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透镜成像规律——2022-2023湖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含解析)

专题3透镜成像规律——2022-2023湖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3 益阳)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虚像 D.正立的实像
2.(2023 常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3.(2023 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4.(2022 衡阳)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近视眼矫正的镜片是凸透镜
C.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5.(2022 湘潭)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6.(2022 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7.(2022 常德)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
D.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8.(2022 郴州)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9.(2022 张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
A.人脸识别机
B.汽车后视镜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二.多选题(共2小题)
(多选)10.(2023 湘潭)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硅片相当于光屏
(多选)11.(2022 怀化)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保护眼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动来预防近视,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2023 娄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写出一个即可)。
13.(2023 永州)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能够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小明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成了近视眼,他需要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因此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4.(2022 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5.(2022 湘西州)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当发现眼睛患有近视时,应配戴    透镜矫正视力。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6.(2023 邵阳)请将如图所示的光路补充完整。
17.(2023 长沙)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手电筒,他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请在图乙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18.(2022 常德)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9.(2023 岳阳)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聪做了如下两个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外形相同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表明像与物的大小    ;蜡烛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
20.(2023 衡阳)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21.(2022 益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若发现凸透镜表面沾满了灰尘,下面去除灰尘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
A.直接用手将灰尘擦去
B.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轻轻擦干
C.用毛巾将灰尘擦去
(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并且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做完实验后,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通过透镜看到书名《物理》的“物”字形状是下图中的    。
22.(2022 邵阳)小宇同学有一次用爷爷的放大镜(焦距为10cm)看窗外的物体时,竟发现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心里想:放大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一架光具座、一个光屏、一根蜡烛,进行实验探究:
(1)在图中的装置上保持放大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像。
(3)继续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小宇同学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这是因为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解:点燃蜡烛,烛焰通过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成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二位焦距;现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替代透镜甲,且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仍大于二焦距,烛焰通过凸透镜乙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2.【解答】解:
A、近视眼观察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光线延迟会聚,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A错误;
B、望远镜中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B错误;
C、手机摄像头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因此,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
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增大像距),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减小物距),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应放在图中E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故A错误;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此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故B正确;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说明蜡烛应该在一倍焦距内,即C区,故C错误;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B区域,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近视眼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故B错误;
C、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制成的,故C正确。
D、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
AC、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像是正着的,则胶片是倒置的;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确,C错误;
B、远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D、白墙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线照射到白墙后会发生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CD、镜子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C错误,D正确;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根据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9.【解答】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人脸识别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A正确;
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0.【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缩图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要制造出含有众多元件的集成电路,则掩膜上的电路在硅片上的像应变小,所以可知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C正确;
D、图中的像成在硅片上,硅片相当于光屏,故D正确。
故选:CD。
11.【解答】解:A、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故A正确;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
C、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故C错误;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
故选:AB。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解答】解:由图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投影仪。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
13.【解答】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形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网膜的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缩小;凹。
14.【解答】解: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缩小;实像。
15.【解答】解:眼睛患有近视,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因此,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故答案为:凹。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6.【解答】解: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17.【解答】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8.【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30°=60°,据此在法线上侧画出入射光线;
又知反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可知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9.【解答】解:(1)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外形相同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蜡烛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u=60.0cm﹣30.0cm=30.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1)相同;虚;(2)倒立。
20.【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30.0cm﹣20.0cm=10.0cm;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20cm=30cm>2f,根据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前方,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4)可逆;(5)近视眼。
21.【解答】解:(1)A、凸透镜上有灰尘,用手擦拭,因为灰尘是颗粒能够划伤凸透镜,故A不合理;
B、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擦干可减少对镜头的划伤,故B合理;
C、直接用毛巾将灰尘擦去,毛巾或灰尘颗粒能够划伤凸透镜,故C不合理;故选:B;
(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也就是得到实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左右异侧;
(3)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书名《物理》的“物”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所以此时透过凸透镜我们能看到正立、放大的“物”的虚像,故选:A。
故答案为:(1)B;(2)异侧;(3)A。
22.【解答】解:(1)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cm,大于两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成像原理一致;
(2)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蜡烛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成像。
故答案为:(1)照相机;(2)放大;(3)虚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1单元《亿以内的数认识》真题同步练习4(含解析)

下一篇:广西梧州龙圩区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作业质量检测数学五年级上(苏教版)(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