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重点高中 2024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u-19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承诺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中对促进“碳中
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 研究推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
2. 可通过Al4 C3 +12H2 O=4Al(OH)3 + 3CH4 个 制备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3+的电子式为
B. H2O 为非极性分子
C. 一个 14C 原子中含有 7 个中子
D. 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
3. 漂白粉加水发生反应: Ca(ClO)2 +CO2 +H2 O=CaCO3 +2H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大小: r (Ca2+ ) > r (Cl一 ) B. 沸点高低: H2O > HCl
C. 电离能大小: I1 (C)>I1 (O) D. 酸性强弱: HClO > H2CO3
4. 下列制取少量 Na2CO3 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 CO2 B. 用装置乙除去 CO2 中 HCl
C. 用装置丙制取 NaHCO3 D. 用装置丁加热 NaHCO3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3 (2)一 中 O—S—O 夹角比 SO3 中的大
B. lmolCS2 分子中含有 2molσ键
C. SO2 空间构型是 V 形
D. Br2 在 CS2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 H2O 的溶解度
6. 液态 CS2 是一种溶剂,其燃烧热为 1077 kJ . mol一 1 。含 SeO2 、SO2 的烟气用水吸收后,硒元素全部变为
单质硒。工业上制备碲用 SO2 还原 TeCl4 溶液或者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强碱性 Na2TeO3 溶液。下列化学反
应表示正确的是
A. 用 SO2 水溶液吸收溴蒸气的离子方程式: SO2 + Br2 + 2H2 O = 2H+ + 2HBr + SO4 (2)一
B. CS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2(l)+3O2(g)=CO2(g)+2SO2(g) ΔH= 1077 kJ . mol一 1
C. SO2 还原 TeCl4 反应方程式:2SO2+TeCl4+4H2O=Te+2H2SO4+4HCl
D. 电解法制备碲的阴极电极方程式: TeO3 (2)一 一 4e一 + 3H2O = Te + 6OH一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S —喻 SO3 B. SO2 ——喻 H2S2O5
C. HBr SO3 喻Br2 D. SO2 BaCl2溶液 喻 BaSO3
8. 由铁及其化合物可制得FeSO4 . 7H2O 、FeCl3 、K2FeO4 等化工产品,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
用。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FeCl3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电路板
B. 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的消毒
C.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
D. FeSO4 . 7H2O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包装中的抗氧化剂
9. 用活性炭与 NO2 反应:为 2C(s)+2NO2(g) 2CO2(g)+N2(g) ΔH < 0 来消除氮氧化物产生的空气污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只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 该反应中消耗 1molN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x 6.02 x 1023
D. 该反应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中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X 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C. 1molX 最多可消耗 2molNaHCO3
D. 1molX 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3molBr2
11. 一种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碱洗”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锌
B. “氧化”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O一 + 2H+ = 2Fe3+ + Cl一 + H2 O
C. “加热沉铁” 时通入 N2 目的是排除 O2 对产品的影响
D. “分离”所得溶液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 Na+ 、 SO4 (2)一 、 ClO一 、 Cl一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 2mL1mol L-1NaHCO3 溶液中滴加 1mol L-1CH3COOH 溶液,观察现象 比较 Ka(CH3COOH)和 Ka1(H2CO3)的大小
B 向 NaCl 固体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充分振荡形成 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观察现象 探究该分散系是否为胶体
C 将生锈铁片置于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 后,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观察现象 生锈的铁片表面含有 Fe2O3
D 取少量的 Na2SO3 粉末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 稍过量的盐酸,再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观察 现象 Na2SO3 粉末是否变质
A. A B. B C. C D. D
13.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的性质。
实验 1:实验测得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 pH 为 8.6。
实验 2:向溶液中滴加等体积 0.0100 mol . L一1 HCl 溶液,pH 由 8.6 降为 4.8。
实验 3: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0200 mol . L一1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室温时Ksp (CaC2 O4 ) = 2.5 x 10一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中满足: ε (Na+ ) > 2ε(C2 O4 (2)一 )+ 2ε(HC2 O4 (一) )
B. 实验 2 滴加盐酸过程中: ε (C2O4 (2)一 ) > ε (H2C2O4 )
C. 实验 2 所得的溶液中: ε (HC2 O4 (一))+ 2ε(C2 O4 (2)一 ) > ε (Cl一 )
D. 实验 3 所得上层清液中 ε (C2 O4 (2)一 ) = 2.5 x 10一7 mol . L一1
14. 二甲醚催化制备乙醇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 I:CO(g)+CH3OCH3(g)=CH3COOCH3(g)
反应 II:CH3COOCH3(g)+2H2(g)=CH3CH2OH(g)+CH3OH(g)
固定 CO 、CH3OCH3 、H2 的起始原料比为 1∶1∶2 、体系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I 、II ,平衡时部分物
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II 为放热反应
B. 由图可知,600K 以后随温度的升高,氢气物质的量减少
C. 曲线 C 也可以表示 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
D. 由 500K 上升至 600K ,温度对反应 I 的影响大于对反应 II 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58 分。
15. 金(Au)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一种从被 FeS2 包裹的含金矿物中提金的工艺流程如下:
(1)①“预处理” 时,FeS2 被氧化为 Fe2(SO4)3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研究发现 H2O2 在 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中间体.OH ,.OH 将金表面的 FeS2 氧化溶出。 FeS2 溶出率与硫酸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硫酸初始浓度的增大,FeS2 溶出率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
是 。
(2)①“浸取” 时 Au 转化为配合物 NH4 [Au(SCN)4] ,该配合物中的配体为 。
②“浸取” 时可使用硫脲[SC(NH2)2]代替 NH4SCN ,硫脲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H2S(g) + CaCN2 (aq) + 2H2 O (l) = Ca(OH)2 (aq) + SC(NH2 )2 (aq) ΔH1 = akJ . mol一1 Ca(OH)2 (aq) + 2H2S(g) = Ca(HS)2 (aq) + 2H2 O (l) ΔH2 = bkJ . mol一1
2CaCN2 (aq) + Ca(HS)2 (aq) + 6H2 O (l) = 3Ca(OH)2 (aq) + 2SC(NH2 )2 (aq) ΔH3 = 。
(3)“置换” 时需维持无氧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4)测定样品中Au的含量:准确称取0. 1000g 试样,加入王水,将Au转化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金酸(HAuCl4), 在除去硝酸根后的溶液中,边不断搅拌,边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0.4000 mol ·L-1FeSO4 溶液 30.00mL,将 HAuCl4 完全还原为 Au;滴加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 0. 1000 mol ·L-1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2Cr2O7
溶液 18.00mL。
已知: 3Fe2+ + AuCl = Au 专 +3Fe3+ + 4Cl一
6Fe2+ + Cr2 O7 (2)一 +14H+ = 6Fe3+ + 2Cr3+ + 7H2 O
计算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6. 化合物 F 是制备镇痛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物质 A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B→C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类型为 ,第二步为取代反应。
(3)E→F 转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 M 的分子式为 C16H20O3 ,M 的结构简式为 。
(4)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有 3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设计以 CH3CH2OH 、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无
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铜废料(Cu 、CuO 、Fe 、Ag)制备CuSO4 . 5H2 O ,实验流程如下所示:
(1)“酸浸” 时将一定量粉碎后的含铜废料加入到如图的装置中,后通过分液漏斗向废料中滴加混酸(稀硫
酸+稀硝酸) ,在滴加混酸的间隙鼓入氧气,待含铜废料完全溶解后向装置中加入 NaCl 固体。
①Cu 与混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鼓入氧气的目的是 。鼓入氧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③加入 NaCl 固体的目的是 。
(2)“调节 pH=a” 的步骤中,a 的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3)请补充完成利用“调节 pH”后的滤液制备较纯净CuSO4 . 5H2 O 的实验方案: ,过滤、洗涤、
干燥。实验中须选用试剂:3 mol . L一1 NaOH 溶液、3 mol . L一1 H2SO4 溶液、0.01 mol . L一1 AgNO3 溶液。
18. 回收废旧铅蓄电池铅膏中的铅是当今环保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某铅膏中主要含有 PbSO4、PbO2、PbO
及少量 Fe2O3 。一种利用铅膏制备 Pb(OH)2 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向一定浓度的 Pb2+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二价铅物种的分布分数与氯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②常温下 PbSO4 、PbCO3 、PbCl2 均难溶于水,Pb(OH)2 是两性氢氧化物。
(1)“还原”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脱硫” 时,间隔一段时间需进行机械搅拌,其主要目的是 。
(3)“浸铅” 时,通过增加 NaCl 的量来增加溶液中 Cl- 的浓度,HCl 的用量不宜过多的原因除了环保、经济
及影响后续沉铅时氢氧化钠用量外,另一主要原因是 。
(4)“沉铅”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铅时,NaOH 用量不易过多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
解释)。
江苏省南通市重点高中 2024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u-19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我国承诺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中对促进“碳中
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 研究推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轻质油燃烧仍会产生 CO2 ,无法有效促进碳中和,A 错误;
B .可燃冰成分为甲烷等, 甲烷燃烧产生 CO2 ,无法有效促进碳中和,B 错误;
C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是减小了 SO2 的排放,并没有减少 CO2 的排放,C 错误;
D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D 正确;
故答案选 D。
2. 可通过Al4 C3 +12H2 O=4Al(OH)3 + 3CH4 个 制备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3+的电子式为
B. H2O 为非极性分子
C. 一个 14C 原子中含有 7 个中子
D. 基态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铝离子的电子式为 Al3+ ,A 错误;
B .H2O 的杂化类型为 sp3 ,空间构型为 V 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因此 H2O 是极性分子,B 错
误;
C .碳是 6 号元素,一个 14C 原子中有 6 个质子,8 个中子,C 错误;
D .基态氧原子为8 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 ,D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Z (A)X 中 A 代表质量数,Z 代表质子数,中子数 N=A-Z。
3. 漂白粉加水发生反应: Ca(ClO)2 +CO2 +H2 O=CaCO3 +2H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径大小: r (Ca2+ ) > r (Cl- ) B. 沸点高低: H2O > HCl
C. 电离能大小: I1 (C)>I1 (O) D. 酸性强弱: HClO > H2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a2+ 、Cl-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a2+ 核电荷数更多,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较强,半径较小,
A 错误;
B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于氯化氢,B 正确;
C .O 的第一电离能比 C 的大,C 错误;
D .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的,D 错误;
故选 B。
4. 下列制取少量 Na2CO3 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 CO2 B. 用装置乙除去 CO2 中 HCl
C. 用装置丙制取 NaHCO3 D. 用装置丁加热 NaH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装置中试剂是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液漏斗盛稀盐酸,该装置可以制备
二氧化碳气体,故 A 正确;
B .除去 CO2 中 HCl ,可以把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中导气管通入
气体是短进长出,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故 B 错误;
C .装置图中向溶有足量氨气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在冰水温度下
发生反应更有利于 NaHCO3 析出,可以制备碳酸氢钠,故 C 错误;
D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装置中生成的水会倒流炸裂试管,应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3 (2)- 中 O—S—O 夹角比 SO3 中的大
B. lmolCS2 分子中含有 2molσ键
C. SO2 空间构型是 V 形
D. Br2 在 CS2 中的溶解度大于在 H2O 的溶解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 . SO3 (2)一 为 sp3 杂化,三角锥形,有一对孤电子对,键角小于 109°28′ ,SO3 为 sp2 杂化,呈三角
形,键角为 120° , SO3 (2)一 中 O—S—O 夹角比 SO3 中的小,故 A 错误;
B . CS2 分子结构为 S=C=S ,lmolCS2 分子中含有 2molσ键,故 B 正确;
C .SO2 价层电子对为 3 ,有一对孤电子对,为 sp2 杂化,空间构型是 V 形,故 C 正确;
D .Br2 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CS2 ,H2O 水时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 Br2 在 CS2 中
的溶解度大于在 H2O 的溶解度,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A
6. 液态 CS2 是一种溶剂,其燃烧热为 1077 kJ . mol一 1 。含 SeO2 、SO2 的烟气用水吸收后,硒元素全部变为 单质硒。工业上制备碲用 SO2 还原 TeCl4 溶液或者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强碱性 Na2TeO3 溶液。下列化学反
应表示正确的是
A. 用 SO2 水溶液吸收溴蒸气的离子方程式: SO2 + Br2 + 2H2 O = 2H+ + 2HBr + SO4 (2)一
B. CS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2(l)+3O2(g)=CO2(g)+2SO2(g) ΔH= 1077 kJ . mol一 1
C. SO2 还原 TeCl4 反应方程式:2SO2+TeCl4+4H2O=Te+2H2SO4+4HCl
D. 电解法制备碲的阴极电极方程式: TeO3 (2)一 一 4e一 + 3H2O = Te + 6OH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 水溶液吸收溴蒸气生成溴化氢和硫酸,两者均为强酸,SO2 +Br2 +2H2 O=4H+ +2Br- +SO4 (2)- ,
A 错误;
B .燃烧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燃烧热是在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CS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2(l)+3O2(g)=CO2(g)+2SO2(g) ΔH=- 1077 kJ . mol一 1 ,B 错误;
C .SO2 还原 TeCl4 生成硫酸和 Te、HCl:2SO2+TeCl4+4H2O=Te+2H2SO4+4HCl ,C 正确;
D .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得到电子,D 错误;
故选 C。
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S —喻 SO3 B. SO2 ——喻 H2S2O5
C. HBr SO3 喻Br2 D. SO2 BaCl2溶液 喻 BaS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硫单质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A 错误;
B . SO2 和水反应生成 H2S2O5 ,B 正确;
C . SO3 不能氧化 HBr ,C 错误;
D .亚硫酸的酸性小于 HCl ,故二氧化硫不能和氯化钙反应,D 错误;
答案选 B。
8. 由铁及其化合物可制得FeSO4 . 7H2O 、FeCl3 、K2FeO4 等化工产品,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
用。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FeCl3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电路板
B. 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的消毒
C.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
D. FeSO4 . 7H2O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包装中的抗氧化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Cu ,与 FeCl3 溶液呈酸性无关,故 A 错误;
B .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利用 K2FeO4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的消毒,故 B 正确;
C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在铁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所以可用
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故 C 正确;
D .FeSO4 . 7H2O 具有还原性,可以与氧气反应,减缓食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作食品包装中的抗氧化
剂,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A。
9. 用活性炭与 NO2 反应:为 2C(s)+2NO2(g) 2CO2(g)+N2(g) ΔH < 0 来消除氮氧化物产生的空气污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只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B.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 该反应中消耗 1molN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x 6.02 x 1023
D. 该反应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 ΔH < 0 , ΔS>0 , ΔG=ΔH-TΔS<0 可以自发,根据反分析可知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 自发进行,故 A 错误;
B .反应平衡常数是产物系数次幂乘积除以反应物系数次幂乘积,但是纯固体和纯液体不写入平衡常数,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c2 ( c2 (CO)O (x)2 (c)N2 ) ,故 B 错误;
C .该反应若 2molNO2 完全反应时转移 8mol 电子,该反应中消耗 1molN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4 x 6.02 x 1023 ,故 C 正确;
D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加快的多,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中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X 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C. 1molX 最多可消耗 2molNaHCO3
D. 1molX 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3molBr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该化合物有酚羟基,酚羟基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 A 正确;
B .X 分子存在碳碳双键,碳原子上链接四个不同的原子和基团,X 具有顺反异构,故 B 正确;
C.X 分子含有一个羧基,羧基能与 NaHCO3,酚羟基不能与 NaHCO3 反应,1molX 最多可消耗 1molNaHCO3,
故 C 错误;
D .X 中酚羟基的两个邻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 1molX 与足量的
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3molBr2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C
11. 一种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碱洗”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锌
B. “氧化”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O- + 2H+ = 2Fe3+ + Cl- + H2 O
C. “加热沉铁” 时通入 N2 目的是排除 O2 对产品的影响
D. “分离”所得溶液中主要含有的离子有 Na+ 、 SO4 (2)- 、 ClO- 、 Cl-
【答案】D
【解析】
【分析】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废旧镀锌铁皮,氢氧化钠除掉锌和表面的油污,再 用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亚铁离子,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亚
铁和氢氧化铁,加热反应生成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
【详解】A .根据分析可知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废旧镀锌铁皮,氢氧化钠除掉锌
和表面的油污,故 A 正确;
B .“氧化” 时次氯酸钠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 ClO- + 2H+ = 2Fe3+ + Cl- + H2 O ,故 B 正确;
C .Fe2+很容易被氧化,制备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要求 Fe2+不能完全被氧化,所以“加热沉铁” 时通入 N2
目的是排除 O2 对产品的影响,故 C 正确;
D .“分离”所得溶液中不能含有 ClO- ,若含有 ClO- ,Fe2+会全部被氧化成 Fe3+ ,产物是氧化铁,故主要
含有的离子有 Na+ 、 SO4 (2)- 、 Cl-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D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 2mL1mol L-1NaHCO3 溶液中滴加 1mol L-1CH3COOH 溶液,观察现象 比较 Ka(CH3COOH)和 Ka1(H2CO3)的大小
B 向 NaCl 固体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充分振荡形成 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观察现象 探究该分散系是否为胶体
C 将生锈铁片置于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 后,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观察现象 生锈的铁片表面含有 Fe2O3
D 取少量的 Na2SO3 粉末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 稍过量的盐酸,再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观察 现象 Na2SO3 粉末是否变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向 2mL1mol L-1NaHCO3 溶液中滴加 1mol L-1CH3COOH 溶液,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可得出
CH3COOH 的酸性强于 H2CO3 ,能比较出 Ka(CH3COOH)和 Ka1(H2CO3)的大小,故 A 正确;
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向 NaCl 固体中加入适量的酒精,充分振荡形成透明液体,用激光笔照射,如果
有一道光亮的通路,该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该方法可以探究该分散系是否为胶体,故 B 正确;
C.锈铁片置于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生成的 Fe3+会与铁单质生成 Fe2+ ,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应该观察不到溶液变红的现象,不能得出生锈的铁片表面含有 Fe2O3 结论,故 C 错误;
D .取少量的 Na2SO3 粉末于试管中,先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盐酸,再向其中滴加 BaCl2 溶液,如果溶液变
质会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可以判断 Na2SO3 粉末是否变质,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C。
13.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的性质。
实验 1:实验测得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 pH 为 8.6。
实验 2:向溶液中滴加等体积 0.0100 mol . L一1 HCl 溶液,pH 由 8.6 降为 4.8。
实验 3: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0200 mol . L一1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室温时Ksp (CaC2 O4 ) = 2.5 x 10一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中满足: ε (Na+ ) > 2ε(C2 O4 (2)一 )+ 2ε(HC2 O4 (一) )
B. 实验 2 滴加盐酸过程中: ε (C2O4 (2)一 ) > ε (H2C2O4 )
C. 实验 2 所得的溶液中: ε (HC2 O4 (一))+ 2ε(C2 O4 (2)一 ) > ε (Cl一 )
D. 实验 3 所得上层清液中 ε (C2 O4 (2)一 ) = 2.5 x 10一7 mol . L一1
【答案】D
【解析】
【详解】A.0.0100 mol . L一1 Na2C2O4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ε (Na+ )=2ε(C2 O4 (2)一 )+ 2ε(HC2 O4 (一) )+ 2c(H2 C2 O4 ) ,
则 A 项正确;
B.由题意知,往Na2C2O4 溶液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 HCl 溶液恰好以 1:1 反应,Na2C2O4+HCl= NaHC2O4+NaCl,
溶液中中的 H2C2O4 由其酸根离子水解得到,水解程度低,故实验 2 滴加盐酸过程中:
ε (C2O4 (2)一 ) > ε (H2C2O4 ) ,B 项正确;
C .实验 2 两物质恰好反应,溶液中存在 NaHC2O4 和 NaCl ,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OH-) +c(HC2 O4 (一) )+ 2c(C2 O4 (2)一 )+ c(Cl一 ) = c (Na+ )+c(H+ ) ,可推知 ε (HC2 O4 (一) )+ 2ε(C2 O4 (2)一 ) > ε (Cl一 ) 成立,
C 项正确;
D .根据反应 Na2C2O4+ CaCl2=CaC2O4↓+2NaCl ,反应后剩余一份 CaCl2 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可计算钙离
(
2
K
sp
2.5
.
10
-9
7
)子的浓度为 0.005mol/L ,则此时所得上层清液中 c (C2 O4- )= c(Ca2+ ) = 0.005 =5 × 10- ,D 项错误;
故答案选 D。
14. 二甲醚催化制备乙醇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 I:CO(g)+CH3OCH3(g)=CH3COOCH3(g)
反应 II:CH3COOCH3(g)+2H2(g)=CH3CH2OH(g)+CH3OH(g)
固定 CO 、CH3OCH3 、H2 的起始原料比为 1∶1∶2 、体系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I 、II ,平衡时部分物
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II 为放热反应
B. 由图可知,600K 以后随温度的升高,氢气物质的量减少
C. 曲线 C 也可以表示 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
D. 由 500K 上升至 600K ,温度对反应 I 的影响大于对反应 II 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固定 CO 、CH3OCH3 、H2 的起始原料比为 1∶1∶2 通入体系,先发生反应 I ,再逐渐发生反应 II。 由图像分析可知,曲线 C 代表 CH3CH2OH,随着温度的升高,CH3CH2OH 的平衡含量逐渐减少;CH3COOCH3 的平衡含量先升高,500K 后逐渐减少,可推知温度升高,两个反应都逆向移动,所以两个反应都是放热 反应;再继续分析 CH3COOCH3 的平衡含量先升高,说明 300-500K 时,反应 I 较完全,反应 II 反应很少, 这时 CO 反应较完全后,含量很低,氢气含量还较高,说明曲线 A 表示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曲线 B
表示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
【详解】A .反应 II 生成 CH3CH2OH ,曲线 C 代表 CH3CH2OH ,温度升高,对应 CH3CH2OH 的曲线是逐
渐下降的,说明随着温度升高,反应 II 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A 项正确;
B .反应 II 可知,氢气作为反应物,CH3CH2OH 作为生成物,两者含量变化相反,已知 CH3CH2OH 随着 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那氢气的含量应逐渐升高, 曲线 A 可表示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由图可知,600K
以后随温度的升高,氢气物质的量分数减少,不是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B 项错误;
C .反应 II:CH3COOCH3(g)+2H2(g)=CH3CH2OH(g)+CH3OH(g) ,CH3CH2OH(g)和 CH3OH(g)都是生成物,
两者含量变化应一致,所以曲线 C 也可以表示 CH3OH 的物质的量分数,C 项正确;
D .由 500K 上升至 600K 时,反应 II 中氢气的含量还在增加,但是同样作为生成物的 CH3COOCH3 开始减 少,说明温度对反应 I 中 CH3COOCH3 影响较大,说明温度对反应 I 的影响大于对反应 II 的影响,D 项正
确;
故答案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58 分。
15. 金(Au)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一种从被 FeS2 包裹的含金矿物中提金的工艺流程如下:
(1)①“预处理” 时,FeS2 被氧化为 Fe2(SO4)3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研究发现 H2O2 在 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中间体.OH ,.OH 将金表面的 FeS2 氧化溶出。 FeS2 溶出率与硫酸初始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硫酸初始浓度的增大,FeS2 溶出率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
是 。
(2)①“浸取” 时 Au 转化为配合物 NH4 [Au(SCN)4] ,该配合物中的配体为 。
②“浸取” 时可使用硫脲[SC(NH2)2]代替 NH4SCN ,硫脲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H2S(g) + CaCN2 (aq) + 2H2 O (l) = Ca(OH)2 (aq) + SC(NH2 )2 (aq) ΔH1 = akJ . mol一1 Ca(OH)2 (aq) + 2H2S(g) = Ca(HS)2 (aq) + 2H2 O (l) ΔH2 = bkJ . mol一1
2CaCN2 (aq) + Ca(HS)2 (aq) + 6H2 O (l) = 3Ca(OH)2 (aq) + 2SC(NH2 )2 (aq) ΔH3 = 。
(3)“置换” 时需维持无氧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4)测定样品中Au的含量:准确称取0. 1000g 试样,加入王水,将Au转化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金酸(HAuCl4), 在除去硝酸根后的溶液中,边不断搅拌,边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0.4000 mol ·L-1FeSO4 溶液 30.00mL,将 HAuCl4
完全还原为 Au;滴加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用 0. 1000 mol ·L-1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2Cr2O7
溶液 18.00mL。
已知: 3Fe2+ + AuCl = Au 专 +3Fe3+ + 4Cl一
6Fe2+ + Cr2 O7 (2)一 +14H+ = 6Fe3+ + 2Cr3+ + 7H2 O
计算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1) ①. 2FeS2 +15H2O2 = 2Fe3+ + 2H+ + 4SO4 (2)一 +14H2O
反应生成的 Fe2+增多,催化 H2O2 产生的.OH 增多,FeS2 溶出率增大
②. 硫酸浓度增大,与 FeS2
(2) ①. SCN- ②. (2a-b) kJ.mol-1
(3)有氧环境下铝会和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氧化膜,阻碍置换的进行
(4)由关系式:6Fe2+——K2Cr2O7,可求出过量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 1000 mol ·L-1 ×0.01800L×6=0.0108mol, 则 与 HAuCl4 反 应 的 Fe2+ 的 物质 的量 为 0.4000 mol ·L-1 ×0.03000L-0.0108mol=0.0012mol ; 由 关 系 式:
3Fe2+——HAuCl4——Au , 可 得 出 n(Au)= =0.0004mol , 样 品 中 金 的 质 量 分 数
(
0.
1000g
)0.0004mol x 197g/mol x 100% =78.8%
【解析】
【分析】将被 FeS2 包裹的含金矿物加入 H2SO4 和 H2O2 预处理,将 FeS2 氧化为 Fe2(SO4)3 等;加入 Fe2(SO4)3
和 NH4SCN ,将 Au 转化为 NH4 [Au(SCN)4] ,再用 Al 将 Au 置换出来。
【小问 1 详解】
①“预处理” 时,FeS2 被 H2O2 氧化为 Fe2(SO4)3 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S2 +15H2O2 = 2Fe3+ + 2H+ + 4SO4 (2)一 +14H2O 。
②从信息中可以看出,H2O2 在 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中间体 OH , OH 将金表面的 FeS2 氧化溶出,则 Fe2+浓度越大,生成 OH 越多,FeS2 溶出率越高,而硫酸浓度越大,溶解的 FeS2 越多,生成 的 Fe2+越多,所以随着硫酸初始浓度的增大,FeS2 溶出率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硫酸浓度增大,与 FeS2
反应生成的 Fe2+增多,催化 H2O2 产生的 OH 增多,FeS2 溶出率增大。答案为:
2FeS2 +15H2O2 = 2Fe3+ + 2H+ + 4SO4 (2)一 +14H2O ;硫酸浓度增大,与 FeS2 反应生成的 Fe2+增多,催化
H2O2 产生的 OH 增多,FeS2 溶出率增大;
【小问 2 详解】
①“浸取” 时 Au 转化为配合物 NH4 [Au(SCN)4] ,该配合物中的配体为 SCN-。
②ⅰ. H2S(g) + CaCN2 (aq) + 2H2 O (l) = Ca(OH)2 (aq) + SC(NH2 )2 (aq) ΔH1 = akJ . mol一1 ⅱ. Ca(OH)2 (aq) + 2H2S(g) = Ca(HS)2 (aq) + 2H2 O (l) ΔH2 = bkJ . mol一1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①×2-②得:
2CaCN2 (aq) + Ca(HS)2 (aq) + 6H2 O (l) = 3Ca(OH)2 (aq) + 2SC(NH2 )2 (aq) ΔH3 =(2a-b) kJ.mol-1。
答案为:SCN- ;(2a-b) kJ.mol-1;
【小问 3 详解】
Al 是活泼金属,表面的 Al 能被 O2 氧化生成 Al2O3 ,则“置换” 时需维持无氧环境,其主要原因是:有氧环 境下铝会和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氧化膜,阻碍置换的进行。答案为:有氧环境下铝会和氧气反应在表面生
成氧化膜,阻碍置换的进行;
【小问 4 详解】
由关系式:6Fe2+——K2Cr2O7 ,可求出过量的 Fe2+的物质的量为:0. 1000 mol ·L-1 ×0.01800L×6=0.0108mol, 则与 HAuCl4 反应的 Fe2+的物质的量为 0.4000 mol ·L-1 ×0.03000L-0.0108mol=0.0012mol; 由关系式:
3Fe2+——HAuCl4——Au ,可得出 n(Au)==0.0004mol ,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0.00040 (m)1 (o)0 (l)00g (根19)7g/mol 根100% =78.8% 。答案为:78.8%。
【点睛】多步计算时,可建立关系式求解。
16. 化合物 F 是制备镇痛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物质 A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B→C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类型为 ,第二步为取代反应。
(3)E→F 转化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 M 的分子式为 C16H20O3 ,M 的结构简式为 。
(4)请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有 3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设计以 CH3CH2OH、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无机
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答案】(1)sp 、sp2 、sp3
(2)加成反应 (3)
( 4 ) 、 ( 5 )
【解析】
【分析】A在 HCl 作用下水解生成 B ,B 与 HCHO 、HBr 反应生成
C ,C 在浓硫酸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D ,D 在碳酸钾作用下与反应生成
E ,E 在 HBr 、HOAc 作用下生成
(
F

)
【小问 1 详解】
中苯环上的碳为 sp2 杂化, 甲基上的碳是 sp3 杂化,-CN 中碳是 sp 杂化,物质 A 中碳原 子的杂化方式为 sp 、sp2 、sp3 。故答案为:sp 、sp2 、sp3;
【小问 2 详解】
B→C 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生成,第二步为取代反应生成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小问 3 详解】
E→F 转化过程中脱去-COOC2H5 生成的中间产物 M 的分子式为 C16H20O3 ,M 的结构简式为
(
;
)。故答案为:
【小问 4 详解】
同时符合①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 ②有 3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说明结构对称,两
(
。故
)个条件的 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答案为: 、
【小问 5 详解】
CH3CH2OH 与 HBr 发生取代反应制取 CH3CH2-Br ,在铜催化氧化生成, 与 CH3CH2OH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与溴 乙烷在碳酸钾作用下生成 ,在 HBr 、HOAc 作用下生成。 以 CH3CH2OH 、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和有
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故答案为: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铜废料(Cu 、CuO 、Fe 、Ag)制备CuSO4 . 5H2 O ,实验流程如下所示:
(1)“酸浸” 时将一定量粉碎后的含铜废料加入到如图的装置中,后通过分液漏斗向废料中滴加混酸(稀硫
酸+稀硝酸) ,在滴加混酸的间隙鼓入氧气,待含铜废料完全溶解后向装置中加入 NaCl 固体。
①Cu 与混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鼓入氧气的目的是 。鼓入氧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③加入 NaCl 固体的目的是 。
(2)“调节 pH=a” 的步骤中,a 的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3)请补充完成利用“调节 pH”后的滤液制备较纯净CuSO4 . 5H2 O 的实验方案: ,过滤、洗涤、
干燥。实验中须选用试剂:3 mol . L一1 NaOH 溶液、3 mol . L一1 H2SO4 溶液、0.01 mol . L一1 AgNO3 溶液。
【答案】(1) ①. 2NO3 (-)+3Cu+8H+=3Cu2++2NO↑+4H2O ②. 将生成的氮的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继续溶
解废料 ③. 液面上方的气体先变为红棕色,后又变浅 ④. 硫酸银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转
化为氯化银沉淀)
(2) 比 Fe3+完全转化为 Fe(OH)3 的 pH 大,比 Cu2+开始沉淀的 pH 小
(3)向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 3 mol . L一1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滤渣至最后一次 洗涤液中加入 0.01 mol . L一1 AgNO3 溶液不再产生沉淀,向滤渣中加入 3 mol . L一1 H2SO4 溶液至滤渣完全溶
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少量晶膜出现,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以含铜废料(Cu 、CuO 、Fe 、Ag)加混酸酸浸,生成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铁,加入 NaCl 固体的 目的是将硫酸银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再加 CuO 调节 pH 促进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将溶液
蒸发浓缩至少量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制备CuSO4 . 5H2 O 。
【小问 1 详解】
①Cu 与混酸发生反应,相当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NO3 (-)+3Cu+8H+=3Cu2++2NO↑+4H2O 。故答案为:2NO3 (-)+3Cu+8H+=3Cu2++2NO↑+4H2O;
②鼓入氧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氮的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继续溶解废料。鼓入氧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液
面上方的气体先变为红棕色,后又变浅。故答案为:将生成的氮的氧化物转化为硝酸继续溶解废料;液面
上方的气体先变为红棕色,后又变浅;
③加入 NaCl 固体的目的是将硫酸银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硫酸银
转化为氯化银沉淀(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
【小问 2 详解】
“调节 pH=a” 的步骤中,a 的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比 Fe3+完全转化为 Fe(OH)3 的 pH 大,比 Cu2+开始沉淀的
pH 小。故答案为: 比 Fe3+完全转化为 Fe(OH)3 的 pH 大,比 Cu2+开始沉淀的 pH 小;
【小问 3 详解】
利用“调节 pH”后的滤液制备较纯净CuSO4 . 5H2 O 的实验方案:向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 3 mol . L一1 NaOH 溶 液至沉淀完全,过滤,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滤渣至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0.01 mol . L一1 AgNO3 溶液不再产生 沉淀,向滤渣中加入 3 mol . L一1 H2SO4 溶液至滤渣完全溶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少量晶膜出现,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 向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 3 mol . L一1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用蒸馏
水多次洗涤滤渣至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 0.01 mol . L一1 AgNO3 溶液不再产生沉淀,向滤渣中加入
3 mol . L一1 H2SO4 溶液至滤渣完全溶解,将溶液蒸发浓缩至少量晶膜出现,冷却结晶。
18. 回收废旧铅蓄电池铅膏中的铅是当今环保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某铅膏中主要含有 PbSO4、PbO2、PbO
及少量 Fe2O3 。一种利用铅膏制备 Pb(OH)2 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向一定浓度的 Pb2+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二价铅物种的分布分数与氯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②常温下 PbSO4 、PbCO3 、PbCl2 均难溶于水,Pb(OH)2 是两性氢氧化物。
(1)“还原”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脱硫” 时,间隔一段时间需进行机械搅拌,其主要目的是 。
(3)“浸铅” 时,通过增加 NaCl 的量来增加溶液中 Cl- 的浓度,HCl 的用量不宜过多的原因除了环保、经济
及影响后续沉铅时氢氧化钠用量外,另一主要原因是 。
(4)“沉铅”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铅时,NaOH 用量不易过多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
解释)。
【答案】(1)H2O2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HCl 的用量太大pH 过低,Fe3+不能分离除去,使产物不纯
(4) ①. PbCl4 (2)- +2OH- =Pb(OH)2 +4Cl- ②. Pb(OH)2 +2NaOH=Na2PbO2 +2H2O
【解析】
【分析】某铅膏中主要含有 PbSO4 、PbO2 、PbO 及少量 Fe2O3 ,加入 H2O2 和硫酸还原+4 价铅生成硫酸铅
沉淀,Fe2O3 生成 Fe2(SO4)3 ,加入饱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铅沉淀和氢氧化铁,加入盐酸和氯化钠,通过增加
NaCl 的量来增加溶液中 Cl- 的浓度,使 Pb 元素主要以 PbCl4 (2)- 存在,HCl 的用量不宜过多,分离除去 Fe3+,
加入 NaOH 溶液生成Pb(OH)2 沉淀。
【小问 1 详解】
“还原”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H2O2;
【小问 2 详解】
“脱硫” 时是固体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间隔一段时间需进行机械搅拌,其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
快反应速率;
【小问 3 详解】
“浸铅” 时,通过增加 NaCl 的量来增加溶液中 Cl- 的浓度,HCl 的用量不宜过多的原因除了环保、经济及影 响后续沉铅时氢氧化钠用量外,固体中含有杂质离子 Fe3+ ,如果 HCl 的用量太大pH 过低,Fe3+不能分离
除去,使产物不纯;
【小问 4 详解】
浸铅时加入 NaCl 溶液增大氯离子浓使 Pb 元素主要以 PbCl4 (2)- 存在,加入 NaOH 溶液生成Pb(OH)2 沉淀,
如果 NaOH 用量过多,由信息②可知 Pb(OH)2 是两性氢氧化物,Pb(OH)2 会溶解,“沉铅” 时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PbCl4 (2)- +2OH- =Pb(OH)2 +4Cl- ;NaOH 用量不易过多的原因
(
2 2
2
2
)Pb(OH) +2NaOH=Na PbO +2H O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四Unit 4 Sharing Using Language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课时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