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AlCl3——氯化铝
C.Ca2+——钙离子 D.2H2O——2个水分子
2.以下事实从微观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
B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氧气、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两者都是由氧分子构成
D 空气可以压缩为液态 分子体积变小
A.A B.B C.C D.D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带电的粒子都称为离子
B.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5.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6.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
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7.2022年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A.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氢能公交车出行——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8.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室外气温降到零下16℃,滴水成冰,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种类改变 D.分子间隔变大
9.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0.“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重要的特点之一、“端午时节粽飘香”,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变大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氢分子 B.水分子 C.两个氢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原子
B.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和化学性质相似
D.Na和Na+核内质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13.科学家发现,水在-157℃的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B.分子间隔增大了
C.分子间隔减小了
D.分子不再运动
1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二、填空题
15.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过程: 。
16.无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都存在本质区别。
(1)微观上说,化学变化有 ,而物理变化只是在 和 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2)宏观上论,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石蜡,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 变化,温度再高就能燃烧,这是 变化。
(3)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做实验时需要:①预先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整一层细沙,作用是 ;②将铁丝前端绕在小木条或火柴上,作用是 ;燃烧现象是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硫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17.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Mg和Ca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He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三、实验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组同学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时观察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大于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红磷量不足
②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的操作过于缓慢
③旋紧橡皮塞后发现橡胶管上未夹弹簧夹
④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图乙中A点为点燃前集气瓶中的气压,AB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t3时刻后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t3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主要组成的微观示意图 ,水分子无需画出。
四、计算题
19.计算
(1)标准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核电荷数为6,其电子数为 。
(2)若某原子的质量是上述碳原子质量的2倍,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碳-12的原子质量为1.993×10-28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这种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只列出计算式,不需要算出结果)
2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种原子M的质量为b 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D 6.A 7.D 8.D 9.B 10.A 11.B 12.D 13.C 14.A
15. 物理 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
16.(1) 分子种类的改变 分子间隔 分子排列方式
(2) 物理 化学
(3)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引燃铁丝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4)
17. 活泼、 不活泼、 不一定
18.(1)②③
(2) 红磷燃烧时放热使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打开弹簧夹
(3)
19.(1)6
(2)24
(3)由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