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第一章~第四章)(有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第一章~第四章)(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3分)
1.小明对中考考场的一些数据进行了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监考老师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B.所在的考场气温约为10℃
C.安静的考场声音等级约为 D.考场的课桌高度约为
2.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3.图是2022年红原大草原第五届“雅克音乐节”上歌手弹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听到的吉他声是弦振动产生的 B.歌声在空气中是以光速传播的
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声响度相同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声音调相同
4.梅溪湖音乐喷泉是长沙市政府“精美长沙”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傍晚时分,湖边流淌着优雅的女高音民歌和雄壮的西洋管弦乐,声音忽强忽弱、或高或低,喷泉也随之翩翩起舞,人们徜徉在湖边,眼中尽是绚丽的风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箱发出声音不需要振动也可以产生
B.“忽强忽弱”说明声音的响度在变化
C.喷泉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D.听到音乐来判断是否在进行喷泉表演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5.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6.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物质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196 ﹣183 78 357
A.在﹣190℃时氮是液态
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
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投射到地面上的光斑是光的色散现象
B.光在教室黑板上发生的漫反射是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
C.较深的清澈河水看起来很浅,是光的折射让眼睛“受骗”了
D.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更大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灯与墙的距离不变,手与灯的距离越近,手的影子越小
B.图乙:由于光的折射,渔民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上方才能叉到鱼
C.图丙: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D.图丁: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正在大汶河水面上展翅起飞的瞬间。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
B.当白鹭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白鹭飞得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
10.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若以“孤帆”为参照物,两岸的青山
是 的(填“运动”“静止”),“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参照物是 。
12.如图(a)所示,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某次实验中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在某一段路程中每隔 0.02 秒的不同位置,在该路段中 球运动得快;(b)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

13.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个音调,你觉得声源是 ,如果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发出“1(do)”“2(re)”“3(mi)”“4(fa)”个音调,则瓶子对应排列顺序是 。

15.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能将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出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3D打印技术之一的熔融沉积成型是指喷头在计算机控制下作三维运动,丝材在喷头中被加热到温度略高于其熔点,熔丝变成液态,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变成固态成型,该过程中丝材先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再凝固,丝材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北宋史地学家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天圣年间,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这里“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北方冬天,我们也能在家里的窗户玻璃上看到这种“花”,该“花”附着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外侧”或“内侧”)。
17.我们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内容是通过电视机的遥控器更换频道来实现电视机频道的更换,这是因为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即 km/s。
18.如图是用两块平面镜制作的能同时观察昆虫背部和腹部的观察箱,昆虫经下方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图中的 位置。若将昆虫沿玻璃板向镜面移动,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 。

19.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填锐角)。
20.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下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 m。当她检测完,走向平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题(共28分,每空1分)
21.如图甲是a、b两组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铁圈向下”或“铁夹向上”)调整;
(2)图乙是a、b两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时温度 ,可知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低于”、“等于”和“高于”)标准大气压;两组同学绘制的图象不同,原因可能是 ;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
(4)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2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纸板上的虚线ON垂直于平面镜,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由于光在a板上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a板上光线AO的径迹;使,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 度;
(2)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在纸板b
上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 平面内。
(3)如图丙所示,将纸板ab向后倾斜一定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2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是用 ,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 。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选填“A1”、“A2”或“A3”)。
24.小明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CD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无折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 ;
(3)如图丙,小明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离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离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接着,他将光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时,光在空气中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折射光路具有 性;如果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并逐步增大入射角的度数时(入射点的位置不变),折射光线将 消失(会/不会),反射光线 消失(会/不会)。
评卷人得分
四、作图题(共6分,第25题2分,第26题4分)
25.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圆形的玻璃球,一束光线沿着圆心O射入玻璃球,请画出光线射出玻璃球的光路图。

26.(1)如图,从空气中的光源S点发出a、b、c三条光线倾斜射向透明的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其中一束光折射后经过M点,这条光线是 ;
(2)请画出光点S经亚克力反射所成的像,并画出经反射后照亮墙上N点的光线 。

评卷人得分
五、计算题(共16分,每题8分)
27.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格所示。求: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里程/km 0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50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3)若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所用时间是多少?
28.如图,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其正前方有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装置。该装置每隔1s发射一束超声波脉冲信号,每个脉冲信号持续时间极短,超声波遇到轿车后立即返回,返回信号被超声波测速装置接收,经过计算机处理自动计算出车速。如图是该测速装置连续发射和接收两次信号的波形图。已知发射第二个脉冲信号时第一个脉冲信号已被接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根据图像获得的信息计算:
(1)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距测速装置有多远?
(2)轿车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该轿车车速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生活实际可知,监考老师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气温一般在30℃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当声音达到90dB时,是很吵的环境,不可能是安静的考场,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生活实际可知,课桌高度约为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宇航员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位置不再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
D.神舟十六号飞船沿一定轨道绕地球运转,因此,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吉他声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故B错误;
C.用不同力度拨弦时,弦振动的幅度变大,响度变大,故C错误;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时,弦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音箱发出声音是由扬声器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忽强忽弱”说明声音的响度在变化,故B正确;
C.喷泉音乐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时是噪声,故C错误;
D.听到音乐来判断是否在进行喷泉表演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是水蒸气越冷液化成的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是水蒸气越冷液化成的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是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190℃高于氮的沸点,所以是气体,故A错误;
B.氮的沸点是﹣196℃,氧的沸点是是﹣183℃,随着升温,氮会先沸腾,变成气体分离出来,剩下液态的氧,故B正确;
C.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水在沸腾时,酒精会变成气体,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
D.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故A错误;
B.光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河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河底变浅了的虚像,故C正确;
D.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更小,故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灯与墙的距离不变,手与灯的距离越近,遮挡的光线越多,手的影子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光的折射,渔民看到的鱼的像比真实的鱼偏高,所以渔民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故B错误;
C.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即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当白鹭向上飞行时,白鹭与其倒影相对于水面对称,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A正确;
B.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与其倒影相对于水面对称,当白鹭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白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①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
400m 100m=300m
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①错误;
②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错误,故②错误;
③由图象可知10 30s时,甲通过的路程
300m 100m=200m
乙通过的路程100m,时间相同,根据可知,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知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故④正确。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 运动 太阳
【详解】[1]以“孤帆”为参照物,两岸的青山相对于孤帆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两岸的青山是运动的。
[2]孤帆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孤帆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所以“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是太阳。
12. 乙 甲
【详解】[1]由图(a)可知,相同时间内,乙球运动的距离比甲球运动的距离大,根据可知,乙球的速度比甲球快。
[2]图(b)的s-t图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a)中甲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同,说明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球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长,说明在做加速运动,所以(b)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甲球的运动。
13. 振动 响度
【详解】[1][2]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14. 瓶内空气柱 丁丙乙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是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源是瓶内空气柱。
[2]瓶子重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甲乙丙丁,所以筷子敲打瓶子时,丁振动最快,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甲振动最慢,发出声音音调最低;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丁、丙、乙、甲。
15. 熔化 放出
【详解】[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丝材在喷头中被加热到温度略高于其熔点,熔丝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丝材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是凝固现象,会放出热量。
16. 放出 内侧
【详解】[1]“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2]北方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
17. 红外线 3.0×105
【详解】[1]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红外线进行遥控。遥控器对着墙时,按下遥控器的按钮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墙的反射作用,来控制电视机。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18. B 不变
【详解】[1]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昆虫经下方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图中B的位置。
[2]若将昆虫沿玻璃板向镜面移动,由于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则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19. 120° 60°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镜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30°+90°=120°
[2]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等于
因法线垂直于镜面,入射角等于60°,则镜面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
故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 + 30°=60°
20. 2.2 不变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8m,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的距离也为2.8m,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被检查者是看向平面镜的像,则被检查者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被检查者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2m。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当她检测完,走向平面镜时,她的尺寸不变,则她在平面镜的像大小不变。
21. 铁夹向上 99 不变 低于 水的质量不同 吸热 液化
【详解】(1)[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铁夹向上调整;不能调节铁圈,否则不能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2][3][4][5]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9℃;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由图乙可知,加热时间不同,沸点相同,可能是所用水的质量不等。
(3)[6]水沸腾的条件为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缺一不可,撤去酒精灯后水不再吸热,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4)[7]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2. 漫 30 不能 同一 不能 在 见解析
【详解】(1)[1]从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a板上光线AO的径迹,这是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2]如图所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
(2)[3][4]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右侧的纸板b沿着ON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原来整块的纸板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3)[5][6]如图丙所示,将纸板ab向后倾斜一定角度,让光束贴着纸板沿AO入射到O点,此时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上,由于法线仍与平面镜垂直,则反射光线不在纸板所在的平面上,所以在纸板b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4)[7]一般物理实验都需要改变条件多次实验,从众多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如果只做一次实验,就难以避免偶然性,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具有普遍性。
23. 薄玻璃板 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完全重合 蜡烛A 折射 不能 A1
【详解】(1)[1][2]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玻璃板不仅能发射光,还能透光,因此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3][4][5]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蜡烛B替代的是蜡烛A,这里运用了等效替换法;在蜡烛A这侧看到蜡烛B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6]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7]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 A1。
24. 向左移动 会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增大 可逆 会 不会
【详解】(1)[1][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2)[3]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将纸板右半部分绕CD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无折射光束呈现,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纸板上看不到折射光线,但折射光线依然存在。
(3)[4]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夹角是折射角,图丙中入射光逐步偏离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离法线,说明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5]在图丙中将光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时,光在空气中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
[6][7]在图丙中,如果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空气,在界面处发生折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看不到折射光线,产生了全发射;所以折射光线会消失,一定发生反射现象。
25.
【详解】光线沿着圆心O射入玻璃球时,发生折射,过圆心O作垂线为法线,折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上部分,偏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球中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从玻璃球射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射出,当经过第二个折射面时,正好与该入射点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6. c
【详解】(1)[1]如图1,从空气中的光源S点发出a、b、c三条光线倾斜射向透明的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其中一束光折射后经过M点,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靠近法线,故向上偏折,这条光线是c。
(2)[2]画出S关于反射面的对称点,即S的像S';连接S'与N,与镜面相交的点是入射点,画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7.(1)120km/h;(2)100km;(3)90s
【详解】解:(1)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路程为,时间为
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
(2)苏州到常州的时间为
由得,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火车的速度
由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答:(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2)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100km;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90s。
28.(1)85m;(2)0.9s;(3)37.8m/s
【详解】解:(1)由图知,第一个脉冲信号发出0.5s后,被超声波测速装置接收到,则测速装置发出的脉冲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装置所用时间为
由得,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到测速装置的距离为
(2)由图知,由图得,第二个脉冲信号发出0.3s后,被超声波测速装置接收到,则测速装置发出的脉冲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装置所用时间为
由图知,轿车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3)由得,第二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到测速装置的距离为
轿车在两次与脉冲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
轿车行驶速度为
答:(1)第一个脉冲信号和轿车相遇时,轿车距测速装置的距离为85m;
(2)轿车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
(3)该轿车车速为37.8m/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三下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2020-2021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