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学校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法库模拟)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手工剪纸 B.烧制陶瓷 C.雕刻石像 D.棉线织布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洁净的空气
3.下列记录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4.5g的食盐
B.用100mL量筒量取10mL水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25mL
D.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65℃
4.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B.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
C.利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
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下列反应中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的验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吸取液体药品
D.取用固体粉末
8.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醋的酿造 D.汽油燃烧
9.(2022九上·德城期中)硫化氢(化学式为H2S)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无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可燃性 D.密度比空气大
10.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78%
C.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1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13.(2022八上·讷河期末)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B.
C.
D.
15.将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其中a为氯酸钾,b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图象最能表示收集到氧气的总质量(m)和加热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空(填名称)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②空气中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   。
③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④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氮和   。
(2)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A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如药品有腐蚀性应放在   中称量。
②欲量取40mL的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50mL”或“100mL”)的量筒和   ,某同学如图B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如图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三、流程题
17.工业上制取B的过程如图所示:
(1)原理: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的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用   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4)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四、填空题
18.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部加水目的:   。
(2)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底部加水或细沙的目的:   。
五、实验题
19.某同学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活动的活塞,左端的玻璃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刻度处。(已知:白磷燃烧时的现象和红磷燃烧时现象相同)
(1)白磷足量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   移动,后向   移动。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提示:当温度达到40度,白磷便会燃烧)
(3)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应停在   刻度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小红做此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却停在4与5刻度中间处,原因可能是   。
(4)此装置有何优点   。
2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
(3)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代号),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21.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I.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I、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   。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 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棉线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冰水混合物中治安含有水,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含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清新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含有氧气,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C. 氮气、二氧化碳都是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澄清的石灰水含有氢氧化钙、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用托盘天平称得4.5g的食盐,故合理;
B. 用10mL量筒量取10mL水,故不合理;
C. 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2mL ,故不合理;
D. 普通温度计准确度为0.1℃,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故不合理;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分析。
B、 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C、根据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分析。
D、根据普通温度计准确度为0.1℃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燃着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5.【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正确;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出现物质名称,故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物中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物中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7.【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氧气的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故错误;
B. 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故错误;
C. 吸取液体药品,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D. 取用固体粉末,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人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滑入试管底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气体的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B、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8.【答案】D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食物的腐烂,是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醋的酿造,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油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0.【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臭氧会破坏环境,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 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1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78% ,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物,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错误,符合题意;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是因为水、过氧化氢是不同物质,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酒精分子彼此扩散到彼此的分子间隔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C. 含有两种分子,表示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D.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14.【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用电热棒能够引燃红磷,测定结果更准确,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虽除去氧气,但是会增加了新的气体,压强没有明显的差别,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符合题意;
C.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根据注射器活塞运动的情况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实验,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会造成集气瓶内压强减小,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15.【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因为氯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分解生成氧气;
因为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a为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又因为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的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所以b反应快,时间短;
但是b中混有二氧化锰,则b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会少一些。
所以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乙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即乙反应快,但乙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
16.【答案】(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12.4;小烧杯;50mL;胶头滴管;小于;三分之一/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②空气中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③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④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2)①图A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2.4g,如药品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②欲量取40mL的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某同学如图B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小于40mL。
③如图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分析】(1)根据空气中的成分性质、用途分析。
(2)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7.【答案】(1)沸点;物理
(2)混合物
(3)燃烧的小木条
(4)21%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原理: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的性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中含有稀有气体等其它气体,是混合物。
(3)用燃烧的小木条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具有燃烧的是氧气。
(4)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21%。
【分析】(1)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分析。
(2)根据“工业液氧”的成分,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3)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分析。
(4)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18.【答案】(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化合反应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使得集气瓶炸裂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部加水目的: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 ,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反应物是两种物质,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底部加水或细沙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使得集气瓶炸裂。
【分析】根据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原理,燃烧现象,反应特点分析。
19.【答案】(1)使氧气耗尽;右;左
(2)产生白烟,放热
(3)4;五分之一;装置漏气或是白磷不是足量
(4)环保,结果更准确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白磷足量能够使氧气完全反应,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装置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压强增加,活塞向右移动,燃烧结束后,稳定降低,氧气被消耗,氧气会降低,之后活塞向左移动。
(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因此观察到玻璃管内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由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应停在4刻度处;装置中原空气的体积为5,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4,减少的气体体积为1,即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却停在4与5刻度中间处,说明剩余的气体偏多,原因可能是白磷的量不足,反应后氧气有剩余,也可能是装置漏气,装置外的气体进入装置中等。
(4)该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够避免生成物污染空气,即无污染,环保,结果更准确。
【分析】(1)根据白磷的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完全消耗、白磷燃烧放热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4)根据装置特点进行分析。
20.【答案】(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A;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D;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连续且均匀冒出
(4)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①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②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③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④水槽是盛水的仪器。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
故答案为:A。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分析】(2)根据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就需要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氧气的验满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21.【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产生大量气泡;0.2g
(3)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4)过氧化氢水+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根据猜想Ⅲ成立,说明氧化铜为催化剂,所以步骤③可以看到气泡产生;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烘干称量质量不变,也是0.2g;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此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步骤①的目的是与步骤③对比,步骤①先排除过氧化氢溶液本身的影响,检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2)猜想Ⅲ成立,说明氧化铜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步骤①先排除过氧化氢溶液本身的影响分析。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金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法库模拟)下列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手工剪纸 B.烧制陶瓷 C.雕刻石像 D.棉线织布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剪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 陶瓷的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 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棉线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洁净的空气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冰水混合物中治安含有水,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含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清新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含有氧气,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C. 氮气、二氧化碳都是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 澄清的石灰水含有氢氧化钙、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下列记录的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4.5g的食盐
B.用100mL量筒量取10mL水
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25mL
D.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65℃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用托盘天平称得4.5g的食盐,故合理;
B. 用10mL量筒量取10mL水,故不合理;
C. 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6.2mL ,故不合理;
D. 普通温度计准确度为0.1℃,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水温为20℃,故不合理;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分析。
B、 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C、根据量筒的准确度为0.1mL分析。
D、根据普通温度计准确度为0.1℃分析。
4.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B.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
C.利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
D.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
【答案】C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都是无色气体,但成分比例不同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呼出气体中仍有氮气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燃着的小木条,可比较二者的氧气含量,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正确;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出现物质名称,故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6.下列反应中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物中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物中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反应物中没有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物质,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的验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吸取液体药品
D.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氧气的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故错误;
B. 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故错误;
C. 吸取液体药品,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D. 取用固体粉末,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人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滑入试管底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气体的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B、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8.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醋的酿造 D.汽油燃烧
【答案】D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食物的腐烂,是与空气中氧气、水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醋的酿造,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油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9.(2022九上·德城期中)硫化氢(化学式为H2S)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可知硫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无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可燃性 D.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可燃性气体,物质的颜色、气味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0.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臭氧会破坏环境,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 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78%
C.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78% ,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物,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分析。
1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错误,符合题意;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是因为水、过氧化氢是不同物质,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酒精分子彼此扩散到彼此的分子间隔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13.(2022八上·讷河期末)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C. 含有两种分子,表示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D. 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用电热棒能够引燃红磷,测定结果更准确,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虽除去氧气,但是会增加了新的气体,压强没有明显的差别,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符合题意;
C.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根据注射器活塞运动的情况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D. 图中实验,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会造成集气瓶内压强减小,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15.将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其中a为氯酸钾,b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图象最能表示收集到氧气的总质量(m)和加热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因为氯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分解生成氧气;
因为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a为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又因为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的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所以b反应快,时间短;
但是b中混有二氧化锰,则b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会少一些。
所以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乙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即乙反应快,但乙中氯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
二、填空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填空(填名称)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②空气中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   。
③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④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氮和   。
(2)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A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如药品有腐蚀性应放在   中称量。
②欲量取40mL的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50mL”或“100mL”)的量筒和   ,某同学如图B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如图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答案】(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12.4;小烧杯;50mL;胶头滴管;小于;三分之一/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②空气中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③空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④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2)①图A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2.4g,如药品有腐蚀性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②欲量取40mL的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某同学如图B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小于40mL。
③如图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分析】(1)根据空气中的成分性质、用途分析。
(2)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三、流程题
17.工业上制取B的过程如图所示:
(1)原理: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的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用   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4)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答案】(1)沸点;物理
(2)混合物
(3)燃烧的小木条
(4)21%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原理: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的性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中含有稀有气体等其它气体,是混合物。
(3)用燃烧的小木条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具有燃烧的是氧气。
(4)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21%。
【分析】(1)根据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分析。
(2)根据“工业液氧”的成分,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3)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分析。
(4)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四、填空题
18.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部加水目的:   。
(2)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底部加水或细沙的目的:   。
【答案】(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化合反应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使得集气瓶炸裂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部加水目的: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 ,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反应物是两种物质,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底部加水或细沙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使得集气瓶炸裂。
【分析】根据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原理,燃烧现象,反应特点分析。
五、实验题
19.某同学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活动的活塞,左端的玻璃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刻度处。(已知:白磷燃烧时的现象和红磷燃烧时现象相同)
(1)白磷足量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   移动,后向   移动。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   。(提示:当温度达到40度,白磷便会燃烧)
(3)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应停在   刻度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小红做此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却停在4与5刻度中间处,原因可能是   。
(4)此装置有何优点   。
【答案】(1)使氧气耗尽;右;左
(2)产生白烟,放热
(3)4;五分之一;装置漏气或是白磷不是足量
(4)环保,结果更准确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白磷足量能够使氧气完全反应,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装置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压强增加,活塞向右移动,燃烧结束后,稳定降低,氧气被消耗,氧气会降低,之后活塞向左移动。
(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因此观察到玻璃管内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由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应停在4刻度处;装置中原空气的体积为5,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4,减少的气体体积为1,即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常温,活塞却停在4与5刻度中间处,说明剩余的气体偏多,原因可能是白磷的量不足,反应后氧气有剩余,也可能是装置漏气,装置外的气体进入装置中等。
(4)该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够避免生成物污染空气,即无污染,环保,结果更准确。
【分析】(1)根据白磷的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完全消耗、白磷燃烧放热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4)根据装置特点进行分析。
2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
(3)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代号),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   时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A;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D;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连续且均匀冒出
(4)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①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②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③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④水槽是盛水的仪器。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
故答案为:A。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分析】(2)根据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就需要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收集方法,氧气的验满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21.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I.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I、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   。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产生大量气泡;0.2g
(3)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4)过氧化氢水+氧气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根据猜想Ⅲ成立,说明氧化铜为催化剂,所以步骤③可以看到气泡产生;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烘干称量质量不变,也是0.2g;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此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步骤①的目的是与步骤③对比,步骤①先排除过氧化氢溶液本身的影响,检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分解速率有无变化。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2)猜想Ⅲ成立,说明氧化铜为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步骤①先排除过氧化氢溶液本身的影响分析。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北京市第四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测试化学试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