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绿翠现代实验学校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绿翠现代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降温加压时氮气变成液氮 B.食物腐败
C.胆矾研碎 D.食盐溶解在水中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降温加压时氮气变成液氮,只是由气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食盐溶解在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铜丝用做电线
B.氧气用于炼钢
C.酒精做燃料
D.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铜丝用做电线 ,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 氧气用于炼钢,氧气能与碳反应,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C. 酒精做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了红磷与氧气会反应,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所以A与其它三选项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2022九上·海珠月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燃料、气割、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正确;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助燃剂、气割、化工生产等 ,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反应 ,故错误;
D. 稀有气体的物理学性质,在通电下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C、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原理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4.(2016九上·北京月考)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
5.(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沉入水底
D.点燃蜡烛时,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故错误;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故错误;
C.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漂浮在水面,不会沉入水底,故错误;
D. 点燃蜡烛时,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石蜡的物理性质分析。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
6.(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联系、区别分析。
7.(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条件省略)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硫酸+氯化钡→盐酸+硫酸钡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答案】A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水→氢气+氧气,其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B. 硫酸+氯化钡→盐酸+硫酸钡,其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水→碳酸 ,其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其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8.(2019·百色)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取液时挤入空气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C. 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B、手捂法测仪器的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
C、使用胶头滴管时,取液体前,应先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
D、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容易引起火灾。
9.(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C.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故错误;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 ,后放药品,故错误;
C.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故正确;
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制取气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操作分析。
C、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0.(2022九上·海珠月考)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装置漏气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装置漏气,会收集氧气的时间会很长,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尽量把集气瓶中空气排除干净,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不纯,故符合题意;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防止空气进入,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1.(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变化是缓慢氧化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木条燃烧
C.剧烈呼吸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答案】C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高锰酸钾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条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C. 剧烈呼吸,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缓慢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12.(2022九上·海珠月考)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下列有关蜡烛及蜡烛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蜡烛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点燃蜡烛时会流蜡油,只生化学变化 ,也伴随物理变化,故错误;
B. 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先变黑的稳定高,故正确;
C.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气,故错误;
D. 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蜡烛的固态小颗粒,能被点燃,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原理、现象,生成物的检验分析。
13.(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混合物也可以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组成的结论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B.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故正确;
C.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混合物不可以 ,故错误;
D.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氮气气体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分析。
C、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D、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14.(2022九上·海珠月考)某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利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一瓶吸入的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都不复燃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都没有氧气
B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瓶中木条逐渐熄灭 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C 在两瓶气体中各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
D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哈气前玻璃片上无水雾,哈气后出现水雾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
A.A B.B C.C D.D
【答案】C,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都不复燃,说明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比较少,故错误;
B.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瓶中木条逐渐熄灭,说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故错误;
C. 在两瓶气体中各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故正确;
D.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哈气前玻璃片上无水雾,哈气后出现水雾,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二、填空题
15.(2022九上·海珠月考)在横线上按要求答题。
(1)写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氩   ;磷   ;Ba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写出氮气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对应性质   。
(3)现有下列物质: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②呼出的气体,③氯酸钾,④冰水混合物,⑤稀有气体,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编号)。
(4)6000L气体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
【答案】(1)Ar;P;钡
(2)作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3)③④
(4)分子间有间隔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氩的元素符号为Ar;磷的元素符号为P;Ba的元素名称为钡。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可以作保护气,对应性质是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3)①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②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属于混合物;
③ 氯酸钾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 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⑤ 稀有气体含有氦氖氩等气态,属于混合物;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③④。
(4)6000L气体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分析。
(3)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4)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16.(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可用   (填写仪器名称)。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口插入胶皮管。
(3)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请你在图中画出正确量取时液体的液面   。
【答案】(1)胶头滴管
(2)用水润湿
(3)小于;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实验中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口插入胶皮管。
(3)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图中画出正确量取时液体的液面为 。
【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分析。
(3)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17.(2022九上·海珠月考)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如图甲),观察到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如图乙),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丝的末端绑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   。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甲烷会不充分燃烧,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此时应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
①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②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这个操作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答案】(1)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验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2)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的浓度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如图甲),观察到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验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如图乙),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4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铁丝的末端绑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2)① 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为。
② 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这个操作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1)① 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反应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② 根据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现象,反应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三、实验题
18.(2022九上·海珠月考)如图,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利用该装置做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实验时,待足量红磷燃烧完毕且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氮气具有   的化学性质(写一条)。
(4)已知金属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氧气中点燃镁条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查阅资料可知,镁也能在氮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黄绿色固体氮化镁。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镁条燃烧的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①最能说明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
②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瓶中的水几乎充满集气瓶。请你解释该现象   。
【答案】(1)或
(2)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
(3)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4)生成白色固体;;镁燃烧不仅消耗了氧气,也消耗了氮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符号表达式为 。
(2)实验时,待足量红磷燃烧完毕且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会使集气瓶里的压强减小,空气中压强的体积分数为21%,水进入的体积=消耗压强的体积,所以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氧气消耗后,不再燃烧,说明氮气具有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4)① 最能说明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固体。
② 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文字表达式为 。
③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瓶中的水几乎充满集气瓶,因为镁燃烧不仅消耗了氧气,也消耗了氮气。
【分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
(2)根据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会使集气瓶里的压强减小,水进入的体积=消耗压强的体积分析。
(3)根据该实验氧气消耗后,不再燃烧分析。
(4)根据给出的资料,镁的性质分析。
19.(2022九上·海珠月考)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做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f   ;h   。
(2)小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制取纯净的O2.除大试管外,小新还应选用的上图仪器是   (填字母编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目的是   。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已知过氧化氢也可以制取氧气。小明想探究过氧化氢溶液(H2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选用下图装置M作为发生装置进行了三组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Ⅰ 5 10 1 45
Ⅱ 10 10 1 20
Ⅲ 15 10 1 10
①写出实验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②完成上述实验更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小明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氧气,你认为他的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当观察到   时,说明瓶内气体已经集满。
③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
(5)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在空气中加热使其表面生成氧化铜,再制成如上图N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
A.收集到更多的O2B.加快反应速率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M相比,装置N的优点是   。
【答案】(1)水槽;铁架台
(2)cefgh;;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4);不合理,由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合理即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B;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的名称:f为水槽;h为铁架台。
(2)小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制取纯净的O2,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排水法收集氧气比较纯净,所以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大试管外,小新还应选用的上图仪器是cefgh,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4)① 实验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
② 完成上述实验更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小明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氧气,他的做法不合理,由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当观察到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气体已经集满。
③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B
②与装置M相比,装置N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反应装置的特点,验满操作,氧气的性质分析。
根据增大反应速度的此时分析。
四、科学探究题
20.(2022九上·海珠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速率。
①实验结束后,小利将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并干燥,再与少量氯酸钾混合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小利的实验目的是   。
②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   。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小组同学发现上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两种成分;
Ⅱ.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氯气;
Ⅲ.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
猜想三:该气体为   。
(3)【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一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实验结论】氯酸钾制取氧气得到的气体成分是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反思与总结】某些反应可能会有副反应,生成少量其他物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有副反应,氯气就是副反应的生成物。
(4)二氧化锰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请完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验证二氧化锰的性质是否改变;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实验试管里的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氧气和氯气
(3)变蓝;氯气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二氧化锰+盐酸(浓)氯化锰+氯气+水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速率。
① 实验结束后,小利将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并干燥,再与少量氯酸钾混合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小利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的性质是否改变。
② 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实验试管里的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③ 上述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资料,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
(3)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实验结论是 猜想三成立,说明含有氯气和氧气;所以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氯气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二氧化锰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根据给出的资料分析猜想三。
(3)根据 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分析。
(4)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绿翠现代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降温加压时氮气变成液氮 B.食物腐败
C.胆矾研碎 D.食盐溶解在水中
2.(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铜丝用做电线
B.氧气用于炼钢
C.酒精做燃料
D.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2022九上·海珠月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燃料、气割、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2016九上·北京月考)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5.(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沉入水底
D.点燃蜡烛时,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
6.(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条件省略)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硫酸+氯化钡→盐酸+硫酸钡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8.(2019·百色)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取液时挤入空气
D. 点燃酒精灯
9.(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C.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10.(2022九上·海珠月考)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装置漏气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1.(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变化是缓慢氧化的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木条燃烧
C.剧烈呼吸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12.(2022九上·海珠月考)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下列有关蜡烛及蜡烛燃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蜡烛时只发生化学变化
B.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C.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13.(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混合物也可以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组成的结论
14.(2022九上·海珠月考)某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利用两个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一瓶吸入的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都不复燃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都没有氧气
B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瓶中木条逐渐熄灭 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C 在两瓶气体中各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
D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哈气前玻璃片上无水雾,哈气后出现水雾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2022九上·海珠月考)在横线上按要求答题。
(1)写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氩   ;磷   ;Ba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写出氮气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   ,对应性质   。
(3)现有下列物质:①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②呼出的气体,③氯酸钾,④冰水混合物,⑤稀有气体,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编号)。
(4)6000L气体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原因   。
16.(2022九上·海珠月考)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可用   (填写仪器名称)。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口插入胶皮管。
(3)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请你在图中画出正确量取时液体的液面   。
17.(2022九上·海珠月考)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如图甲),观察到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如图乙),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丝的末端绑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   。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甲烷会不充分燃烧,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此时应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
①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②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这个操作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三、实验题
18.(2022九上·海珠月考)如图,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利用该装置做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实验时,待足量红磷燃烧完毕且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氮气具有   的化学性质(写一条)。
(4)已知金属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氧气中点燃镁条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冒白烟。查阅资料可知,镁也能在氮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黄绿色固体氮化镁。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进行镁条燃烧的实验,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①最能说明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
②写出镁在氮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瓶中的水几乎充满集气瓶。请你解释该现象   。
19.(2022九上·海珠月考)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仪器做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f   ;h   。
(2)小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制取纯净的O2.除大试管外,小新还应选用的上图仪器是   (填字母编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目的是   。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已知过氧化氢也可以制取氧气。小明想探究过氧化氢溶液(H2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他选用下图装置M作为发生装置进行了三组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Ⅰ 5 10 1 45
Ⅱ 10 10 1 20
Ⅲ 15 10 1 10
①写出实验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②完成上述实验更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小明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氧气,你认为他的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当观察到   时,说明瓶内气体已经集满。
③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
(5)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在空气中加热使其表面生成氧化铜,再制成如上图N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
A.收集到更多的O2B.加快反应速率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M相比,装置N的优点是   。
四、科学探究题
20.(2022九上·海珠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1)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速率。
①实验结束后,小利将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并干燥,再与少量氯酸钾混合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小利的实验目的是   。
②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   。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小组同学发现上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两种成分;
Ⅱ.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氯气;
Ⅲ.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
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
猜想三:该气体为   。
(3)【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一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猜想三成立
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
【实验结论】氯酸钾制取氧气得到的气体成分是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反思与总结】某些反应可能会有副反应,生成少量其他物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有副反应,氯气就是副反应的生成物。
(4)二氧化锰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请完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降温加压时氮气变成液氮,只是由气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食盐溶解在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铜丝用做电线 ,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 氧气用于炼钢,氧气能与碳反应,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C. 酒精做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红磷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利用了红磷与氧气会反应,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所以A与其它三选项不同,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正确;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作助燃剂、气割、化工生产等 ,不能作燃料,故错误;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反应 ,故错误;
D. 稀有气体的物理学性质,在通电下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C、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原理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
5.【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故错误;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故错误;
C.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漂浮在水面,不会沉入水底,故错误;
D. 点燃蜡烛时,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石蜡的物理性质分析。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联系、区别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水→氢气+氧气,其中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B. 硫酸+氯化钡→盐酸+硫酸钡,其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水→碳酸 ,其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其中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特点“一变多”。
8.【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
C. 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D.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B、手捂法测仪器的气密性,利用了大气压原理,手捂试管,试管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从导管排除,就会看到气泡生成。
C、使用胶头滴管时,取液体前,应先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
D、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否则容易引起火灾。
9.【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故错误;
B.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 ,后放药品,故错误;
C.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先放酒精灯,再固定试管,故正确;
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制取气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操作分析。
C、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装置漏气,会收集氧气的时间会很长,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尽量把集气瓶中空气排除干净,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不纯,故符合题意;
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防止空气进入,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 高锰酸钾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木条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C. 剧烈呼吸,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缓慢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不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12.【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点燃蜡烛时会流蜡油,只生化学变化 ,也伴随物理变化,故错误;
B. 将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先变黑的稳定高,故正确;
C. 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蒸气,故错误;
D. 蜡烛熄灭后冒出的白烟是蜡烛的固态小颗粒,能被点燃,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原理、现象,生成物的检验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B.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故正确;
C.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混合物不可以 ,故错误;
D.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氮气气体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分析。
C、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
D、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14.【答案】C,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都不复燃,说明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比较少,故错误;
B. 在两瓶气体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瓶中木条逐渐熄灭,说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故错误;
C. 在两瓶气体中各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空气瓶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故正确;
D. 对着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哈气前玻璃片上无水雾,哈气后出现水雾,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高,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15.【答案】(1)Ar;P;钡
(2)作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3)③④
(4)分子间有间隔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氩的元素符号为Ar;磷的元素符号为P;Ba的元素名称为钡。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氮气的一种用途及其对应性质:用途可以作保护气,对应性质是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3)①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②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属于混合物;
③ 氯酸钾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 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⑤ 稀有气体含有氦氖氩等气态,属于混合物;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③④。
(4)6000L气体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分析。
(3)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4)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16.【答案】(1)胶头滴管
(2)用水润湿
(3)小于;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实验中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口插入胶皮管。
(3)用50mL量筒量取46mL蒸馏水,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46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图中画出正确量取时液体的液面为 。
【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分析。
(3)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17.【答案】(1)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验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2)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的浓度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如图甲),观察到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验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如图乙),火星四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4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铁丝的末端绑一根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防止火柴消耗氧气。
(2)① 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文字表达式为。
② 调大炉具的进风口,让更多空气进入,支持天然气燃烧,这个操作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分析】(1)① 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反应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② 根据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现象,反应原理,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18.【答案】(1)或
(2)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
(3)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4)生成白色固体;;镁燃烧不仅消耗了氧气,也消耗了氮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符号表达式为 。
(2)实验时,待足量红磷燃烧完毕且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会使集气瓶里的压强减小,空气中压强的体积分数为21%,水进入的体积=消耗压强的体积,所以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该实验还可推知,氧气消耗后,不再燃烧,说明氮气具有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4)① 最能说明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固体。
② 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文字表达式为 。
③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瓶中的水几乎充满集气瓶,因为镁燃烧不仅消耗了氧气,也消耗了氮气。
【分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
(2)根据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会使集气瓶里的压强减小,水进入的体积=消耗压强的体积分析。
(3)根据该实验氧气消耗后,不再燃烧分析。
(4)根据给出的资料,镁的性质分析。
19.【答案】(1)水槽;铁架台
(2)cefgh;;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4);不合理,由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合理即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B;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图中仪器的名称:f为水槽;h为铁架台。
(2)小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制取纯净的O2,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排水法收集氧气比较纯净,所以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大试管外,小新还应选用的上图仪器是cefgh,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4)① 实验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
② 完成上述实验更适合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小明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氧气,他的做法不合理,由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当观察到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气体已经集满。
③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B
②与装置M相比,装置N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反应操作的注意事项,反应装置的特点,验满操作,氧气的性质分析。
根据增大反应速度的此时分析。
20.【答案】(1)验证二氧化锰的性质是否改变;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实验试管里的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氧气和氯气
(3)变蓝;氯气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二氧化锰+盐酸(浓)氯化锰+氯气+水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反应中,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速率。
① 实验结束后,小利将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并干燥,再与少量氯酸钾混合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小利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的性质是否改变。
② 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实验试管里的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③ 上述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资料,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
(3)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实验结论是 猜想三成立,说明含有氯气和氧气;所以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氯气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二氧化锰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根据给出的资料分析猜想三。
(3)根据 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分析。
(4)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镇江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初阶段学情检测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