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跟踪训练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2、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3、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书馆资料着火时,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而灭火
D.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10 7 5 42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7 5 17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5、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bO2=mCO2+nH2O,据此判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a=m B.a=2m C.b=m D.a+b=m+n
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实验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生成的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B.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溶液中水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的二氧化锰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将两份m1 g的镁条和足量氧气分别置于密闭装置和开放装置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固体的质量(m)随加热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0<t<t1时,有氧化镁生成
B.m1与m2质量之差等于反应被消耗的氧气质量
C.m3<m1是因为散逸的白烟中含氧化镁小颗粒
D.m1与m3质量之差等于散逸走的氧化镁的质量
9、化学方程式:S+O2SO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C.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10、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 )
A.吹走了二氧化碳气体 B.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B.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C.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释放烟气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品的失火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C.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分子个数不变
13、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磷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注射器中氧气可以换成空气
C.细沙和纸棒可以阻止白磷随水流动
D.气球可以缓冲气压减少污染
1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少量酒精洒出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充分
C.森林着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在有限的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16、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32g硫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
C.8g C充分燃烧生成8gCO2
D.4L氢气和2L氧气点燃后可生成6L水
二、填空题。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导管a处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弹簧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用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反应前,在天平上称量整套装置,总质量为mg.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胶头滴管中的盐酸逐渐滴入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立即有气泡在试管中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片刻后在锥形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待反应停止,再将整套装置放到天平上称量(包括残留物)质量仍为mg,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 。
(2)该实验若改在烧杯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19、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0、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汽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汽才能燃烧? 。
三、实验探究题。
21、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的安全性要得到提升,师生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①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②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② (填“①”或“②”),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B实验:乙组同学反应前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实验B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若要得到正确结论,该实验应该在 装置中进行。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物质种类 ④原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跟踪训练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答案】D
2、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答案】D
3、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书馆资料着火时,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而灭火
D.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答案】B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10 7 5 42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7 5 17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5
C.物质Y一定是单质 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
【答案】C
5、有一化学方程式aC2H2+bO2=mCO2+nH2O,据此判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a=m B.a=2m C.b=m D.a+b=m+n
【答案】A
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实验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答案】C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生成的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B.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溶液中水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的二氧化锰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A,B
8、将两份m1 g的镁条和足量氧气分别置于密闭装置和开放装置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固体的质量(m)随加热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0<t<t1时,有氧化镁生成
B.m1与m2质量之差等于反应被消耗的氧气质量
C.m3<m1是因为散逸的白烟中含氧化镁小颗粒
D.m1与m3质量之差等于散逸走的氧化镁的质量
【答案】D
9、化学方程式:S+O2SO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C.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答案】B
10、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 )
A.吹走了二氧化碳气体 B.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B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B.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C.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释放烟气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品的失火
【答案】B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C.转化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分子个数不变
【答案】D
13、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答案】B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磷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注射器中氧气可以换成空气
C.细沙和纸棒可以阻止白磷随水流动
D.气球可以缓冲气压减少污染
【答案】A
1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桌上少量酒精洒出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充分
C.森林着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在有限的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B,C,D
16、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32g硫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
C.8g C充分燃烧生成8gCO2
D.4L氢气和2L氧气点燃后可生成6L水
【答案】B
二、填空题。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导管a处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弹簧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入气体(或吹气等) 水从中间玻璃管上升(或喷出)
作安全瓶(或保护气体发生装置,或阻断燃烧)
(2)吸热将温度降到可燃性气体的着火点以下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用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反应前,在天平上称量整套装置,总质量为mg.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胶头滴管中的盐酸逐渐滴入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立即有气泡在试管中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片刻后在锥形瓶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待反应停止,再将整套装置放到天平上称量(包括残留物)质量仍为mg,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 。
(2)该实验若改在烧杯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生成物的质量就会减少
19、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3)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答案】(1)C+O2CO2 (2)S+O2SO2
(3)4P+5O22P2O5 (4)
20、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汽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汽才能燃烧? 。
【答案】(1)高于100℃; (2)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三、实验探究题。
21、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的安全性要得到提升,师生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答案】(1)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③④;②④ (3)乙
2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A、B、C三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三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①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②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② (填“①”或“②”),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2)B实验:乙组同学反应前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实验B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若要得到正确结论,该实验应该在 装置中进行。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物质种类 ④原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答案】(1)②;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导致浮力增大
(2)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密封
(3)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