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烧制陶瓷 B.发明指南针 C.使用火药 D.冶炼钢铁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湿衣晒干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败 D.蜡烛燃烧
3.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水沸腾 B.铁锅生锈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
4.“绿色化学”要求减少乃至从根本上杜绝污染,下列是某校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挖坑深埋 B.分类回收再利用
C.搬运到校外荒野地 D.校外焚烧
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各种电光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6.下列选项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食物腐败、钢铁生锈 B.干冰升华、冰雪融化
C.氢气燃烧、氧气无色 D.烧杯炸裂、火药爆炸
7.取用块状药品如锌粒,一般应选用( )
A.坩埚钳 B.镊子 C.纸槽 D.手
8.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碳酸生成
B.探究铁制品表面红棕色的物质可能只是四氧化三铁
C.探究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D.探究在吹灭蜡烛瞬间产生的白烟中含有石蜡蒸气
9.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可以酿酒 石蜡密度比水小
B 胆矾能溶解于水 食物腐烂
C 车胎爆炸 玻璃易碎
D 铝是银白色固体 木材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
C.为了增大受热面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旁边的同学
11.以下存放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B.稀盐酸(液体)存放于细口瓶中
C.锌粒存放于广口瓶中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1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振荡试管 B.点燃镁条
C.闻气体气味 D.取走蒸发皿
1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作铅笔芯 B.金刚石作钻头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
14.小李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3)到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他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小李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15.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以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水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17.实验报告大体分 、 、实验内容和 等几个部分,其中实验内容应由实验步骤(或操作步骤) 、 等组成.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8.如图所示是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进行酸的性质的实验。实验后将甲、乙烧杯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丙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变浑浊。同学们对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Ⅰ.氯化钙、氯化钠Ⅱ.氯化钙、氯化钠、HCl
Ⅲ.氯化钙、氯化钠、碳酸钠Ⅳ.氯化钠、碳酸钠
……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Ⅱ和Ⅲ均不成立,你认为理由是 。
【实验探究】(1)取丙中的溶液少许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丙溶液中含有 。
(2)另取丙中的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再取丙中的溶液滴入少许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猜想 可能正确。
【拓展迁移】进行酸的性质的实验后将甲、乙烧杯的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丙中,有浑浊现象的原因是 。
19.在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是否注意到燃烧的蜡烛刚熄灭时,总会冒出一缕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下同),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处,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3)熄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因为 。
【探究结论】通过以上的探究试验,所能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能排除假设A和假设B吗?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0.实验室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如果用内焰加热,试管外壁会附着一层黑色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是炭黑,而用外焰加热时,不会产生该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1.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3)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4)吸液后的胶头滴管倒置
(5)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超过
(6)给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 、 (填3点)
(7)把某种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9)实验剩余的药瓶放回原瓶
(10)酒精灯内的酒精超过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6.【答案】解:(1)①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故物理性质是: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②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毒性等,故其化学性质是臭氧的强氧化性.故填:强氧化性.
③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另外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故填: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臭氧和氧气不是同一种物质,因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3)二氧化碳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填:CO2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17.【答案】答案为:(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收集证据;
(5)反思与评价;(1)、(3)、(4)、(2)、(5).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8.【答案】解:(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白色固体生成最能说明镁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③。
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作原料,其原因是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填:①。
(2)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3)把磨去黑色物质的镁带放在氧气中燃烧,结果得到的是白色固体。由此他得出结论是: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通过查阅资料,小科又发现了判断物质颜色的一种方法,即有些物质在粉末状态时可能会呈现黑色,可以判断,原来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故填:黑色物质不是氧化镁;③。
19.【答案】【实验验证】(1)A;不能;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产生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2)B;不能;无法判断水蒸气是原来燃烧产生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3)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可燃,可以点燃说明假设三成立;
【探究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能。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0.【答案】解:(1)酒精属于易燃性物质,且酒精易挥发,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容易使酒精燃烧引起火灾;
(2)加热玻璃仪器时如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应擦干,以防受热不均匀造成仪器炸裂;
(3)加热后的试管温度很高,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会烫坏实验台。
故答案为:(1)失火;
(2)容器炸裂;
(3)烫坏实验台。
21.【答案】解:(1)取用砝码用镊子不能用手;调节天平平衡时,向左偏要向右拧平衡螺母;向右偏,要左拧平衡螺母;所以横梁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拧;左码右物物质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物体质量=45g-2.4g=42.6g;
(2)胶头滴管要垂悬在量筒上方,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选择量筒时,要选择比量取的液体大,且最接近的,所以如量取42mL水,应选择50mL量筒;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长颈漏斗与外界通着;
(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1)用手拿砝码 右 42.6 (2)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 仰视读数 50mL
(3)不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封住,用手捂住锥形瓶,受热后气体膨胀,气体会沿长颈漏斗逸出,导致看不到导气管口有气泡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每空1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