。A答案错误;
B、2个氧原子表示为2O。B答案错误;
C、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C答案正确;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草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答案正确;
B、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答案正确;
C、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答案正确;
D、一个草酸分子由两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四个氧原子构成。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无法区别。A答案错误;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溶解在稀硫酸中,过滤得到碳粉,洗涤、干燥可以除去碳粉中少量的氧化铜。B答案正确;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应,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都会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应。C答案错误;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需要计算浓盐酸的体积和加入水的体积。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无法区别;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相关知识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答案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将25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B答案正确;
C、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C答案错误;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可知,需要加入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污染。A答案正确;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资源。B答案错误;
C、大量使用塑料袋会带来白色污染。C答案错误;
D、燃煤发电会产生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低碳环保的理念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A答案错误;
B、破斧沉舟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B答案错误;
C、草船借箭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C答案错误;
D、火烧赤壁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光线暗时瞳孔变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球以便看的清楚,夜间行车时车内是暗的,所以瞳孔变大你可以看清道路,如果打开车内灯的话光线会使瞳孔缩小,于是视线就变差了,而且车内照明灯在玻璃上的反射光线也会影响驾驶员,所以夜间开车最好不要开车内照明灯。A答案错误;
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是让两个摩擦面分离开来减小摩擦。B答案错误;
C、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软化。C答案正确;
D、发现煤气泄漏应该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检查泄漏的原因。D答案错误;
【分析】A、根据光的相关知识分析;
B、根据摩擦力的知识分析;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汽水是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答案错误;
B、羊毛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材料。B答案错误;
C、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都是省力杠杆。C答案正确;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是绝缘体。D答案错误;
【分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B、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C、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都属于省力杠杆;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属于绝缘体。
12.【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A答案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不准确。B答案错误;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C答案错误;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知识分析;
B、根据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分析;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误差分析;
D、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A答案正确;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B答案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答案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有斥力分析;
B、根据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根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
14.【答案】(1)
(2)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加入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足量的稀盐酸会使溶液的碱性消失,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分析;
(2)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足量的稀盐酸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会使溶液碱性消失。
15.【答案】(1)B
(2)热塑性;涂漆(合理即可)
(3)
(4)滴灌或喷灌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塑料的使用与发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草莓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大棚所用塑料布受热可以变形,属于热塑性塑料;大棚所用的铁架采用的防锈措施是刷漆;
(3)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气体肥料;
(4)为了节约用水,农田灌溉常采用滴灌或喷灌。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知识分析;
(2)大棚所用塑料布加热可以变形,属于热塑性塑料,根据铁生锈的知识分析;
(3)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4)农田灌溉常采用滴灌或喷灌,是为了节约用水。
16.【答案】(1)蒸发皿;液体飞溅
(2)无明显变化;锌的活动性强于铜;铁、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蒸发皿;该操作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可能会造成液滴飞溅;
(2)实验①无明显变化,证明Zn>Fe;实验②中锌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证明Zn>Cu;为达到实验目的,补做实验③,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选择的试剂是铁、硫酸铜溶液。
【分析】(1)根据蒸发操作的要点分析;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17.【答案】(1)
(2)复分解反应
(3)
(4)作干燥剂等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反应②中,F为反应物,生成的A既是该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反应①的反应物,可推知A为碳酸盐沉淀,常见的碳酸盐沉淀为碳酸钙;反映①中,B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B为酸,常见的是盐酸;A与B的反应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D为水,E为氯化钙;反应④生成物中有碳酸钠和水,反应④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③是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可推知:A、CaCO3、B、稀盐酸、C、CO2、D、H2O、E、CaCl2、F、Na2CO3、G、NaCl、H、NaOH。
(1)A为碳酸钙;
(2)反应②为氯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4)物质H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用来做干燥剂、清洗油污等。
【分析】根据酸碱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18.【答案】(1)cbd
(2)
(3)
(4)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氢元素、氧元素
(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B;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1)锥形瓶中产生的氧气通过排水法收集,将水排入量筒中,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连接装置的接口顺序是acbd;
(2)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3)若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需要对比完成实验①和②;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可知加入的淀粉质量不同,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取少量淀粉在硬质玻璃管中隔绝空气加强热,观察到玻璃管内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淀粉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
(6)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
(7)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生产淀粉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严禁烟火,注意通风,减少扬尘等。
【分析】(1)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分析;
(3)探究二氧化锰与淀粉的催化效果哪个好?需要完成对比实验,控制催化剂的种类不同,质量相同;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可知加入的淀粉质量不同,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6)根据碳燃烧的现象分析;
(7)根据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分析。
19.【答案】(1)0.2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则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85.4g-85.2g=0.2g;
(2)根据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85.4g-35.4g=50g,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氢气的质量;
(2)将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铁元素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
A.贫血 B.龋齿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缺乏铁元素引起的疾病是贫血。A答案正确;
B、缺乏氟元素引起的疾病是龋齿。B答案错误;
C、老年人缺钙元素易患骨质疏松。C答案错误;
D、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2.下图所示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入高锰酸钾
C.加热高锰酸钾
D.氧气的验满
【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答案正确;
B、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的正确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将盛有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B答案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C答案错误;
D、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分析;
B、根据试管中装入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分析;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D、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航标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作燃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等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A答案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航标灯。B答案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可燃物燃烧,不能做燃料。C答案错误;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SO2、NO2、CO;
故答案为:B。
【分析】A、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B、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D、目前进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为SO2、NO2、CO。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氖气:
B.2个氧原子:
C.氯化钾:K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氖气的化学式为Ne。A答案错误;
B、2个氧原子表示为2O。B答案错误;
C、氯化钾的化学式为KCl。C答案正确;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5.草酸()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酸属于有机物
B.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草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草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答案正确;
B、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答案正确;
C、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答案正确;
D、一个草酸分子由两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四个氧原子构成。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B 除去碳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将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充分搅拌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无法区别。A答案错误;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溶解在稀硫酸中,过滤得到碳粉,洗涤、干燥可以除去碳粉中少量的氧化铜。B答案正确;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应,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和生成的硫酸钠都会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应。C答案错误;
D、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需要计算浓盐酸的体积和加入水的体积。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无法区别;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相关知识分析。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25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答案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将25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B答案正确;
C、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C答案错误;
D、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成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可知,需要加入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分析。
8.化学与环保息息相关。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C.大量使用塑料袋 D.发展燃煤发电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污染。A答案正确;
B、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资源。B答案错误;
C、大量使用塑料袋会带来白色污染。C答案错误;
D、燃煤发电会产生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低碳环保的理念分析。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成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破斧沉舟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A答案错误;
B、破斧沉舟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B答案错误;
C、草船借箭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C答案错误;
D、火烧赤壁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分析。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夜间行车需要打开车内的照明灯
B.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是为了增大摩擦
C.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原因
【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光线暗时瞳孔变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球以便看的清楚,夜间行车时车内是暗的,所以瞳孔变大你可以看清道路,如果打开车内灯的话光线会使瞳孔缩小,于是视线就变差了,而且车内照明灯在玻璃上的反射光线也会影响驾驶员,所以夜间开车最好不要开车内照明灯。A答案错误;
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是让两个摩擦面分离开来减小摩擦。B答案错误;
C、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软化。C答案正确;
D、发现煤气泄漏应该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立即开灯检查泄漏的原因。D答案错误;
【分析】A、根据光的相关知识分析;
B、根据摩擦力的知识分析;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分析。
11.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蒸馏水、干冰、汽水
B.合成材料:塑料、涤纶、羊毛
C.省力杠杆: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
D.绝缘体:陶瓷、石墨、玻璃
【答案】C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汽水是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答案错误;
B、羊毛是天然纤维,不是合成材料。B答案错误;
C、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都是省力杠杆。C答案正确;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是绝缘体。D答案错误;
【分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B、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C、指甲钳,羊角锤,动滑轮都属于省力杠杆;
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属于绝缘体。
12.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小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偏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答案】D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水的体积偏大。A答案错误;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得的pH不准确。B答案错误;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C答案错误;
D、测量某铁块的质量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知识分析;
B、根据测溶液pH的正确操作分析;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误差分析;
D、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3.下列宏观实事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实事 微观解释
A 固体很难被压缩 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A答案正确;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B答案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种类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答案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子间有斥力分析;
B、根据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析;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根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
二、简答题
14.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将NaOH溶液挤入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1)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取少许烧瓶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答案】(1)
(2)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加入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足量的稀盐酸会使溶液的碱性消失,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分析;
(2)CO2与NaOH反应后使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3)足量的稀盐酸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会使溶液碱性消失。
三、填空题
15.我区农村大力发展大棚草莓种植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选填字母编号)。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2)大棚所用塑料布属于   (“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大棚所用的铁架采用的防锈措施是   。
(3)为促进草莓的生长常常向大棚中补充一种气体肥料,它是   。(填化学式)。
(4)为节约用水,常采用的灌溉方式是   。(答一种即可)
【答案】(1)B
(2)热塑性;涂漆(合理即可)
(3)
(4)滴灌或喷灌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塑料的使用与发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草莓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2)大棚所用塑料布受热可以变形,属于热塑性塑料;大棚所用的铁架采用的防锈措施是刷漆;
(3)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气体肥料;
(4)为了节约用水,农田灌溉常采用滴灌或喷灌。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知识分析;
(2)大棚所用塑料布加热可以变形,属于热塑性塑料,根据铁生锈的知识分析;
(3)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4)农田灌溉常采用滴灌或喷灌,是为了节约用水。
16.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一项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   ;该操作有一处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2)乙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实验①中的现象是   。实验②得出的结论是   ;为达到实验目的,补做实验③,X、Y分别是   。
【答案】(1)蒸发皿;液体飞溅
(2)无明显变化;锌的活动性强于铜;铁、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蒸发皿;该操作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可能会造成液滴飞溅;
(2)实验①无明显变化,证明Zn>Fe;实验②中锌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证明Zn>Cu;为达到实验目的,补做实验③,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选择的试剂是铁、硫酸铜溶液。
【分析】(1)根据蒸发操作的要点分析;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四、推断题
17.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F俗称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物质H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1)
(2)复分解反应
(3)
(4)作干燥剂等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反应②中,F为反应物,生成的A既是该反应的生成物,又是反应①的反应物,可推知A为碳酸盐沉淀,常见的碳酸盐沉淀为碳酸钙;反映①中,B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B为酸,常见的是盐酸;A与B的反应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D为水,E为氯化钙;反应④生成物中有碳酸钠和水,反应④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③是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可推知:A、CaCO3、B、稀盐酸、C、CO2、D、H2O、E、CaCl2、F、Na2CO3、G、NaCl、H、NaOH。
(1)A为碳酸钙;
(2)反应②为氯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4)物质H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用来做干燥剂、清洗油污等。
【分析】根据酸碱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五、科学探究题
18.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变为可能,也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某兴趣小组对淀粉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1)连接装置的接口顺序是a→   (填字母编号)。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催化剂种类及质量 收集10mL气体所需时间/s
① 40 淀粉0.5g
② 40 二氧化锰0.5g
③ 40 淀粉2g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则得到此结论的实验证据应该是   。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的目的是   。
(5)【实验2】
取少量淀粉在硬质玻璃管中隔绝空气加强热,观察到玻璃管内出现水雾,说明淀粉中含有   (填元素名称)。
(6)实验结束后观察到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碳单质,于是进行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燃烧匙内,加热至红热, 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②向集气瓶中倒入 适量澄清石灰水 ①黑色固体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②    该黑色固体 是碳单质
(7)【实验拓展】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生产淀粉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谨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飞扬 D.提高淀粉的着火点
【答案】(1)cbd
(2)
(3)
(4)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氢元素、氧元素
(6)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B;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1)锥形瓶中产生的氧气通过排水法收集,将水排入量筒中,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连接装置的接口顺序是acbd;
(2)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
(3)若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淀粉好,需要对比完成实验①和②;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可知加入的淀粉质量不同,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取少量淀粉在硬质玻璃管中隔绝空气加强热,观察到玻璃管内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淀粉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
(6)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该黑色固体为碳单质;
(7)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为了避免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生产淀粉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严禁烟火,注意通风,减少扬尘等。
【分析】(1)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分析;
(3)探究二氧化锰与淀粉的催化效果哪个好?需要完成对比实验,控制催化剂的种类不同,质量相同;
(4)比较实验①和实验③,可知加入的淀粉质量不同,探究催化剂的质量对催化效果(或反应速率)的影响;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6)根据碳燃烧的现象分析;
(7)根据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分析。
六、计算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废弃的铜锌合金测量某盐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③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四次称量,记录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s 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85.4 85.3 85.2 85.2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0.2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则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气的质量=85.4g-85.2g=0.2g;
(2)根据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溶液的质量为85.4g-35.4g=50g,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氢气的质量;
(2)将氢气的质量代入方程式,可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浉河东双河三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3—2024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课后选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