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章节练习(含解析)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章节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 湖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D.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紫外线遥控电视
2.(3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遥控器利用红色激光传递信号
B. 紫外线消毒灯工作时发出的蓝紫色的紫外线
C. 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单一白光组成的
D. 彩色电视机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
3.(3分)“中国诗调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正确的是
A. “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 “池水照明月”---光的折射
D. “潭清疑水浅”---光的漫反射
4.(3分)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开始用冰块制成透镜取火,下列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将物体点燃,利用了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C. 透镜与被点燃物体之间的距离为该透镜焦距的二倍
D. 冰块熔化变薄,与熔化前相比需将冰块远离物体才能将物体点燃
5.(3分)互联网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契机,如图是某村通过直播为当地特产带货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 直播使用的手机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 为了使网友看到更大的商品画面,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
D. 手机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6.(3分)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 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C. 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 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7.(3分)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8.(3分)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A. 竖直向上运动 B. 竖直向下运动 C. 水平向右运动 D. 水平向左运动
9.(3分)疫情期间,手机扫码后显示“健康码”成为一种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某商场要求进入车库小车司机要先测温并展示健康码,合格后才能进入。当小车离开停车场时,用手机扫码支付停车费,然后管理系统会控制电动机抬起栏杆放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抬起栏杆,电动机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
B. 手机展示“健康码”为绿色,是因为手机屏幕吸收绿光
C. 手机摄像头扫二维码成放大的实像
D. 额温枪测量温度利用了人体温度不同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的特点
10.(3分)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如图是 “C” 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的形状应该是 ( )
A.
B.
C.
D.
11.(3分)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的大小为
B. 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
C.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左移动
D. 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右移动
12.(3分)公园里的水池中,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如图所示。关于岸上的游客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13.(5分)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______;当液面降低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若光斑移动了,则液面降低了 ______。
14.(2分)(2022.苏州)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 “a”“b” 或“c”) 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___________。
15.(5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______ ;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黑板表面发生了 ______ 反射。小海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在 ______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16.(2分)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17.(2分)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为40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一定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像,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在_______________范围内。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10分)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序号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和的轨迹,则与垂直镜面的直线的夹角是_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乙表,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以直线为轴线。把纸板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接着小明又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
②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③成像后移开蜡烛,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9.(10分)[2021山东菏泽期中,中]如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 ,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 ,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0.(10分)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中完成光折射光路图,在图乙的两个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21.(10分)画出已知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错误;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错误;
、湖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正确;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错误;
故选:。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
玻璃幕墙是平滑的镜面;
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红外线遥控,紫外线杀菌消毒,据此分析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红外线及其应用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2.【答案】D;
【解析】解: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器的控制,故错误;
B.紫外线消毒灯工作时发出的紫外线是人眼观察不到的,我们观察到的是可见光,故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形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故错误;
D.因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故正确。
故选:。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吸收;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虹的出现是由于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各种色光。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的色散、红外线与紫外线、光的三原色的了解,属光学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正确;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池水照明月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潭清疑水浅”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正确的说法,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4.【答案】D;
【解析】解:、把冰块制成透镜,该透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故错误;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为凸透镜,用凸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错误;
、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线会聚在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处,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透镜与被点燃物体之间的距离应为一倍焦距,故错误;
、凸透镜越薄,焦距越大,为了将物体点燃,二者距离仍为一倍焦距,故应该将透镜远离物体,故正确。
故选:。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会聚到焦点上;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远视眼的矫正,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
、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
、为了使网友看清商品细节,像应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将商品靠近摄像头,故正确;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错误。
故选:。
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的三原色,属于基础题。
6.【答案】A;
【解析】解:、“峰多巧障日”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正确;
、“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错误;
、镜子可以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江中看到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月亮的虚像,故错误。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答案】D;
【解析】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B错误;
C、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船上的。故D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凝华放热,升华吸热;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本题涉及热、光、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知识点掌握准确。这也体现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的思想。
8.【答案】D;
【解析】解:
如下图所示,当小球从点滚动到点时水平向左运动,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从点运动到点,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顺序与现实中的恰好相反,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做竖直向上运动。

故选:。
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作图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效果会更直观。
9.【答案】D;
【解析】解:、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故错误;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色部分只反射绿光,故错误;
、手机摄像头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错误;
、由于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所以额温枪测量人体温度是利用不同体温的人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制成的,故正确。
故选:。
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物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的范围,其应用是照相机;
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物体的颜色、红外线、凸透镜成像,比较综合。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C;
【解析】解:、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所以入射角等于;又因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故错误;
、当液面升高时,入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错误;
、当液面上升时,由于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
如图所示,故光电屏上的光斑向左移动到位置。故正确,错误。

故选:。
根据法线与界面垂直,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求出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可以通过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利用反射定律来解释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原理,并且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规定,学会作图法的应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2.【答案】D;
【解析】解:岸上人看到水中的鱼,是来自鱼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图中光是由空气进入水中,故错误;
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图错误,正确。
故选:。
来自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看到了鱼的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折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解答该题的关键:一要明确光的传播方向;二要知道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13.【答案】;
【解析】解:因为入射光线与液面夹角为,所以入射角等于;
当液面降低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故光电屏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由图可知,当光斑由向右移动移到时,则表明液面从下降到;

若光斑由向右移动了移到时,如上图所示,
由题意和平行四边形知识可得:,
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角,则可知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由几何知识可得,则说明水位下降了。
故答案为:;右;。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关键能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4.【答案】a;对称;
【解析】略
15.【答案】3×108 漫 折射 同种均匀;
【解析】解: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物体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当向盛有清水的玻璃缸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时,玻璃缸内的液体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形成如图所示的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玻璃缸内的液体就会变的均匀了,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所以会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
故答案为:;漫;折射;同种均匀。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
光的反射类型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只向一个方向,而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
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属于识记性内容。要解释为什么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需要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
16.【答案】实像;漫反射;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2f>U>f时,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屏幕,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17.【答案】倒立、缩小的实;15厘米~30厘米;
【解析】略
18.【答案】入射角 等于 不能 同一 漫反射 薄玻璃板 大小 虚 ;
【解析】解:与垂直镜面的直线的夹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由表中数据可知,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看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黑板上的字是为了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所以光照到上面是发生了漫反射。
①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②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③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这一侧观察。移开蜡烛,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入射角;等于;不能;同一;漫反射;①薄玻璃板;②大小;③虚。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于生活中的不同的地方。
①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干扰实验;
②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③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该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9.【答案】如图所示
;
【解析】过平面镜MN作 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的位置;连接 ,画出其垂直平分线,即转动后平面镜的位置,标出镜面即可。
20.【答案】解:(1)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第一幅图中,过主光轴上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可以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
第二幅图中,光线本来可以会聚于主光轴的,经过了一个透镜的折射,变为了平行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对光线起到了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如图所示:
;
【解析】(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或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判断光线被会聚了还是发散了.若光线被会聚则填凸透镜,若光线被发散则填凹透镜.
21.【答案】解: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
【解析】
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三年(2023-2021)高考化学模拟汇编-04卤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下一篇:黑龙江省三年(2023-2021)高考化学模拟汇编-10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