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内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古代人们常用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 B.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
C.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D.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比水感觉更冷,因为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少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青少年不宜大量食用巧克力,是因为巧克力含有的热量较多
D.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
4.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图丁:向上拉浸没在水中的玻璃板直至脱离水面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地面上静止的石块速度为零,所以其内部分子的速度也为零
C.打开消毒液瓶盖,一会儿教室内到处弥漫着消毒液的味道,这是分子运动引起的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铁分子间只有引力;用气筒打气时很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6.如图的不同现象中,说明分子有引力的现象是( )
A. 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小于100mL
B.注射器里的水很难被压缩
C.带有细线的铁丝圈上的肥皂液膜一侧被弄破时细线被拉到另一侧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
7.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扩散现象中,分子只能从高温物体运动到低温物体
B.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所含的热量增加
9.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10.2022年4月19日9点0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顺利返回地面。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要通过一段黑障区,这段时间飞船被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船内的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飞船“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外壳材料导热性好,可以保护舱内宇航员避免被高温灼伤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B.乙图,工人锯木头,是通过热传递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C.丙图,迅速下压活塞,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D.丁图,冬天我们使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机械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就多,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1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内能最小的是 杯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杯中的水,无法比较内能大小的是 两杯中的水。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
(2)抽掉玻璃板,放置一段时间后,两瓶内的气体颜色均变红,这个现象说明了 ,气体混合均匀后,气体分子 (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15.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忽略不计。
16.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甲)所示,将手中的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
(2)如图(乙)所示,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棉花着火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达到棉花的 ,所以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能和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17.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即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 ;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3)图c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 (选填“斥力”或“空隙”)。
18.自主探究活动中,同学在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时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
(2)如图乙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管内能增加,乙醚蒸气将塞子顶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10.2内能同步练习答案
1.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B
2.古代人们常用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冬天搓手取暖 B.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
C.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D.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答案】C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比水感觉更冷,因为冰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少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青少年不宜大量食用巧克力,是因为巧克力含有的热量较多
D.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
【答案】B
4.如图所示的四个热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图乙: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图丁:向上拉浸没在水中的玻璃板直至脱离水面的过程,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
【答案】A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地面上静止的石块速度为零,所以其内部分子的速度也为零
C.打开消毒液瓶盖,一会儿教室内到处弥漫着消毒液的味道,这是分子运动引起的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铁分子间只有引力;用气筒打气时很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答案】C
6.如图的不同现象中,说明分子有引力的现象是( )
A. 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小于100mL
B.注射器里的水很难被压缩
C.带有细线的铁丝圈上的肥皂液膜一侧被弄破时细线被拉到另一侧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
【答案】C
7.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答案】D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扩散现象中,分子只能从高温物体运动到低温物体
B.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所含的热量增加
【答案】C
9.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答案】C
10.2022年4月19日9点0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顺利返回地面。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要通过一段黑障区,这段时间飞船被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船内的三名航天员和设备却安然无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飞船“燃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B.飞船通过黑障区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外壳材料导热性好,可以保护舱内宇航员避免被高温灼伤
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答案】B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B.乙图,工人锯木头,是通过热传递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C.丙图,迅速下压活塞,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D.丁图,冬天我们使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答案】A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机械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就多,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C
13.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内能最小的是 a 杯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d 杯中的水,无法比较内能大小的是 bc 两杯中的水。
【答案】a;d;bc。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1)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B (选填“A”或“B”)瓶。
(2)抽掉玻璃板,放置一段时间后,两瓶内的气体颜色均变红,这个现象说明了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混合均匀后,气体分子 继续 (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④ (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答案】(1)B;(2)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继续;(3)④。
15.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 分子不停地运动 ;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引力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 较大 ,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忽略不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16.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1)如图(甲)所示,将手中的铁丝在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 温度 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 变大 。
(2)如图(乙)所示,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棉花着火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 升高 ,达到棉花的 着火点 ,所以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3)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做功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机械 能和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答案】(1)温度;变大;(2)升高;着火点;(3)做功;机械。
17.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d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即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
(2)图b和图 e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
(3)图c的实验结果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着 空隙 (选填“斥力”或“空隙”)。
【答案】(1)d;做无规则运动;(2)e;引力;(3)空隙。
18.自主探究活动中,同学在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时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瓶塞跳出,瓶内出现白雾 ,该实验说明: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
(2)如图乙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是通过 做功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管内能增加,乙醚蒸气将塞子顶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答案】(1)瓶塞跳出,瓶内出现白雾;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