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下列关于温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C.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D.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
2.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升华 B.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汽化
C.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 D. 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熔化
3. 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是为了( )
A. 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 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 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D. 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4.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熔化,后凝固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先升华,后凝华
D. 先汽化,后凝固
5. 炎热的夏天,小红将半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瓶中的水全部变成了固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这个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6.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
B. 海波在段没有吸收热量
C. 在第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D. 海波在段是气态
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B. 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C. 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D. 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8. 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沸点一定是
B. 当水温达到沸点时,水不一定会沸腾
C. 水在沸腾时,不需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 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9. 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 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 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10.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 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C.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11. 夏天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冬天泡方便面时,碗里会冒“热气”。以下对“冷气”和“热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冷气”“热气”都是水蒸气 B. “冷气”“热气”都是小水珠
C. “冷气”是液化形成,“热气”是汽化形成
D. “冷气”是汽化形成,“热气”是液化形成
12. 如图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7.0分)
13. 在测量水温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法如图甲所示,该做法存在的错误是______。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温度为______。
14. 一次性打火机里的丁烷,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打火机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5. 如图,哈尔滨市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 ______ 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 的过程.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
16. 如图所示,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褐色的碘颗粒,用水浴法对玻璃泡微微加热并仔细观察,发现在玻璃泡内逐渐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停止加热后在玻璃泡壁上又出现一些褐色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会发生在窗户玻璃的______侧选填“内”或“外”。
17. 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______选填“烧杯中”或“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18. 如图所示,“漓江烟雨”是难得见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环绕的雾是由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 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在段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此时物质是______ 态;在第,该物质是______ 态;该物质的熔点______ ;凝固点是______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 。
20. 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白雾是由于干冰的______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______形成的;晚上我们洗发之后,为了能使头发快速变干,我们会使用吹风机,吹风是为了加快液体上方的______,使用热风档又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从而加快头发上水分的蒸发。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7.0分)
21.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
温度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为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 ,凝固点为______ 。
第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如果在固体熔化的过程中,小明熄灭酒精灯,固体将______ 选填“不再熔化”或“继续熔化”,说明该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该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 。选填序号
22. 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温度计示数______。
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比较和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______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请你结合材料提出一个与本实验有关的猜想:______。
23.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时间
温度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的水将处于______态。
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______成小水珠造成的。
24. 阅读探究
材料: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年月日,阴天,微风,气温约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材料: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根据材料,请回答:
材料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通过材料,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______
A.温度低沙地干爽空气干燥空气流动快
霜是由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
根据材料,请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和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
小明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能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完全浸没到被测液体中 14. 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15. 凝固;放热 16. 升华 凝华 内 17. 不会 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 烧杯 液化
18. 液化;放出。 19. 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 固
20. 升华 液化 空气的流动速度 温度 21. 晶体 固液共存 继续熔化 吸收 22. 吸收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水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周围空气的湿度有关
23.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壁接触 缩短加热水至沸腾的时间 水的质量不同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气 液化
24. 积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水蒸气;凝华;空气湿润;温度在以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也不会出现霜;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