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课后题(答案)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课后题附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做法是(  )
A.用水浇灭 B.剪掉烛芯 C.吹灭蜡烛 D.罩上烧杯
2、现有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B.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
C.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4、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下列关于燃料和能源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B.灭火只需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失火,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C.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要堆放过高过密
D.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应禁止使用
5、下列不属于CO2用途的是 (  )
A.灭火   B.作燃料 C.人工降雨   D.气体肥料
6、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下列方法,有关原因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B.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慢,收集时间太长
D.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和C都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8、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 D.禁止堆放易燃物
9、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属于纯净物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10、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CO B.CO2 C.N2 D.NH3
11、初中化学很多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喷泉实验”。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下图从左向右依次是某同学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或现象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C.二氧化硫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
D.若把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12、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
1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1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
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Cu+CO↑
16、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为40℃)能发生燃烧的是( )
A.白磷放入70℃的水中 B.白磷放入2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7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放入20℃的水中
二、填空题。
17、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
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1)图甲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图乙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图丙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丁中的序号)。
18、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防毒面具材料的制备。为研究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氯气(Cl2)的吸附性能,(吸附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科学工作者们做了系列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分析图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
19、在2021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填化学式),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请写出一个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的危害   .
(2)“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   .
20、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
21、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某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和______(填代号)。
三、简答题。
2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2)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四、综合应用题。
23、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反应形成电流,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请回答问题: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表示)。
(3)工业上制取铝通常采用电解法,氧化铝在通电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不仅节约了________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5)电动汽车中的导线材质都是铜。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从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固体A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填化学式)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课后题附答案
鲁教版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做法是(  )
A.用水浇灭 B.剪掉烛芯 C.吹灭蜡烛 D.罩上烧杯
【答案】B
2、现有①石油气、②面粉粉尘、③氮气、④天然气、⑤一氧化碳,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3、如图所示,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B.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
C.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答案】B
4、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下列关于燃料和能源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且缺一不可
B.灭火只需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失火,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C.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要堆放过高过密
D.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大,应禁止使用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CO2用途的是 (  )
A.灭火   B.作燃料 C.人工降雨   D.气体肥料
【答案】B 
6、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下列方法,有关原因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B.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慢,收集时间太长
D.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答案】C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和C都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答案】D
8、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
A.禁止吸烟 B.禁止燃放鞭炮 C.禁止带火种 D.禁止堆放易燃物
【答案】B
9、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属于纯净物 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答案】C
10、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CO B.CO2 C.N2 D.NH3
【答案】B
11、初中化学很多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喷泉实验”。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下图从左向右依次是某同学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或现象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C.二氧化硫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
D.若把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现象完全相同
【答案】D
12、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棉花 B.黄金 C.食盐 D.大理石
【答案】A
1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1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答案】A
15、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C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同
B.CO为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可见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的物质显酸性
D.上图是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Cu+CO↑
【答案】D
16、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为40℃)能发生燃烧的是( )
A.白磷放入70℃的水中 B.白磷放入2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放入7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D.白磷放入20℃的水中
【答案】C
二、填空题。
17、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
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
(1)图甲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2)图乙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图丙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丁中的序号)。
【答案】(1)③ (2)① (3)② (4)AB
18、活性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防毒面具材料的制备。为研究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氯气(Cl2)的吸附性能,(吸附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科学工作者们做了系列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分析图示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
【答案】在压强一定的条件下,温度越低,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性能越好。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性能越好)
(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性能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活性炭对氯气的吸附性能越好)
19、在2021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填化学式),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请写出一个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的危害   .
(2)“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   .
【答案】(1)CO2;光合;全球气候变暖;
(2)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0、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H2O═H2CO3
(3)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1、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某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和______(填代号)。
【答案】(1)可燃物 (2)降低温度 (3)①不合理 ②M N
三、简答题。
2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为什么?
(2)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答案】(1)碳素墨水中所含的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温度降到蜡烛(或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3)天气闷热时,水温高,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变小,溶解的氧气少了,而水面与空气接触,溶解的氧气相对多些,因此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
23、氢氧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反应形成电流,并为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请回答问题: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密度小 C.硬度大
(2)氢氧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用“→”表示)。
(3)工业上制取铝通常采用电解法,氧化铝在通电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两种单质,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不仅节约了________还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5)电动汽车中的导线材质都是铜。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从铁和硫酸铜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
①固体A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B
(2)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3)2Al2O3=4Al+3O2↑(条件是催化剂、通电)
(4)石油资源 (5)Fe;FeSO4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限时训练卷)——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下一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中2023-2024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